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第80《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82/134

80.大佛頂首楞嚴經卷6。文殊說偈簡擇方便門:簡六塵,簡五根,簡六識。

正為簡擇方便門﹕簡六塵。
色想結成塵 精了不能徹 如何不明徹 於是獲圓通
音聲雜語言 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 云何獲圓通
香以合中知 離則元無有 不恒其所覺 云何獲圓通
味性非本然 要以味時有 其覺不恒一 云何獲圓通
觸以所觸明 無所不明觸 合離性非定 云何獲圓通
法稱為內塵 憑塵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 云何獲圓通

簡五根。
見性雖洞然 明前不明後 四維虧一半 云何獲圓通
鼻息出入通 現前無交氣 支離匪涉入 云何獲圓通
舌非入無端 因味生覺了 味亡了無有 云何獲圓通
身與所觸同 各非圓覺觀 涯量不冥會 云何獲圓通
知根雜亂思 湛了終無見 想念不可脫 云何獲圓通

簡六識。
識見雜三和 詰本稱非相 自體先無定 云何獲圓通
心聞洞十方 生於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 云何獲圓通
鼻想本權機 只令攝心住 住成心所住 云何獲圓通
說法弄音文 開悟先成者 名句非無漏 云何獲圓通
持犯但束身 非身無所束 元非遍一切 云何獲圓通
神通本宿因 何關法分別 念緣非離物 云何獲圓通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80《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六》講記
 
                 目錄
982】為什麼要找到自己契機的法門來修學?
983】為什麼以色塵當圓通本根不恰當?
984】為什麼聲塵不適合當初心的圓通本根?
985】為什麼以香塵當圓通本根對初心來說不適合?
986】為什麼味塵、觸塵、法塵都不適合當初心的圓通本根?
987】為什麼要把六塵揀別出去,不適合當修學的圓通本根?
988】為什麼對初心來說,眼根、鼻根是不適合當圓通本根?
989】為什麼舌根、身根是不適合當初心的圓通本根?
990】為什麼意根不適合作為初心的圓通本根?
991】六根在修行中還是會用到的,為什麼《楞嚴經》也把它們揀別掉,
     不作圓通本根?
992】為什麼眼識、耳識不適合當初心的圓通本根?
993】為什麼鼻識、舌識不適合當初心的圓通本根?
994】為什麼身識、意識不適合當初心的圓通?
995】如何判斷自己是什麼種性?
996】你來生要去哪裡,你看你心中的相,你就清楚了。
997】第六意識也是一個很好的悟入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這個圓通體性的門。
 
 
982】為什麼要找到自己契機的法門來修學?
 
  辰一、簡六塵
 
(色塵不徹)色想結成塵,精了不能徹,如何不明徹,於是獲圓通?
(聲塵言偏)音聲雜語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云何獲圓通?
(香塵不恆)香以合中知,離則元無有,不恆其所覺,云何獲圓通?
(味塵不一)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時有,其覺不恆一,云何獲圓通?
(觸塵不定)觸以所觸明,無所不明觸,合離性非定,云何獲圓通?
(法塵不徧)法稱為內塵,憑塵必有所,能所非徧涉,云何獲圓通?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百七十六頁。辰一,簡六塵。
 
  我們在修學大乘佛法的過程當中要掌握一個原則,站在佛菩薩的角度,他的目的是要度化眾生,所以從佛菩薩的角度來看,是「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佛菩薩要引導眾生悟入心性的時候,他所針對的根機是廣大的,所以,你看在經典當中經常會開出很多很多的法門:《華嚴經》開出了五十三參,《維摩詰經》有三十二種法門,本經有二十五個圓通。一個醫生不可能只開一種藥,因為他要面對很多病人,所以他必須把所有的藥都現出來。尤其是對末法眾生,佛菩薩都不在了,佛菩薩應該把很多藥都留下來。所以,站在佛菩薩的角度,他是廣開方便法門,開方便門,示真實相。
 
  但是,站在眾生的角度,一個生死凡夫的角度,我們的心態是「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我們只能夠選擇自己需要的這一部分來修學。不是說所有佛菩薩法門你都要照單全收,不是這個意思,因為你一定要一門深入,要找到自己契機的法門來修學,所以你要簡擇。佛菩薩開示藥的時候,他不能簡擇的,他平等地把所有法門都留下來。但是我們眾生在修學的時候,如果不簡擇,進步就變得很慢了,是這個意思。
 
983】為什麼以色塵當圓通本根不恰當?
 
  那麼,針對一個末法的障深慧淺的眾生,應該怎麼簡擇呢?首先本經先把六塵簡擇出去。
 
  ◎色塵不徹
  色想結成塵,精了不能徹,
  如何不明徹,於是獲圓通?
 
  我們如果以色塵來當回家的路,好不好?這個色,第一個「色」是色塵。「想」,這個色塵經過我們一念明了心的攀緣以後,會產生一種想像。心中的想像跟色塵的結合就變成一種塵垢,色心和合變成塵垢,一種心中的影像。這種影像,我們依止這個精了(就是我們心中的觀照力叫精了),是不能通達它的體性的。
 
  因為這樣的色塵是一種塵垢相,是一種障蔽的,障蔽而不能通達的,所以,「如何不明徹,於是獲圓通」?以這個色塵當作所觀境,我們很難去通達它的體性,因為它這種影像是障蔽性的。我們看到這個影像以後,很難體會它的本性是空的。那麼我們一個初心的人,又怎麼能夠以此障蔽的體性來當作修學圓通的本根呢?一下子就被障住了,就通不過去了。我們看到一個惡逆的境緣,這個色塵現前,我們很難說它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很難這樣去體會的。所以,色塵的這種障垢性、這種障蔽性是很難去通達的,所以這個地方以色塵當圓通本根是不恰當的。
 
984】為什麼聲塵不適合當初心的圓通本根?
 
  ◎聲塵言偏
  音聲雜語言,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云何獲圓通?
 
  音聲有兩種。一個是無情的音聲,比方說桌子的碰撞等等,這個當中是沒有所謂的語言這一部分。這個地方指的是有情所發出的音聲。有情所發出的音聲,當中會參雜許多的語言文字,所以它是屬於一種名、句、味。名是詮釋自性,句是詮釋差別,這個味指的是文,名、句、文,文字的文,詮釋義理。比方說「這是一朵花」,這是名,它詮釋花的自體。「這朵花很漂亮」,就有差別了,就有漂不漂亮的差別,這個叫句。「這朵花很漂亮」,這是完整的一種觀念,這個加起來就是味,味就是它的義理。總而言之,這個音聲是名、句、味的一種詮釋。
 
  它的特性是「一非含一切」,一個名不能含攝一切的名,一個句也不能含攝一切句,一個文不能含攝一切文。所以,音聲在詮釋整個法義當中,是不能夠普遍圓滿的,沒有普遍性。那麼身為一個沒有普遍性的音聲,又怎麼能夠當一個初心的圓通本根呢?我們去注意這句話,就失掉了其他的話,所以它不能夠圓滿普遍,這一部分就不適合當回家的路了,因為回家要具足圓、通、常。
 
985】為什麼以香塵當圓通本根對初心來說不適合?
 
  ◎香塵不恆
  香以合中知,離則元無有,
  不恆其所覺,云何獲圓通?
 
  這個香塵,它的特性必須要「合中知」,它必須要跟鼻根相結合才能夠知臭知香。這個香臭的香塵必須要跟鼻根結合才能夠顯現出來。「離則元無有」,如果香塵離開了鼻根的了別功能,這樣子香臭的體性就不能現前了,所以,身為香塵是「不恆其所覺」。事實上鼻根也不可能跟所覺的香塵經常相結合,所以,你以香塵為所緣境,它不能經常現前,因為必須要鼻根跟香塵的結合它才能夠顯現。比如說你以香氣為所觀境,但是有時候香氣不現前,那你去哪裡找所觀境呢?就找不到所觀境了,你就不能長時間修學了。所以對初心來說不適合。
 
986】為什麼味塵、觸塵、法塵都不適合當初心的圓通本根?
 
  ◎味塵不一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時有,
  其覺不恆一,云何獲圓通?
 
  味塵不是本來就有的,要假借因緣才有。要假借什麼因緣呢?「要以味時有」,必須要味塵跟舌根相結合才能夠感覺它的存在。所以它的功能跟前面很像,「其覺不恆一」。既然能覺的舌根跟所覺知的味塵是不能經常地和合為一,所以它也是一種生滅性、變化性的,對初心來說是不適合當圓通本根的。
 
  ◎觸塵不定
  觸以所觸明,無所不明觸,
  合離性非定,云何獲圓通?
 
  這個觸塵,必須要能觸的身根跟所觸的觸塵相結合,才能夠把它的相狀,那種冷熱的相狀,發明出來。「無所不明觸」,如果只有身根而沒有所觸之物,就不能夠明白冷熱之相。所以「合離性非定」,這兩個是合是離,體性不決定,這一部分不能操之在我,你也不能叫人家一天到晚碰觸你。這樣的體性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所以它不適合當初心的圓通本根。
 
  ◎法塵不徧
  法稱為內塵,憑塵必有所,
  能所非徧涉,云何獲圓通?
 
  法塵我們一般叫內塵。什麼叫內塵呢?因為它是五塵落謝的影像,落在心中產生一種獨影境。它是一種內五塵,所以它必須要假借外五塵才能夠顯現。「憑塵必有所」,它必須要憑藉外在的五塵才能夠顯現。所以,法塵的生起一定有它的先後次第的差別。你看我們心中的影像,有昨天的影像,有前天的影像,有今天的影像,這個就是時間上有前後的差別。既然有前後的差別,「能所非徧涉」,這能緣的心去攀緣所緣的法塵的時候,就不能普遍含涉了。你去想昨天的事情,你就不能同時去想前天的事,也不能同時想今天的事情。這種能所的互相的攀緣不能普遍地含涉一切的法塵,所以不適合當初心的圓通本根。
 
987】為什麼要把六塵揀別出去,不適合當修學的圓通本根?
 
  這個地方意思就是說,身為一個初心的圓通本根,必須具足三種真實的功德:第一個,圓,它要普遍圓滿。你看音聲就很好,音聲的角度是三百六十度的,一個地方有音聲,十個人同時聽得到,它的角度三百六十度。第二個,通,它不能有障礙,通達無礙。你看音聲,不管是牆壁,什麼都不能障礙它的。要通達無礙。不像色塵,它是不通達的。第三個,常,它必須要恆常存在的。這一點,在六塵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它很難經常存在。因為這個六塵是外在的塵境,不是你決定的,所以你很難長時間修學。
 
  不過這個地方倒是有一點要注意,它是不適合長時間修學的,但是從一時的感應、一時的開悟這一部分,六塵有它的效果。你看禪宗,我們常說德山棒、臨濟喝。你問德山祖師,什麼是我們的本來面目?他拿棒子就打你,就追著你打。你說,我們怎麼樣把心帶回家?臨濟禪師就訶責你,大聲地訶責。我曾經問達公長老,我們以前的老和尚,他是修禪宗,為什麼臨濟宗老是打人家呢?達公說,禪宗的道理你不懂,你們教下是講教理、講道理的,讓你「聞所成慧,思所成慧」,慢慢體會的。禪宗不是這個意思。禪宗是認為一個人的攀緣心很重,講道理沒有用,而你這個棒子打下去的時候,那個觸塵是刺激性的,跟身根接觸的時候,它能夠截斷妄流。因為你一痛的時候,這個妄想就突然間脫落,迥脫根塵。在那個當下,那個不生滅心你容易體會得到,「靈光獨耀,迥脫根塵。」因為那個痛太痛了,所以你那個妄想突然間斷掉,那個妄想之流,叫截斷妄流,突然間停止了,那個時候很多人從那個地方開悟。是這個意思。
 
  當然,棒喝這一部分,棒當然是觸塵,喝就是聲塵,這跟本經有什麼差別呢?禪宗只是引導你一時的開悟,你也不能老是用打的方式,對不對?因為這個圓通是長時間修學。長時間修學,那你就要找一個穩定性;一時的啟悟,當然這個六塵有時候有它的一定的力量。我們講解悟跟證悟不同。解悟,你開悟了,但是開悟沒多久你又忘掉了,那只是成就一個善根而已。但是你要讓善根相續,要破妄顯真,那要常修學。後面會講到,前面的不是不好,重點是它「非是常修學」。你沒辦法一輩子去修它,沒辦法,因為這個六塵不是經常有。所以這個地方要揀別出去。因為這個外在六塵的現前不是操之在我,所以這個地方要揀別。
 
988】為什麼對初心來說,眼根、鼻根是不適合當圓通本根?
 
