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第50《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四》52/134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講述者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淨下界法師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修改、增刪、販售
編輯出版:淨願蘭若 釋心賢

50.首楞嚴經卷四 明不變隨缘用。明隨缘不變體。

續 明不變隨缘用。經文:
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遍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於一毛瑞,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

明随缘不變體。1。明隨緣不變如實空義
而如來藏,本妙圓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風、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聲 香味觸法,非眼識界,如是乃至非意識界。非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盡,非苦、非集、非滅、非道,非智、非得。非檀那、非尸羅、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禪那、非般刺若、非波羅蜜多;如是乃至非怛闥阿竭、非阿羅訶、非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樂、非我、非淨。

明随缘不變體。2。明隨緣不變如實不空義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來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風、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聲香味觸法,即眼識界,如是乃至即意識界。即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盡,即苦、即集、即滅、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尸羅、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禪那、即般刺若、即波羅蜜多;如是乃至即怛闥阿竭、即阿羅訶、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樂、即我、即淨。

明随缘不變體。3。明隨緣不變遮照同時義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來藏元明心妙。離即離非,是即非即。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50《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四》講記
 
                 目錄
 
602】你要知道你生命的目的。
603】佛陀是怎麼面對這一念心性?
604】佛陀開顯出哪些自性功德?
605】佛陀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是怎麼產生的?
606】為什麼心境決定我們的處境?
607】我們怎麼改變既有的思想?
608】何謂空如來藏?為什麼叫「如實」呢?
609】佛陀如何破除凡夫的執著?
610】佛陀如何破除緣覺人的執著?
611】佛陀如何破除聲聞人的執著?
612】佛陀如何破除權教菩薩的執著?
613】佛陀如何引導圓教菩薩?為什麼要破相而不破法?
614】一個人要改變,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你自己願意改變。
615】何謂不空如來藏?為什麼念佛一定要那一念心呢?
616】為什麼說這個「心」是根本?
617】何謂空不空如來藏?
618】即空即假即中這個道理是什麼意思?
 
 
 
602】你要知道你生命的目的。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 109 頁。癸一,明不變隨緣用
 
  從《楞嚴經》的學習,我們要慢慢地習慣把生命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心性,一個是相狀。一個是能變現的心性,一個是所變現的萬法。那麼這兩個應該怎麼去觀察才比較正確呢?就是「觀相元妄,觀性元真」。你要經常告訴自己,相狀是暫時的,那是緣生緣滅的;而你這一念心性的功德法才是永恆的。我們絕對不能夠為了追求一時的相狀而犧牲自己的心性,那就太可惜了。比方說,我們今天貪一個相狀,你可能會得到一時的滿足,但是你失掉了永恆的功德,划不來的。所以,我們只能夠假借這個相狀來開顯內心的智慧,開顯內心的慈悲。相狀是生滅的,但是這個生滅相狀過去以後,你留下來的是那種功德的增上,這個是恆久可以受用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什麼是永恆的,什麼是暫時的。你要知道你生命的目的,到底是要追求相狀,還是用這個相狀來開顯你的內心的功德。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當然,它的重點在心性,因為心性是真實的,相狀只是暫時的。
 
603】佛陀是怎麼面對這一念心性?
 
  我們看佛陀跟眾生面對心性跟相狀的取捨。我們前面講到雜染緣起。眾生是喜歡相狀的,愛著相狀,所以弄到自己背覺合塵,可以說障礙重重。這個都是我們自己的內心的世界把心性搞壞了。
 
  我們看佛陀,他也面對一個現前一念心性,這個跟我們是一樣的。但他怎麼去經營、怎麼去面對這一念心性、表現出什麼樣的結果?
 
(經文)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徧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
 
  身為一個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現前一念心性,可以說是通十法界的,在凡不減,在聖不增。但是我們把現前一念心性給糟蹋了,佛陀可不是。佛陀面對任何境緣的時候,他是迴光返照的。我們看佛陀是怎麼面對這一念心性。
 
  「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佛陀說,我在面對生命的時候,我的態度是這樣:我是用「妙明」(妙明是能觀的智慧),我用我空法空的智慧。這個「不滅不生」是所觀的理性。用我空法空的智慧來觀照這一念清淨的本性,遇到任何事情我就是念念地迴光返照,向內安住。這個時候會產生一個什麼效果呢?我是隨順於如來藏妙真如性這樣一個真實的道理,這個時候我就可以把如來藏本具的功德給發揮出來。如來藏有什麼功德呢?它是一個妙覺圓明,而且是像大圓鏡智,能夠「圓照法界」的功德。
 
604】佛陀開顯出哪些自性功德?
 
  佛陀迴光返照,用清淨的智慧來觀照如來藏妙真如性的時候,把這個妙覺圓明、圓照法界的功德發揮出來了。發揮出什麼自在功德呢?在這個生命當中,我會出現兩種狀態:
 
  第一個,「一為無量,無量為一」,這種理事無礙的境界。你看佛陀,於一念心,他能夠一念心性變現十法界的差別。佛陀可以現出佛法界,在沒有因緣的時候佛陀可以現菩薩法界,佛陀甚至於可以現地獄法界,於一切法得大自在,說是「普門示現」。佛陀也可以把整個相收起來,「無量為一」,回歸到一念的清淨涅槃的心性當中。佛陀在心性跟整個外在的無量相,可以說是進出自在。這個是佛陀因為隨順如來藏。這是第一種自在功德。
 
  第二個,「小中現大,大中現小」,這個講事事無礙。佛陀可以把最小的事相來顯現最大的事相,也可以把最大的事相來含攝最小的事相。後面佛陀會講出來什麼叫「小中現大,大中現小」。
 
605】佛陀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是怎麼產生的?
 
  佛陀這種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是怎麼產生的呢?他的關鍵點在這四個字:「不動道場」。因為佛陀在因地的時候,面對外在的動盪環境,他內心向內安住,向內觀照,安住在內心的一念心性的「不動道場」,生起不迷不取不動的觀照,所以他能夠產生「徧十方界」。這個「徧十方界」是形容佛陀的心能夠遍照十方法界。在三千大千世界當中,哪一個地方下了多少的雨滴,佛陀都能夠悉知悉見。
 
  那麼佛身呢,是「身含十方,無盡虛空」。佛陀的這個法身,含攝十方的無盡虛空,無有障礙。
 
  「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這個是前面說的「小中現大,大中現小」。「毛端」是在正報當中一個最小的事相,「寶王剎」是整個依報中最大的。佛陀的生命當中,可以把他身體一個最小的毛端顯出最廣大的依報的寶王剎。這個「寶王剎」就是整個三千大千世界。
 
  能夠「坐微塵裏,轉大法輪」。微塵是依報中最小的,轉大法輪是正報中最大的。佛陀在虛空裡面一個小微塵當中,能夠現廣大無邊的圓滿報身,來演說圓頓的妙法,以最小的依報來攝最大的正報。
 
  佛陀這種「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的功德,是從什麼地方而來呢?因為「滅塵合覺」。佛陀的生命當中,他這一念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他選擇了放棄對外境的執取,選擇了向內去開顯他內心的功德,向內觀照,所以能夠發動這種二空真如相應的圓覺光明本性的功德,可以完全開發出來。
 
606】為什麼心境決定我們的處境?
 
