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淨下界法師宣講:《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要義1》講記
目錄
【01】我們修習「首楞嚴王三昧」的目的——能夠達到臨終的正念。
【02】「首楞嚴王三昧」的三大特色。
【03】跟著感覺走的時候,這個就是顛倒想。
【04】只要從內心深處生起的想法,這就是真實的功德。
【05】怎樣才是真正的報佛恩?
【06】「首楞嚴王三昧」的殊勝特點。
【07】蕅益大師開示楞嚴要義。
【08】大佛頂就是真如理,就是我們所依的性德。
【09】為什麼說我們凡夫現在離本性很遙遠?
【10】你應該靜修時跑去弘法,該弘法時你跑去靜修,這都是找錯了定位。
【11】如何在你的因緣當中去修學,就路還家?
【01】我們修習「首楞嚴王三昧」的目的——能夠達到臨終的正念
我們這堂課,預定要花兩年的時間,也就是有四個學期,來跟大家共同學習《首楞嚴經》。《楞嚴經》的修學重點,簡單地說就是在修習「首楞嚴王三昧」。我們在講「首楞嚴王三昧」的內涵之前,先跟大家說明一下,就是為什麼我們要修習「首楞嚴王三昧」,到底這個三昧對我們在修行當中有什麼樣的好處。
在大乘佛法的內涵當中講到,宇宙間有兩種力量是特別的殊勝廣大:一個是我們內在的心靈的力量,一個是外在的佛陀的力量。當我們的這一念心很清楚地現前,很堅定地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的時候,這時所謂的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所念的佛不可思議——這個時候產生了一種感應道交!
在感應道交的狀態之下,使令我們的生命產生了重大的變化:從現世來說,讓我們業障消除、福慧增長,創造了今生的安樂;從來生來說,使令我們在臨終的時候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成就一種來世的解脫。所以這個感應道交,可以說是我們所有淨土宗的修學者所追求的一個修學的最終的目標。
這個感應道交的內涵,我們過去也一再地強調,是以心力為主導,佛力只是一個被動的配合。也就是說,假設我們內心當中產生了障礙,特別是煩惱的障礙,這個時候即便你憶念阿彌陀佛,加持力也非常有限,這樣的感應的力量就相對地減少很多。所以感應道交的先決條件——我們必須要破除煩惱的障礙,必須要安住在正念。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標準。
安住正念,在《楞嚴經》裡面講一個觀念,說我們這一念心是一體兩面的,我們有時候產生煩惱,變成一個魔鬼;我們有時候安住在正念,變成一個佛陀。所以我們這念心有時候是個魔鬼,有時候是佛陀,它是一體兩面的。問題就是我們怎麼樣把這個魔鬼的勢力、煩惱的勢力降低,把正念的力量加強。當然我們佛教的修學有很多的方法,都可以對治煩惱,比如說持戒,比如說我們修四念處,都可以。但是這樣的對治,一般來說只是一個表面上的對治,從一種功能作用上的對治,我們說是如石壓草。這個地方草很多,怎麼辦呢?我把石頭鋪上去,這個草的生長勢力就降低了,但我們沒辦法從根本上把它拔除。
本經「首楞嚴王三昧」的特色,是把煩惱的根源找到,然後把它拔掉。也就是說,從根本上去破壞煩惱的勢力。當煩惱的根被破壞以後,它上面的枝葉華果的勢力相對減低了,那我們再配合持戒、配合四念處來對治,這個效果就更好了。所以我們在進入《楞嚴經》的正文的時候,你會發覺:它剛開始先找到問題的根源,然後告訴你怎麼把這個根源拔掉。「首楞嚴王三昧」的特色是,它能夠讓我們很快從煩惱中解脫出來,安住正念。
這就是我們在研究《楞嚴經》的時候,能夠使令我們很快地保持正念,乃至於達到臨終的正念,由臨終的正念,感應佛陀的加被而往生淨土。這就是我們一般常說的禪淨雙修——以禪觀來破除煩惱的勢力,以念佛來增長我們的功德。這樣的配合就非常的殊勝。所以,我們修習「首楞嚴王三昧」的目的——就是能夠達到臨終的正念。
【02】「首楞嚴王三昧」的三大特色
甲一、總說
分二:乙一、讚歎述益。乙二、誓願請加。
乙一、讚歎述益
好,我們先把講義打開。
《楞嚴經》內涵很多,有十卷的經文,我們先把它作一個扼要的說明。
「要義」當中總共有三大段,第一段先作一個「總說」,第二段是一個「別釋」,第三段再作一個「結勸」。我們先作一個「總說」。