  辰二、簡五根
 
(眼根不圓)見性雖洞然,明前不明後,四維虧一半,云何獲圓通?
(鼻根缺中)鼻息出入通,現前無交氣,支離匪涉入,云何獲圓通?
(舌根不常)舌非入無端,因味生覺了,味亡了無有,云何獲圓通?
(身根不會)身與所觸同,各非圓覺觀,涯量不冥會,云何獲圓通?
(意根雜念)知根雜亂思,湛了終無見,想念不可脫,云何獲圓通?
 
  要把五根,除了耳根以外的五根,都要揀別。先看眼根。
 
  ◎眼根不圓
  見性雖洞然,明前不明後,
  四維虧一半,云何獲圓通?
 
  這個見性指的是眼根的見的功能。這個眼根見的功能,在了別眼前境界的時候,雖然是可以洞然明徹,很清楚地了別這個是佛像,這個是釋迦牟尼佛,這個是阿彌陀佛,很清楚分明,但是有一個問題,是「明前不明後」,它的功能是不能夠圓滿。它只能夠看到前面,不能看到後面,在四維當中只看到前方的二維,不見到後方的二維,所以我們可以說它是不圓滿。那麼身為一個不圓滿的所緣境,當然就一個初心來說是不適合當圓通本根的,因為它不圓滿。
 
  ◎鼻根缺中
  鼻息出入通,現前無交氣,
  支離匪涉入,云何獲圓通?
 
  鼻根是能夠通於入息,也通於出息。你看我們在入息的時候是從鼻子到丹田,出息是從丹田到鼻子,出入息通內通外。「現前無交氣」,但這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當入息到盡頭的時候,這個時候的息會停止,乃至於出息到盡頭的時候,這兩個息都會暫時地停止。你看入息的時候,鼻根到丹田會暫時休息一下,丹田到鼻根也會暫時地休息一下,所以這個地方會有暫時停止的情況,會有中斷。這第一個問題。第二個,「支離匪涉入」。出息跟入息彼此間是支分離異的,它們不能同時存在,有入息就不能有出息,有出息就不能有入息,不能互相地涉入。它是各自獨立的,有它就沒有你,有你就沒有它,所以這兩個會有變化,對我們會產生干擾。因為你觀出入息,一下子是出息,一下子入息,這所緣境變來變去,相對來說不太穩定,所以對初心來說是不適合當圓通本根。
 
989】為什麼舌根、身根是不適合當初心的圓通本根?
 
  ◎舌根不常
  舌非入無端,因味生覺了。
  味亡了無有,云何獲圓通?
 
  身為一個舌根,它有知味的功能,但是它不是「入無端」。也就是說,它不能夠沒有味塵就產生知的功能,要有味塵的刺激它那個知味的功能才能夠現前。你看我們的舌頭,平常沒有什麼滋味的時候就沒什麼感覺了。「因味生覺了」,它必須要有味塵的刺激才能夠產生了知的功能。「味亡了無有」,假設味塵消失了,這個舌根也就消失了。所以,對初心來說,它不恆常現前,當然不適合當圓通本根。
 
  ◎身根不會
  身與所觸同,各非圓覺觀。
  涯量不冥會,云何獲圓通?
 
  身根跟前面的觸塵相同。什麼叫相同?觸塵,前面說,「觸以所觸明,無所不明觸」,也就是說它們兩個「各非圓覺觀」,不管是能觸的身根還者是所觸的觸塵,都必須要互相結合才能夠產生它的作用。如果互相分離,那麼這兩個就互相消失掉了,所以它們都不是圓滿普遍的覺觀,不是一切時現前。
 
  「涯量不冥會」,第二個問題就是說,能觸的身根是一個心法,所觸的觸塵是一個色法,一個有知的心法跟無知的色法,兩個各有各的界限,不能一切時互相地契會,所以「云何獲圓通」?身根要產生觸塵,要有人去打你,去碰觸你。你不能叫人一天到晚碰觸你,這個可能性不大,所以它不適合當初心的本根。
 
990】為什麼意根不適合作為初心的圓通本根?
 
  ◎意根雜念
  知根雜亂思,湛了終無見,
  想念不可脫,云何獲圓通?
 
  這個「知根」就是第六意識的根。當然,因為第六意識以第七意識為根,這個知根就是指的第七意識的意根。這個第七意識,它跟第六意識兩個是師兄弟,有第六意識就有第七意識,有第七意識就有第六意識,所以它參雜了第六意識種種雜亂的妄想,雜亂的思想。第七意識的意根了知法塵的時候,這個第六意識就在那邊吵,參雜第六意識的雜亂思想,所以「湛了終無見」。這個湛了寂靜的心識,除非你成就禪定,否則很難現前。凡夫的心怎麼可能成就湛了寂靜的心呢?一定是被妄想一天到晚干擾。所以,「想念不可脫」,這個胡思亂想的第六意識,第七意識是很難脫離它的。在這麼多的干擾當中,對於一個初心來說,面對這麼參雜的亂想,又怎麼好去悟入圓通呢?是這個意思,干擾太多。雖然它經常存在,但是干擾太多。
 
991】六根在修行中還是會用到的,為什麼《楞嚴經》也把它們揀別掉,不作圓通本根?
 
  我們講根、塵、識,這個根剛好在中間,它攀緣六塵,然後創造六識出來。其實我們平心而論,在根塵識當中,六根門頭是相對穩定。你看六塵,這個你沒辦法作主,你不能強迫六塵一天到晚現前,你做不到。你在山中修行,你這個色聲香味觸法是不斷變化的,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白天有,晚上沒有。但六根的話,你可以完全操之在我,見聞嗅嘗覺知相對是穩定的,所以你看有人就提倡捨識用根,是有道理的。六塵是變化多端的,六識是一天到晚干擾,你以六識為所緣境,那你就糟糕了,太躁動。所以六根基本上是不錯的。
 
  當然這個地方,在揀別當中把眼根也揀別,鼻根也揀別,舌根也揀別,身根、意根都揀別。不過蕅益大師提出一個看法,他說,沒有錯,末法時代的確「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以耳根為主,這倒是真的,我們很多善根的栽培都透過耳根,來吸收很多很多的法義。但是他提出兩個根是不能忽略的:
 
  首先,眼根不能忽略。他說眼根可以看經典,可以看佛像,尤其到了末法時代,佛陀的法經過整理。因為正法時代沒有文字,當然不需要眼根,但末法時代很多的法都是靠文字記載,所以眼根也是一個重點。
 
  其次,意根。我們修止觀的時候,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依止第六意識的獨頭意識去攀緣心中的法義或心中佛號的時候,你還得要假借意根。但這個意根跟眼根是個助行。蕅益大師講,助行不錯,但耳根是主要的。這個地方當然是約著長時間的正行來說,五根不適合。但是我們在瞭解當中要知道,其實根、塵、識,根相對塵來說、相對識來說,它的穩定性是比較高。
 
992】為什麼眼識、耳識不適合當初心的圓通本根?
 
  辰三、簡六識
 
(眼識無定)識見雜三和,詰本稱非相,自體先無定,云何獲圓通?
(耳識非初)心聞洞十方,生於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獲圓通?
(鼻識有住)鼻想本權機,祇令攝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獲圓通?
(舌識有漏)說法弄音文,開悟先成者,名句非無漏,云何獲圓通?
(身識不徧)持犯但束身,非身無所束,元非徧一切,云何獲圓通?
(意識緣物)神通本宿因,何關法分別?念緣非離物,云何獲圓通?
 
  ◎眼識無定
  識見雜三和,詰本稱非相,
  自體先無定,云何獲圓通?
 
  這個「識見」,指的是眼識生起這個見的了別的功能。身為一個識,它的生起必須要參雜根塵識的交互作用。也就是說,眼根必須要面對色塵才能夠生起見的了別功能,所以參雜三和——根塵識三和,所以「詰本稱非相」。詰就是追究,追究它的根本來源,它不是一個真實的體相,它只就是一個根去攀緣塵產生的一種暫時因緣的假相而已,它不是一個真實的不變的體相。所以,它「自體先無定」,它本身的自體本來就緣生緣滅,本來就不決定。身為一個生滅變化的眼識,又怎麼能夠當初心的圓通本根呢?
 
  我們講,回家的路一定要越穩定越好,干擾降到最低。因為末法時代我們已經被煩惱耗損太多能量,剩下的善根不多了,所以,這個所緣境又是這樣的變化,就不適當了。
 
  ◎耳識非初
  心聞洞十方,生於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云何獲圓通?
 
  心聞指的是耳識的了別作用。雖然能夠洞察十方,無有障礙,你看普賢菩薩用「聞」,聽聞的功能,洞察十方無有障礙,但他是「生於大因力」。普賢菩薩聽聞,耳識的功能能夠洞察十方,那是普賢菩薩久遠劫來修學法界觀所成就的。法界觀就是一心萬行(依止一念心而生起萬行)——一心萬行、萬行一心這種時空無障礙的法界觀所成就的,這是一種廣大無邊的因力。「初心不能入」,這不是一個初心菩薩所能夠成就的,洞察十方的,那是一個佛菩薩的果地妙用。所以,「云何獲圓通」?不是一個初心能夠去嘗試的。
 
993】為什麼鼻識、舌識不適合當初心的圓通本根?
 
  ◎鼻識有住
  鼻想本權機,祇令攝心住,
  住成心所住,云何獲圓通?
 
  鼻想,就是佛陀使令孫陀罹難陀來觀察鼻端的白相。那麼這個白相,我們鼻端哪有白相呢?那是自己想像出來的。我們觀想鼻尖的地方有一個白相,鼻端白就是自己想像的,然後把心住在那個地方。所以它是「本權機」,那是佛菩薩的一種善巧方便,因為這個人太散亂了。所以他的目的「祇令攝心住」,佛陀的意思只是要讓難陀尊者把散亂的心安住在鼻端之處。
 
  既然是安住,就有問題了,「住成心所住」。當這個初心的人住在鼻端的白相的時候,就有能住的心跟所住的境。既然有能所的對立,那正是一種生滅心,而真實的心性是無所住的。所以,身為一個那麼堅固的有所住的初心,又怎麼好去悟入圓通呢?又怎麼能夠當圓通本根呢?是這個意思。
 
  ◎舌識有漏
  說法弄音文,開悟先成者,
  名句非無漏,云何獲圓通?
 
  這個地方講富樓那尊者依止舌根來演說佛法,叫「說法」。這個說法是「弄音文」,它是撥弄音聲文字。那麼這樣的撥弄音聲文字是怎麼來的?是「開悟先成者」,那不是一個初心人做得到的,那是富樓那尊者在久遠劫以前早就大開圓解成就四無礙的辯才,才有如此的妙用,才能夠「說法弄音文」,所以不是初心能夠做到的。也就是說,「名句非無漏」(這個「名」詮自性,「句」是詮差別),說法當中這個詮釋的名、句都是生滅的變化之法,並不是第一義諦的無漏之法,所以當作一個初心的圓通本根不適合。開悟以後的,我們當作一種妙用是可以的,但初心的話,當作回家的路是不適合。
 
994】為什麼身識、意識不適合當初心的圓通?
 
  ◎身識不徧
  持犯但束身,非身無所束,
  元非徧一切,云何獲圓通?
 
  這個地方講到優婆離尊者受持禁戒沒有違犯,叫做「持犯」,受持禁戒沒有違犯。「但束身」,它主要的功能是約束我們的身業,當然也可以約束口業。但重點,它不能約束意業。「非身無所束」,如果不是身業的話,它就很難約束了。所以,這樣的一種功能不能普遍在一切的身口意三業,「云何獲圓通」,又怎麼能夠當作初心悟入圓通的本根呢?因為它不普遍。
 
  ◎意識緣物
  神通本宿因,何關法分別?
  念緣非離物,云何獲圓通?
 