  這個意思就是說,其實我們這一念心性是有無量的可能性,障礙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唯識學上說,我們的生命是怎麼回事呢?我們的生命叫做「自變自緣」,我們自己把它變現出來,然後自己再去受用,自己再去攀緣。那麼這個地方就說出一個道理,說是心境決定我們的處境。其實我們外在的環境是我們內心創造出來的。
 
  比方說,過去美國有一個居士,叫凱瑟琳。凱瑟琳從小的時候看到水就有很大障礙。她不能喝水的,她一喝水的話就很嚴重,她甚至於一洗澡的時候整個人會昏過去。那麼她的體質怎麼就跟水產生這麼大的障礙呢?這個障礙是從什麼地方而來呢?後來她就讓人家催眠,說她前生跟水結了很大的惡因緣。我們講其中兩次就好。其中有一次,她帶著她的小女兒回娘家的時候,經過一個橋。那個時候下大雨,結果把這個橋沖斷了,母女兩個都掉到水裡面去了。死的時候對水很瞋恨,她對水下了很不好的咒語,起了很不好的名言。這是第一個惡因緣。其次,她有一次因為喝了一個井中的水,得到類似麻風病的病,死的時候很痛苦,她對這個水也非常地痛恨。所以,她多生當中跟水是結惡緣,她把水想像成跟毒藥一樣。
 
  你對水產生這樣的想像,時間久了,我們講,久了以後就產生一種「色空」,凝結成一種「色空」,這個水在你生命當中就扮演了一個毒藥的角色,因為你把它捏造出來就是這樣子。我們說,外在的世界是你內在的世界變現出來的,所以我們今天要改變我們的來生啊。當然,我們今生要改變,說實在的,不容易,因為你今生是過去生已經把它創造出來,所以我們今生叫認命。但是認命沒關係,這個是短暫的,我們還有一個來生。那你現在開始就應該要為來生布局了。我講實在話,一個人到了四十歲,其實你來生是怎麼樣,你的內心狀態大概那個雛形都出來了;除非你真的聽到《楞嚴經》,聽到《法華經》,真實的那個內心突然間「頓悟」,脫胎換骨,重新檢討你的想法。
 
607】我們怎麼改變既有的思想?
 
  那麼,我們怎麼改變我們既有的思想?
 
  我們下一堂課就會講到空假中三觀。第一個,我們先修空觀,先用否定的思考模式來面對你的想法。它不是這樣,它也不是這樣,後面會講,「離一切相」。用空觀來破除我們心中的妄相。
 
  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我講實在話,初學者,諸位要有一個觀念:你對你自己的想法多用否定的角度,不要太肯定。我看很多初學者:我認為怎麼樣、我認為怎麼樣。其實這個不對。你一個初學者沒有資格肯定你的想法。你那麼早肯定了,那表示你沒辦法進步了嘛。你看禪宗,剛去的時候,那一定是,你動一個念頭,一定挨板子。什麼時候才有自己的想法?你要破到真的是大死一番,重新又開始發菩提心,產生新的理想,這個時候重新肯定。所以佛法的修學是先否定,否定門入,肯定門出。真的,你生大悲心的時候,要廣度眾生的時候,這個時候才可以重新肯定自己。你一個人太早肯定自己,是對自己很不利的,因為你一開始就把自己定型了。所以我們剛開始先修空觀,破除我們過去的想法,這個時候你會進步很快,突破得很快。
 
  那麼假觀呢,就要借假修真了,借假相來修真實的功德。心性雖然本具,但是要假借事修才能開顯。海公常說,修德有功,性德方顯。那麼怎麼修呢?比方說,我們拜八十八佛,我們念:「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我們讚歎佛陀的功德,很難,你必須假借這些文字,看到諸佛現前,我們用無量的言詞來讚歎諸佛的功德。所以,我們每天這樣念一次,我們隨喜佛的功德一次。你看我們念「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我們這個時候對阿彌陀佛生起皈依的心。那麼皈依的功德怎麼來呢?借假修真嘛。你不把這個偈頌念一次,你怎麼能夠去發明你本具的皈依功德?
 
  你說,欸,我本來就「具足」。執理廢事!假觀就是說,當我們用空觀把過去的跟妄想、顛倒、有所得心相應的假相破掉以後,我們又建立一個清淨的假相,跟三寶相應的假相。所以諸位不要忽略我們的功課,那個功課都是在假借這個假相來開顯你內心的功德,託彼依正,顯我自性。
 
  我們這樣子講好了:我們內心當中破壞了過去的妄想的執著,建立一個清淨的假相,雖然我們沒辦法去改變今生,但是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來生。因為你心態改變了,你未來的因緣就改變了。但是今生要改很難,因為它業力已經現出來了。所以它這一段經文的意思就是說,同樣是現前一念心性,我們凡夫因為向外攀緣執著,所以弄到自己背覺合塵,產生了塵勞煩惱,障礙重重;佛陀用妙明的智慧來觀照不生不滅的本性,結果佛陀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種種的自在。同樣在一念心性當中,一個是向外攀緣,一個是向內去好好地觀照,好好地去開發它的功德,就有不同的結果。
 
  這個講到一心隨順染淨的因緣而有不同的染淨的作用。
 
608】何謂空如來藏?為什麼叫「如實」呢?
 
  癸二、明隨緣不變之體 分三:子一、明隨緣不變如實空義;子二、明隨緣不變如實不空義;子三、明隨緣不變遮照同時義
 
  我們看癸二的「明隨緣不變之體」。
 
  這個體當然是最重要的,功德的妙用是來自於對內心自體的瞭解。分三段:第一段,明隨緣不變如實空義;第二,明隨緣不變如實不空義;三,明隨緣不變遮照同時義。就是我們說的空不空義。這一段正式顯現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
 
  子一、明隨緣不變如實空義
 
┌(總標心體)而如來藏本妙圓心。

│      ┌(非七大)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風、非火
├(非世間法)┤
│      └(非四科)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聲香味
│            觸法;非眼識界,如是乃至非意識界。

│      ┌(非緣覺)非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非老非
│      │     死,非老死盡。
│      │
│      ├(非聲聞)非苦、非集、非滅、非道、非智、非得
└(非出世法)┤
       ├(非菩薩)非檀那、非尸羅、非毗梨耶、非羼提、
       │     非禪那、非般剌若、非波羅蜜多。
       │
       └(非如來)如是乃至非怛闥阿竭、非阿羅訶、三耶
             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樂、非我、
             非淨。
 
  看第一段,說明隨緣不變當中我們本具的這種如實空義。什麼叫「如實」呢?就是它本來具足的,不是修來的,這個空是本來如此的。
 
(經文)而如來藏本妙圓心。
 
  這個是總標。前面是講到這一念心性隨順迷悟的因緣而顯現十法界差別的果報,這個地方再講到十法界的差別果報當中,我們沒有失掉一念的清淨的本性之體。如來藏,就指的我們眾生本具的這一念心性。這一念心性是怎麼回事呢?「本妙圓心。」蕅益大師說,「本妙圓心」這四個字,關鍵在這個「圓」,就是圓融無礙的意思,也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意思。這個地方「如實空義」,就是在顯這個「圓」,表現這個真諦理。
 
609】佛陀如何破除凡夫的執著?
 
  我們看這個「圓」是什麼意思(圓融無礙)。
 
(經文)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風、非火。
(經文)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聲香味觸法;非眼識界,如是乃至非意識界。
 
  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我們這一念心性的如實空啊,它本身不是三界六道的雜染果報之法。「非心」,這個「心」指的是一切的心法;「非空」,這個「空」指的虛空;「地水火風」當然是七大。我們這一念心,它本身不是七大之相,也不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或者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也不是眼識界乃至意識界,也不是六識。等於它不是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都不是。
 
  我們前面講到,我們剛開始在修心性的時候,先把心帶回家,這是第一要做的。你不要老是在外境活動,你遲早會產生障礙的。「帶回家」以後,第一件事情,空假中第一個先修空觀,先用否定的態度來面對自己的想法。
 
  這個地方意思就是說,我們凡夫之所以生生世世在六道裡面輪迴,我們就是在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當中產生一個我愛執。有這個我愛執,就有一個我愛的跟我所愛的。我所愛就是七大四科之相。我們愛著七大,我們愛著四科,所以就使令我們很難跳脫三界的果報。所以佛陀說,你現在開始要告訴你自己,我的心不是這樣子的,我本來不是這樣子的,我的心本來沒有眼耳鼻舌身意,本來沒有色聲香味觸法,這個都是後來才有的。表示說你可以做得更好,你不能夠只是限制在這樣子而已。所以,破除凡夫對於七大、對四科的執著,這是第一個。
 
610】佛陀如何破除緣覺人的執著?
 