這個「總說」我先把它念一遍。大家合掌。
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
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
這段經文,是阿難尊者在聽佛陀講完了《首楞嚴王經》的前三卷他開悟了以後所講出的一個偈頌,來表達他內心的狀態。這一段的偈頌,蕅益大師的科判叫做「讚歎述益」——讚歎這個法門的殊勝,並敘述自己所得到的利益。第一段是「讚美人法」,先讚歎能說的人,再讚歎所說的法。
我們看讚歎這個「人」。說是「妙湛總持不動尊」,這是讚歎能說法的佛陀,說佛陀您能夠把「首楞嚴王」的法門傳授出來,這件事不可思議。當然能夠把這個法門傳出來,表示佛陀的心是安住在「首楞嚴王三昧」。所以蕅益大師他就用「首楞嚴王三昧」的三大特色,來詮釋這一段經文。
他說什麼是「妙湛」呢?這是「首楞嚴王三昧」的第一個特點,它是隨緣不變的。也就是說,修行者根據空觀的智慧來破除心中的執取,而安住在一個不變的體性,它不會隨因緣變化,這個叫做「妙湛」。
「總持」,這個總持是發明不變隨緣的作用,他在不變當中隨順種種的因緣,能夠善巧方便地積功累德,成就自利利他的功德,這就是總持——總攝一切的波羅蜜。這裡講到它隨緣的作用。這個是修習假觀。
「不動尊」就是修習中觀了。當我們把空假二觀達到平衡的時候,顯現的一種相貌就是不動。這個不動就是不為一切內外的魔境所擾動。內在的魔境,就是我們的煩惱;外在的魔境,《楞嚴經》所強調的就是鬼神障。不為內在的煩惱,不為外在的鬼神所擾動。
所以,「妙湛總持不動尊」就顯現了整個「首楞嚴王三昧」的內心狀態是不變的,是隨緣的,而它總的相貌,就是「不動」。
那麼怎樣能夠成就這樣的心態呢?「首楞嚴王世希有」,我們必須透過「首楞嚴王」法門的修學才能夠達到。「首楞嚴王」翻成中文,叫做一切事究竟堅固,就是我們以這樣的一個心態來做功德,第一個它是究竟圓滿,它沒有欠缺,同時它是堅固不可破壞的。你安住在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狀態,你修習所有的善法——布施、持戒、忍辱都不能破壞,特別的堅定,這叫「首楞嚴王三昧」,包括究竟義跟堅固義。這個法門非常珍貴希有,佛陀也不是隨便開顯的。
這一段先「讚美人法」。
【03】跟著感覺走的時候,這個就是顛倒想
下一段是說明阿難尊者在修學過程當中他自己得到的利益。說是「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首楞嚴王三昧」,它所破的當然是煩惱。我們剛剛講過,煩惱它是有根本的。什麼是根本呢?《楞嚴經》講生滅心。這個生滅心,或者講妄想,這個地方講顛倒想,這都是煩惱的根本。我們解釋一下。
顛倒想我們也叫做妄想。《楞嚴經》的觀念,它第一個要你「分別真妄」,就是我們這一念心,你要隨時知道你現在是安住在妄想,還是安住在真心。怎麼知道是真心還是妄想呢?《楞嚴經》給出一個判斷的方法,說是這個顛倒想,「想」是沒有錯,人是應該有思想,但問題不能夠落入顛倒。就是當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會產生一個感受,而我們的想法是跟著外在的感受而走——跟著感覺走的時候,這個就是顛倒想,因為這個就會引生煩惱。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到廚房去吃苦瓜。我們的舌頭跟苦瓜接觸的時候,有一個苦的感受,由這個「受」,我們就產生一個想法:這個苦瓜不好吃。這個就是顛倒想。我們今天去吃蜂蜜,我們的心跟蜂蜜接觸的時候會產生一個感受——一個甜蜜的感受,我們說這個蜂蜜很好吃。這個也是顛倒想。也就是說,當你的想法是由感受來牽動的,這個就是顛倒想。
【04】只要從內心深處生起的想法,這就是真實的功德
那什麼是真實的想,真心出來的呢?比如說:誒,我要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這個想法是從你內在對於道理的思惟而產生的,是從內心生起的,這個就是真實的想。所以我們判斷什麼是顛倒想,什麼是真實的想,你先要找到它的根源是從哪裡來的。只要你這個想法是從外面來的,通通是妄想,通通是痛苦的根源,這個都是你要破的。
就是說你現在有一個想法,你問他——你從什麼地方來?
