2013年2月25日 星期一

第01《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3/134

第01集。首楞嚴經卷一。解釋大佛頂經題。經文綱要分六大科目。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將釋此經,大科分四。
1解釋經提。2 經文綱要。3隨文釋義。4結示勸修。

(壹) 解釋經提 總說: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自利功德。
大佛頂諸菩薩萬行首楞經。。。。。。利他功德。

別明:首楞嚴王三昧,不迷是慧,不取是定,不動是戒。
大佛頂,大:絕待圓融,不可思議。佛:了了常知,不可昏昧。頂:妙用無窮,不墮諸數.

(貳) 經文綱要。
甲一、經文大意
一、顯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
二、示不生滅為本修因妙三觀門
三、明正助行所成伏斷圓三德位
四、結成經名以彰圓體圓宗圓用
五、借破戒惡法為問端而廣示七趣差別
六、借無聞比丘為語端而備明五陰魔境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1集《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一》講記 003/134。

                目錄

24】《楞嚴經》的特色,就是找到整個煩惱的根源,然後從根本上把它拔除。
25】《楞嚴經》課程的主要内容。
26】最重要的根本,就是你的內心要與大佛頂相應。
27】妄想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根本不能產生覺照,你就随顺它而走。
28】我們安住在大佛頂性時,是離開對立的因緣,安住在清淨的本性。
29】依止廣大的覺悟,而產生無窮的妙用,這就是大佛頂的本意。
30】《楞嚴經》最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我們生命的根本——你從什麼地方來?
31】當我們的心調整好以後,這一切的修學就上路了。
32】佛陀在宣說〈楞嚴咒〉時,為什麼要創造一個無為的佛來宣說呢?
33】經文大意(一)先找到我們的本來面目——七處破妄、十番顯見。
34】經文大意(二)把心帶回家的方法——二十五圓通,返妄歸真。
35】經文大意(三)把心帶回家的修學次第——明正助行,五十五個階位。
36】經文大意(四)佛陀親自講出本經經題——以彰圓體圓宗圓用。
37】經文大意(五)示七趣差別——提醒我們要好好守戒,不能執著空性
   的道理,而忽略了因緣的業果。
38】經文大意(六)明五十陰魔——《楞嚴經》是照妖鏡,一點沒有錯。
39】我們應該在修學次第上,先瞭解《楞嚴經》,先攝用歸體;再依《法
   華經》依體起用。





24】《楞嚴經》的特色,就是找到整個煩惱的根源,然後從根本上把它拔除。

  首楞嚴王三昧的修學特色

  我們從今天開始正式解釋《楞嚴經》的經文。

《楞嚴經》的修學重點,就是引導我們修學首楞嚴王三昧。这個首楞嚴王三昧,到底它的修學過程有什麼特别的地方,我們作一個簡單的說明。

  天台智者大師把整個修學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個叫做緣修,第二個是真修。

  我們剛開始修學的時候,是仰仗外在的一個清淨的因緣來修學,這個叫做緣修。比如說我們今天拜佛,我們心中要攀緣佛像;我們念佛,我們心中必需有一個佛號。假借三寶的因緣,來產生一種正念的力量,這種力量是從外面而來的。當這個外在的清淨因緣消失的時候,我們的正念也消失掉了。所以緣修的特色,是依法門來攝心——能念的心跟所念的法,是以法門為主導,以法來主導我們的正念。智者大師稱這個叫做緣修。

  第二種叫做真修。這個真修,就是你剛開始修學的時候,就要找到你內心的一個真實的本性,找到你真實的心,依止那個真實的心發動出來,來修一切法門。真修的特色是以心來主導萬法,你這個心是根本,我們講一心而產生萬行。當然這個關鍵點就是你要找到你真實的心性,這個叫真修。

  首楞嚴王三昧就是一個真修,它引導我們首先把心帶回家,找到我們真實的心,從我們的真實心裡面,來發動我們的自利利他的功德,所謂的「銷我億劫顛倒想」,乃至於廣度一切眾生,依止這一念清淨的心發動出來,來完成我們自利利他的功德。這個就是真修。

  所以首楞嚴王三昧跟一般的三昧不同。一般的三昧它只是從表面上來對治煩惱:多貪眾生不淨觀——你貪欲很重,用不淨觀來對治;多瞋眾生慈悲觀——用慈悲觀來對治瞋心。但是我們一直沒有找到這個煩惱的根源在哪裡,我們沒辦法找到。我們只能夠在煩惱的表面上來對治它,來折損它的勢力。但是它的根源還在。所以我們經常覺得:好像今天對治了煩惱,明天又生起,春風吹又生。這個主要原因就是,我們一直沒有找到煩惱的根源。《楞嚴經》的特色,就是找到整個煩惱的根源,然後從根本上把它拔除。所以古人說是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楞嚴經》就是使令我們真的是明心見性,開悟了,找到我們清淨的本性,從那個地方發動我們所有的行門。這個是它的特色。

  這樣的修學有什麼好處呢?

  「首楞嚴王三昧」翻成中文就叫做「一切事究竟堅固」,它能夠使令這個功德「究竟」,也就是說,同樣的拜佛、念佛,你從內心的真實心發動以後,你的功德更加圓滿,而不是片斷的。第二個,「堅固」你所修的功德不可破壞——不為內在的煩惱所破壞,不為外在的魔境所破壞。所以首楞嚴王三昧它所表現出來的,你同樣還是去拜佛,你同樣還是去念佛,但是你安住在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會讓你所有功課的功德都變成非常的圓滿,而且變得非常的堅固。這個就是首楞嚴王三昧的特色。這樣的一個殊勝的法門當然值得我們學習。

25】《楞嚴經》課程的主要内容

  將釋此經,大科分四。壹、經題解釋。貳、經文綱要。叁、隨文釋義。肆、結示勸修。

  我們看《講義》第一頁,將釋此經,大科分四。我們把這部經分成四個部分來解釋。首先我們「解釋經題」。一般來說經題都是詮釋一部經的整個宗旨整個要義的。第二個「經文綱要」。這部經的整個綱要,蕅益大師將它分為六大科,對此,我們會作一個簡要的說明。第三個「隨文釋義」。第三科就正式地隨順經文,來解釋其中的義理。最後「結示勸修」。我們把這個首楞嚴王三昧的法門作一個總結。

  壹、解釋經題分二:甲一、總說。甲二、別明

26】最重要的根本,就是你的內心要與大佛頂相應

  先看第一科「解釋經題」

  經題總共有十九個字,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個是總說,第二個是別明。

  甲一、總說

      ┌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自利功德
  ◎大佛頂┤
      └諸菩薩萬行首楞嚴──利他功德

  先看「總說」。

  這個經題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對這個經題,古德的解釋分成「體」跟「用」的關係——內在的理體跟表現在外面的作用。這個「體」是什麽呢?就是大佛頂性。大佛頂就是我們要找到的我們的真如本性。依止這個大佛頂當做根本,發動出一個自利利他的功德,就是「如來密因修證了義」,乃至「諸菩薩萬行首楞嚴」。所以它的一個最重要的根本,就是你要找到大佛頂。所謂的「找」,就是你的內心要跟它相應。「大佛頂」,古德說是「眾生本具、諸佛所證」。我們是本來具足的,但是我們沒有開顯出來,佛陀把它開顯出來了。

27】妄想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根本不能產生覺照,你就随顺它而走

  「大佛頂」,我們把它解釋一下——因為我們要跟大佛頂相應,一定要知道大佛頂是一個什麼樣的相貌。

  首先我們看這個「佛」,這個「佛」是最重要的。「佛」,簡單地說,是一個覺悟的意思。蕅益大師解釋說是「了了常知,不可昏昧」。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根本,就是你經常要保持覺照。古人說:心常覺照,不隨妄轉。其實妄想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根本不能產生覺照,你就隨順它而走。其實妄想本來是不真實的,那麼它為什麼能夠產生那麼大的作用呢?因為我們自己迷惑顛倒了。迷惑了以後,我們就跟著它走,認賊作父。所以這個地方最重要的觀念就是不隨妄轉。《楞嚴經》,它不對治妄想,它認為對治妄想產生一種對立,不好。你只要保持清楚的覺照,觀察你的本性是清淨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根本就沒有妄想。所以《楞嚴經》的觀念是:沒有妄想。