  我們看看,講到出世的聖人,佛陀也給他一些建議:
 
(經文)非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盡。
 
  這個地方講到十二因緣。這個十二因緣有順逆兩種觀察,順的叫流轉門,逆的叫做還滅門。
 
  我們先看「順」的,「非明無明」。這個「非明無明」要跟第三段「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配合起來,這個地方是流轉門。這個「明」當然是觀照,我們觀照「無明緣行」,乃至於「生緣老死」。這個是流轉門,要否定,沒有所謂的十二因緣的相狀可得。
 
  還滅門是「非明無明盡」、「非老死盡」,這個第二跟第四要合起來,還滅門。就是說,你要觀照這個還滅門也不可得。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於生老病死滅。這個還滅門也不可得。
 
  緣覺人能夠跳脫五陰身心,從十二因緣的順逆觀察而證得我空的真理,說「照見五陰皆空」。但是緣覺人他也有缺點,他的生命永遠停留在緣覺的這個層次。為什麼?佛陀說,他產生了一個法執。他破除了三界的我執,但對這個十二因緣的法執特別的堅固,所以他就很難再向前邁進一步。
 
  其實,我們這一念心性是有無量的可能性,他可以做得更好。那他怎麼辦呢?他必須要在所有的因緣當中加一個「非」,來告訴他自己,其實生命當中本來沒有十二因緣可得,沒有十二因緣的流轉門,也沒有十二因緣的還滅門;那只是一個對治煩惱的假相,要破除這個法執的相狀。
 
611】佛陀如何破除聲聞人的執著?
  
  我們看聲聞人,佛陀給他什麼建議。
 
(經文)非苦、非集、非滅、非道,非智、非得。
 
  「苦集滅道」等於四聖諦。聲聞人是把生命分兩部分來觀察:「苦、集」是流轉門,「滅、道」是還滅門。
 
  「苦」就是五陰身心的三苦、八苦。這個苦是怎麼來的呢?是由內心的「集」所招感的。這個「集」就是愛見煩惱,或者說是見思煩惱。苦和集就構成了一個三界的有漏因果。那應該怎麼辦呢?應該要修「道」。這個「道」是小乘的三十七道品,或者講戒定慧,趨向於涅槃。這個「滅」就是小乘的偏空涅槃。道和滅就是一個出世間的因果。
 
  所以,他從四聖諦當中而覺悟了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以這樣的四聖諦的因而成就四聖諦的功德,叫做「智」跟「得」。這個「智」就是生空智,這個「得」就是偏空涅槃。
 
  小乘聲聞人透過這樣的四諦的觀照,已經遠離了三界的痛苦,而安住在一種四諦的法,跟一個我空智,跟偏空涅槃,而不能夠前進。所以佛陀就告訴他說,你要觀察,你的這一念心性其實是沒有苦集滅道的,這個都是緣生緣滅的一個假相而已,是幫助你超越三界的假相。你對這個假相執著,那你就停留在這個地方,沒辦法前進。所以佛陀就加一個「非」字。
 
612】佛陀如何破除權教菩薩的執著?
 
  我們看權教菩薩,佛陀對權教菩薩的開示。
 
(經文)非檀那、非尸羅、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禪那、非般剌若、非波羅蜜多。
 
  非檀那,檀那就是布施;尸羅就是持戒;毗梨耶就是忍辱;羼提是精進;禪那是禪定;非般剌若,般剌若就是般若,智慧。佛陀以六波羅蜜的法門來引導權教菩薩:這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依此而修而成就福德資糧;依我空法空的智慧而成就智慧的資糧。所謂「福德為安樂之本,智慧是解脫之門」,從六度當中而成就安樂、成就解脫。波羅蜜多就是「到彼岸」。這到彼岸是什麼意思?佛陀說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而到達大乘的究竟的涅槃彼岸。以六度為因,以到彼岸為果。權教菩薩如果對這個相產生執著,就永遠停留在這個菩薩的階位,所以佛陀要他們前進,就講一個「非」字。
 
  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這個「非」的意思就是說,只有破它的相,不能破它的法。海公一再強調這個:只破其相,不破其法,否則就偏空了。我們破那個相的執取,但是你該怎麼做你還怎麼做。
 
613】佛陀如何引導圓教菩薩?為什麼要破相而不破法?
 
  看圓教菩薩。看佛陀對圓教菩薩,是怎麼個引導他們。
 
(經文)如是乃至非怛闥阿竭,非阿羅訶、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樂、非我、非淨。
 
  圓教菩薩心中也是有所執取。他執取什麼呢?怛闥阿竭就是如來,阿羅訶就是應供,三耶三菩就是正徧知。這是佛陀的三種功德,三種通號。也不是大般涅槃,大般涅槃就是不生不滅,就是無餘依的無餘的究竟涅槃。常樂我淨就是涅槃四德。對圓教菩薩,佛陀也告訴他們說,你不能夠執著在涅槃,不能執著在常樂我淨的執取。
 
  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破相而不破法。我們剛開始,其實大乘佛法對相是很矛盾的,因為你要假借相,沒有假借相你就沒辦法修行。你剛開始不借相怎麼修行?你說我拜佛,你說我面對虛空拜佛,那你有什麼功德?你一定要有一個佛像,你才有功德嘛。那個佛像是不是也是一個「相」啊?如果說,欸,我內心就有功德。那你不去拜,你的功德又顯現不出來。你要假借這個相去拜它,你才會產生那個功德之法嘛。
 
  我們在過程當中要假借這個相,但是你拜久了以後又對這個相產生執著,又產生障礙,問題在這個地方。所以,我們菩薩對相,是又需要它,但是又怕它。因為不假借相你沒辦法修行,但是你對它執著以後,你又產生障礙。產生什麼障礙呢?產生一個自我設限。
 
  我過去講一個馬戲團獅子的故事。你看那個馬戲團起火以後,很多動物就往外跑,那管理員趕快過去。那些過去比較兇猛的動物都關起來,這時候趕快把籠子打開來,很多動物就從籠子跑出來。但是有些動物跑不出來,不是牠體力不夠,是牠內心有障礙。因為他發覺,只要被關過一段時間以後,關得越久的動物越跑不出來。因為牠剛開始想跑嘛,牠跑久了以後,牠說不可能嘛,我跑不出去了,我一輩子活動範圍就這樣子。牠是從曠野中被抓回來,牠當然不甘於這樣的一個鐵籠子的相狀。但是牠今天這樣子走,明天這樣子走,走了十年以後,牠心中產生一個相狀:原來我的生命就是這樣子的範圍,跑不出去了!所以,這個馬戲團的管理員把這個門打開以後,牠心中的執著沒辦法打開,牠走不出去了,火燒牠也走不出去了,就被燒死了。只要這個動物被關過一段時間,三年五年以上的動物,沒有一隻跑得出來。自我設限!
 