  目犍連尊者依止意識的妙用而顯現廣大的神通,但這個神通的來源也不是他因地的時候修意識觀而來的,不是!他是久遠劫來早就已經成就神通了,他今生是利用這個意識來當作顯現神通的方便。所以「何關法分別」?目犍連尊者顯現神通,根本無關於他的意識來分別法塵的作用,跟這個沒有關係,他不是把它當作因地修學,他只是把它當作果地上的妙用。因為一般人是怎麼樣?一般人是「念緣非離物」,一般人意識去攀緣法塵的時候,是不能離開外在五塵的,都要憑藉外在五塵,那當然會受到外在五塵的干擾。所以身為一個初心來說,「云何獲圓通」?是不適合當初心的圓通。
 
995】如何判斷自己是什麼種性?
 
  我們都知道這個識變化多端,我們常說「觀心無常」,就這個意思,就觀這個心識。不過,你要看智者大師的大乘止觀,老人家對這個觀心法門——觀第六意識,是很讚歎。我簡單講一下。
 
  在天台宗的整個體系當中,在觀察空假中三觀的時候,一心三觀,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這個一念心性其實就是第六意識,就是你這一念生滅心。他認為,這個生滅心,你不斷用空假中三觀去觀它,這個第六意識就轉成不生滅心了。所以它的特點是觀心。
 
  他的意思就是說,你不管遇到什麼境界,你都不要管,你遇到事情的時候就觀察你的心的起心動念,觀察它是即空即假即中。即空,就是我們常說的「來無所從,去無所至」,「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它只是一個緣生緣滅的畢竟空的體性。但即假這一部分,天台宗的即假那是發揮得淋漓盡致。我們以後講《法華經》的時候就知道,這個天台的假觀,把《法華經》那個十如是——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發揮得非常清楚。
 
  你看智者大師,九旬談妙,他解釋這個經題第一個「妙」字,《妙法蓮華經》第一個「妙」字,講了九十天,玄談。那個「妙」,他開出眾生法妙、佛法妙,最後心法妙,他認為心法是最重要的,第六意識。他認為心是通於眾生法,通於佛法,所以這一念心通十法界。所以他說,你能夠觀這一念心性,在時間上你可以知道過去現在未來,在空間上你可以知道十法界種種的差別。
 
  他說,你要知道的所有事情,都可以從第六意識觀出來。我們舉一個例子,比方說它這個假觀,這個十如是怎麼觀。蕅益大師說,它的妙,妙在哪裡?觀那個「如是相」。他說這個十如是裡面,「如是相」是總觀,觀察內心的相狀。我們這一念心跟人事接觸的時候,你要看看你心中生起什麼相狀。從這個相狀可以看到你內心的體性,你這個人根機是一個增上的惡心,惡心比較重,還是增上的善心多。增上惡心就判作三塗種性。你看有些人,看到事情他都往壞的地方想,他出現的相就是邪惡的相,嫉妒、高慢相,他說這種人過去生大部分都從三惡道來;有些人他看到事情起的是善良的,增上善心,慈悲心,這種人是人天種性的;有些人生起出離心,他看到什麼事情完全出離,沒有好樂心,這種人是二乘種性;有些人是大悲心。那麼他就說,你經常看你心中的相狀,你就知道你的體性,你的體性,種性是什麼。
 
996】你來生要去哪裡,你看你心中的相,你就清楚了
 
  而這個種性,相、性、體、力、作,有它的因、緣、果、報。有它過去生的因緣,你過去生大概是怎麼回事,因緣;果報,你未來會往哪裡走。你從什麼地方來,你將往哪裡而去,你這念心的相狀都告訴你一切了。所以智者大師說,你來生要去哪裡,你看自己心中的相就清楚了。你經常起什麼相狀,你大概就知道,你來生身心世界的那個圖形大概都慢慢出來了,除非你改變你的相狀。
 
  所以你看,學過唯識都知道,所有的五十一個心所,我們一個人最大的力量,最大的潛能,就是你的想像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有的生命都是你想像出來的。極樂世界也是你想像出來,「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我們沒有一個人看過阿彌陀佛,我們沒有一個人看過極樂世界,但是你不斷地憶念、不斷地想像,欸,慢慢地你就跟它相應了。
 
  我們過去曾經講過一個公案,實際的故事。說法國有一個百貨公司商店的店員,後來因為不景氣,他被裁員,裁員以後他心情很不好。他太太也離他而去,把子女帶走了,他又失業,又沒有錢,心情很沮喪,就喝酒。喝完酒以後,想說哎呀,這個人生沒什麼意思,趕快去自殺算了。當然,自殺之前他打電話給他最好的朋友道別,說我馬上要死掉了,跟你道別一下。他朋友說,你不要馬上死,你既然要死掉,我帶你去找一個算命先生,跟你算算命,搞不好還有希望。
 
  他朋友就把他帶去算命。算命的時候,那個算命先生說,哎呀,你真不得了,你是拿破侖的轉世。這個人想,哎唷,我是拿破侖轉世,那我怎麼能自殺呢?他就對拿破侖很有興趣,回去以後就去圖書館把拿破侖的整個歷史完全地研究:他的心態是什麼,他面對事情是怎麼思考的,就把自己當作拿破侖。他不是憶佛念佛,他是憶念拿破侖。欸,果然他就沾有拿破侖的功德。他本來是很消極的,他本來的思考模式,遇到事情都是消極退縮的,後來變得主動積極。因為我們這一念心,如染香人身有香氣,你不斷地憶念什麼東西,你就跟他感應道交,我們一念心通十法界。他不斷憶念拿破侖,他就把自己觀想成拿破侖,他的心就有拿破侖那個主動積極絕不放棄的心態。
 
  後來,他又重新站起來,又重新去應徵。老闆看到這個年輕小夥子很有幹勁,就把他錄取了。後來慢慢地他做到法國最有名的一個連鎖店這個超商最大的老闆,他從一個基礎員工幹到一個所有連鎖店的總裁。這是一個真實故事。後來財富管理雜誌去問他說,你是真的拿破侖嗎?他說,我看我可能不是,但是我當初想像自己是拿破侖,的確是有他的加持力。
 
  所以你看,天台宗以第六意識為所觀境是有道理的。就是你第六意識那個相,如是相性體力作,也就是說,我們心中生出什麼相,你就會產生一個不同的靈動,它對你就會產生一種希望、欲望。思想產生希望,希望產生動力,動力產生行動,最後產生結果。所以你看,我們整個生命的最初的根源就是想像力,所有的事情最初就是那個想像力。想像力就產生一種希望力,有希望力再產生行動力,最後結果果然出現了。
 
  這個是智者大師的想法,他就從「十如是」裡面開展出整個觀心法門的假觀。我講這一部分只是簡說,你看智者大師的《法華玄義》,他那個假觀都在講這個道理。他講得廣一點,他講十法界。我們今天只針對人法界來說,那十法界都是你的想像力創造出來的。
 
997】第六意識也是一個很好的悟入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這個圓通體性的門
 
  那當然,我今天意思就是說,第六意識也是一個很好的悟入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這個圓通體性的門,也是一個門。
 
  我的體會是這樣:智者大師,天台宗的人,觀照力特別強,他們那些人都不得了,止觀力、觀想力、想像力都非常豐富,很適合以第六意識來當所觀境。但一般人,如果說是煩惱很重,當然耳根,我還是強調耳根比較穩定。我們待會兒會說明,耳根是很穩定的,「動靜二相了然不生」,不迷、不取、不動,耳根這條回家的路是非常安定的路,它有它的特色。但是一般修假觀的人,你看懺公師父假觀就很強,非常強。你看他念佛堂的擺設就特別的精妙。一般喜歡修天台宗的人,他觀心久了,他假觀很強,他的日常生活各式各樣都有很多章法的。也就是說,你今天走出什麼樣的路,你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出來。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皆共成佛道
 
 
  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淨土教觀學苑
  妙法蓮心學院 版權所有
  歡迎各方免費流通,若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請勿用於商業盈利。
  Copyright © masterchingch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網址: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http://www.mflx.org/
  信箱:info@masterchingche.or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淨土教觀學苑
  Facebookhttps://m.facebook.com/www.masterchingche.org/













第79《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81/134

79.大佛頂首楞嚴經卷6。佛敕文殊簡擇,何方便門得易成就。

於是如來告文殊師利法王子:汝今觀此二十五無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各說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習真實圓通。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兼我滅後,此界眾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何方便門得易成就。

受命簡擇:敍儀。經文:
文殊師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承佛威神,說偈對佛。

頌真如不變之體以標真源。經文:
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

頌真如隨緣之能以明染淨,頌隨染緣從源出流。經文: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

總顯滅妄歸真。經文: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

總示方便須擇。經文: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79《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六》講記
 
                 目錄
971】《楞嚴經》的修學跟其他的經典有什麼不一樣?從念佛人的角度來說,
      我們為什麼要恢復本來面目?
972】二十五圓通有無優劣前後的差別?
973】文殊菩薩是為哪些根機的眾生簡擇圓通法門?
974】為什麼要由文殊菩薩出來簡擇圓通法門?
975】修學圓通本根,首先我們要找到本來面目。
976】修學圓通本根,我們要認清現在面目是怎麼回事。
977】你要知道一個觀念,全真在妄,所有真實的功德就在你妄想當中,
     問題你怎麼把它轉變。
978】我們應該怎麼去滅除虛妄,回歸真心的本源?
979】為什麼不是說你想修什麼就修什麼,要把這個方便法門簡擇簡擇?
980】對一個初心的人來說,選擇一個自己適當的法門,你會進步很快。
981】這觀念建立起來以後,你就有資格來揀別方便法門了。
 
 
971】《楞嚴經》的修學跟其他的經典有什麼不一樣?從念佛人的角度來說,我們為什麼要恢復本來面目?
 
  庚五、佛敕文殊簡擇 分三:辛一、佛敕文殊;辛二、受命簡擇;辛三、時眾獲益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百七十四頁。庚五,佛敕文殊簡擇。
 
  當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也就是我們面對所有人事的因緣開始迴光返照正念真如,這當中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恢復我們本來的面目。
 
  我想我們今天要有一個觀念,就是說,《楞嚴經》的修學跟其他的經典是不太一樣。其他的對治止觀都是在內心當中增加一個功德,本經的意思不是這個意思,它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把你原來的面目恢復出來就好,不要增加什麼東西,還它個本來面目。
 
  有很多人都問我說,從念佛人的角度來說,我們為什麼要恢復本來面目?以我們現在的面目來念佛有什麼缺點?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去瞭解。我們凡夫現在的情況是這樣,我們一念心開始生起作用的時候,一定要經過根塵識的相互作用,就是我們一念明了的心一定要依止根去攀緣塵,產生一個了別的識,這樣我們才能夠產生一個認知的功能。當然,根塵識沒有錯,因為根塵識是依他起性,它沒有錯。問題就是,在依止根攀緣塵而產生識的過程當中,我們心中產生一種執取,心有所住,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或者是住在根,或者住在塵,或者住在識。有所住,就產生兩個問題了:
 
  第一個,使令我們的心靈力量變得非常地脆弱。你看我們修行人,一般人都是變來變去的。你看,我們前段時間內心發願,要發菩提心,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過了半天以後,整個心完全退轉。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深受外在的假相的干擾。就是我們心隨妄轉,為這個虛妄的假相所轉,所以我們的心變成不決定。我們在念佛的時候,信心也不決定,發願也不決定,念阿彌陀佛的持名也不決定。
 
  所以,臨命終的時候,五陰身心開始敗壞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的信願行還是可以堅定地現出來,而有些人的信願行就現不出來?因為他本身不知道怎麼去脫離根塵識的方法——當我們諸根敗壞的時候,怎麼把我們平常的信願行現出來。所以,我們的心住在根塵識,會受到根塵識的影響。因為它是生滅法,導致我們的心靈所栽培的功德都變得非常地脆弱而不堅定。這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我們的心住在根塵識,使令我們所修的功德都變得非常地狹隘。我們在修行當中,信願行可能是依止某一個根、某一個境、某一個心態而產生的一個三資糧。心有所住,就會顧此失彼,我們的心不能廣大。
 
  所以,修學首楞嚴王三昧到底有什麼好處呢?簡單地講有兩個好處:第一個,讓我們心靈的力量更加地堅定;第二個,讓我們心靈的力量更加地廣大。因為我們慢慢地可以告訴自己,我們不再受根塵識的干擾。
 
  當然,我們還是要用根塵識,這個大家要清楚。我們要用根塵識,但是你可以不受它干擾。我們可以無住,但是我們又可以生心;我們一方面要生起心,但是又要無住。這是大家的平衡點。我們不能像小乘一樣,對根塵識是全盤地否定,作一種斷滅的心態,這個我們覺得沒有必要。但是我們也不能像凡夫一樣把根塵識咬得死死的,弄到自己很痛苦。
 
  你怎麼既能夠依止根塵識來積功累德,我們講借假修真,但是又能夠不受根塵識的干擾?你一方面要生心,但是你又要跟根塵識保持距離,那這關鍵是在哪裡呢?就是我們剛開始說的,你要保持不迷不取不動。所以本經的原則就是說,你要怎麼去運用根塵識來斷惡修善,來發菩提心,來積功累德,但是你又怎麼樣能夠跟根塵識保持一個適當的距離,這個就是本經主要的目的了。
 
972】二十五圓通有無優劣前後的差別?
 