  我們在治療疾病的時候有兩種觀念,一種說:「誒!我有病,我去治療。」第二個觀念是說:我根本沒有病。根本沒有病的思想,就是《楞嚴經》的思想,就是妄想本來就沒有的。在本經當中,佛陀會用很多很多的方式,用七個處所、有七番的說明,來說明妄想本來就沒有,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所以這個覺悟,就是覺悟到妄想是本空的。這個地方很重要,這是第一個,「佛」,覺悟。

28】我們安住在大佛頂性時,是離開對立的因緣,安住在清淨的本性

  第二個,「大」。這個大是「絕待圓融,不可思議」。當我們安住在真如本性的時候,整個心量是廣大的。為什麼廣大呢?因為它離諸對待,不可思議。這個「對待」法,它就是一個生滅法,有生有滅。所以《楞嚴經》它不對治煩惱,因為對治煩惱就落入生滅法。

  不生滅的意思是什麼?在本經當中佛陀曾經講了一個譬喻。佛陀問波斯匿王:生命是變化的嗎?波斯匿王說:對啊,真的是變化的。您看我以前小時候很年輕,長大以後慢慢地很莊嚴,現在變得很老。波斯匿王說,我們的生命不斷地遷流變化。佛陀說:你知道這個生命的變化當中,有一個東西沒有變化嗎?波斯匿王說:我沒有發覺,我發覺都在變化。

  佛陀問波斯匿王:那你最早看到恆河是什麼時候?波斯匿王說:我三歲的時候,母親帶我去謁耆婆天,經過恆河,所以我三歲的時候第一次看到恆河。後來,到了二十歲的時候又看了幾次,我現在六十二歲又看到恆河。

  佛陀說:你看到恆河中有什麼變化?他說:我小時候眼睛很好,恆河的水很乾淨,能見的眼根很清楚,所見的河也很清楚。慢慢地我眼根衰敗了,看東西模糊了,恆河也比較污濁了。所以他覺得有變化。

  佛陀說:你眼睛看到恆河的時候,你眼睛變得模糊,但是那個見性有沒有改變?你能夠看到的那個清淨的明了性有沒有改變?你眼睛有障礙,看到的是模糊的恆河,那個是一個因緣,那隨順因緣而變化。但是你眼睛裡面的那個見精(《楞嚴經》講見精就是見性),那個見性有沒有變化呢?他說那個沒有變化。那個就是我們的大佛頂性。

  只要一個東西會變化,就是一個對立法。你看善惡,善跟惡永遠是對立的,那這個不能講大。我們安住在大佛頂性的時候,是離開整個對立的因緣,安住在清淨的本性,那個就是大。因為它離諸對待,它沒有生滅相。這是在覺悟的基礎之下,發展出一個廣大超越時空的相貌,叫做大。

29】依止廣大的覺悟,而產生無窮的妙用,這就是大佛頂的本意

  「頂」,是指它所產生的妙用。這個廣大的覺悟到底有什麼作用?就是「妙用無窮,不墮諸數」。這個地方的重點,就是在這個「不墮諸數」。它沒有一定的形狀,「數」,就是它沒有一定的相貌。所以,《楞嚴經》它依真如本性所發揮出來的整個作用,是沒有一定相貌的,就好像那個「頂」——佛陀的頭頂。佛陀三十二相有一個叫無見頂相,無見頂相是沒有一個人看得到的,每一個人看到的都不同。有些人看到是一個黑色的相貌,有些人看到它是一個白色的光明,有些人善根強看到金黃色的光明。

  所以這個無見頂相,就是它沒有一定的相狀,就表示修學《楞嚴經》的人,他在修學善法是不決定的,他依止清淨心,則順逆皆方便。以真如本性所修的作用,是無窮無盡的,沒有一定的法門,這個叫做大佛頂。依止廣大的覺悟,而產生無窮的妙用,這就是大佛頂的本意。

30】《楞嚴經》最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我們生命的根本——你從什麼地方來?

  大佛頂性在本經當中,強調眾生本具,這個很重要。我們今天要知道一個觀念,這個真如本性或者講大佛頂性,不是說你去修習以後才產生的,不是這個意思,而是你本來就有的,你只是把它恢復出來而已,你是恢復它本來的面目。

  蕅益大師講過一個譬喻。他說:有一個轉輪聖王,他有七寶千子,那是一個廣大富貴的境界但是他夢為蟻子——他做夢的時候,夢到自己是一隻小螞蟻,在階梯當中去找一些瑣碎的東西吃,看到人就害怕,看到比牠大的螞蟻也很害怕。轉輪聖王雖然夢為蟻子,但是王體依然——轉輪聖王的身體,還是沒有消失掉,還是好好地在那邊睡覺。只要他醒過來,就能夠恢復他轉輪聖王的功德。現在之所以表現不出來,是因為他在做夢,問題在這個地方。

  所以,我們今天不是說去找到一個新的轉輪聖王,而是想辦法讓這個夢覺醒。佛法的根本就是覺悟啊!所有的功德是從覺悟生起的。因為我們最大的障礙就是迷惑顛倒,所以我們很多心靈的力量發揮不出來。比如說,你看「大佛頂」,這個就是我們內心的功德,這個就是在整個《楞嚴經》當中,我們所要找到的、我們真實的本性——「大佛頂性」。

  當我們找到以後依止這個大佛頂性,來產生如來密因修證了義。一切的佛陀,都是依止這樣的一個「密因」。這個密因就是說,這個大佛頂是無形無相不可了知的。當你找到的時候,你心中能夠產生這樣的觀照,也可以產生這樣真實的受用,但是你沒辦法形容它的存在。古德說:「覓即知君不可見,不離當處常湛然。」你要去找它,找不到。但是它隨時可以表現它的作用出來,所以叫做「密」。我們就依止這樣的一個殊勝的密因,來修習我空、法空的智慧,而成就究竟的解脫。這是成就自利的功德。

  我們也依止這個大佛頂性,來修學菩薩的六度萬行,使令我們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功德,變得更加的圓滿、更加的堅固不可破壞,這是成就利他的功德。

  所以整個自利利他的功德,就是你要先找到你的本來面目。這是《楞嚴經》最最重要的——找到我們生命的根本,就是「你從什麼地方來?」。在無量的流轉當中,到底我們生命最初的根源是什麼?我們是從哪一個地方發動出來?《楞嚴經》講了三卷半,來探討這個問題,談到我們生命的本來面目,就是大佛頂性。

31】當我們的心調整好以後,這一切的修學就上路了

  甲二、別明




  我們再看第二段的「別明」。
 
  當我們找到大佛頂性以後,要怎麼修呢?其實,說穿了就是一個真妄的問題。《楞嚴經》認為,一切的東西都是心的問題。他為什麼會造惡業?因為他心有障礙,跟他的嘴巴沒有關係,跟他的身體沒有關係。你說:「誒!我這個人的手喜歡去造惡業,把手給剁掉。」沒有用!問題不在手。所以祖師常說:拜佛是誰?念佛是誰?你的嘴巴不能念佛、你的身體也不能拜佛,是那一念心在拜佛、那一念心在念佛。所以我們今天要知道,一切的問題都在那一念心:一切的罪業的根本在妄想心,一切功德的根本是真如的心。所以當我們的心調整好以後,這一切的修學就上路了。所以《楞嚴經》的觀念,就是返妄歸真——怎樣把現在這個妄想的心轉成真如的心,這當中的關鍵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
 
  我們過去聽《楞嚴經》時,海公長老曾說,倓虛老和尚講到,修首楞嚴王三昧有「六字真言」,我在這個地方提出來給大家做參考——倓虛老和尚說整個《楞嚴經》的修學,就是修學不迷、不取、不動。
 
  「不迷」是智慧,你要經常保持覺照。觀察妄想是緣起性空的,它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真實,它是由外境的牽動產生感受,由感受產生想法。假設外境消失了,這個受也消失了,想法也消失了。所以它離開了外境,沒有真實的體性。所以說,這個地方的不迷是智慧。
 
  第二個「不取」。對於妄想,當你知道它是緣起性空的時候,你對它絕對不要取著,你知道它存在,但是知道它緣生緣滅就好,不要取著。
 
  第三個「不動」,你的身口二業不要亂動。
 
  這裡包括了整個大乘的戒定慧。
 
  「不迷、不取、不動」的修學有兩條線:
 
  第一個:如果是利根人,智慧觀照力特別強,修學先從「不迷」下手:首先你發現煩惱,觀察它的不真實,它是由外境的刺激才產生的。你不迷,然後不要取著,最後你的身體不要亂動。所以利根人是先從智慧觀照,而產生安定的力量,最後收攝我們的身口二業。
 
  另一種人根機比較鈍,屬於中下根的人,智慧力薄弱。沒關係,我先求不動:我發覺了煩惱,它要來引導我去做錯事,我沒辦法把它照破,沒辦法照見煩惱是畢竟空。沒關係!我先保持不要亂動,慢慢地不要取著,最終不要迷惑,也可以。
 
  總而言之,這個「不迷、不取、不動」,你是先從不動下手,或者先從不迷下手,都可以。你都可以慢慢地把妄想的勢力減少,把真實的心開展出來。當然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你的本性是清淨的。你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時,你根本的依止處還是大佛頂性——就是你的清淨本性。
 
32】佛陀在宣說〈楞嚴咒〉時,為什麼要創造一個無為的佛來宣說呢?
 