614】一個人要改變,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你自己願意改變
 
  諸位要想想看一個問題,我們思惟一個問題:我們在受戒的時候為什麼發願?說,我從今開始,過去的我死掉了,現在的我又產生了,法王座下添新生!比如說,今天有些人受了沙彌戒。你說你受了沙彌戒,其實你才剛受沙彌戒,你有什麼功德?諸位!他所有的戒今天才剛開始受,還沒有開始持嘛,但是他跟居士不一樣了,他心中有一個願望,他已經正式把他過去的「我」完全破壞,無眼耳鼻舌身意,他把他過去否定了:我從今開始,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化。他對自己又捏造一個更清楚的假相出來。你說,你都還沒開始做!但是他已經有這個假相了,他已經開始往那個方向在走了,好過你還活在原地,你還跳脫不出來。所以我們不要忽略我們心中的發願,因為借假修真嘛。
 
  你今天的生命要改變,我講實在話,一個人要改變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你自己願意改變。所以你看受戒不能強迫,說我替你發願,沒有用。什麼東西可以取代,發願不能取代。你自己真的說「我一定要改變」!
 
  當然,這個要聽經聞法明白道理。發自內心的覺悟而產生一種願力——從今開始我要做一個改變。你就有希望,而且你要相信你可以改變。為什麼你相信你可以改變呢?因為我們內心當中是「本來無一物」的,我現在的狀態也是被我過去生的妄想捏造出來的,我可以把它打破重新捏造的。
 
  所以我們在觀真諦理的時候,給菩薩無量的信心:原來,我們回歸到生命原點的時候,回歸到我們生命最初的時候,是清淨本然,是離一切相。我們現在的相狀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我們可以重新再捏造一個更莊嚴的相狀。
 
615】何謂不空如來藏?為什麼念佛一定要那一念心呢?
 
  子二、明隨緣不變如實不空義
 
┌(總標心體)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來藏元明心妙。

│      ┌(即七大)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風、即火
├(即世間法)┤
│      └(即四科)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聲香味
│            觸法,即眼識界,如是乃至即意識界。
│      
│      ┌(即緣覺)即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即老即
│      │     死,即老死盡。
│      │ 
│      ├(即聲聞)即苦、即集、即滅、即道、即智、即得
└(即出世法)┤
       ├(即菩薩)即檀那、即尸羅、即毗梨耶、即羼提、
       │     即禪那、即般剌若、即波羅蜜多。
       │
       └(即如來)如是乃至即怛闥阿竭、即阿羅訶、三耶
             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樂、即我、
             即淨。
 
  那怎麼捏造呢?看第二段,假觀,明隨緣不變如實不空義。
 
  前面在整個不變的體性當中,強調如實空,強調離一切相,它是一個否定的態度。這以下佛陀又重新用假觀來照俗諦理,又安立一個假相。
 
  我們看經文第一段。
 
(經文)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來藏元明心妙。
 
  「以是俱」,它又同時地具足世間的功德法以及出世間的功德法。它具足世間的五戒、十善的功德,乃至於出世間的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的功德法。
 
  這個功德法是怎麼來的呢?是「即」。這個即就是當下具足,是如來藏這一念心性當中的一個「元明心妙」所具足。「元明心妙」,蕅益大師說,關鍵在這個「妙」字,這個妙就是微妙不可思議。怎麼說呢?就是我們這一念心性它本來就具足。這四個字很重要:本來具足。不管你有沒有去開發它,不管你是不是否定它,都沒關係,反正它本來就具足整個諸佛的功德莊嚴、整個世間出世間的功德法。
 
(經文)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風、即火。
(經文)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聲香味觸法,即眼識界,如是乃至即意識界。
 
  它本來就具足整個人天的安樂的果報,當然它也具足了雜染法。
 
  我們再看四聖法界。
 
(經文)即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盡。
(經文)即苦、即集、即滅、即道、即智、即得。
(經文)即檀那、即尸羅、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禪那、即般剌若、即波羅蜜多。如是乃至即怛闥阿竭、即阿羅訶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樂、即我、即淨。
 
  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我們這一念心其實具足整個十法界的染淨諸法。具足這個法,什麼意思?比方說我們念佛,古人會常問我們說:念佛是誰?當然是我們這一念心。那麼為什麼要強調這一念心呢?也就是說,你心不在焉的時候,嘴巴念佛是沒有用,你嘴巴念佛心打妄想,這個效果是很差很差。那麼為什麼念佛一定要那一念心呢?比方說我今天把錄音帶放著,讓錄音帶一直在念佛,那這樣子它可不可以創造功德?答案是不可以。因為整個業的造作一定要有心,心為業主,因為心有這個法嘛。因為心具足無量的功德法,所以說,你佛號進來跟心接觸,假借這個佛號因緣把我們往生淨土的功德開顯出來。我們思惟一下,比如說虛空,虛空具足光明,對不對?太陽一定要跟虛空接觸它才能夠現出光明相。太陽沒有跟虛空接觸你怎麼產生光明呢?這個虛空表示我們心性,太陽是一個助緣。我們的心也是這樣。你念佛、持咒一定要有心的因緣在那個地方,你才能夠產生功德。沒有心是不能造業的,善業也不能造,惡業也不能造。所以它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的心本來就具足十法界的因緣,你只是假借外在的因緣來顯現你內心的這些法。你用殺盜婬妄的因緣來熏這一念心,它顯現三惡道;你用六波羅蜜的因緣,它顯現諸佛菩薩的功德;你用憶佛念佛的因緣,它顯現往生淨土。假借外在的造作,來開顯你本性的功德。
 
616】為什麼說這個「心」是根本?
 
  我講一個小故事,諸位體會看看,為什麼說這個「心」是根本。這故事就是講到捨本逐末的故事。
 
  說有一個獵人,他對國王做了很大的貢獻,國王很高興,就賞他一個很莊嚴的弓,弓箭的弓。這個弓是黑檀木做的,柄非常的大。這個弓可以說是天下無雙。獵人看到這個弓,他說這個弓很好用啊,一射能夠射幾百里,但是有一個缺點,這個弓的柄雕刻太平淡了。他這個時候就跟一個雕刻師說,你把這個弓柄的雕刻全部擦掉,用磨石紙把它磨掉,重新雕刻一個巡獵圖,打獵的圖。上面要有晴朗的虛空,要有太陽,有大地,有草木,裡面有很多的動物在那個地方跑,還有很多人開著車子、騎著馬在那邊飛舞。這個雕刻師就照他的話,把整個狩獵圖都雕到柄裡面去了。雕完以後,這個獵人一看,哎呀,這才是一個天下無雙的弓。結果他拿起這個弓要射的時候,啪!這個弓斷掉了。因為雕刻太多,把那個木柄弄得太薄了。這個就是講到捨本逐末:我們為了追逐這個美妙的雕刻相,結果失掉弓本身的功能。
 
  這意思就是說,其實我們這念心,你看它具足了聲聞、緣覺、菩薩、如來的功德,但是因為我們追逐某一種相,結果忽略了去開顯它的功德。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內心其實有無量的珍寶是可以去開發的,它本來就具足的。這個講如實不空義。
 
617】何謂空不空如來藏?
 