  當然,這樣的一個目標,必須有它的過程,必須有它的一個方便門。這個時候,當這二十五位聖人講出二十五個圓通以後,佛陀就敕令文殊菩薩來簡擇當機的圓通本根。就是我們怎麼能夠達到不迷不取不動,怎麼能夠恢復我們本來的面目,這當中從哪一個地方下手會比較簡單。這一科的大意是這樣子。這當中有三科:一、佛敕文殊;二、受命簡擇;三、時眾獲益。
 
  辛一、佛敕文殊
 
┌(諸法平等)於是如來,告文殊師利法王子:汝今觀此二十五無
│      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各說最初成道方便,皆言
│      修習真實圓通,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
└(方便有異)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兼我滅後,
       此界眾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何方便門得易成就?
 
  看第一科,這個地方是佛陀正式敕令文殊菩薩來加以揀別。
 
(經文)於是如來,告文殊師利法王子:汝今觀此二十五無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各說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習真實圓通,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
 
  這個地方是就著法性來說,我們修學圓通最後的結果是一樣的。
 
  這個時候釋迦如來就告訴文殊師利菩薩說,你應該好好地去觀察前面的二十五位的無學(這無學我們前面說過了,無學不是說大乘的無學,而是說成就大乘圓通法門的這些法身的聖人都叫無學,這當中包括諸大菩薩,還有迴小向大的諸大阿羅漢),他們都各說自己的最初成道方便,成就聖道的方便。這個是講到因地。
 
  我想,每一個人在修學成道的時候,他的主要原則就是依如如理生如如智,又從如如智還照如如理,我們講依不生滅心而生空假中三觀,那麼空假中三觀又還證不生滅心,這樣如是地展轉循環,就把根塵識慢慢地脫落了。所以,因地當中就是有它的方便,在果地上又成就所謂的真實圓通。就著果地上的圓通功德來說,就著修行的功德來說,是沒有所謂的優劣,沒有所謂的哪一個方便門是在前在後的這樣的差別。
 
  先把他們的結果標出來,二十五圓通最後到達的目的。你恢復了本來面目,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都恢復了本來面目,這個本來面目都是一樣的,這個結果是一樣。
 
973】文殊菩薩是為哪些根機的眾生簡擇圓通法門?
 
  但是過程當然有不同了。看下一段,方便有異。
 
(經文)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兼我滅後,此界眾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何方便門得易成就?
 
  這以下要注意了,他簡擇的根機,第一個對象是阿難尊者,要使令阿難尊者能夠開悟。在這二十五個方便法門當中,哪一個法門是他的圓通本根?以及在我滅度以後(這個地方特別指的是末法眾生),在此界的娑婆世界眾生,想發菩提心修大乘的菩薩乘而追求無上菩提道,要依何種方便法門而容易成就呢?
 
  我們在正式研讀文殊菩薩的簡擇之前,要先確認這樣的簡擇對象到底有哪些。第一個是針對阿難尊者。阿難尊者,我們都知道他個人根性是多聞第一,他很喜歡用耳根來聽聞佛法。這是第一個,他的根機是多聞第一。第二個,是針對於末法時代的娑婆眾生。末法時代特色是什麼呢?障深慧淺。就是你要他修習出世的善根,很難,你要他修福報還可以,因為他善根淺薄,煩惱又特別的粗重。這個地方的揀別對象有兩個特色:第一個是阿難尊者這一方面根機的人;第二個是末法眾生。
 
974】為什麼要由文殊菩薩出來簡擇圓通法門?
 
  蕅益大師在這一段當中曾經提到一個觀念說,為什麼佛陀老人家不出來自己簡擇,要請文殊菩薩出來簡擇呢?這當中有兩層意思:
 
  第一個,這個簡擇,如果說約著果位上來說,那是法法平等無有高下。佛菩薩在利用根塵識當作善巧方便度化眾生的時候,那真的是無量無邊的自在,沒有什麼高低的差別,從果位上是沒有差別。但是就著因地上來說,的確是各人的根機所相應的法門不同。所以,針對一個初機來說,文殊菩薩正是一個初機的導師。你看整個《華嚴經》,初學者都是跟文殊菩薩學,到最後才跟普賢菩薩學十大願王,所以文殊菩薩是初機的導師。既然文殊菩薩身為初機的導師,那麼他最瞭解初機的問題點在哪裡,所以請他來簡擇,這是特別的適合。這第一點。
 
  其次一點,文殊菩薩表示眾生大乘的根本實智。蕅益大師說,這意思就是暗示:其實這個簡擇,你個人也有你個人的差別相;這個是原則性的,不是說耳根一定最殊勝,其他的法門都要否定,也不必然是這個意思,我們可以有正行跟助行的差別。這個部分等到我們下一個階段講到那個地方再詳細說明,什麼叫正助雙行的方法。
 
  這一段大意就是要簡擇,過程要簡擇。
 
975】修學圓通本根,首先我們要找到本來面目
 
  辛二、受命簡擇 分二:壬一、敘儀;壬二、正說
 
  看下一段,辛二,受命簡擇。文殊菩薩就承受佛陀的慈命,來簡擇一個初心的人,一個末法眾生,應該怎麼來修學這個圓通本根。這當中有兩段:一、敘儀;二、正說。
 
  壬一、敘儀
 
(經文)文殊師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承佛威神,說偈對佛:
 
  這個時候,文殊師利菩薩承佛的慈旨,就開始簡擇。這當中值得我們注意,他是承蒙佛陀威神的加被。在佛陀的面前,文殊菩薩不敢說我自己來簡擇,是仰仗佛力來簡擇。
 
  壬二、正說 癸一、頌真如不變之體以標真源;癸二、頌真如隨緣之能以明染淨
 
  我們看壬二的正說,正式地簡擇圓通本根。這當中有兩段:一、頌真如不變之體以標真源;二、頌真如隨緣之能以明染淨。
 
  癸一、頌真如不變之體以標真源
 
  癸一當中就是以偈頌來說明真如本性的那種不變之體,來標示眾生真實的根源。我們凡夫在根塵識的活動當中,這些妄相當中,什麼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呢?先把這個真實的根源標出來。
 
(經文)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
 
  這一段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了。第一個,這個「覺」指的是本覺理性,是個法。這個「海」是個譬喻,就是本覺理性這個功德甚深廣大,猶如大海,因為它具足十法界染淨的功能。這個「覺海」就是本覺的功德海。這個「性」指的它的體性。它的體性、它的性質是什麼呢?是「澄圓」的。澄圓指的是,它是寂而常照,約著它不變隨緣這一部分的功能來說。
 
  「圓澄覺元妙」,「圓澄」指的是照而常寂,指的是它的那種隨緣不變的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離相清淨的本體,叫圓澄。這個圓澄的體是「覺元妙」。它的這種靈靈覺覺的功能,為什麼叫妙呢?就是它本來就沒有顛倒妄想可得,是本來清淨,不是說我們加以修正以後才清淨,是本來就是清淨的,本來就特別的廣大,所以這件事情是微妙不可思議。
 
  這一段的意思,這個偈頌要傳達的主要訊息就是兩句話: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就告訴你,在我們本來面目當中是沒有任何的煩惱,沒有妄想的。而且這種心性不是誰送給你的,也不是你修來的,諸佛菩薩只是把它恢復出來。它本來就存在了,我們只是迷失掉而已,我們現在把它恢復出來。所以「知真本有」這個也很重要。這個地方等於是,在開顯這個作用之前,蕅益大師說,我們在發明染淨的因緣以成就十法界差別之前,先說明隨緣不變之體,以為十法界張本。就是,現在在整個根塵識當中我們找不到家,佛陀先告訴我們,那你從什麼地方來你要先清楚。你從什麼地方來都不清楚,你怎麼回去呢?我們是從「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而來,這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了。
 
976】修學圓通本根,我們要認清現在面目是怎麼回事。
 
  好,找到根以後,這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那我們現在的面目是怎麼回事?看第二段。先把我們現在的面目跟本來面目弄清楚,然後再定回家的方法。
 
  癸二、頌真如隨緣之能以明染淨 分二:子一、頌隨染緣從源出流;子二、頌隨淨緣從流溯源。
 
  這個地方用偈頌來說明真如有隨緣的功能,來說明十法界這種染淨的差別。為什麼佛陀可以成佛,有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為什麼有些人會變成三惡道眾生?為什麼有些人會到人天乘?為什麼有些人變成二乘、變成菩薩?這種因緣是怎麼來的?這個地方是講眾生現在的面目,這個十法界的差別。這當中有兩段:第一個,頌隨染緣從源出流;第二個,頌隨淨緣從流溯源。
 
  子一、頌隨染緣從源出流
 
  這個地方是講眾生的真如是隨順雜染的因緣,從一心真如的根源當中而有種種的三界生死的果報。
 
┌(妄源生起)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      ┌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妄相生滅)┤
       └ 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
 
  先說根本無明,再說枝末無明。
 
  先看根本無明。說「元明照生所」。「元明」就是我們自性本具的光明。這個光明前面說過了,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它沒有能所對立的。但問題在哪裡?問題在「照」這個字。這個平等的心性它會怎麼樣?後來我們是怎麼回事呢?就是真如不守自性,一念的妄動。一念妄動以後,就產生一個攀緣的心,就想要去照,看看外面是怎麼回事。一個能照的心,這個能照的心就是生相無明,最初的,生住異滅最微細的生相無明生起。有一個能照的心,當然就有一個所照之境,就生一個所照之境。
 
  「所立照性亡。」當這個所照之境安立了以後,所照之境成立以後,「照性亡」,這個時候能照的自性的光明就暫時地隱沒而不現前,因為有能所對立。有能所對立,就把這個平等的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心性破壞掉了,所以照性亡。這個地方也就說明了我們凡夫的本來面目一念妄動以後,從一個不生滅性又產生一個生滅性,就造成了生滅跟不生滅和合的阿賴耶識產生了,也就是我們一般說的根本無明產生了阿賴耶識。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這個迷妄主要是講第六識跟第七識這兩個兄弟「迷妄」,就是它依止前面的妄想跟妄境的相互作用,妄想去攀緣這個妄境,相互地執取,就把虛空創造出來。因為我們本來是一個靈靈覺覺的空性,就轉成一個冥頑的頑空,一個頑虛空出來,一個沒有覺性的頑空出現,這種虛空之相就是妄想攀緣妄境的最初的開始。第一個產生虛空,然後依止這個虛空再產生種種的想像,就把世界給想像出來。
 
  世界產生了以後會有什麼問題呢?我們的生命開始受了時空的障礙,有壽命的長短,有空間的障礙。你在臺北,你就不能在高雄,就開始有空間上的隔礙,我們的生命就有所謂的分段生死。我們的心性當然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哪有什麼時空的障礙!但是因為一念的無明妄動,又有這種妄想的執取,把虛空世界創造出來以後,我們開始就有所謂的分段生死的問題了。
 
  這個地方把前面這句話再講得詳細一點。「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在這個世界當中,有所謂的依報的國土,有正報的眾生。依報是怎麼來呢?是妄想的凝結變成國土了。你心中經常作某種想像,就把這個國土創造出來了。一念的知覺之心的一種迷情,就產生了有情的正報。這個地方就是說,依正二報完全是我們一念心去捏造出來的。
 