  蕅益大師說,大佛頂這個「頂」字,經典上說「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咒。」佛陀宣說楞嚴咒的時候,他自己放大光明,再從光明當中——每一個光明出現一個千葉寶蓮,寶蓮當中又出現一個化佛,由這個化佛來宣說楞嚴咒。蕅益大師說,佛陀自己宣說楞嚴咒不就簡單了,為什麼要多此一舉,要變現出一個佛出來,由這個佛來宣說楞嚴咒呢?這當中有深義。蕅益大師說,佛有兩種:一種是有為所成之佛,一種是無為所成之佛。有為法的佛是修習而成的。我們講佛陀的功德莊嚴,這只有佛陀才有。你看佛陀能夠八相成道,這個我們做不到的。所以經過修習所成的佛,是功德上的佛,唯獨佛陀才有,不共於眾生。另外一種是無為的本來佛,他是「天然妙覺,非屬修成」,是每一個人都有的。佛陀在宣說楞嚴咒的時候,為什麼要創造一個無為的佛來宣說呢?就表示說,這個真如的本性是每一個人都具足的。如果佛陀自己宣說,那這個是您才有,我們沒有。因為您是修來的,是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學才有的。所以佛陀為什麼要創造一個無為的佛來宣說楞嚴咒?就表示這個楞嚴咒的功德,整個《楞嚴經》的首楞嚴王三昧的功德,我們每一個人都具足。
 
  所以,只要我們肯努力,我們都可以找到我們的清淨本性,然後從那個地方出發,來完成我們的修證了義,來完成我們的諸菩薩萬行,使令我們的功德更加圓滿,使令我們的功德更加堅固。是這一層意思。當然它的過程就是不迷、不取、不動。這六個字必須要講十卷的經文,你就很清楚這六個字的意思怎麼操作了。
 
  貳、經文綱要 分二:甲一、經文大意。甲二、修學宗趣
  甲一、經文大意
 
  ┌一、顯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
  ├二、示不生滅為本修因妙三觀門
  ├三、明正助行所成伏斷圓三德位
  ├四、結成經名以彰圓體圓宗圓用
  ├五、借破戒惡法為問端而廣示七趣差別
  └六、借無聞比丘為語端而備明五陰魔境
 
33】經文大意(一)先找到我們的本來面目——七處破妄、十番顯見
 
  好,我們看第二段的「經文綱要」。
 
  我們先看第一段「經文大意」。蕅益大師把《楞嚴經》分成六大段:
 
  第一段是顯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
 
  這一段叫做「分別真妄」,分別真心跟妄心的差別。如來藏妙真如性,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大佛頂性,也就是我們說的本來面目,那個不生不滅的清淨本性。這個地方佛陀花了三卷半,來發明它三種的道理。
 
  第一個是真諦理。真諦理是說明本性的不變的體性。第二個是它的俗諦理,叫隨緣的作用。第三個是中道的第一義諦,就是它不變跟隨緣之間的一個平衡。
 
  經文剛開始是阿難尊者去托缽,托缽的時候遇到了摩登伽女。摩登伽女跟阿難尊者過去生有五百世夫妻的因緣,所以她看到阿難尊者非常歡喜,就想要嫁給阿難尊者,並把這層意思跟她母親說了。她母親說:這不可以的,阿難尊者是一個出家眾,妳怎麼能嫁給他呢?摩登伽女說:我不嫁給他,我生命就活不下去了。她母親是一個修學外道禪定很有成就的婆羅門,因為女兒這樣的一種心願,不得已就為她的女兒持咒。持什麽咒呢?持大梵天的娑毗迦羅咒,這是一個很有力量的咒。她把這個咒持在一條毛巾上,讓摩登伽女把毛巾蓋在缽上,拿去給阿難尊者。阿難尊者把那個布一打開的時候,就中咒了,被這個邪咒所迷。這時,摩登伽女就誘惑阿難尊者,阿難尊者便整個迷惑顛倒了,整個落入顛倒的心中。關鍵時刻,佛陀知道了。佛陀在三昧當中,知道阿難尊者遇到了災難,就叫文殊菩薩將咒往護——持著楞嚴咒趕快去救阿難尊者。文殊菩薩到了現前的地方,誦持楞嚴咒。一持下去,就把大梵天的咒給破壞了,破壞以後阿難尊者就醒過來。文殊菩薩於是把這兩個人全部帶回去,帶到佛陀面前。
 
  我們看經文,阿難尊者哭得非常傷心。那個時候阿難尊者已經出家十二年,恨自己一向多聞,沒有好好在心地上用功。佛陀說:你不是沒有用功,你是很用功,但是你用錯了心,你用妄想心在修行。所以你看你的功力,為什麼一下子就被破壞了、那麼經不起考驗呢?佛陀說:你當初為什麼跟我出家?阿難尊者說:我是看到您長得很莊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我就跟您出家了。佛陀說:那你這個心是依止生滅心、緣生滅的境產生一個生滅的修學。佛陀說:你這個體性是生滅的,你依止虛妄的生滅心修學,你怎麼能夠成就一個不生滅的果呢?佛陀說:你今天用沙去煮飯,有沒有可能煮成飯?不可能。因為你根本就是沙嘛,沙非飯本嘛。所以這個時候,就帶動了整個七處破妄、十番辨見,就是什麼是真,什麼是妄。問阿難尊者,你現在修了十二年,結果一個大梵天咒就把你破壞了,你應該要好好地找到你的本心,重新開始。這裡把我們這一念心——什麽是真心、什麽是妄心,講了三卷半的篇幅,這叫「分別真妄」,先找到我們的本來面目。
 
34】經文大意(二)把心帶回家的方法——二十五圓通,返妄歸真
 
  第二段,示不生滅心為本修因妙三觀門。
 
  當我們找到了家以後怎麼做?你看阿難尊者聽了三卷半以後的發願文:
 
  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稀有。
  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
 
  這個偈頌是他聽了三卷半,真正開悟,明心見性以後,讚歎這個法門殊勝的話。這個時候,阿難尊者又跪在佛前,說:我現在找到我的本性了,我找到我的家了。那我應該怎麼回家呢?我現在是遠遠看到了家在那個地方,我要怎麼回去呢?這個時候佛陀說明了二十五圓通:你回家有二十五個方法,當然主要不離開六根,主要是六根門頭。佛陀說:你以前從這一念心出去向外攀緣的時候,你是通過六個門——六根門頭。你現在回家也是從六根門頭,就路還家。當然這個地方空假中三觀的修學,主要有兩個重點:一個是耳根圓通,一個是念佛圓通。到時候我們會加以說明。在經文當中,講得最詳細的是這兩個。
 
  這一段就是講返妄歸真,把心帶回家的方法。
 
35】經文大意(三)把心帶回家的修學次第——明正助行,五十五個階位
 
  第三段,明正助行所成伏斷圓三德位。
 
  當我們回家的時候,有正行,有助行。過程中有五十五個階位。每一個階位,都是在轉識成智,叫圓三德位。三德位,指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那爲什麽叫「圓」呢?就表示這個三德是轉變而成——轉煩惱障成般若德,轉業障成解脫德,轉報障為法身德。所以它是一個轉變。
 