  子三、明隨緣不變遮照同時義
 
┌(標舉心體)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來藏妙明心元。

│      ┌(雙遮)離即離非。
└〖遮照同時〗┤
       └(雙照)是即非即。
 
  我們看第三段,明隨緣不變遮照同時義。
 
(經文)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來藏妙明心元。
 
  「遮」當然是講遮一切相,講如實空;「照」就是照一切法如實不空。這個地方把空跟不空合起來,空不空——如實空不空義,它同時具足世間法跟出世間法,也就是所謂的「如來藏妙明心元」。
 
  「妙明心元」這個觀念在這個「元」,圓滿無缺的意思。這一念心性本身是離一切相,所謂如實空,但是它又即一切法,又如實不空,可以說圓滿不缺的。
 
  我們看它遮照同時的說明。看雙遮。
 
(經文)離即離非。
 
  這四個字的關鍵在這個「離」,它離開了即,也離開了非。離開了「即」,這個「即」當然是俗諦理。「非」,是真諦理。換句話說,從雙遮的角度,一空一切空,真諦、俗諦都空。
 
  「離即」,離開了俗諦;「離非」,離開了真諦。一空一切空。
 
  看雙照。雙照是假觀。
 
(經文)是即非即。
 
  這個「是即非即」的觀念在這個「即」,也就是說它即是、即非。它當下是俗諦,當下也是真諦,所以一假一切假。
 
  所以,從雙遮的角度,是一空一切空;從假的角度,是一假一切假。總而言之,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這個就是順入中道的實相。
 
618】即空即假即中這個道理是什麼意思?
 
  這個「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我們解釋一下。說是即空即假即中,這個道理是什麼意思?
 
  比方說我們一念心把它比喻作一個鏡子,一個清淨光明的鏡子。遠處有一個人站在那個地方,這個鏡子就顯出一個人的影像。這個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我們看這個人的影像,你說這個鏡子裡面有沒有人?有沒有人?
 
  你說它本來沒有人,沒有錯,即空就是它本來沒有啊;就算有,也不是真實有,如果前面人跑掉,它相就沒有了。所以即空,就是說離一切相。
 
  但是,你說它真的沒有人,它還真的有一個人的相在那裡面。你說它沒有人嗎?即假,它有它暫時的假名假相假用。
 
  那你說這個鏡子到底有沒有人?答案只有一個,就是即空即假即中。
 
  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古德講一句話說,不是佛陀要把道理講這麼玄妙,而是道理本來就這麼玄妙。你看大乘佛法講得很奇怪,什麼即空、即假、即中。其實道理本來就是這樣,佛陀只是假借方便。你看,你說鏡子的人到底有沒有?你說它有也對,沒有也對。
 
  這個地方就講到我們這一念心性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是即空即假即中。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皆共成佛道

 

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淨土教觀學苑 版權所有
歡迎各方免費流通,若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請勿用於商業盈利。

Copyright © masterchingch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網址: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信箱:info@masterchingche.or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淨土教觀學苑
Facebookhttps://m.facebook.com/www.masterchingche.org/



2013年9月28日 星期六

第49《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四》51/134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講述者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淨下界法師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修改、增刪、販售
編輯出版:淨願蘭若 釋心賢

49.首楞嚴經卷四答相隨性遍以釋相違性難。重明理性:明不變隨緣用。

答相隨性遍以釋相違性難。經文:
富樓那!又汝問言: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滅。又徵虛空及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

正答 舉喻。經文:
富樓那!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所以者何?富樓那!彼太虛空,日照則明,雲屯則暗,風搖則動,霽澄則清,氣凝則濁,土積成霾,水澄成映。於意云何?如是殊方諸有為相,為因彼生?為復空有?若彼所生,富樓那!且日照時,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為日色,云何空中更見圓日?若是空明,空應自照,云何中宵雲霧之時不生光耀?當知是明,非日非空,不異空日。

正合上喻。經文:
觀相元妄,無可指陳,猶邀空華,結為空果,云何詰其相陵滅義?觀性元真,唯妙覺明,妙覺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復問不相容者?真妙覺明,亦復如是!汝以空明,則有空現。地水火風各各發明,則各各現;若俱發明,則有俱現。云何俱現?富樓那!如一水中,現於日影,兩人同觀水中之日,東西各行,則各有日隨二人去,一東一西,先無準的。不應難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雙,云何現一?宛轉虛妄,無可憑據。

重明理性。明不變隨緣用。經文:
富樓那!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而如來藏,隨為色空,周遍法界。是故於中,風動空澄,日明雲暗。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49《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四》講記
 
                 目錄
 
593】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次第(一)——安住。
594】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次第(二)——調伏。
595】富樓那尊者的疑問是什麼?為什麼會有?
596】為什麼理性是圓融的,而事相是障礙呢?
597】我們為什麼不能執著相狀?
598】為什麼七大可以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顯現呢?
599】怎麼理解「觀相元妄,觀性元真」?
600】為什麼我們看到平常很多事情真的是有障礙,為什麼佛陀菩薩看事
     情都沒有障礙呢?
601】佛陀有種種的自在,我們卻種種的障礙,問題出在哪裡?
 
 
 
593】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次第(一)——安住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 107 頁,己二,答相隨性徧,以釋相違性難。
 
  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我們要抓住一個根本的思想,那就是要破妄顯真。整個楞嚴三昧的修學,就是要我們破除一切虛妄的相狀,而開顯真實的心性。這個重點,在修學方面有兩個次第:
 
  首先,就是你要安住下來。我不知道,當你內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你習慣性是安住在外相,還是安住在內心。這個相狀,本經說它有兩個過失:
 
  第一,它在時間上是生滅變化的,如果你安住在相上,你會覺得有一種不安穩性。你看我們很多初學者,剛開始來的時候,你就知道這個人情緒變化很大,高興的時候很高興,痛苦的時候很痛苦。這個人沒有真正安住,他的心還是在外境上活動,沒有找到家,這個人沒有回家的。你看一個老參的特色,他的心比較平靜。外境是動態的,但是他的心已經收攝,慢慢收回來。就是說,外境基本上是生滅變化的,是不安穩的。
 
  外相的第二個過失,它在空間上是不圓滿的。執著一個外相,我們就失掉了其他的東西。所以,不管你做再大的善事,只要你執著一個相,你就很難使令你的整個功德達到圓滿的境界。
 
  所以,在修學的過程當中,你的心跟任何的相狀接觸,記得不要安住在相上,要迴光返照,安住在你這一念明了的心性上,你只是借這個相來修心而已。所以,我們在修首楞嚴王三昧,首先你要做的就是向內安住。
 
  這是第一個,安住的問題。
 
594】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次第(二)——調伏
 
  一個人安住了以後,我們可以說這個人已經開始修行上路了,他找到高速公路了。那麼接下來是什麼工作呢?就是調伏,你怎麼去調伏你內心這種動盪的心。在本經當中今天就會講到,用空假中三觀來調伏內心。
 
  第一個,空觀,是破除心中的妄想。我們前面是遠離外在的相狀,而空觀是破除你心中的相狀。因為,我們雖然離開了外在的相狀,但是我們心中的妄想又會創造很多的相狀——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來障礙自己。所以,你那個空觀就是破除你心中的妄想所捏造出來的這些相狀,你也要把它破掉,達到所謂的離念的心體。
 
  第二個,假觀,這個假觀就是你又要假借相狀。比方說拜佛,你要對阿彌陀佛皈依。沒有佛像你怎麼皈依呢?所以,我們透過禮拜、稱念、觀想。這都是要有相狀的,又假借一個假名假相來生起我們內心的功德法。所以它到最後(今天會講到),離一切相而即一切法。我們破的是相狀,但是開顯的是一種功德法,法是不能沒有的。但是這個法要怎麼生起呢?你要假借相。所以這個假觀,你又重新安立了假名假相,假借這個外在的假相來開顯你內心的功德法。這個假觀就是借相修心,又安立一個假相,安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乃至於憶佛念佛的假相來莊嚴自己的功德。這個就是假觀。
 
  假觀照俗諦理,空觀照真諦理。
 
  第三個,中觀,就是把空假這兩個智慧達到平衡,使令空觀不障礙假觀,假觀也不障礙空觀,讓它能夠平等地運轉。這個中觀照中諦理。
 
  所以,在整個圓頓止觀當中,第一個,你一定要安住下來。你的心老是在外境上活動,是很麻煩的,因為外境你控制不了的,變化太厲害。所以,先把心收回來,然後好好地調整你的內心,用空假中三觀來調伏內心。這樣子做有什麼好處呢?我們就能夠從自利的角度,成就如來密因修證了義;從利他的角度,成就諸菩薩萬行首楞嚴。這可以說是一個最快速成佛的法門。
 
  這個是本經的中心思想。
 
595】富樓那尊者的疑問是什麼?為什麼會有?
 