977】你要知道一個觀念,全真在妄,所有真實的功德就在你妄想當中,問題你怎麼把它轉變。
 
  關於這段經文,蕅益大師有很好的開示,大家可以回去看一下。它的大意我講一下。蕅益大師說,這個地方給我們一個什麼樣的觀念?就是說我們一念心性是全真在妄,全妄在真。凡夫一念的迷,所以全真在妄;諸佛菩薩是一念的覺悟,全妄即真。「全真在妄」這句話是值得我們去瞭解。我們都喜歡把真實的心性找到,說還我一個本來面目,但是本來面目在哪裡呢?本來面目就在妄想當中。
 
  我們那個時候,研究《楞嚴經》的時候我們班上有一個同學,很聰明,這個人非常聰明,很可惜後來修密教去了。他是我的同班同學,也是我師兄弟。他問海公一個問題,問得很好,他問反聞聞自性。我們這一念心聽到聲音,說你為什麼聽到聲音呢?聽到聲音的,那個能聽的是誰?反聞就聞自性。他問海公說,我們現在沒有自性啊,我們聞到的是自己的妄想啊,那怎麼是反聞聞自性呢?我們現在自性沒有現前,我們迴光返照「你從什麼地方來」,當然我們接觸的是自己的妄想。這個問題諸位怎麼回答?海公實在是高手。海公說,這個妄想的本質就是自性,全真在妄,不是離開了妄想有另外一個自性,不是這個意思。它是一個妄想,但是你不斷地聞,聞久了它就變化了,就變成自性了,就還它本來面目。你就是不斷地用正法去熏習,不思議熏,不思議變。
 
  我們這樣子想好了。你剛開始就是一念不覺,就是無明熏習真如,就慢慢地變成這個樣子。你現在把它反熏回去,你用正法去熏習它,它就慢慢地開始返妄歸真,還是這一念心嘛!海公說,你成佛的時候那一念心就是你現在打妄想的心,只是你後來經過佛法的熏修,慢慢地從迷惑轉成覺悟,如此而已。不是說你現在打妄想的心是這個心,然後成佛又換另外一個心,不是這個意思,這樣就不合乎大乘的不二法門了。比方說,你睡覺的時候是一念的夢心,「夢裏明明有六趣」,你夢到做一個大國王,內心有不可思議的力量。你醒來的時候,還是一個一般的凡夫。那你做夢的時候那一念心跟醒來的心還是一樣啊,只是一個是在夢,一個是醒過來,如此而已。你躺在床上,你那一念心還是那一念心嘛。
 
  所以你不要以為你現在這個妄想沒有用,你現在的妄想有很大的作用,因為真實的功德就在這一念妄想當中,問題是你怎麼樣去熏修,迴光返照,讓它熏修,讓它不思議熏,不思議變,慢慢地把它帶回家去,只就是這一念心。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說,凡夫你要知道一個觀念,全真在妄,所有真實的功德就在你妄想當中,問題是你怎麼把它轉變。這段經文有這一層意思。
 
978】我們應該怎麼去滅除虛妄,回歸真心的本源?
 
  子二、頌隨淨緣從流溯源 分二:丑一、總顯滅妄歸真;丑二、別顯歸真方便
 
  十方諸佛菩薩是隨順清淨的因緣,從生死流當中恢復了我們一心的本源。這當中有兩段:一、總顯滅妄歸真;二、別顯歸真方便。
 
  丑一、總顯滅妄歸真
 
  先攏總地說明滅除虛妄、回歸真心的本源。
 
       ┌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
┌(迷真起妄)┤
│      └ 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

└(妄滅歸真)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
 
  先說明我們應該怎麼去滅妄歸真。
 
  「空生大覺中」,這個空指的是我們一念的無明妄動所產生的一種虛空之相,這種廣大的虛空之相。這個虛空之相是怎麼來的呢?是生於我們一念的大覺心性當中。這種大覺心性跟虛空的關係,就好像大海跟一個小水泡一樣。我們覺得虛空很大,其實虛空跟大覺心性比起來,它只就是大海的一個水泡而已。
 
  虛空如此,更何況是有漏的微塵國呢?「有漏」指的是我們正報的五陰身心,「微塵國」指的是依報的國土。這個依正二報都是依止虛空而生起的,在我們一念心性當中,那更是水泡中的水泡,更加渺小了。這個地方講迷真起妄,就是我們為了要追求微小的水泡,結果我們失去了廣大的心性的功德,所以我們凡夫是因小失大。
 
  「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那應該怎麼辦呢?要把這個水泡消滅掉。它從什麼地方來,你就讓它回到什麼地方去。水泡是從大海中來,所以你還是讓它回到大海,把水泡的相狀消失,把大海的體性現出來。那麼,漚一滅,水泡一滅,無明的妄動一滅,這個時候虛空跟整個有漏微塵國土都回歸到大覺的心性。「況復諸三有?」這樣子,連虛空都沒有了,何況是其他的依正二報有情無情呢?當然都回歸到一念心性。
 
  蕅益大師在研究《楞嚴經》的時候,諸位去看蕅益大師的傳記,他在這一段是開悟了。我們講開悟的楞嚴,其實蕅益大師就在「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而開悟。他老人家二十四歲出家,二十五歲讀《楞嚴經》,讀到這一段「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他想,這個世間上怎麼有這個大覺心性,這麼廣大,能夠做虛空的張本?他生起一念的疑情,就在徑山坐禪。在坐禪當中迴光返照,他經常問自己的身心世界,你從什麼地方來?結果一念的相應,突然間開悟。開悟以後他真實地徹證,我們一念心性果然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他這時候真實地相信,我們的身心世界不是從父母來,不是。
 
  也就是說,我們在三界輪迴當中,過去生可能是個天人,今生是個人,來生可能到極樂世界。其實這個果報的轉換,不管你是天人也好,你的身心世界還是不離開一念心性。像我們今生是個人,我們這個人的身心世界也不離開一念心性。即便是你到了極樂世界,你現出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五種神通,你也不離開你一念心性。我們的身心世界都是一念心性「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就是在一念心性當中因緣和合而虛妄顯現,等到因緣結束了,「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就是這個大海當中產生一個水泡,水泡跑到虛空,時間不會很短,它總有一天要下墜,回去以後又變成大海,又產生另外一個水泡,又變成大海。這就是「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的真實義。蕅益大師就從這個地方徹底地開悟,他知道所謂的隨緣不變之體跟不變隨緣之用這個體用之間的互動關係。瞭解這個關係你就知道,我們要從假入空也好,從空出假也好,兩個之間就可以隨時地去運用。這個地方是把這個返妄歸真的原則說出來,簡單地講就是要破除這個假相,破相顯真。
 
979】為什麼不是說你想修什麼就修什麼,要把這個方便法門簡擇簡擇?
 
  丑二、別顯歸真方便 分二:寅一、總示方便須擇;寅二、正為選方便門
 
  「元真」講出來以後,就講它的方法。看丑二,別顯歸真方便,再各別地開顯返妄歸真的方便法門。這當中有兩段:第一個,總示方便須擇;第二個,正為選方便門。
 
  先攏總地說明,方便要簡擇,不是說你想修什麼就修什麼,要把這個方便法門簡擇簡擇。
 
       ┌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法門平等)┤
│      └ 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

└(方便須擇)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
 
  「歸元性無二。」歸元,就是當我們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回歸到一心的本元的時候,一心的本元它的體性是沒有差別的,比如說阿彌陀佛的一心本元跟釋迦牟尼佛的一心本元是沒有差別的。但是在下手的觀照,這當中的方便,就有所謂的六根、六塵、六識、七大這麼多不同的法門。在下手是有所不同。
 
  「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聖性就是證得圓通的這一念心性的一種聖人,這個地方指的是法身以上的菩薩。對法身菩薩來說,這六根、六塵、六識都是通達的,他順觀逆觀都是悟入圓通的方便。
 
  我們在研究《楞嚴經》的時候,它的心情是怎麼樣?是把心帶回家,從生滅門入真如門,所以它很強調耳根。我們待會會講到耳根的特性,就是很穩定,非常穩定,它這個根很耐用又很穩定,不像眼根變來變去的,也不像意根是擾動很厲害。耳根相對相當穩定,所以你回家的路干擾是最少的。就是說,有十條路到台北去,這一條路都沒有什麼山崩,又很順暢,這一條路最快。所以我們從凡夫的生滅心回到不生滅心的時候,耳根是最快。
 
  但是當你研究《法華經》的時候,態度就不一樣。《法華經》是,證得聖性的人從空出假的時候,他度化眾生的時候,積功累德的時候,那真的是順逆皆方便,那根塵識對他是沒有障礙,他可以現出一個色相。你說我們「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誰代表阿彌陀佛?你也可以說那個佛像是阿彌陀佛,也可以啊。阿彌陀佛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你說「阿彌陀佛」的聲音,以音聲來總持阿彌陀佛,也可以。色聲香味觸法都是阿彌陀佛現身的方便,阿彌陀佛是順逆皆方便,他可以用順的讓你歡喜,也可以刺激你,阿彌陀佛也現出惡逆的因緣。你看常不輕菩薩,就是現惡因緣來刺激眾生,讓眾生起瞋恚心來打他,結果還是種善根,順逆皆方便。所以,迴光返照的時候,回家的路越穩定越好,因為我們是善根薄弱,障礙就很多。但是你從家要出來的時候,那就不是一條路了,那真的是順逆皆方便。你看《法華經》,隨手拈來都是諸佛菩薩的方便。「若人一舉手,乃至小低頭,皆已成佛道」,佛菩薩總是有辦法讓眾生栽培善根。所以,從自利的角度要很嚴謹,但是從利他的角度,佛菩薩的功德妙用那真的是順逆皆方便。所以「歸元性無二」,這個地方指的是回家的時候要小心謹慎;但是「聖性無不通」,是說聖人從空出假的時候,那他不要選擇一條路,那什麼路都可以走了。
 
  所以總結就是,「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就一個初學者來說,要悟入首楞嚴王三昧,你要把心帶回家,選擇一條穩定的道路,速度的快慢的確是不同的。你說你不選擇什麼道路,那你會吃虧的,因為事實上日劫相倍,佛陀講過了嘛。你那個路選錯了,你修一劫,人家修一天就夠了。所以,回家的路要好好地選擇,從家裡面出來就不要選擇了,那你是隨心自在了。所以這兩條路是不太一樣的。
 
980】對一個初心的人來說,選擇一個自己適當的法門,你會進步很快。
 
  這個地方也就是說,你看本經的二十五圓通,《維摩詰經》講三十二種法門,《華嚴經》的五十三參,為什麼要開出這麼多法門呢?因為「良由眾生根機不一,致使如來巧說不同」。
 
  我們這樣講,我們一念妄動以後,我們每一個人從一念心性妄動以後,流轉的過程不同,所以回家的路也就不同。你看我們從小的環境不同,我們接觸的人不同,那回家的路怎麼會一樣呢?不可能!你怎麼出來的,要怎麼回去。阿難尊者是多聞第一,末法時代障深慧淺,當然選擇一個穩定一點的。那就是說,初心一定要先瞭解自己的根機,這一點很重要。契機是妙法,治病是良藥。
 
  你看在《論語》有一段是說,孔夫子有一個弟子叫子路,子路問孔子一個問題說:「聞斯行諸?」說我聽到一個事情,聽到一個善法,是不是馬上去做呢?孔夫子說,你不能這樣子,有父兄在,云何聞斯行之?你爸爸跟你哥哥都還在,你就敢什麼事都去做?你要問問老人家的意思。過沒多久,冉求又來問同一個問題:「聞斯行諸?」我聽到一個事情,應該趕快去做嗎?孔夫子說,趕快去做,「聞斯行之」。沒有錯,趕快做!
 