——這個想法是我跟外境接觸的時候而產生的,外境消失了我這個想法就消失了。這個就是顛倒想。
我今天生起一個想法,不管外境怎麼變,我一定要利益有情,我一定要弘揚佛法。不管外面怎麼變,你的想法還是不變,這個就是真實想。
所以,只要從內心深處生起的想法,這個就是真實的功德。要外境的刺激引生的,這是顛倒想。簡單的判斷就是這樣。當然到《楞嚴經》,它會很詳細地說明。總而言之,阿難尊者說:我這個法門得到的最大最大的好處,就是消滅我的顛倒想。《楞嚴經》說,所有的煩惱有一個根本,不管貪欲、瞋恚,其根本都是顛倒想。這個根拔掉以後,煩惱就沒有根本了。所以當我們把顛倒想拔掉以後,就很快地能夠證得清淨的法身。
這個地方是講到阿難尊者修習「首楞嚴王三昧」所成就的一個自利——自受用的功德。當然他的功德不僅於此,他會產生一個利他的功德。
乙二、誓願請加
【05】怎樣才是真正的報佛恩?
我們看第二段的「誓願請加」。我們看經文。請合掌。
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恆沙眾。
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
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
令我早登無上覺,於十方界坐道場。
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
《楞嚴經》的觀點,我們前面講過,我們剛開始在修學不變跟隨緣的時候,先從我空、法空的智慧破除顛倒想,成就了一個不變的體,先悟入這個體;接下來,從這個體,依體起用,產生一個隨緣的作用,這個就是菩薩的誓願。所以他這個時候發起了一個菩薩的誓願,而且請求佛陀再一次的加持。這一段的經文,蕅益大師分成三小段:
第一個,發大誓願。
當阿難尊者消除了顛倒想以後,他說,對於未來我有兩個期望:第一個,「願今得果成寶王」——我希望我趕快能夠成就無量的波羅蜜,成就佛陀,成就寶王。第二個,我希望以我的波羅蜜來救度一切恆沙的眾生——下化眾生。這樣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他的心態是怎麼樣呢?「將此深心奉塵剎」。這段話最主要就是「深心」。古德解釋這個「深心」,就是真實而不虛妄的心,不為名利、不為人天果報、不求二乘涅槃,一心一意地為了眾生、為了菩提,這種深心。當然阿難尊者能夠生起這樣的深心,是因為他經過「首楞嚴王三昧」的洗滌,消除了顛倒想,才做得到的。沒有夾雜任何的顛倒想,依止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來報答佛陀的說法之恩。這一段,蕅益大師說,它是一個總相的菩提心,一般性的菩提心。下一段叫做別相的、增上的菩提心。
我們看下一段:
「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
這個菩提心,前面的是一個總相的、一般性的,這個地方是別相的。
這個時候阿難尊者跪在佛前,請佛陀來證明他的內心。他說,我今天要度眾生,是怎麼度眾生呢?——是「五濁惡世誓先入」。這個地方就很特別了。蕅益大師說,這個五濁惡世的特色,從外在的環境來說,去佛久遠、魔強法弱。五濁惡世就是染污的力量很大,清淨的力量很少,誘惑很多。從內心的世界來說,眾生煩惱粗重,剛強難化。眾生的煩惱很重,到五濁惡世大家都很重。所以在這樣的一種外緣跟內因都非常污濁的環境之下,一般的菩薩不敢來到這個世界度眾生。阿難尊者今天發下堅固的誓願,「五濁惡世誓先入」,而且他說假設一個眾生沒有成佛,他絕對不成就大般涅槃。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在講別相的菩提心時說,菩薩的誓願是以心中的智慧作基礎的;阿難尊者今天敢發一個這麼重的誓願,說是「五濁惡世誓先入」,這表示阿難尊者是透過「首楞嚴王三昧」,而成就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他能夠從眾生的妄想當中找到一個清淨的本體,說是「把心帶回家」,進而從這個「家」當中,他產生一種同體的大悲,方能至此——才能夠發起這樣的誓願!否則一般人不敢發這種誓願——「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他發不出來的。這表示,他已經經過首楞嚴王三昧真實地洗滌他的顛倒想,真實地找到他自己的家,所以他能夠發這麼一個深固的誓願。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令我早登無上覺,於十方界坐道場。」