  己二、答相隨性徧,以釋相違性難 分二:庚一、牒問;庚二、正答
 
  我們看經文,「答相隨性徧,以釋相違性難」。這個地方有兩個重點:
 
  第一個是「相違性難」,這是富樓那尊者心中提出的疑問。他說,七大的相狀其實是違背我們如來藏妙真如性的。這一個難問,相狀是違背理性的。因為他認為相狀是障礙的,彼此間是干擾的,而理性是平等圓融的,那你怎麼能夠說相狀有理性、理性有相狀呢?所以,事實上相狀跟理性是違背的,應該是各自獨立,相狀不能有理性,理性不能有相狀。他提出這樣的問難。
 
  佛陀的回答是「相隨性徧」。他說,地水火風七大的相狀,必須隨著我們現前一念心性的理性,才能夠周徧圓融,其實,相狀跟理性是圓融的。以理事的圓融來破除富樓那尊者認為理事是障礙的。我們看到經文就會知道他的障礙在哪裡。
 
  庚一、牒問
 
  正式牒示富樓那尊者心中的疑問。先把他的疑問牒示出來,先按定他心中的問題點。
 
(經文)富樓那!又汝問言: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徧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滅。又徵虛空及諸大地,俱徧法界,不合相容。
 
  佛陀招呼富樓那說,你又問到一個問題,說是地水火風乃至於虛空,這個五大如果講到它的體性的話,當然是由我們一念心性所變現的,所以講到攝用歸體的時候,它的本性是圓融無礙的,而且是周徧整個十法界。既然它的體性是如此的周徧、如此的圓融,那麼他生起疑問了:為什麼水跟火會互相地侵奪、互相地陵滅呢?因為水是濕性的,火是溫性的,有水的地方就不能有火,有火的地方是不能有水,這是很明顯的互相障礙。那麼一個體性周徧的東西,怎麼就會生起這樣的互相障礙的相狀出來呢?這是他的第一個疑點。
 
  又者,你又徵問說:虛空的體性是通達的,而大地的體性是障礙的;既然這兩個體性都周徧法界,那麼兩個體性又為什麼會互相侵奪呢?富樓那尊者的意思就是說:從現實的生活看,水火是不兼容的,虛空大地也不相容的;事相是互相地障礙,那麼為什麼理性是非常的圓融無礙呢?
 
  這個地方我們簡單說明一下。這個地方先按定富樓那尊者心中的疑惑點。當然,後面佛陀會回答,說,因為我們心中對外境產生了執取,所以事相變成有障礙。佛陀說,你看,我就沒有障礙。佛陀的身心世界,他能夠小中變大,大中變小,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為什麼我們凡夫的世界是種種障礙呢?是我們自己的妄想把它執著,就使令我們在無障礙當中而變成了有障礙。其實是沒有障礙的,它真的是周徧法界的,是互含互攝的。之所以障礙,只就是我們心中一念的愛取煩惱把它弄成這個樣子。
 
  這個地方等於是先按定富樓那尊者的疑惑。
 
596】為什麼理性是圓融的,而事相是障礙呢?
 
  庚二、正答 分二:辛一、舉喻;辛二、法合
  辛一、舉喻
 
┌(總標)富樓那!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

├(詳列)所以者何?富樓那!彼太虛空,日照則明,雲屯則暗,
│    風搖則動,霽澄則清,氣凝則濁,土積成霾,水澄成映。

├(徵問)於意云何?如是殊方諸有為相,為因彼生?為復空有?

└(結示)若彼所生,富樓那!且日照時,旣是日明,十方世界,同
     為日色,云何空中更見圓日?若是空明,空應自照,云何
     中宵雲霧之時,不生光耀?當知是明,非日非空,不異空
     日。
 
  佛陀在回答法義之前先講出一個我們容易瞭解的世俗上的譬喻。
 
(經文)富樓那!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
 
  這是一個總標。佛陀說,為什麼理性是圓融的,而事相是障礙呢?這個地方講出一個譬喻。佛陀說,比方說你看那個太虛空,清淨本然、周徧法界。身為太虛空,它的體性也不是光明相,也不是黑暗相;也不是動相,也不是靜相……它可以說是離一切相。但是,它又不拒絕任何的森羅萬象在虛空中來作種種的發揮、種種的顯現。
 
  這個地方的意思指的是,太虛空就比喻我們現前一念心性,它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而這個群相指的是整個十法界的七大之相。你看我們一念心性,隨順雜染的業力就現出了六凡法界的七大,隨順四聖的業力顯現四聖法界的七大相狀,我們現出人道、天道、餓鬼道……乃至於佛道。所以說,虛空本身是沒有障礙的,它能夠顯現整個十法界的七大的形相出來。先講出這個譬喻。
 
  我們看第二段的詳列,詳細列出這個相狀的差別。
 
(經文)所以者何?富樓那!彼太虛空,日照則明,雲屯則暗,風搖則動,霽澄則清,氣凝則濁,土積成霾,水澄成映。
 
  說為什麼這樣講呢?佛陀說,富樓那!我以下舉出太虛空當中,七種的相狀來解釋(虛空能夠同時含攝七種相狀)。比方說,虛空遇到了太陽照射的因緣,它現出光明相。虛空本身不是光明相,但是只要太陽出來了,它就現出光明。虛空遇到了烏雲屯積的時候,它顯現出黑暗之相。虛空遇到了風去搖動的因緣,就出現一種動態的相狀。虛空如果遇到了雨過天晴的因緣,把這些雲霧都收攝了,它顯現出清淨之相。假設到了晚上,這個大地(你看我們淨律寺)到晚上的時候,那個地氣開始上升凝聚,虛空就現出一種昏暗汙濁的相狀。虛空如果遇到了塵土飛揚的因緣,它就產生一種模糊不清的相狀。虛空如果遇到了水質很澄淨的因緣,就能夠顯現反射種種影像的情況。
 
  同樣一個虛空,因為在不同的因緣之下,它能夠出現七種的相狀,但是虛空本身都不屬於任何相狀。這個地方揭示了虛空跟相狀之間的相互關係。就是說,它本身沒有相狀,但是它又不排除任何相狀,是這個意思。
 
597】我們為什麼不能執著相狀?
 
  我們看「徵問」的地方。
 
(經文)於意云何?如是殊方諸有為相,為因彼生?為復空有?
 
  佛陀講出這七種相狀以後,提出一個問題說:你的意思是怎麼樣呢?這些差別的七種相狀到底是從什麼地方而來呢?「為因彼生」,是這些群相自己生起的,是自生?「為復空有」,還是太虛空把它生起來的,是他生?佛陀講出虛空隨順七種因緣而生出七種相,又反問富樓那尊者說,這七種相是從什麼地方而來?
 