  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轉變」就是說:我現在心打很多妄想,但是妄想你不能把它斷滅。二乘人就是對妄想用極端的手段,把它給斷滅,結果連菩提也沒有了。比方說這隻馬是一個狂妄的馬,但是你把牠殺死了,你這隻馬也沒有了。這隻馬把牠調伏了以後,牠會變成一隻優良的馬。對心地法門,大乘佛法用一個「轉」字,轉妄想而成真如。就像你這個波浪一樣,波浪波濤洶湧,但是你把波浪拿走了,你也找不到平靜的水。什麼叫水?波浪停下來就是水。這是不二法門。起煩惱的是你這一念心在起煩惱,有一天你變成菩薩的時候,還是你這一念心,沒有離開你這一念心,只是說它轉變了。它以前是波濤洶湧,現在變成平靜了,它的本質都是水。整個過程都是轉妄成真。當然它有它的淺深的次第。在這一段經文當中,把它的淺深次第分成五十五個階段來加以判定。
 
36】經文大意(四)佛陀親自講出本經經題——以彰圓體圓宗圓用
 
  第四段,結成經名以彰圓體圓宗圓用。
 
  這個地方,佛陀親自講出本經的經題,來開顯本經修學的體、宗、用。當然它的體我們前面講過了,是以大佛頂這種真如本性為根本,當做我們一個依止的體。這個宗就是整個自利的因果,就是我們講如來密因修證了義。它的用,就是諸菩薩萬行首楞嚴,這是講利他的作用。這是講到經題。
 
  第二、三、四段等於是說明它的返妄歸真的方法,跟它的修學次第;第五跟第六段主要是破邪顯正。
 
37】經文大意(五)示七趣差別——提醒我們要好好守戒,不能執著空性的道理,而忽略了因緣的業果
 
  當我們知道什麼是妄想,當我們知道什麼是真心以後,我們開始依止真心來破除妄想。但是妄想也不是一天造成的,羅馬也不是一天造成的,它是無始劫熏習所成,所以你要對治它的時候,它一定會反彈出來。所以真妄交攻的時候,會產生很多邪惡的力量出來,妄想會用不同的方式來誘惑你,讓你產生誤的思想,讓你產生錯誤的行為。你應該怎麼辦?你要作正確的判斷。所以它這個地方講到:
 
  第五段,借破戒惡法為問端而廣示七趣差別。
 
  阿難尊者說:佛陀您講到我們的本性是清淨本然的,這個我完全理解,我們的本來面目是這樣子。但是佛陀您也說了,這個世界上有地獄、餓鬼、畜生,有很多的地獄。我們本性是清淨的,那怎麼會有地獄呢?這個地獄是有固定的地方,還是沒有固定的地方?是我們的心變現出來的呢?這裡講到了六道輪迴的問題。
 
  「借破戒惡法為問端」是說,阿難尊者提出一個情況:你看寶蓮香比丘尼,她受了菩薩戒以後犯了婬戒,而且她還說這個婬戒是沒有過失的,因為它非殺非偷,也不去偷人家,也不去殺人家有何過失?破戒以後又破見,結果現身墮入地獄。還有,琉璃大王滅釋迦族,也是現身墮入地獄。那麼到底地獄在哪裡?既然我們本性是清淨的,怎麼會有地獄呢?
 
  這一段講到業力的問題,提醒我們要好好地持戒。這是怕我們在觀照清淨本性的時候產生執理廢事——執著空性的道理而忽略了因緣的業果。所以講到七趣的差別。
 
38】經文大意(六)明五十陰魔——《楞嚴經》是照妖鏡,一點沒有錯
 
  第六段,借無聞比丘為語端而備明五陰魔境。
 
  「無聞比丘」是說,有一個比丘成就了四禪。他死了以後,生到四禪天,結果天報享盡的時候五衰相現,他又面臨了死亡。這個時候他內心非常地瞋恨,他以為他得了阿羅漢果,他以四禪當做四果,因為他沒有聽聞教理,結果他就謗無阿羅漢,謗沒有佛陀,說世間上原來沒有阿羅漢——你看我成就了四果阿羅漢,結果還是流浪生死。因為謗佛、謗法的關係,他在禪定消失的時候,就直接墮入阿鼻地獄了。這裡說明了正見的重要。前面是破除執理廢事,這一段是破除執事昧理——在修學過程當中失去了正見的觀照。
 
  破戒跟破見,這兩個是我們在返妄歸真的過程當中很容易產生的兩種過失。這兩段講得很詳細,講到破戒、講到破見。大概一個修行人,有什麼奇奇怪怪的修學,《楞嚴經》裡面都有。古人說,《楞嚴經》是照妖鏡,一點沒有錯。佛陀在那個時候就已經預知末法時代很多奇奇怪怪的修學。破戒跟破見就是在修首楞嚴王三昧當中所要避免的兩種過失。
 
  總而言之,《楞嚴經》的三昧包括戒定慧。蕅益大師說:沒有出世的妙戒,決無出世的定慧;若無出世的智慧,並失中道的妙戒。所以大乘的戒定慧,是互相攝受的。
 
39】我們應該在修學次第上,先瞭解《楞嚴經》,先攝用歸體;再依《法華經》依體起用。
 
  我們講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楞嚴經》是開悟,《法華經》是成佛。《楞嚴經》在找本性的時候,它偏重在體性上、偏重在空性。雖然我們講真如是不變性跟隨緣性,但是《楞嚴經》,你看它整個把心帶回家,它偏重在那個清淨的本體、它偏重在那個從假入空這一部分,讓我們找到我們的本性——所謂的明心見性,所謂的開悟。對於廣修六度,在本經當中講得很少很少,《楞嚴經》主要是把心帶回家。
 
  《法華經》是讓你從家裡面再出來,再從空出假,廣修方便,所以《法華經》講到無量的方便,乃至於一舉手、一投足皆已成佛道,只要你安住在真實的心,什麼都是成佛的因緣。所以到了《法華經》,是以心力來引導法門,法門本身不是重要的。剛開始,佛陀在法門當中作了很重要的定義:說修五戒可以成就人道,修十善可以生天,修四諦成就阿羅漢,修六波羅蜜成就菩薩道。到法華會上說:那都是方便說,其實是以心為本。你發菩提心,一切都是成佛的資糧,沒有這種五乘的差別。所以智者大師判教說:在方便的教法——所謂的權教當中,是用法門來攝心的。佛陀看這個人還不能瞭解本性,先用法門來攝持你,等到真實法開權顯實以後,那是以心來攝法。你是發什麼心、你修什麼法門,都跟你的心相應,那是以心作根本。《楞嚴經》談到的心,是本體的心,它強調把心帶回家。《法華經》的心是從家裡面出來,發菩提心,廣修六度的心。一個是攝用歸體,一個是依體起用。所以我們應該在修學次第上,先瞭解《楞嚴經》,先攝用歸體;再依《法華經》依體起用。差別在這裡。


 
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淨土教觀學苑 版權所有
歡迎各方免費流通,若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請勿用於商業盈利。
Copyright © masterchingch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網址: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信箱:info@masterchingche.or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淨土教觀學苑
Facebookhttps://m.facebook.com/www.masterchingche.org/







2013年2月17日 星期日

《大佛頂首楞嚴經》要義 2/134

大佛頂首楞嚴經要義2。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要義2》講記002/134

                目錄

12】《楞嚴經》整個修學的最高指導原則,就是保持隨緣不變跟不變
   隨緣,成就自利化他的功德。
13】你不要跟著感覺走,要跟著道理走。
14】起妄想的時候怎麼辦?怎麼把它帶回來、帶到真心?
15】耳根圓通所緣境與念佛圓通的所緣境有何不同?
16】修首楞嚴王三昧,你要守四根本重戒—不殺、不盜、不婬、不妄。
17】怎麼判定你的修學有沒有進步?
18】你迴光返照本性時,會產生很多的幻境,你不要被它所迷惑,
   有五十種陰魔。你要小心!
19】古德說,《楞嚴經》是末法時代的照妖鏡。
20】我們受持這個法門的好處——滅業障如翻大地,成菩提如觀掌果。
21】你知道楞嚴經是怎麼傳到中國的嗎?
22】蕅益大師為什麼要註解《楞嚴經》?
23】禪淨雙修——以禪觀《楞嚴經》的三昧破除煩惱障,以念佛來
   成感應道交。