這一段是請佛加被。
阿難尊者只是悟得了一個清淨的法身,他還沒有證得,所以他這一次再請佛陀加被。「大雄」是讚歎佛陀的法身,「大力」是依止法身所產生的智慧。他能夠破煩惱障,所以叫大力。「大慈悲」是依法身所生的慈悲心。這個時候他希望能夠幹什麼呢?能夠更進一步地消滅他的微細的煩惱。在蕅益大師的判教中,阿難尊者這個時候覺悟了清淨法身,他的階位是圓教的初信位,斷了見惑。他的知見的煩惱破壞了,但是他還有愛取的思惑。就是在《楞嚴經》上,佛陀說:阿難尊者你已經覺悟了清淨的法身,你也知道妄想是不真實的,是外境的刺激產生的,你現在慢慢地能夠不為煩惱所擾動,能夠成就不動尊,但是你無量劫來在六根門頭當中累積很多的習氣,這個都要消除的。所以這個「微細惑」,就是要經過二十五圓通,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從這個六根門頭當中,去洗刷我們過去殘餘的煩惱習氣。所以這一段經文等於是承先啟後,把前面三卷的觀念作一個總結,又帶動了下一段二十五圓通的修行。所以他說「希更審除微細惑」,等於是再一次的請法,使令我能夠早一點把六根的煩惱洗乾淨,而成就無上菩提,到十方界去廣度眾生。這個是請佛陀進一步的加被。
第三段說明「道心不退」。
「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
阿難尊者修習首楞嚴王三昧,他的特點就是道心不退。這個「舜若多」就是虛空的意思。虛空是無形無相的。我們看到這個樹木被颱風一吹,倒了;房子也被颱風吹倒了。但是我們沒有看到虛空被破壞。這個意思就是說,即便虛空可以破壞,我的「爍迦羅心」(「爍迦羅」就是金剛,金剛是很堅固的)還是不動轉。
【06】「首楞嚴王三昧」的殊勝特點
從這一段經文,我們可以看出「首楞嚴王三昧」的特點:
第一個,首楞嚴王三昧它的理體、它根本的思想,就是「妙湛總持不動尊」,它是不變跟隨緣兩種觀念。我們這一念心跟這個觀念接觸了以後,產生一個修德。這個修德(即修學)有什麼好處呢?從自利的角度能夠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破除我們的顛倒想。從利他的角度,我們能夠產生堅固的誓願,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所以這個首楞嚴王三昧的殊勝在於它能夠從這個地方來加深我們自利利他的功德。這裡我們對《楞嚴經》的法門,先作一個綱要的瞭解,作一個總說。
我們看下一段。下一段就講得清楚了。我們把這個觀念再作一個比較詳細的說明。
甲二、別釋
分二:乙一、原文。乙二、釋義。
乙一、原文
【07】蕅益大師開示楞嚴要義
好,我們看甲二的「別釋」,各別解釋。我們把這個經文先念一遍。大家請合掌。
大佛頂者,即心自性之理體也。隨緣不變,融四科而惟是本真;不變隨緣,妙七大而各周法界。喻冰水之始終,惟是濕性;譬太虛之羣相,不拒發揮。十界一心,事造與理具,徧攝徧含;一境三諦,橫辨與豎歷,非並非別。依此成自行因果,故名如來密因修證了義;即此為化他因果,故名諸菩薩萬行首楞嚴。因果妙修,全歸性具;化他力用,寧隔體宗。二本明而金沙立辨,二義決而華屋有門。圓通既陳,信方便之無非聖性;圓根既選,知耳門之獨利此方。明誨殷勤,戒乘俱急;道場安立,顯密互資。無漸次而立漸次,能歷之正助圓彰;即位次而非位次,所歷之轉依如幻。精研七趣,祇因迷此大佛頂理,而妄受輪迴,誰達空華無別體;詳辨五魔,本求悟此大佛頂理,而中途成惑,那知妄想作根原。是誠一代時教之精髓,成佛作祖之祕要,無上圓頓之旨歸,三根普被之方便,超權小之殊勝法門,摧魔外之實相正印也。所以一念示人,滅業障如翻大地;依教行道,成菩提如觀掌果。智者大師,聞名遙禮,不憚其勞;般剌尊者,剖膊遠傳,不辭其苦。智旭生逢像季,獲遘雄詮。自非大士神功,曷繇染指?特以文圓義妙,旨遠趣深,註疏雖多,宗極未立。悲了義之尚隱,痛迷津之孰告。不辭固陋,聊殫隙明。徧採眾長,折衷一理,研精竭思,再述玄文。不敢與前人苦較是非,但自向斯經深求脈絡。願我同仁,虛心著眼,必有知其同異淺深、違順得失者矣。