  同樣一個問題,孔夫子作出兩個解答。公西華就問孔子說:您老人家怎麼對子路講這樣的話,對冉求講那樣的話呢?孔夫子說:「求也退,故進之」。冉求這個人做什麼事優柔寡斷,退退縮縮的,所以你要給他鼓勵一下。他的法門,鼓勵對他是妙法。子路呢,「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路這個人啊,做什麼事太超過,兼人,太主動積極了,所以我讓他緩慢一下。他已經很衝動了,你又叫他趕快去做,那就糟糕了。
 
  所以,「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對一個初心的人來說,我們選擇一個自己適當的法門,的確會進步很快。你看很多人為什麼沒什麼進步?因為找不到自己適當的法門。為什麼呢?因為他沒有真正瞭解自己。這個法門是依止根機安立的,「良由眾生根機不一,致使如來巧說不同」。說是契機是妙法,這部《楞嚴經》哪一句話是妙法?你相應的那個法就是妙法。是這個意思。
 
981】這觀念建立起來以後,你就有資格來揀別方便法門了
 
  寅二、正為選方便門 分二:卯一、簡非;卯二、顯是
 
  這個觀念清楚以後,我們就可以來看寅二,正式地選擇修學首楞嚴王三昧圓通的方便。就是你要扣住一句話,契機是妙法,治病是良藥。這觀念建立起來以後,你就有資格來揀別了。
 
  卯一、簡非 分四:辰一、簡六塵;辰二、簡五根;辰三、簡六識;辰四、簡七大
 
  首先揀別,就著末法眾生來說,就阿難尊者來說不是圓通的,先把它簡去。這當中有四段:一、簡六塵;二、簡五根;三、簡六識;四、簡七大。首先我們看辰一,簡六塵。在圓通的當中先簡去六塵的所緣境。這六塵的所緣境,因為它是不普遍的,而且它是變化太大,對初心來說很難掌控,所以,從這個地方回家並不是非常好的路。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皆共成佛道
 
 
  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淨土教觀學苑
  妙法蓮心學院 版權所有
  歡迎各方免費流通,若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請勿用於商業盈利。
  Copyright © masterchingch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網址: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http://www.mflx.org/
  信箱:info@masterchingche.or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淨土教觀學苑
  Facebookhttps://m.facebook.com/www.masterchingche.org/











第78《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80/134

78.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二十五聖自說圓通,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明四不思議無作妙德,別明不思議相。1 現容不思議。2 說咒不思議。3 受供不思議。4 興供不思議。

現容不思議。經文:
一者:由我初獲妙妙聞心,心精遺聞,見聞覺知不能分隔,成一圓融清淨寶覺。故我能現眾多妙容,能說無邊祕密神咒。其中或現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迦羅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萬臂,八萬四千母多羅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萬目,八萬四千清淨寶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護眾生,得大自在。

說咒不思議。經文:
二者:由我聞思,脫出六塵,如聲度垣,不能為礙。故我妙能現一一形,誦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無畏施諸眾生,是故十方微塵國土,皆名我為施無畏者。

受供不思議。經文:
三者:由我修習本妙圓通,清淨本根。所遊世界,皆令眾生捨身珍寶,求我哀愍。

興供不思議。經文:
四者:我得佛心,證於究竟。能以珍寶種種供養十方如來,傍及法界六道眾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長壽得長壽,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牒證結答。經文:
佛問圓通,我從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地,成就菩提,斯為第一。世尊!彼佛如來歎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由我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名遍十方界。

放光現瑞總印。經文:
爾時世尊,於師子座,從其五體同放寶光,遠灌十方微塵如來,及法王子諸菩薩頂。彼諸如來,亦於五體同放寶光,從微塵方來灌佛頂,並灌會中諸大菩薩及阿羅漢。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羅,如寶絲網。是諸大眾得未曾有,一切普獲金剛三昧。即時天雨百寶蓮華,青黃赤白間錯紛糅,十方虛空成七寶色。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時不現,唯見十方微塵國土合成一界,梵唄詠歌,自然敷奏。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78《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六》講記
 
                 目錄
957】觀世音菩薩救度眾生為什麼要施設方便門?
958】觀世音菩薩攝受加持眾生的四不思議方便門(一)——為什麼能顯現千手
     千眼?
959】觀世音菩薩攝受加持眾生的四不思議方便門(一)——怎麼顯現千手千眼?
960】觀世音菩薩攝受加持眾生的四不思議方便門(一)——千手千眼代表什麼
     功德?
961】觀世音菩薩攝受加持眾生的四不思議方便門(二)——為什麼能宣說神咒?
962】觀世音菩薩攝受加持眾生的四不思議方便門(二)——咒語為什麼有加持力?
963】觀世音菩薩攝受眾生的四不思議方便門(三)——為什麼能夠成就受供?
964】觀世音菩薩攝受眾生的四不思議方便門(四)——為什麼菩薩證得佛性以
     後,能夠生起這麼廣大的供養?
965】同樣都修空性,為什麼聲聞人不能而菩薩能產生微妙不可思議的大慈悲加
     持力?
966】觀世音菩薩有這麼多的功德力,到底他所證是什麼?
967】觀世音菩薩為什麼有這個名號?
968】這個地方佛陀和十方如來為什麼要放光?
969】大乘圓通止觀的殊勝在哪裡?
970】你如果能夠掌握這樣的思考,你讀大乘經典就很受用。
 
 
957】觀世音菩薩救度眾生為什麼要施設方便門?
 
  寅一、現容不思議。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百七十一頁。寅一,現容不思議。
 
  我們前面講到菩薩證得圓通以後,依止不生滅的清淨心性所產生的廣大的妙用。這種妙用,在〈普門品〉當中一個偈頌也是有簡單的說明,說是「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說我們一個修行人,身心有各式各樣的障礙,「被困厄」,因為這個障礙產生很多的痛苦;這個時候我們向觀世音菩薩祈求,「觀音妙智力」,他會產生一種善巧的智慧力,能夠救拔世間的痛苦。
 
  觀世音菩薩在大慈悲當中產生的妙智力,他的方便門到底有哪些呢?在〈普門品〉主要就是以憶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為主,但是在本經當中講得更詳細。本經當中講到,菩薩攝受眾生有四種的門,四種不思議的無作妙德。因為我們今天要祈求觀世音菩薩拔苦與樂,這當中都必須有方便門。這一科提出了四種的方便門,使令我們能夠方便成就與樂跟拔苦,跟菩薩感應道交。
 
958】觀世音菩薩攝受加持眾生的四不思議方便門(一)——為什麼能顯現千手千眼?
 
  第一個,菩薩要顯現各式各樣的尊容,現示各式各樣的頭,各式各樣的手臂,各式各樣的眼睛,以這種尊容來攝受眾生。這個功德也是不可思議的,我們看經文就清楚。
 
(經文)一者、由我初獲妙妙聞心,心精遺聞,見聞覺知不能分隔,成一圓融清淨寶覺。故我能現眾多妙容,能說無邊秘密神咒。
 
  這是第一段,講到菩薩在因地當中的修學過程。說我在凡夫位的時候是怎麼修行呢?我最初獲得「妙妙聞心」。這個「聞心」,指的是以耳根當中的反聞照性的功夫,而悟入了如來藏妙真如性,叫做聞心。那麼,這種聞心的功夫是怎麼悟入呢?是「妙妙」。第一個「妙」是他所依的理性,他以不生滅為本修因,所以這件事情是非常的微妙。第二個,以不生滅心所生起的三觀的智慧,空假中三觀——即空即假即中,也是不可思議。所以,這個如如理是不可思議,如如理所生的如如智也不可思議。依止如如理而生如如智,依如如智還照如如理,如此一次一次地重複,慢慢地破除妄相、開顯真實,而成就了「聞心」,就是成就如來藏妙真如性。
 
  「心精遺聞」,心精就是依止這一念精純的心性,使令「遺聞」(遺就是脫落的意思),使令根塵脫落,安住在一念精純的心性而脫落外在的根塵。這個時候,見聞覺知等六根的作用就不能夠再產生分隔的障礙,而可以互相地作用。
 
  所以他這個時候的內心是一種圓融無障礙的「清淨寶覺」。清淨指的是它的空如來藏,它能夠離一切相;寶覺是不空如來藏,它能夠圓具無量無邊的萬法。一個是離一切相,第二個是即一切法。一個空如來藏,一個不空如來藏。這個地方是講到他所證的理性。他從耳根的如如理而生如如智,由如如智還照如如理,從耳根悟入以後變成了六根互用,最後回歸到清淨的本來面目。一方面「清淨」,一方面「寶覺」。
 
  那麼這樣的清淨寶覺有什麼樣的妙用呢?能夠產生兩大妙用:第一個,現出各式各樣的尊容,微妙不可思議的尊容,而且能夠宣說無量無邊的秘密神咒。秘密神咒這句話有兩層意思:第一個,這個咒語是諸佛秘密的語言,所以眾生是不可了知的。你看我們持大悲咒、楞嚴咒,這個咒語是不能解釋的,因為是諸佛秘密的語言。第二個,只要眾生一心受持神咒,就能產生不可思議的功德力。就它產生的加持力來說,也是不可思議,所以也叫做秘密。這兩層意思。
 
959】觀世音菩薩攝受加持眾生的四不思議方便門(一)——怎麼顯現千手千眼?
 
  我們看看觀世音菩薩是怎麼樣現出各式各樣的尊容。
 
(經文)其中或現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迦羅首。
 
  這個地方是指的觀世音菩薩在一個身體當中——是同一個身體,同一個身體當中現出一個頭,一、三、五、七,各式各樣的,一百零八等等乃至於八萬四千爍迦羅首。爍迦羅是堅固不可破壞的意思。為什麼要以頭部為主?因為頭部是一身的根本,五根聚集的地方,眼耳鼻舌身整個會集的地方都是在頭部,所以它是一個身體的主導者。先講頭部。
 
  再看手臂。
 
(經文)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萬臂、八萬四千母陀羅臂。
 
  這是講他在同一個身體當中現示各式各樣的手臂。母陀羅臂指的是寶印的手臂。因為這個手能夠成就各式各樣的寶印,這個臂能夠成辦事業,表示菩薩的善巧方便、神通妙用,種種的表法。這個表示菩薩的行動。
 
(經文)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萬目、八萬四千清淨寶目。
 
  頭部當然有眼睛,有各式各樣的眼睛。在整個頭部、手臂跟眼睛的相互配合當中,他有他各式各樣的善巧。我們看它的總結。
 
(經文)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護眾生,得大自在。
 
  菩薩現的尊容,有時候是慈悲相,有時候是威嚴折伏之相。你看觀世音菩薩的千手,有些是拿安樂資具的,有的是拿刀劍的,他的整個現相有慈有威。「或定或慧」,他所現尊容,有的是顯出那種禪定安詳的相狀,也有是一種說法授記的相狀。總而言之,菩薩依止尊容來救護眾生,使令他的身心得大自在,沒有障礙。
 
960】觀世音菩薩攝受加持眾生的四不思議方便門(一)——千手千眼代表什麼功德?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解釋說,頭部表示菩薩如來藏妙真如性當中的法身德。法身德當然是整個功德的依止處,就是頭部是整個身體的主導者,這是一個清淨的理性。手臂是表示菩薩的解脫德,表示菩薩的行動,救拔眾生要用手臂去救拔。眼睛是表示般若德,我們度化眾生之前要先觀機逗教,觀察因緣,這表示一種般若的觀照。這三德秘藏,剛好是配合菩薩的手、臂、目,這三種差別。
 
  當然,這個地方說,那為什麼佛菩薩要現出種種的尊容呢?因為菩薩滅度以後,必須有一個形象來讓眾生禮拜供養,跟菩薩結緣,同時培植福德。
 
  所以我們講「開方便門,示真實相」,菩薩在產生大慈悲的救拔之前,一定要有一些方便門。「觀音妙智力」,這個妙智力包括現出種種的尊容,讓後世眾生能夠方便地供養禮拜。
 
961】觀世音菩薩攝受加持眾生的四不思議方便門(二)——為什麼能宣說神咒?
 
  寅二、說咒不思議
 
  前面是現出尊容來當方便,這以下是宣說各式各樣的不可思議的咒力。
 
(經文)二者、由我聞思脫出六塵,如聲度垣,不能為礙。故我妙能現一一形,誦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無畏施諸眾生。是故十方微塵國土,皆名我為施無畏者。
 
  首先講到,菩薩為什麼能夠現尊容、能夠誦持神咒呢?
 