12】《楞嚴經》整個修學的最高指導原則,就是保持隨緣不變跟不變隨緣,成就自利化他的功德

  乙二、釋義 分三:丙一、約經題明性修二德。丙二、示經要並稱嘆法益。丙三、遵古德以自述緣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頁。丙一、約經題明性修二德。

  這裡蕅益大師首先解釋經題的含義。經題當中,先解釋大佛頂。大佛頂就是《楞嚴經》整個修學的觀念。你整個修學的觀念、你的最高指導原則是什麼?就是保持隨緣不變跟不變隨緣,在不變跟隨緣當中,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這就是大佛頂。這個大佛頂有什麼好處呢?它會成就一個自利的功德跟化他的功德。

  我們看下一段「自行化他」。

  依此成自行因果,故名如來密因修證了義;即此為化他因果,故名諸菩薩萬行首楞嚴。

  和前面所說的大佛頂是一個道理。一個修行者明了的心,當他順從這個道理去思惟、順從這個道理去修行的時候,他可以成就一個自行的功德,就是「如來密因修證了義」。我們前面說的「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來破除我們不必要的妄想。

  第二個,我們順著這個道理去思惟,能夠成就化他的功德,能夠「諸菩薩萬行首楞嚴」,能夠強化我們的菩薩願望,使令我們的願望不退轉——「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所以這個大佛頂的道理,對我們自利利他是很有幫助的。這是講到它的修德。這個「修」包括成就自利的功德,也包括成就利他的功德。

  第三個,我們把這個性德的道理跟修德作一個總結,說是「性修不二」

  因果妙修,全歸性具;化他力用,寧隔體宗。

  「因果妙修」,就是修,修是一種造作。你要去造作,你要去思惟。這種自利利他的因果,這種修德,其實是從性德而來的。要是佛陀不跟你講這個觀念,你也不能夠成就修證了義,你也不能夠使令這個萬行成就首楞嚴。所以它是由性德所引生的。

  但這個性德——「化他力用,寧隔體宗」。「因果妙修」是講修德由性德而起,但是性德也沒有離開修德。所以講「化他力用,寧隔體宗」。總而言之,我們講依止性德而生起修德,而修德還能夠開顯性德,說是「稱性起修,全修在性」。我們剛開始是根據一個很粗略的觀念來開展出自利利他;自利利他以後,我們對這個觀念更清楚了;更清楚以後,我們就開展出一個更大的自利利他;這個自利利他又使令我們觀念更清楚……。所以理論幫助我們修學,而修學又讓我們更加了解理論。所以到最後是性修不二,是這個意思。

  理論上講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這個性德是這樣子的。但實際在操作的時候——我們看《楞嚴經》的整個次第——實際在修德的時候,它剛開始偏重在「不變」,就是說你在變化當中,先把那個不變的清淨本體找出來。它很強調這個。我們可以這樣講,《楞嚴經》差不多花三分之二以上的經文,在成就這個不變,發明隨緣的部分少,它很強調自利的功德。所以雖然說它理論上是不變跟隨緣,但是它成就的過程,還是有它的先後次第。

  這個是講到經題。

  丙二、示經要並稱嘆法益





13】你不要跟著感覺走,要跟著道理走

  這段講分別真心跟妄心的相貌。

  我們看第二段。丙二,示經要並稱嘆法益。這個講到經文的要義。

  這個地方有兩段:第一個,先講經文要義;第二個,再稱嘆這個法門的殊勝。

  蕅益大師講《楞嚴經》的「正宗分」,其實有六大科。這個地方是分成五部分,只有五個部分,少的一個部分,就是「解釋經題」。因為經題前面解釋過了,所以就剩下五大科。好,我們一一地解釋。

  第一段,「分別真妄」。二本明而金沙立辨。

  《楞嚴經》剛開始,佛陀花了三卷半來分別什麼是真心、什麼是妄心。佛陀對煩惱剛開始都沒有加以說明,他只告訴你,反正你所有的煩惱都有一個根本,所有的功德也有個根本,所以叫做二種根本。佛陀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在枝末上、在作用上作分別,他只告訴我們說:一切法因緣生。有兩種因緣:一個是所謂的雜染的因緣——所謂的煩惱障、業障、報障,這種惑業苦的流轉的因緣;另外一個因緣是法身、般若、解脫,產生無量功德莊嚴的因緣。為什麼有些人能夠啟動他的內心創造很多的功德;有些人會啟動他的內心,造了很多的煩惱去招感很多的業,而成就生死輪迴呢?佛陀說這是因為我們的根本錯誤造成的。這兩種根本是:常住真心是清淨的根本,而攀緣心是雜染的根本。所以兩種根本,一個是常住真心,一個是攀緣心。這兩種根本,講了一個譬喻,就像「金沙立辨」。我們加以說明。

  我們今天看到一個金礦,知道它不完全是黃金,也不完全是泥沙,它是黃金跟沙的和合。但是它本來是黃金的——金礦剛開始是只有黃金,後來風吹雨打日曬,慢慢慢慢地泥沙就進來了,到最後黃金跟泥沙就混在一起。混在一起沒關係,黃金的本質沒有改變,我們只要加以陶冶,把沙去掉,黃金的本質遲早會顯現出來。

  意思是說,真心跟妄心,我們凡夫是永遠混在一起的。那麼我們現在修行人的問題在哪裡?有時候我們安住在真心,生起戒、定、慧的功德;我們有時候安住在妄想,產生了很多的貪瞋癡。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分別,先把它分清楚,先搞清楚什麼是主人、什麼是賊。你還沒有抓賊之前,先產生一個判斷力。古德解釋說,妄想跟真心的判斷就是:妄想是離塵無體——離開了六塵的境界,它沒有自體;而真心是離塵有體。我們加以說明。

  我現在生起一個想法,說:「誒,這個東西很好吃。」這是一個想。那你要知道這個「想」,到底我應該隨順它讓它增長廣大,還是這個想法我應該把它消滅——它是一個賊,我應該把它消滅?首先,你覺得「這個東西很好吃」這個想法是怎麼來的?你要找它的根源。它有沒有根源?哦,是因為這個東西,你跟它接觸,有了一個歡喜的感受而產生的;當你把這樣的外境拿掉以後,這個心就消失了。這個是標准的攀緣心,因為它的根源是在外面,它的生起的根源是從外面來的,這個就是賊了,因為它會破壞你的功德。那這個想法你要趕快把它消滅,因為它對你是障礙的。

  「我一定要好好地拜佛。」這也是個想法。這想法是怎麼來的?哦,因為拜佛能夠消業障、增福慧。我們是從內心的道理的思惟而產生的,離開了六塵的境界,它本身有一個自體的,它自體是從內心生起的。妄想的根是從外來的,外境的刺激產生感受,感受引生妄想;真心的根是從你內心的道理經過如理思惟產生的。所以,你只要去找到它的根源,你就知道它到底是一個黃金應該保留;還是一個礦砂,應該趕快把它消滅。佛陀講這個觀念講了三卷半,七處破妄、十番顯見。

  總而言之,《楞嚴經》在破除虛妄、開顯真實的時候,它很強調你一個人不要跟著感覺走,要跟著道理走。你不要老是做「我喜歡做的事」,那就完了!要做你應該做的事,你這整個行動要從理性的思惟產生。

  這段講分別真心跟妄心的相貌。這是第一段,講了三卷半。

14】起妄想的時候怎麼辦?怎麼把它帶回來、帶到真心?

  第二段「返妄歸真」,這也講了三卷半。前面是講觀念講理論,返妄歸真是講修行的方法。

  我現在知道什麼是妄想、什麼是真心,那麼我起妄想的時候怎麼辦?要怎麼把它帶回來、帶到真心?它的整個回家的過程是怎樣的?