這一段是蕅益大師在解釋《楞嚴經》之前的一個序。這段序,他講了三個重點:第一個,解釋經題;第二個,把經文的綱要作一個說明;第三個,講他自己作《楞嚴經》註解的心態。就講到這三件事。
乙二、釋義
分三、丙一、約經題明性修二德。丙二、示經要並稱嘆法益。
丙三、遵古德以自述緣起。
丙一、約經題明性修二德
┌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自利功德
◎大佛頂┤
└諸菩薩萬行首楞嚴──利他功德
【08】大佛頂就是真如理,就是我們所依的性德
我們先看第一個「約經題明性修二德」。
從經題當中我們知道「首楞嚴王三昧」它所依止的性德跟修德。首先我們看第一段「發明真性」。這個「性」就是真實的理性。這個就講到性德。
整個《楞嚴經》的修學觀念,就是根據「大佛頂」這三個字。這三個字我現在不解釋,我們等到講經文的時候再解釋。簡單地講,這個大佛頂就是真如理。所以蕅益大師說,其實首楞嚴王三昧就是在「正念真如」。這個真如理,表現在內心,我們叫做佛性;表現在萬物叫做法性。這是大佛頂,「大佛頂理」。這個大佛頂理,就是我們所依的性德。
大佛頂是什麼相貌呢?即心自性之理體也。這個地方的關鍵就在這個「自性」。我們在修「大佛頂」的時候,你要有一個觀念:就是這個大佛頂的道理,是本來就這樣子的。這個「自性」就是說,我們眾生本具的,我們只是把它恢復,恢復它本來的相貌,不是說你後來增加的。比如說你從小接受教育:我們要好好地幫助別人,我們要好好地讀書。這個觀念是怎麼來的呢?這個不能說本具的,因為你是經過教育,經過後來的熏習產生的,這個是外來的。但是大佛頂理不是外來的,它是你不管怎麼流轉都永遠不會改變的本性。
【09】為什麼說我們凡夫現在離本性很遙遠?
當然,我們現在離我們的本性很遙遠。所以到底什麼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呢?
蕅益大師說,我們的本來面目有兩個相貌:一是「隨緣不變,融四科而惟是本真」;二是「不變隨緣,妙七大而各周法界」。我們原來的面目有兩個,第一個是不變性,第二個是隨緣性。我們凡夫失掉了不變,二乘人失掉了隨緣。我們簡單地講一下。
凡夫的心是變來變去的,到處亂變。你看我們的心,跟我們如意的環境接觸,產生一個樂受,就有貪愛的想法——我一定要越多越好;我們接觸的環境是我們不如意的、不喜歡的,產生苦受,我們就跟著這個感覺走了——我們產生瞋心,這個東西對我越少越好;我們產生一個不苦不樂的感受,就產生情執,產生愚癡的想法。所以我們的心是變來變去的,一下子起貪、一下子起瞋、一下子起癡。怎麼會這樣呢?我們就是被感覺——這個「受」牽動,心隨妄轉,被它帶著走。所以我們凡夫變到最後,連自己是什麼相貌都不知道,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我們完全被感覺(感受)、被外境所牽動。所以我們凡夫失掉了不變的理體。這個地方就是說,在整個四科——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到經文處都會詳細說明,簡單地講就是身心世界,色心二法)——總而言之你要在身心世界當中找到一個不變的理體,然後在不變當中再從七大而顯現出種種的清淨法界、種種的莊嚴。
【10】你應該靜修時跑去弘法,該弘法時你跑去靜修,這都是找錯了定位
二乘人失其隨緣之用。二乘人是完全不變,完全不動,因此失去了積功累德的機會。所以《楞嚴經》講「隨緣」,講得很清楚。你看《楞嚴經》它講空性,講發明不變的「體」,講得很清楚;它講因緣觀、假觀,講得更清楚。講到因緣法是怎麼樣?循業發現。它講到共業跟別業。每一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因緣當中,你有你的小因緣,我們又有一個大因緣。我們的小因緣,又在大因緣中繞轉。
那這怎麼辦呢?從《楞嚴經》的觀念,主要就是修六個字:明相位,立德業。