  因為觀世音菩薩在因地的時候,「由我聞思」,依止耳根的聞思修的觀照力,來「脫出」(這個脫出就是超越),超越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障礙,使令內心能夠安住在這種不生不滅的常寂光的心性。就好像聲音能夠超越這個「垣」,就是指的牆壁,聲音能夠超越種種的牆壁,而不能構成障礙一樣。就是說,菩薩所證的一念心性,已經是脫離根塵識的障礙,所以不再為一切的六塵所障礙;不為六塵所障礙的時候,他就能夠在各式各樣的時空當中現出不同的千手千眼,也可以在不同眾生的因緣當中宣說不同的差別的神咒。而這樣的現容、這樣的誦咒,都能夠不受一切時空的影響,隨時隨地都是可以顯現的。這當中的形狀跟咒,都能夠以一種無所怖畏來布施給眾生,所以,在十方微塵國土當中,十方諸佛乃至於整個十方的眾生,都讚歎觀世音菩薩叫做施無畏,因為他能夠善巧地以尊容、以咒語來布施一切眾生,使令眾生遠離怖畏。
 
962】觀世音菩薩攝受加持眾生的四不思議方便門(二)——咒語為什麼有加持力?
 
  大概我們修他力法門,以我們目前來說,就是持名跟持咒。當然顯教的漢傳的佛教比較重視持名,密教的比較重視持咒。其實名號跟咒語都是佛菩薩的秘密語言,都是一個功德法聚。我講一個持大悲咒的功德的感應,給大家作參考。這個出自台中蓮社的感應錄。
 
  大概十五年前,在台東,有一個台中蓮社的蓮友,叫普愛姑,普遍的普,愛心的愛。普愛姑這個居士經常參加台中蓮社的共修。她有一個媳婦,是台東人,很喜歡做事情,體力很好。懷孕了,懷了一個男眾的小孩。這個人很有責任感,她想,我懷孕,快要生產了,趕快把一些該做的事情做完,到一分娩的時候就不能做事了。所以她就把整個房間打掃得很乾淨,外面的庭園也都掃乾淨。結果因為動得太厲害了,就動了胎氣了。動了胎氣以後,她突然間覺得,這個小孩子怎麼懷胎八九個月了都沒有動靜?一般小孩子,懷胎的時候,他的手會振動,腳會踢來踢去,會有一些生命性的活動。突然間她那天覺得,好像工作完了以後這小孩子沒動靜了,她覺得很奇怪。後來就不管他,過了三天還是都沒有動靜,她就覺得是不是有問題啊?就跑到醫院去檢查。檢查的結果,醫生說,你這個胎兒已經死掉了,完全沒有動靜了。你現在唯一的方法就是開刀把他拿出來。普愛姑的媳婦想這件事非常嚴重,那個時候很傷心,但是又不捨,不忍心馬上把他拿出來,就把他放著。又過了四天,到第七天的時候,還是沒有動靜。這個時候她知道隱瞞不住了,就跟普愛姑報告這件事情。普愛姑為了證實這件事,又把這個媳婦帶到大醫院去檢查。檢查的結果跟前面完全一樣,這個小孩子已經死掉了,沒有生命現象,七天都沒有動靜,要趕快拿出來,否則會有生命危險。這個普愛姑對觀世音菩薩有信心,這個時候她就帶著這個媳婦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然後就放一杯水在佛前,就持大悲咒。文章裡面也沒說念幾遍,就一直念、一直念,念了一段時間以後,她就叫她的媳婦把這個水喝下去。喝下去以後沒事,就去睡覺了。到第二天早上,她這個媳婦一醒來的時候,突然間覺得小孩子好像又在動了,開始活動了。她又去檢查,欸,小孩子的生命現象又出現了。果然沒多久,這個小孩子就順利生出來。
 
  這個咒語就是有這種力量,說是「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就是說觀世音菩薩的加持力,當然他那個無量劫的積功累德是有加持力的,但是這個加持力要放在哪裡呢?放在他的尊容,放在他的名號,放在他的咒語。就是說,佛菩薩必須要把他的功德跟眾生中間做一個橋梁,讓他跟這個橋梁「即眾生心,投大覺海」,要有一個橋梁。這個咒語也是一種橋梁。當然我們顯教喜歡簡單,就持名,也是可以。你歡喜持大悲咒,喜歡念他的名號,都可以破障。
 
  所以你讀讀《印光法師文鈔》,印光大師對持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念大悲咒是非常強調。我們都知道老人家是修一行三昧,除了念佛以外,他什麼都不修。但是他一再強調,末法眾生業障深重,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兼念大悲咒,它的目的就是破障,破除這一切的鬼神障、業障、報障,各式各樣的障礙。這個就是觀世音菩薩宣說咒語的目的,就是能夠成就我們的無所畏。就是因為他有這種咒語的顯現,所以人家讚歎他是施無畏的菩薩。
 
963】觀世音菩薩攝受眾生的四不思議方便門(三)——為什麼能夠成就受供?
 
  寅三、受供不思議
 
  為了成就眾生無貪的善根來成就廣大的功德,菩薩必須要接受眾生的供養。這個「受供」是接受眾生的供養,這一部分也不可思議。
 
(經文)三者、由我修習本妙圓通清淨本根,所遊世界,皆令眾生捨身珍寶,求我哀愍。
 
  先講菩薩在因地的修學,他為什麼能夠成就受供不思議。因為他在因地的時候「修習本妙圓通」。為什麼這個圓通叫做本妙呢?它是本來具足無量的功德。這種功德是本來具足的,所以叫做本妙。這種功德是怎麼樣?是清淨的,是無染的,這種根性是遠離根塵識的染汙。
 
  菩薩所證得的圓通本根不但是本妙,而且是清淨,所以菩薩在遊於十方世界的時候,每一個眾生看到觀世音菩薩的聖像就有一種衝動,要趕快把他的東西、珍寶去供養觀世音菩薩的聖像。你看觀世音菩薩,只蓋一個廟,很多人就願意為他蓋廟,很多人願意出這個佛像的錢,捨掉色身的珍寶,求菩薩能夠哀愍地攝受。這個跟他的過程是有關係的,因為他在因地的時候是離一切相。
 
  當然,我們一再講過,菩薩攝受眾生的因緣跟他的過程是肯定有關係。我過去在台北遇到一個大福報的居士,是一個很大的上市公司的老闆,電子公司的老闆。我說你當初是怎麼樣皈依懺公師父的?他說,第一次,他朋友載他去,他那個時候還不太學佛。他說,到大殿的時候,在拜佛,因為他沒怎麼學佛,拜幾拜就東望西望。突然間,懺公師父就這樣慢慢地走出來。他眼睛看到懺公師父的時候,就有一種衝動,他幾乎是衝過去,很自然就跟懺公師父禮拜,然後就供養懺公師父。他說他也不知道為什麼,這種衝動的力量不曉得從哪裡來。
 
  後來我發現,事出必有因。懺公師父他老人家他對於禮敬諸佛——拜佛很重視。你看他要去外面辦事情,還有五分鐘,他就過來先拜個幾拜再出去。你拿東西供養懺公師父,他一定把那東西先放到念佛堂去供養佛陀,然後他才受用。就是說,懺公師父在禮敬諸佛、供養如來這一部分特別地強調,他有這種因地,所以就招感人家看到他就忍不住要跟他禮拜,忍不住去供養他。
 
  這個地方說明了觀世音菩薩也有這一部分的功德。當然,菩薩成就這種功德並不是要眾生來供養珍寶,因為菩薩他那個真如本性恆常是常樂我淨的,他主要目的是要讓眾生栽培善根、捨離慳貪,是這個意思。當然,如果菩薩都不受供養,眾生就不能培養福德,所以受供也是一種方便門。不但是現尊容、宣說神咒,菩薩必須要有這種接受供養的方便。
 
964】觀世音菩薩攝受眾生的四不思議方便門(四)——為什麼菩薩證得佛性以後,能夠生起這麼廣大的供養?
 
  寅四、興供不思議
 
  前面是菩薩納受眾生的供養,這個地方是講菩薩有無量的方便力,能夠供養十方諸佛,而且有種種的善巧方便來供養、攝受六道眾生。
 
(經文)四者、我得佛心,證於究竟。能以珍寶種種,供養十方如來。傍及法界六道眾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長壽得長壽,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這是菩薩不可思議的第四種方便法門。說觀世音菩薩在因地的時候,證得了佛心。佛心就是前面說的如來藏妙真如性這種清淨的佛性。他所證得佛心是究竟圓滿的,跟十方諸佛是無二無別的。因為他這個佛心不是我們凡夫的那種生滅心,是脫離根塵識的不生滅心,所以它究竟圓滿。因為這種佛心的關係,他就能夠以各式各樣的珍寶(不是一種珍寶,有各式各樣的珍寶),上供於十方諸佛如來,而下供於法界六道眾生。
 
  那麼這種功德是怎麼來的?蕅益大師說,為什麼菩薩證得佛性以後能夠生起這麼廣大的供養呢?因為菩薩圓滿菩提以後,是歸無所得。以歸無所得,所以無所不得。這種功德是稱性而起的,所以他能夠任運地生起種種的供養來滿眾生的願。
 
  滿什麼願呢?這以下講出幾個代表。
 
  比方說世俗的安樂。求妻得妻,有人求賢良的妻子,就能夠滿他的願,或者求福德柔順的子女,他就滿他的願。這個是偏重在世俗的五欲樂。有些人想要成就三昧、成就神通,菩薩就給他四禪八定的三昧。求健康長壽,這個地方通於三昧樂,也通於五欲樂,菩薩也能夠滿他的願。如是乃至於成就菩薩圓滿的大般涅槃,常樂我淨的涅槃,菩薩也能夠滿他的願。這個都是稱性而起的願望。
 
965】同樣都修空性,為什麼聲聞人不能而菩薩能產生微妙不可思議的大慈悲加持力?
 
  這個地方我們可以把菩薩的方便門解釋一下。在《法華經》上說,三乘共坐解脫床,三乘的聖人,聲聞、緣覺、菩薩都證得了空性,都成就了解脫。其實在《法華經》的意思,所證的空性是沒有差別的,一空無二空的,但是在空性當中產生的妙用是不同的。
 
  因為聲聞人在成就空性的時候是滅色取空,他是斷滅了一切的根塵識的因緣而另外找一個空性,滅色取空。也就是說,他整個因地是以出離心為本修因的,以出離為根本,所以他的空性當中……你看我們哪一個人念阿羅漢的名稱有什麼感應的?沒有。阿羅漢對眾生的加持力,在經典上說,他在世的時候,你遇到他,你向阿羅漢祈求,他會加被你;但是這個阿羅漢一旦滅度了以後,你念他的名號就沒什麼效果,因為他的空性沒有這種功德的妙用。
 
  菩薩在修空性的時候不是滅色取空,他是緣起性空,或我們講從假入空。他在修空性的時候是不壞假相。這個很重要,他不壞假相。他在修空性的時候同時積功累德,所以他這個空性當中攝持了無量的功德莊嚴,也攝持了菩薩的大悲願力,在空性當中有不空的力量。
 
  這樣的一個因緣,在《維摩詰經》講出一個譬喻說:聲聞人的空性就像虛空一樣,虛空不能含攝萬物;菩薩的空性就像大地,他虛空當中有一個大地,那種菩薩的願力——大地能夠承載萬物,能夠生起種種的草木。所以,從這個大地跟虛空的譬喻你就知道,聲聞人所證的空性叫做虛空,就是什麼都沒有,我們在經典上叫做素法身。這種法身很乾淨,但是沒有妙用。菩薩的法身叫做妙法身,他也是很乾淨,但是他有微妙不可思議的大慈悲的加持力。
 
  那這跟你因地的發願,跟你所修的方法有關係。我再講一次,諸法因緣生。我們在座的諸位,每一個人都開始在行菩薩道,開始在積集資糧,開始在趨向於解脫道,但是我們以後成就對眾生的救拔的力量是不一樣的,這跟你的願力有關係,跟你所採取的修空觀的方法有關係。如果你是採取斷絕一切的外在因緣來修空觀,你本身的福德力、你對眾生的加持力就比較少。如果你在修習空觀的時候是採取不壞假相的,應無所住而又能夠生其心,生其心又能夠無所住,那麼你未來的這種福德的加持力就會跟一般人不一樣。當然,從解脫道的這一部分來說是一樣的,解脫生死是一樣的,但是利他的妙用就完全不同。
 
  當然這個地方,本經是廣泛地讚歎大悲觀世音菩薩所成就的這種三十二應身、十四無所畏,與樂拔苦的功德,最後會歸到四種不思議的方便法門,現出尊容、宣說神咒、接受供養、加持眾生,四種的不思議。
 
966】觀世音菩薩有這麼多的功德力,到底他所證是什麼?
 