  這個地方有兩大段。

  第一個,二義決而華屋有門。

  這個我們叫做道前基礎,修學三昧的基礎。

  這個「二義」,就是佛陀在講二十五圓通之前,講到「二決定義」。就是說你現在要把妄想消滅,要把真心慢慢地開顯出來,首先你要產生兩種決定的理解:

  第一,你要省察你的因地發心:你為什麼要修學?因為你的願力會產生你內心的引導。所以首先要省察你是不是真實地發菩提心,這個是因地的發心。

  第二,省察煩惱的根本。你要對治煩惱,那煩惱在哪裡呢?這個地方講到六根門頭,其實煩惱就隱藏在六根門頭。我們這一念心要跟外境接觸,要靠六個門——眼、耳、鼻、舌、身、意六個門。這六個門你不可能關起來,所以你造惡業是六根,成就功德也是靠六根,關鍵在於你是不是可以把六根的這些煩惱洗乾淨,洗乾淨了六根就放光。所以這個地方先講「華屋有門」,「華屋」就是指涅槃,你要先找到你的門,進入這個房子的門就是六根,先把煩惱消掉,發起你的菩提心,這個是道前基礎。

  就是,你今天帶了很多軍隊要去打仗,第一個你要知道你為什麼要打這個仗,你的目標在哪裡。你為什麼打這個仗呢?你是為了成就人天福報、為了成就二乘涅槃還是成就佛陀?你打仗的動機在哪裡?第二個你要知道這個盜賊在哪裡。你的軍隊很強,你找不到盜賊也無濟於事。所以這個「二決定義」,就是講到兩種的修學基礎。

15】耳根圓通所緣境與念佛圓通的所緣境有何不同?

  第二個講正修三昧。正修三昧當中有兩個重點:

  首先講到正行。首楞嚴王三昧的正行,就是二十五圓通。

  圓通既陳,信方便之無非聖性。

  剛開始佛陀講二十五圓通,是講到二十五個法門都可以返妄歸真,都可以把心帶回家。二十五個法門是哪些呢?六根、六塵、六識,就十八界了;還有七大:地、水、火、風、空、根、識。其實這整個二十五圓通,就是你的身心世界,都可以把心帶回家,每一個都是悟入大佛頂性的方便。

  圓根既選,知耳門之獨利此方。

  佛陀講完二十五圓通以後,佛陀說這二十五個法門也不能全部修,要找一個契機的「圓根」——這個根特別契我們娑婆世界的根機。於是找到了二十五圓通當中的耳根圓通,特別適合我們。二十五圓通——據古德的註解,有兩個法門特別重要:第一個是〈耳根圓通章〉,第二個是〈念佛圓通章〉。

  耳根為什麼特別厲害?因為第一,我們的耳根,它的功能是全方位的。你看你的眼睛只看一百二十度,你後面看不到。但是耳朵,你聽聲音是三百六十度,後面有人叫你,你還是聽得很清楚。所以它的功能特別廣大。第二,它的功能特別的堅固。你看你用眼睛看一個東西,看一個佛像,看一個小時就很累;你聽聲音,聽一天都不會覺得累。耳根你可以不斷地去用它,它不會有疲憊的感覺。所以在整個二十五圓通當中,因為耳根功能廣大,而且它的功能也特別堅固,所以用耳根。

  不過這個地方的耳根圓通,它要你聽聲音,進一步還要迴光返照。比如說現在我們大家聽聲音——誒,你聽到一些聲音。我們習慣性聽到聲音以後就產生感受,然後就隨這個聲音去流轉。我們一般是向外攀緣,因為有感受的刺激產生攀緣心。但這個時候情況不同了,它是反聞聞自性:你怎麼會聽到聲音?你為什麼能夠聽得到聲音?那個能聽的是誰?是誰在聽聲音?這個時候你開始向內去觀察,就是那個心;然後再觀進去,慢慢觀進去;到最後——「啪」,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它是找到那個聞性。我們這個佛性表現在眼睛叫見性,表現在耳朵叫聞性——見聞覺知都有它的本性。你從任何一個地方回家,都可以找到你的家。所以耳根圓通它的所緣境,就是你的清淨的本性,是從聽聲音當中迴光返照。

  〈念佛圓通章〉不是這樣,它的所緣境是佛號,直接憶念佛號,直接感應道交,然後悟到本性。兩者不一樣。這兩個我們到了經文的時候再詳細說明。

  總而言之,它整個正行的觀念,就是要你反聞聞自性。

16】修首楞嚴王三昧,你要守四根本重戒——不殺、不盜、不婬、不妄

  那麼它的助行呢?再看第二個,助行。

  修首楞嚴王三昧有兩個地方要注意的。第一個,就是四種清淨明誨—明誨殷勤,戒乘俱急。

  這是三世諸佛很明確的教誨。我們這裡講到戒法的問題。佛陀的戒法有性戒跟遮戒。遮戒有時候是因時制宜,哪一尊佛到這個地方,他有時候有制,有時候沒有制,因為環境不同、根機不同。但是殺盜婬妄四根本重戒,三世諸佛出世一定會制的。這四種明誨就是:不殺、不盜、不婬、不妄。這是三世諸佛很明確的教誨,一定要遵守的。所以修首楞嚴王三昧,你要守四根本重戒。這是第一個助行。

  第二個,道場安立,顯密互資。

  修首楞嚴王三昧你要有一個道場,有一個清淨的環境,要結界,而且要持咒。為什麼要持咒呢?要防止鬼神障。因為我們無量劫來,有的冤親債主剛好到鬼神界去了,這個時候你要持咒保護自己,因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所以整個首楞嚴王三昧有兩個助行,第一個是持戒清淨,第二個是你要誦咒來保護自己。這到經文都會說明,它的正行助行。而這兩個修習之前的前方便,就是:第一個,了解你的目標在哪裡、你為什麼要修行?第二個,你今天所對治的是什麼?是六根門頭的習氣。這就是整個《楞嚴經》講了三卷半,所謂的返妄歸真的方法。這個講到修行。

17】怎麼判定你的修學有沒有進步?

  第三段講到「修學位次」。修行當然有它的過程。

  無漸次而立漸次,能歷之正助圓彰。

  在修行當中有一個能歷的心,就是能念的心。我們這一念心,從它不變的體性來看是沒有漸次的。真如的清淨法身沒有所謂的前後、好壞的漸次,從本質上是沒有漸次。但是從它的數量來說、從它隨緣的作用來說,而安立了漸次。這意思就是說,我們要把心帶回家,而每一個人對家的感覺是相同也不同,是不同也相同。這句話怎麼說呢?你看初一的月亮跟十五的月亮,光明是一樣,但是這兩個數量不一樣,有大小的差別。所以說,你今天把心帶回家,雖然大家的所緣境都是清淨的本性,都是家,但是它的數量還是有差別,所以在沒有漸次當中而勉強安立漸次。這個時候你就是「正助圓彰」,正行就是正念真如,助行是持戒誦咒。

  那麼你所歷的階位呢?

  即位次而非位次,所歷之轉依如幻

  你所建立的過程也是一樣。「即位次」,它數量的確是有位次,但是它本質沒有位次,所以「轉依如幻」。這個轉依就是轉我們的妄想、轉我們的攀緣心而依止常住真心。你每一個修學,都要讓你的妄想慢慢減少,知道這是妄想,然後慢慢讓它減少,所謂「心常覺照,不隨妄轉」,轉煩惱而依止真如。

  關於「修學位次」,我們今天要注意一個觀念,就是「轉」字。《楞嚴經》在經文當中沒有講到一個「斷除煩惱」,沒有這句話!這是本經跟其他經典不同的地方。它認為煩惱就是真如,你不要斷它,你不隨它轉。就是說,你知道它是煩惱,你不要跟著它轉,它自己就變化了。你看著它,它自己就變化了,你不要把它消滅掉;你只要覺悟,保持覺悟就好了。所以它的重點在「心常覺照」。古人說:主人翁啊,你要醒一醒啊!就是這個道理。

  怎麼判定你的修學有沒有進步?從《楞嚴經》的觀念,就是你那個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誒,你發覺你妄想減少很多,你發覺你的想法都是從內心的道理生起的,很少從外境給你刺激產生的。你出家十年的時候,你很容易受外境的影響;出家二十年以後,外境對你的影響越來越少了,你就進步了。

  《楞嚴經》講到五十五個階位,都在判定你的修學進步情況——你的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你老是用「我喜歡做什麼」,那就完了,你還是活在感覺當中,你這個人首楞嚴王三昧根本沒有在修。你在整個修學觀念當中,要經常告訴自己:我應該做什麼,我一定要做什麼。這種觀念越來越多、越來越強,就是你這個人在走向成功,你今天能夠慢慢地轉妄想而成為真心。所以《楞嚴經》它很多枝末的東西都不講,就是講那個根本:生死的痛苦、煩惱的障礙,是有根本的,就是妄想——你喜歡跟著感覺走;所有的諸佛菩薩的功德也有一個根本,就是跟著道理走,跟著「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這個真理而走,跟著大佛頂性而走。這裡讲了很多,我們只是大概地說一下。这是「修學位次」。

18】你迴光返照本性時,會產生很多的幻境,你不要被它所迷惑,它有五十種陰魔。你要小心!