  我們看回答。其實這以下是佛陀回答,富樓那沒有回答。看佛陀回答。
 
(經文)若彼所生,富樓那!且日照時,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為日色,云何空中更見圓日?若是空明,空應自照,云何中宵雲霧之時,不生光耀?當知是明,非日非空,不異空日。
 
  這些相狀假設是自己生起的。為什麼有光明呢?光明自己生起光明,或者說太陽生起光明,自己生起的。佛陀就說,富樓那!比方說在虛空的白天有太陽照射的時候,太陽的因緣而生起種種的光明。這個光明假設真的是太陽生起的,跟虛空沒有關係:欸,我看到有太陽,所以有光明!這光明相是哪裡來的呢?太陽生起的,跟虛空沒關係。
 
  好,那佛陀就反問了,那麼這樣子講,當太陽出現的時候,這個十方世界應該都變成一個太陽的顏色啊!既然太陽能夠生起光明,那麼太陽一出來的時候,整個世界應該都變成太陽的光明才對啊!就只有一種顏色啊,沒有其他種顏色才對啊,因為太陽絕對可以生起光明。那麼為什麼在空中你還可以看到圓形的太陽?如果說整個世界就變成太陽的顏色,你就看不到太陽,因為同一個顏色了。你可以看到太陽,表示還有對比,有些地方還是黑暗的。既然有些地方還是黑暗的,你就不能夠說太陽能夠生起光明,不能這樣講。它還是有它一定的因緣的力量。
 
  「若是空明」,說,不對,不是太陽生起的,這個光明是虛空生起的,虛空生起光明。這當然更有問題了。那虛空應該經常地發光、經常地生起光明來照射萬物才對啊!那麼為什麼到了黑夜的時候,這些雲霧聚集的時候,卻出現了這種黑暗的相狀而沒有光明呢?既然虛空能夠經常生起光明,那麼為什麼晚上的時候、雲霧聚集的時候,卻沒有光明呢?
 
  所以總結,這個光明的相狀不能夠說是太陽生起的,更不應該說是虛空生起的,但是又不離開虛空跟太陽的相互因緣。
 
  這個地方到底在講什麼?它又說是虛空生起的,又不是虛空生起的。這種所謂的光明相、黑暗相,是表示整個我們五陰七大的相狀。它這個地方是在破除我們一種自性的執著,就是發明無生的道理。它不自生,也不他生,所以是無生。
 
  所以,我們如果說光明是太陽生起的,那這個相就是真實的,因為它有生起的因。佛法是認為不能有生起的因,諸法是無生的,你不能夠說誰生起的。一個東西有生起的因,那它表示有實體,有實體的你就不能改變它。太陽一定可以生起光明,那這個光明就不應該消失掉。其實不能這樣講。所以我們說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它只是一種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的因緣假相。我們只同意生命中有假相,但是我們不同意生命有一個實體。
 
  那麼關鍵在哪裡呢?就是這個假相它從什麼地方來?它沒有從什麼地方來,覓之了不可得。你問它從什麼地方來?你找找看,找不到原因的,覓之了不可得。它只就是因緣和合的一種假相。所以佛法的意思就是說,相狀,我們不能否定它存在,但是它沒有生起的原因,因為它不能有實體。
 
  這個地方等於是破除我們對相狀的執著。這是第一個譬喻。
 
598】為什麼七大可以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顯現呢?
 
  辛二、法合 分二:壬一、正合上喻;壬二、重明理性
 
  這以下「法合」,以佛法的道理來合這個譬喻。這地方有兩段:第一個,正合上喻;第二個,重明理性。
 
     ┌(相妄)觀相元妄,無可指陳,猶邀空華,結為空果,
     │    云何詰其相陵滅義?
┌(釋疑)┤
│    └(性真)觀性元真,唯妙覺明。妙覺明心,先非水火,
│         云何復問不相容者?

│    ┌(標列性相)真妙覺明,亦復如是。汝以空明,則有空
│    │      現;地水火風,各各發明,則各各現;若
└(合法)┤      俱發明,則有俱現。      
     │
     └(徵舉影喻)云何俱現?富樓那!如一水中現於日影,
            兩人同觀水中之日,東西各行,則各有日
            隨二人去,一東一西,先無準的。不應難
            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旣雙,云
            何現一?宛轉虛妄,無可憑據。
 
  壬一、正合上喻
 
  「正合上喻」,正式來附和前面的譬喻。這個經文當中是兩段:「釋疑」跟「合法」。不過圓瑛老和尚與海公長老在講的時候,都是先講後段。他說義理上先講後段再講前段會清楚。我們尊重長老的意思,先講「合法」。
 
  「合法」當中有兩段:第一段「標列性相」,第二個「徵舉影喻」。先看第一段。
 
(經文)真妙覺明,亦復如是。汝以空明,則有空現;地水火風,各各發明,則各各現;若俱發明,則有俱現。
 
  前面是講虛空跟七種相狀的互動,這以下把它會歸到我們這一念心性的道理。說我們眾生本具的這個微妙覺明之心,體性也是這樣子的。它本身是清淨本然,不具足任何的相狀,但是它也不排除整個十法界的相狀在當中顯現出來。
 
  也就是說,假設我們用虛空的因緣、虛空的業力來熏習這一念清淨心,它就出現虛空的相狀;你用地水火風的業力的因緣來熏習它,它就出現地水火風的相狀。你同時地去熏習它,它同時就顯現,它沒有什麼障礙的。
 
  為什麼沒有障礙呢?這以下又講出另外一個例子。我們看下一段。
 
(經文)云何俱現?富樓那!如一水中,現於日影,兩人同觀水中之日,東西各行,則各有日隨二人去,一東一西,先無準的。不應難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雙,云何現一?宛轉虛妄,無可憑據。
 
  佛陀前面說,你用一個東西去發明,它現出一個東西。一個東西當然沒有問題。假設你七大同時去發明,七大同時顯現。換句話說,水火有可能會同時顯現,只要你業力具足、因緣具足,水中有火,火中有水。這個道理當然不容易理解,佛陀只好講出一個現實生活的事例來譬喻。
 
  為什麼七大可以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顯現呢?佛陀說,比方說在一個湖水當中,我們看到顯現出天上太陽的影子。天空中高掛一個太陽,我們去看湖水的時候,看到一個太陽的影子。當然,這個影子只有一個。但是兩個人在湖岸上散步,兩個人同時看這個水中的太陽影像的時候,兩個人都看到影子。這兩個散步,散來散去,一個人往東走,一個往西走,東西各別而行。這個時候,往東走的人就看到太陽是跟著他走的,這個影子是往東邊去的;往西邊走的人,他看到太陽呢?不對,太陽是跟著我走的,是往西邊走的。所以這個太陽變成兩個了,一個往東,一個往西,可以說「先無準的」。「先無準的」就是說,到底太陽是一個還是兩個呢?就不決定了。要是十個人在看,太陽就變成十個。十個人往不同的方向走,太陽就往十個方向走。所以,太陽的數量是不決定的。其次,太陽的方向也不決定,它到底是往東還是往西,也不決定。
 
  這個地方是說,顯現在湖水中的太陽影像,數量是不決定的,方向也不決定。所以,你這個時候不能問難說,這個湖水中的太陽明明是一個,怎麼會變成一個往東,一個往西,兩個?要是十個人在那邊走,變成十個。東西各行,就變成兩個太陽了。為什麼湖水中只有一個太陽呢?太陽到底是一個、還是兩個、還是十個呢?到底什麼答案是對的呢?
 
  佛陀講出一個答案說:「宛轉虛妄,無可憑據。」每一個人講的通通對,也可以說通通都錯,因為它只是一種展轉的虛妄相狀。因為它沒有真實體性,你說它一個也對,兩個也對,三個也對,十個也對。一個沒有實體的東西,它完全是循業發現嘛。
 
599】怎麼理解「觀相元妄,觀性元真」?
 