  壬三、牒證結答
 
  我們看最後的總結,牒證結答。牒示,觀世音菩薩有這麼多的功德力,到底他所證是什麼。做一個總結。
 
┌(證答圓通)佛問圓通,我從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在,因入流
│      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為第一。
├(兼明授記)世尊!彼佛如來,歎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
│      授記我為觀世音號。』
└(結示名稱)由我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名徧十方界。
 
(經文)佛問圓通,我從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為第一。
 
  這個地方先說明他所證。現在佛陀問我在因地所說的圓通的方便法門(前面二十五聖都各說方便法門,觀世音菩薩當然也不例外),我是從耳門,就在聽聞聲音當中,我在耳根生起反聞照性的功夫,成就這個「圓照三昧」。這個三昧具足圓、通、常三種真實,叫圓照三昧。「緣心自在」,就是我這念心,外不隨六塵所轉,內不被妄識所干擾,所以得大自在。「因入流相」,因為耳根的反聞照性功夫,而入於法性之流,叫因入流相。前面是講背塵,這個地方講合覺。因為背塵合覺的關係,而成就首楞嚴王三昧,乃至於成就無上的菩提。在所有的法門當中,我是以耳根來修學,是最為殊勝無上的。這個地方正式回答釋迦牟尼佛的問題。
 
967】觀世音菩薩為什麼有這個名號?
 
(經文)世尊!彼佛如來,歎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由我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名徧十方界。
 
  這以下就講到另外一個問題。說世尊!彼佛,指的是古觀音如來,古觀音如來教我修耳根圓通以後,他在世的時候曾經讚歎我,能夠善巧地成就耳根圓通的法門,就是我能夠以耳根來當下手,可以說下手易成就高,這叫善巧。所以當時在整個法會當中,古觀世音如來也曾經授記我在將來利他的名號,就是以觀世音來當作攝受眾生的名號。這個是古觀音如來一個授記。
 
  那麼為什麼有這樣的授記呢?
 
  「由我觀聽十方圓明」,因為我在因地的時候是觀察耳根的聞性而成就十方圓明的心性,所以我這個觀音的名稱能夠普遍為十方世界之所歡喜,而十方世界來稱念我的名號。所以我這個名號攝受的機特別的廣大。
 
  這個地方有兩層意思:第一個意思,是說明耳根圓通的下手方便是最殊勝;第二個是讚歎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也特別殊勝。在娑婆世界裡面有三個佛菩薩的名號是特別的廣大殊勝,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一般來說這三個聖號流通最廣,那當然跟他因地所發的願都有關係。一個名號的產生,那是菩薩要很長很長時間成就,所以一個名號存在,是不容易的。一個佛菩薩要把一個名號創造出來,那是點點滴滴的,我們講流血流汗的菩薩道,最後才把這個名號創造出來,然後留給眾生來受持。所以,我們憶念菩薩的聖號,要生感恩心,菩薩創造這個聖號是不容易的。
 
968】這個地方佛陀和十方如來為什麼要放光?
 
  庚四、放光現瑞總印
 
  這一段等於是佛陀來放光,這個放光包括釋迦如來放光,也包括十方如來來作證明放光,來攏總地印證前面二十五聖所說的圓通法門一一都是真實的。因為前面都是阿羅漢、都是菩薩講的,佛陀如果不來做一個印證,那誰也不知道講的是真是假,所以必須佛陀作印證。這一段等於做一個印證。
 
       ┌(以自徹他)爾時世尊,於師子座,從其五體同
       │      放寶光,遠灌十方微塵如來,及法
┌(圓通總相)┤      王子諸菩薩頂。
│      │
│      └(以他徹自)彼諸如來,亦於五體同放寶光,從
│             微塵方,來灌佛頂,並灌會中諸大
│             菩薩及阿羅漢。

│      ┌(聲色微妙)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羅,如
│      │      寶絲網。
│      │
│      ├(悟證相應)是諸大眾得未曾有,一切普獲金剛
│      │      三昧。
│      │
└(圓通別相)┼(妙行莊嚴)即時天雨百寶蓮華,清黃赤白,間
       │      錯分糅,十方虛空成七寶色。
       │
       ├(性相圓融)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時不現,唯
       │      見十方微塵國土,合成一界。
       │
       └(法樂充滿) 梵唄詠歌,自然敷奏。
 
(經文)爾時世尊,於師子座,從其五體同放寶光,遠灌十方微塵如來,及法王子諸菩薩頂。彼諸如來,亦於五體同放寶光,從微塵方,來灌佛頂,並灌會中諸大菩薩及阿羅漢。
 
  當二十五位聖人都說明過去修習的圓通本根以後,釋迦牟尼佛就做一個印證了。
 
  「爾時世尊」,這個世尊指的是本師世尊,釋迦世尊。在師子座,他從五體,這個五體當然指頭部、四肢,但是蕅益大師說其實這五體指的是他身體的全部。為什麼五體放光呢?表示整個根塵識乃至七大都是無上殊勝的法門,都是平等無二的,都是無上殊勝的,所以同放寶光。這個時候,光是遠灌十方微塵如來的頭頂,以及與會的法王子諸大菩薩的頭頂,這是第一個動作。第二個,在釋迦牟尼佛灌完頂以後,微塵的如來也從他的整個五體的身體當中,同時放出微妙的寶光,遠從十方來灌本師釋迦牟尼佛頂,以及灌與會的諸大菩薩跟阿羅漢的頭頂。
 
  這個地方,在蕅益大師乃至於古德的開示當中,說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釋迦牟尼佛灌諸佛的佛頂,諸佛也灌佛陀的佛頂,表示說在果地上諸佛所證的道是相同的,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所證的理性,這種不生滅的理性是無二無別的,不管他的過程怎麼樣,結果是一樣的。佛佛互相灌頂。第二個,佛陀也灌菩薩的頂,這表示什麼呢?表示因果是不二的。因為菩薩在因地當中以不生滅為本修因,這個本修因其實跟諸佛所證的結果是一樣,只是量不同而已。我們常說「因賅果海,果徹因源」。菩薩依止不生滅心而生起觀照的智慧,觀照的智慧又去迴光返照不生滅心,如是地展轉,把根塵識慢慢地破壞掉,而他所依的不生滅心正是諸佛所證的不生滅心,這個因果是不二的。所以諸佛也灌菩薩的頂。也就是說,他們已經是成就諸佛一部分的功德了,他們已經成就少分的功德,這一部分的功德是無二無別的。
 
  這個地方是講總相,從真如的總相來說。
 
969】大乘圓通止觀的殊勝在哪裡?
 
  這以下從修學的別相來說。
 
(經文)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羅,如寶絲網。
 
  這以下我們以教、理、行、果來說明他的因相。林木,這個指的是樹木,比較多的叫做林,一棵叫做木。池沼指的是水池,比較大的叫池,比較小的叫沼。整個樹木、水池,都演說中道實相的法音,所謂觀相元妄、觀性元真——相妄性真的這種中道實相,所謂即空即假即中的這種微妙的音聲。這種光明互相地交集、互相地含攝,就好像是七寶所成的真珠網一樣。
 
  這種意思就是教法,也就是說就像禪宗說的「山色無非清淨身,溪聲盡是廣長舌」。從大乘的圓通止觀來說,其實你日常生活當中每一個法都可以當所觀境。只要你願意迴光返照的話,你所見到的人、所做的事都可以當所觀境。小乘的四念處一定要息諸緣務,沒有一個止觀是可以在生活當中修行,小乘的四念處跟生活上幾乎是沒什麼關係。但是大乘的止觀,是每一個眾生都在為你說法,都在告訴你:相狀是虛妄的,你的心性才是真實的。它每一個法都是這個道理。這個地方講教法不可思議。
 
  第二個,講理法不可思議。
 
(經文)是諸大眾得未曾有,一切普獲金剛三昧。
 
  眾生就在這一一法當中,每一個人都能夠迴光返照,有「未曾有」的見聞。依止這個不生滅的理性如理思惟,都能夠普獲金剛三昧的理性,都能夠從生滅的相狀當中悟入不生滅的理性。這個不生滅的理性是不可破壞的,叫金剛三昧,它不隨時空而破壞。這個講的是所證的理法。前面是講教法不可思議,這個是講理法不可思議。
 
  第三個,行法不可思議。
 
(經文)即時天雨百寶蓮華,青黃赤白,間錯紛糅,十方虛空成七寶色。
 
  這個時候天空就雨下百寶蓮花。蓮花是表示菩薩的六度萬行是因果同時的。以不生滅心而生起妙觀智,以妙觀智又還照不生滅心,所以因果是不二的。這因果當中包括青黃赤白四種因相,就表達菩薩的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四種的因行。而這四種因行也不是完全獨立的,互相之間有相互糅合的關係,因為四種的因行都是依止不生滅心而起的,有它互含互攝的效果,所以十方虛空成七寶色。十方虛空是表示我們眾生暗鈍的心性轉成光明的心性;七寶色就是心中的妄想無明慢慢地破壞,無量無邊功德的真如本性透過六度萬行慢慢開顯。這是講大乘的圓通止觀產生的一一理而生起的妙行,不可思議。
 
  我們看結果不可思議。
 
(經文)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時不現,唯見十方微塵國土,合成一界。
 
  透過這六度萬行,最後什麼結果呢?整個大地山河,大地山河當然高高低低,這種對立的我相、人相就暫時隱沒而不顯現,這比喻凡夫的顛倒妄想慢慢地消滅。這個時候「十方微塵國土,合成一界」,表示從這種對立的我相、人相的生滅心,一種一真法界的、平等不二的一念心性慢慢地現前,這是最後的結果。這個地方是讚歎圓通止觀的因地。
 
  這以下講到果地的妙用。
 
(經文)梵唄詠歌,自然敷奏。
 
  十方諸佛以清淨的梵唄來讚歎如來藏妙真如性所生起的這種利他的妙用,包括三十二應身,包括十四無所畏,包括四種不思議的妙德,一一都值得讚歎。而這種讚歎是自然地任運生起的。
 
  這個地方等於總結大乘二十五圓通從因到果,乃至於果地的妙用種種不可思議的殊勝,用這個來作表法。
 
970】你如果能夠掌握這樣的思考,你讀大乘經典就很受用。
 
  我想有一句話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我在讀蕅益大師註解的時候,他說,菩薩為什麼有這麼多功德?因為他從無所得下手,所以他最後無所不得。我想這個思考是很重要。我們讀大乘經典,的確很多是做不到,但是你的心中要有一種隨喜讚歎,要心嚮往之。雖不能至,心嚮往之,這樣你未來的生命才有希望。你不能老是說,你只修行你自己做得到的,那做得到你永遠就是凡夫。
 
  我們要有所突破,一定要看一些我們做不到的。雖然做不到,但你先認同這個觀念,你先認同。對未來的這種無上菩提,我們先把這個善根種下去。哦,原來我們凡夫是不斷地追求,結果我們什麼都沒有;菩薩是一直捨,捨到最後無所得,離一切相,最後即一切法。我想這個觀念是很重要。就是說,我們至少知道,哦,原來我們努力的目標在哪裡——是先成就無所得的清淨,然後才從無所得當中產生廣大的功德,自受用、他受用。如果能夠掌握這樣的思考,你讀大乘經典就很受用,你就知道未來的努力方向。至於很多的妙用,這一部分我們只有隨喜讚歎,但是你要掌握它的這個方向,我們努力的目標。你這樣不斷地用這個目標來自我要求,就能夠慢慢地增上。
 
  我們今天就把課程講到這個地方。下一堂課,佛陀就請文殊菩薩出來,把二十五圓通做一個簡擇,就講得更詳細了,這個差別就講得更詳細了。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皆共成佛道
 
 
  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淨土教觀學苑
  妙法蓮心學院 版權所有
  歡迎各方免費流通,若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請勿用於商業盈利。
  Copyright © masterchingch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網址: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http://www.mflx.org/
  信箱:info@masterchingche.or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淨土教觀學苑
  Facebookhttps://m.facebook.com/www.masterchingch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