  分別真妄、返妄歸真、修學位次,講到這個地方,其實首楞嚴王三昧全部講完了,《楞嚴經》的修學講完了。蕅益大師說後面這兩段是多餘的。為什麼叫「多餘」呢?後面兩段當然有它的功能,就是防止我們墮入邪惡,叫「破邪顯正」。因為我們今天的內心累積很多很多的妄想,你現在要把妄想逼出來的時候,妄想會產生一個反彈的作用,所以我們要注意。

  第一個,七趣差別:

  精研七趣,祇因迷此大佛頂理而妄受輪迴,誰達空華無別體。

  我們今天從妄想回到真心的時候,會有兩種邪惡的情況:第一個,產生邪惡的行為;第二個,產生邪惡的思想。

  邪惡的行為就是破戒。雖然前面講到四種清淨明誨,但是佛陀還是講到七趣的差別——把六道輪迴的六道當中再加一個仙道。就是你絕對不要造惡業,你看每一個業都有它相應的果報。佛陀先講到因緣果報的差別,最後把它會歸到——其實每一個眾生都是依止大佛頂性,都是沒有差別的;差別只是因為有些人迷了大佛頂性跟著感覺走,有些人悟了大佛頂性跟著道理走。好像空跟華,虛空中本來沒有華,但是有些人就是因為自己的感覺捏造華出來。本來沒有六道輪迴,那怎麼有六道輪迴呢?因為你跟著感覺走,因為產生感受而產生虛妄的想法,這個想法就產生很多很多的煩惱,然後你就去造業。就這樣子。那麼,為什麼有輪迴呢?本來沒有的——本來無一物嘛,那是你自己動念頭的,一動就有了。當我們找到真心,當我們迴光返照清淨本性的時候,你發覺其實本來都沒有。「夢裡明明有六趣」,你做夢的時候,你看很多人怎麼怎麼的;「醒後空空無大千」,你醒過來的時候什麼都沒有,只是一念的妄想變現出來,所以講「空華無別體」。當然這個地方你不要產生太多的華,就是這個業力的問題,佛陀告訴我們持戒的重要。

  第二個,五陰魔境。

  詳辨五魔,本求悟此大佛頂理而中途成惑,那知妄想作根原。

  前面是告訴我們不要破戒,這個地方告訴我們不要破見——思想。你今天在迴光返照你的本性的時候,會產生很多很多的幻境,你不要被它所迷惑。它有五十種陰魔。你要小心,你要小心!這個都是妄想作根原,都是你的妄想變現出來。妄想,你一逼它的時候,它會產生反作用力。當然這到經文部分會詳細說明。所以說,整個首楞嚴王三昧講完以後,佛陀又講了業果的重要性,要我們持戒;又講到魔境的差別,要我們保持正見,以戒、教二門來保護首楞嚴王三昧。這是整個《楞嚴經》的結構。

19】古德說,《楞嚴經》是末法時代的照妖鏡

  我們看「稱嘆法益」。

  那麼這個法門有什麼好處呢?先看「法門殊勝」。

  是誠一代時教之精髓,成佛作祖之祕要,無上圓頓之旨歸,三根普被之方便,超權小之殊勝法門,摧魔外之實相正印也。

  這一段蕅益大師以教、理、行——教經、理經、行經,來讚歎首楞嚴王三昧。

  首先,從教法說,它是一代時教之精髓。佛陀一代時教,不離戒定慧三種教法,但這三種教法完全具足的,很少很少。有些偏重戒,有些偏重定,有些偏重慧。蕅益大師說,其實《首楞嚴王經》是整個大乘戒定慧的總合,而且它的戒定慧是相輔相成的。蕅益大師說,沒有出世的妙戒,決無出世的定慧。你沒有好好持戒,你絕對不可能成就定慧。但是沒有出世的定慧,並失出世的妙戒。一個人沒有智慧,你的戒也不會持得很清淨。因為你破見以後,被天魔外道所誘惑,你遲早還是破戒。所以這個戒教二門、戒定慧三學,在本經當中是互含互攝的,相互幫助的。這個地方等於是把大乘的戒定慧的相互的關係講得很清楚,是整個一代時教的精華。

  第二個,從理上說,「成佛作祖之祕要,無上圓頓之旨歸」。這個講道理,道理就是我們的心法。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心地法門。你看我們同樣在拜佛,我們這一念心同樣在憶念佛陀,但是功德不一樣,因為你內心當中的「道」不一樣。有些人的道很圓滿,有些人的道是有偏差的,所以你得到的功德也有所偏差。禪宗講心中最重要的道就是兩個方向:無住生心,生心無住;真空妙有,妙有真空。那麼本經當中,就是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其實這個道都一樣,你要能夠在因緣當中保持不變;在不變當中又隨順因緣去積功累德;積功累德當中,又能夠保持不變。懺公師父講一句話說:「依體起用,用還照體。」這個就是你無上的心法。整個成佛作祖,整個無上圓頓止觀的無上心法,都在本經當中,就是你的心地法門——「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這個講到「理」。

  第三,「行」——「三根普被之方便,超權小之殊勝法門。」本經不但是道理講得清楚,它修行法門講得非常詳細,告訴你應該要怎麼樣去修學。首先你要有基礎,蓋房子你先打地基。第一個你的菩提心是不是發起;第二個你說你要去修行,你知不知道你今天要對治誰。「誒,我修行我就不吃飯。」問題不是吃不吃飯,這跟色身沒有關係。你要知道這個賊在哪裡啊!所以它整個修學,從道前基礎、二決定義到怎麼樣修正行、怎麼修助行,包括在修行過程當中有什麼樣的魔境出現、要怎麼辦,以及這個回家的路有很多東西會誘惑你,你應該怎麼對治,都講得很清楚。古人講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楞嚴經》看完,你大概不太需要親近善知識了。從你現在的妄想的狀態,要怎麼樣回家,佛陀講得清清楚楚。你回家的過程當中會遇到什麼事情,你應該怎麼辦,講得非常詳細。這是法門的完整性。

  總而言之,是「摧魔外之實相正印也」。古德說,《楞嚴經》是末法時代的照妖鏡。《楞嚴經》一看完,你自己修行綽綽有餘。你看別人修行,一看就知道這個人修行對不對了。一個人修行有偏差,你看《楞嚴經》你就知道:哦,這個人修行專門不吃飯的——《楞嚴經》裡面有講他為什麼不吃飯,講得很清楚;這個人修行他不睡覺的——你一看《楞嚴經》就知道他怎麼樣怎麼樣。什麼是邪、什麼是正,《楞嚴經》這個鏡子一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一個跑得掉。它是摧毀天魔外道的實相正印。這是講到首楞嚴王法門的廣大、圓滿、殊勝之處。

20】我們受持這個法門的好處——滅業障如翻大地,成菩提如觀掌果

  那麼我們受持這個法門有什麼好處呢?

  一念示人,滅業障如翻大地;依教行道,成菩提如觀掌果。

  我們今天能夠依止這樣的法門來正念真如,消業障是怎麼個消法?如翻大地!我們的業障,古人說就像草,你去除草吧,把這個草除完了,三個月以後再除一次。為什麼?它春風吹又生。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楞嚴經》不是的,《楞嚴經》是「如翻大地」,這個業障是從根本拔起。即便你不能馬上斷煩惱,但是煩惱對你的影響降到最低,因為它的根被你拔掉了,起碼你可以做到不隨妄轉。我沒有辦法對治你,但是你影響不了我的,關鍵在這個地方。所以它整個拔業障是如翻大地,它不是說拿割草機去除草,它是把整個土翻起來,用挖土機整個挖起來。這個是講破惡。

  那麼生善呢?「依教行道,成菩提如觀掌果。」這個是很殊勝的,如觀掌中庵摩羅果。

  丙三、遵古德以自述缘起





21】你知道《楞嚴經》是怎麼傳到中國的嗎?