首先我們要在因緣當中找到這個相狀,這是什麼樣的因緣,然後找到自己的定位。我們一個人很容易犯錯,一個重要的原因——我們站錯位置。你看我們出家眾有三個階位:剛開始淨罪集資,第二個階段積功累德,第三個階段安養靜修。每一個階段都有他應該做的事情。你應該靜修的時候跑去弘法;你現在因緣該弘法的時候,你跑去靜修,這都是找錯了定位。乃至我們在整個僧團、在整個佛教界,都有自己的定位。因為我們深受過去業力的影響,我們在佛法修學時,不能否定過去的業力,叫做循業發現。就是說,我們過去有一股很強大的業力,雖然我們知道一切法是空性的,但是在不變當中,它會顯現身心世界,而每一個人深受過去業力的影響。你不能離開因緣啊!《楞嚴經》說你要怎麼樣?就路還家!要從因緣當中回家。所以你要找到你的定位。
【11】如何在你的因緣當中去修學,就路還家?
第二個更重要:立德業,在你的因緣當中去修學。整個《楞嚴經》的觀念,它就是在發明怎樣隨緣不變。第一個工作先成就自利的功德,然後告訴你怎麼樣從不變當中來隨緣積功累德。
整個十卷的經文就講這兩個觀念,一個從假入空,一個從空出假。當然它的經文講得非常的詳細,佛陀舉了很多很多的例子,他一定會有辦法讓你懂。
看譬喻:「喻冰水之始終,惟是濕性;譬太虛之羣相,不拒發揮。」當我們攝用歸體的時候,我們發覺冰的相狀是堅固的,這表示一個人的惡念;水是柔軟的,表示他的善念。其實不管惡念善念,它的體性都是濕性,它的體性都是清淨本然的、不變的。這是發明它的不變之體。
「譬太虛之羣相,不拒發揮。」當我們從空出假的時候,你看虛空是很大,它本身沒有形相,但是它又不障礙所有的形相去發揮,你要蓋房子也可以、你要種樹也可以。這是說明它的隨緣的妙用。
總而言之,「十界一心,事造與理具,徧攝徧含;一境三諦,橫辨與豎歷,非並非別」。整個十法界,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四科七大,就是我們的身心世界。海公在講《楞嚴經》時講到一個觀念說,所有的《楞嚴經》的經文,沒有離開你的當下的身心世界,不管它再怎麼談玄說妙,都是在講你現在的身心世界。所以它是就著因緣來發明真理,沒有離開你的身心世界。所以這個十法界就是你的身心世界。身心世界,從內心來說它是事造理具。事造就是講隨緣的作用,理具是講不變。從外境上來說是橫辨豎歷。橫辨就是隨緣,講到差別相;豎歷就是不變,講無差別相。它是非並非別。
《楞嚴經》的真如理,看它的經文結構,它要你先發明內心的真如,你的心先調整好。你的心先找到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然後你再找外境。你的身心世界是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一切的外境也是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這是第二個。第三個,它告訴你,你內心的真如跟外境的真如是什麼樣的關係,你怎麼用你內心的真如來帶動外境的真如。
所以《楞嚴經》講真如理,講三件事:第一個講內心的真如,第二個講外境的真如,第三個講內心的真如跟外境的真如有什麼關係。這三個主題講了三卷半。
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鐘。
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淨土教觀學苑 版權所有
歡迎各方免費流通,若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請勿用於商業盈利。
Copyright © masterchingch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信箱:info@masterchingche.or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淨土教觀學苑
感恩頂禮界法師。感謝師兄上傳o
回覆刪除感谢分享,十分珍贵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