  我們看第三段:遵古德以自述緣起。

  前面是講到本經的經文,這個地方講到蕅益大師為什麼要註解《楞嚴經》。有三段:

  第一個,遵古讚德。

  智者大師,聞名遙禮,不憚其勞。般剌尊者,剖膊遠傳,不辭其苦。

  這段先講到本經流傳到中國的因緣。

  首先講到天台智者大師。智者大師安立了一心三觀——空假中三觀。這個時候有一個印度的法師來到中國,說:大師啊,您安立一心三觀,跟《楞嚴經》的法門很像,《楞嚴經》也是表現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空觀就是不變,假觀就是隨緣,您這個思考跟《楞嚴經》的思考是一樣的。智者大師聽了以後,非常的歡喜。那是隋朝時候,《楞嚴經》還沒有傳到中國,所以智者大師在天台山建了一個拜經臺,拜了十八年。他往生之前,《楞嚴經》還是沒有傳過來,但他為我們中國的佛教結下一個殊勝的因緣,他替我們懺悔業障拜了十八年。這個是本經流通到中國一個比較遠的因緣。

  比較近的因緣,是般剌密諦尊者「剖膊遠傳,不辭其苦」。前面是講隋朝,這裡講唐朝。到了唐朝的時候,《楞嚴經》在印度當初列入國寶,國王不准外傳。那個時候有一個般剌密諦尊者,他發心把這個法門流傳到中國,用刀子把自己的手臂割開來,把《楞嚴經》放在手臂裡,然後再把它縫起來,等到疤痕好了以後就到了中國;到了中國以後再把它割開,取出經文並翻譯出來。所以這個《楞嚴經》的流傳是很辛苦的,有種種的艱辛,包括智者大師的向西禮拜,包括般剌密諦尊者的剖膊遠傳。這是讚歎他們兩位大師為流傳《楞嚴經》所做的貢獻。

22】蕅益大師為什麼要註解《楞嚴經》?

  第二個,自述因緣。

  蕅益大師講到自己著作的因緣,先看「先述緣起」。

  智旭生逢像季,獲遘雄詮。自非大士神功,曷繇染指?

  蕅益大師說,他自己三生有幸,在末法時代(像季就是像法的末年),能夠得到(獲遘就是得到)這麼一個「雄詮」——一個圓滿的無上心法。而我自己不是法身大士,我怎麼敢去全盤瞭解其中的義理呢?這個是蕅益大師的謙詞。再看下文:

  特以文圓義妙,旨遠趣深,註疏雖多,宗極未立。

  但是現在的情況是:這部經的文義非常圓妙,它的含義很深遠,簡單地講,「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這個道理是很深很深的,當我們運用到布施、運用到持戒、運用到忍辱的時候,它有很多很多的內涵。而現在的註疏雖然很多,但是整個修學的宗旨,都沒有明確地確定下來。也就是說註解雖多,但是有所缺憾。所以蕅益大師的心情感到:悲了義之尚隱,痛迷津之孰告。

  這麼一個殊勝的法門,它圓滿的觀念卻沒有被開顯,裡面很多很多的問題沒有真正地讓我們得知。所以蕅益大師覺得他心中的确有話要說。這是講他自己做這個註解的心路歷程。他怎麼做呢?

  不辭固陋,聊殫隙明。徧采眾長,折衷一理,研精竭思,再述玄文。不敢與前人苦較是非,但自向斯經深求脈絡。

  蕅益大師說我自己個人修行是不圓滿、是固陋的(謙詞),但是呢,「聊」(就是依靠),「殫」(就是盡心盡力),依著我一分的心力,來發明「隙明」——就是牆壁孔中的那種光明。我希望能夠把這個光明帶給大家。那我怎麼做呢?「徧采眾長,折衷一理。」把諸位大師的優點都摘錄起來。《楞嚴經》明末四大師都有註解,紫柏大師、憨山大師、蓮池大師、蕅益大師都有註解。蕅益大師等於是把前面的三大師的觀念都糅合在一起,然後再經過自己的研精竭思,自己的深入思惟,而做出了《楞嚴經》的玄義跟《楞嚴文句》。他做完這一部註解以後,披露自己的心態說,我「不敢與前人苦較是非,但自向斯經深求脈絡」——站在人的角度,我不敢跟大家爭對錯,創造對立,各有各的心得。但在法上呢,我好好地把我的觀念發揮出來。這是他的一個心態。

  第三個,總結:

  願我同仁,虛心著眼,必有知其同異淺深、違順得失者矣。

  只要大家能夠好好地用心去研究這部經,你一定可以得到它的殊勝的受用。

  我們這一次的註解,《楞嚴經》的講課,觀念上以蕅益大師為主,明末三大師作輔。在消文方面我們會參考三位大師:第一個是通理大師的《楞嚴經指掌疏》,第二個是圓瑛法師的《大佛顶首楞嚴經講義》,第三個是海仁老法師的註解。在消文方面是這樣參考的。

23】禪淨雙修——以禪觀《楞嚴經》的三昧破除煩惱障,以念佛來構成感應道交。

  甲三、結勸

  好,我們最後作一個總結。



《楞嚴經》的整個觀念就是返妄歸真。返妄歸真當然你要先瞭解什麼是真妄。首先我們看左邊這個叫做生滅心。我們的生滅心是從八識產生的。八識叫做異熟、思量、了境。異熟就是它創造了業力;這業力當中產生一個思量,產生一個自我的觀念;然後再去了別外境。我們看下面,這個由上而下的箭頭叫做受用果報,過去跟現在。我們過去造了很多的業,現在產生很多的果報。福報大的人產生安樂的果報,福報差的人產生痛苦的果報。總而言之,我們會產生很多很多的受——感受。這個感受跟第六意識接觸的時候,我們又產生一個想法,又會去創造未來,這個想法又造業。所以我們整個生滅心不離開八識。《楞嚴經》其實在破這個八識。
 
  什麼叫「八識」?「八識」講起來只有兩個字:一個是「受」,由第八識 主導。你過去是什麼業,它就現出什麼果報,給你什麼感受。你感到很快樂, 你不要太高興,那只是一時的感受,生滅心。你感到很痛苦,你也不要沮喪,那個是第八識的一時的感受而已。
 
  一個是「想」,由第六識主導。我們今天如果跟著感受而走,就產生很多顛倒想。然後就這樣子:過去的業創造今生的果報;這個果報受用以後又創造一個業;這個業又創造一個果報,又讓我們產生感受;這個感受又產生一個錯誤的思想。由此產生生死的輪迴。我們怎麼辦?
 
  我們看右邊這個:正念真如,逆流照性。
 
  首先你第一個就是不要跟著感覺走,不要跟著妄想走。逆流照性,逆這個生死流,而照了你清淨的本性,然後慢慢地從第六意識,回到第七、回到第八,最後「啪」回到真如本性,找到你的清淨本然的家。然後在這個家當中,以不生滅心,提起你的佛號。這個佛號、這個正念的力量,魔王不能干擾你,煩惱不能干擾你,那個佛號的力量就特別的堅固,禪淨雙修。所以我們說以禪觀——《楞嚴經》的三昧破除煩惱障,以念佛來構成感應道交,就是這個道理。以心力來感應佛力。
 
  這個就是我們今天整個《楞嚴經》的觀念。當然這個要講兩年,我們今天只是帶大家走一趟。今天很多觀念你們聽不懂,很正常。你要聽得懂,那你後面就不要聽了嘛。對不對?我們今天只是挑出它的綱目,我們下一次開始會細細地帶大家把整個《楞嚴經》走一次。聽完兩年以後你再來看這個《要義》,你就很清楚了。
 
  好,那麼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迴向。



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淨土教觀學苑 版權所有
歡迎各方免費流通,若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請勿用於商業盈利。
Copyright © masterchingch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信箱:info@masterchingch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