  這個道理懂了以後,我們可以把前面的觀念做一個總結,正式來解開富樓那尊者心中的疑惑,分成「相妄」跟「性真」。
 
  觀相元妄,無可指陳,猶邀空華,結為空果,云何詰其相陵滅義?
  觀性元真,唯妙覺明。妙覺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復問不相容者?
 
  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生命當中有兩個內涵:一個是相狀,一個是心性。我們對這個相狀——我們由業力會變現很多的五陰的身心世界——這個相狀怎麼去觀察呢?這個相狀是虛妄的一種假相而已。這個假相你不能夠指出它的一個真實的實體。就好像說,有一個人眼睛有毛病,看到了虛空的花。他眼睛有毛病他才看到虛空的花,而別人,一個健康的人,他沒看到虛空花。你不能夠說,欸,虛空明明有花嘛!另外一個某乙說,虛空根本就沒有花!
 
  但某甲說,有啊,我就看到虛空有花啊。那我問諸位,虛空到底有沒有花?答案就是:各人循業發現嘛!你有這個業力你就看到有花,你沒有這個業力你就看到沒有花。所以,當一個有毛病的人看到虛空有花的時候,這個虛空的花本來就是虛妄的。你又要期待虛空的花結成一種虛空之果,那當然是顛倒的。
 
  所以說,你知道七大之相是虛妄的,你為什麼還要再問說,它會互相地侵奪陵滅呢?其實七大是不會互相侵奪的。我們過去講過很多次了,水大裡面一定有火大。水大如果沒有火大,如果水大是只有水大,你燒開水,你燒一輩子它都不會燒滾,不可能。它沒有火大的話,你就燒不滾,我們就沒有滾燙的熱水可以喝。「陵滅」的意思是我們自己的執著產生的,那只是一種相狀。也就是說,其實相狀只是因緣業力的一種假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的。它既然沒有實體,也就不能夠加以比較。
 
  「觀性元真」,迴光返照我們眾生本具的這個現前明了的心性,卻是真實不虛的。「真實不虛」是什麼意思?它不能有變化!你看我們前生跟今生的相狀變得很厲害,你看你前生也不是長這個樣子。你看色法改變,你前生的感受也不是這個感受,你前生的想法也不是這個想法,這個色受想行識都不一樣了。但是我的前生跟我的今生有什麼東西沒有改變呢?你的心性沒有改變!你前生的心性還是現在這個心性;你無量劫來走到這個分上,你的心性還是這麼一個心性;你成佛了,還是這個心性。所以這個叫真實的,真實的東西是不能變化的,它是一個圓覺光明的心性。這個圓覺光明的心性,它本身沒有水火的相狀,所以當然就沒有彼此不兼容的問題了。
 
600】為什麼我們看到平常很多事情真的是有障礙,為什麼佛陀菩薩看事情都沒有障礙呢?
 
  為什麼說「觀相元妄,觀性元真」這個地方我們講一下。
 
  有時候我們會想,我們看到平常很多事情真的是有障礙,但是為什麼佛陀、菩薩看事情都沒有障礙呢?問題出在哪裡呢?到底是誰對誰錯呢?這裡的「觀相元妄,觀性元真」,就是角度的問題。你看事情的時候,如果是一種心外求法,站在外境的角度來看事情,我保證你障礙重重,因為你被業力牽著走嘛;如果你把這個心收回來,站在現前一念心性的角度,法法消歸自性,你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來看事情,我保證你沒有障礙。這個障礙,就是說你站在「相」的角度來看事情,障礙重重。我們前面說,你一念的向外攀緣,啟動了痛苦的根本,煩惱障、業障、報障;你看事情的時候你迴光返照,安住現前一念心性,不迷、不取、不動,你看事情是如夢如幻的,完全沒有障礙。
 
  我們講《莊子》的一個小故事來做一個譬喻。他說,有一天,白雲往東邊飛,飛了很遠很遠以後,到了東方一個大樹的地方,看到一個白髮蒼蒼滿面慈祥的老人家繞著大樹,非常快樂,又走又跳,雙手又拍。白雲就想,這個老人家怎麼這麼高興呢?不就是繞著一棵樹嗎,為什麼這麼高興呢?白雲就停下來,問老人家說:老人家,您為什麼這麼高興啊?這老人家就停下來,看了一下白雲說,難道你有心事嗎?白雲說,我的責任很大的,你都不知道。它說,你看啊,我的責任是要讓整個天地風調雨順,讓大家在雨水的滋潤當中,得到萬物的滋長。芸芸眾生因為風調雨順,能夠豐收,才能夠把飯吃飽。但是有時候我不能滿意的。你看,有時候烏雲經常來障礙我,弄得天上的氣不清;有時候地氣又鬱結,弄得上下之氣也不能交流。我的工作是障礙重重,弄得風不調雨不順,我怎麼會快樂得起來呢?白雲又問這個老人:那你說我要怎麼快樂呢?
 
  老人就說,吾弗知也,吾弗知也。這個我不知道,我不能回答你啊。他又走他的。白雲沒辦法,就飄走了。
 
  三年後,它還是沒得到答案。但是它想,這個老人家會快樂,事出必有因,它又往東邊飄過來。這個時候它很虔誠,停下來,很恭敬、很虔誠地正式問老人家說,你一定要告訴我你快樂的原因。這個老人家就被它感動,說,好,那我告訴你。你要快樂啊,你要記住兩個字,就是「心養」。這個「心養」的意思就是說,你用內心去長養一種清淨的道。當然,以道家來說用自然之道,什麼事情順其自然。佛法是認為,你要能夠以如來藏妙真如性的空假中三種道來長養你的內心。也就是說,你一個人要快樂,你的心卻老是去住在外境,你不可能快樂。
 
  你看富樓那尊者的疑問,你就知道小乘人是法執很重,所以看到事情都是障礙的。那麼為什麼佛菩薩看到事情都是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呢?因為他的心沒有住在相上,他用這種清淨的道,二空真如之道來長養內心。
 
  那你說世間上到底有沒有障礙呢?答案很簡單,看你站在什麼角度嘛。你要心外求法,你一定有障礙;你法法消歸內心,就變成沒有障礙了。就是這樣子。這個是角度的問題。所以,「觀相元妄,觀性元真」,相狀是虛妄的,障礙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虛空的空花會障礙誰呢?因為你執著它為實有,所以它才產生障礙。
 
601】佛陀有種種的自在,我們卻種種的障礙,問題出在哪裡?
 
  壬二、重明理性 分三:癸一、明不變隨緣用;癸二、明隨緣不變體;癸三、結責迷情
 
  其實到這個地方,已經把富樓那尊者的障礙點回答了,但是佛陀又把它發揮出來,「重明理性」。
 
  我們看壬二,「重明理性」,再一次地發明我們眾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道理。
 
  這個地方有三段:第一個,明不變隨緣用;第二個,明隨緣不變體;第三個,結責迷情。到這個地方佛陀就正式地講到這一科的重點,所謂的「三諦理」的重點。
 
  癸一、明不變隨緣用
 
┌(雜染緣起)富樓那!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而如來藏,隨
│      為色空周徧法界,是故於中,風動空澄,日明雲暗。
│      衆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

└(清淨緣起)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
       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
       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徧十方界;身含十方,無
       盡虛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
       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
 
  看第一段,明不變隨緣用。這個地方有兩段:第一段講到眾生的雜染緣起,第二段講到諸佛的清淨緣起。
 
(經文)富樓那!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而如來藏,隨為色空,周徧法界,是故於中,風動空澄,日明雲暗。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
 
  從現實的角度,我們的確是障礙重重。你看,我們內在的煩惱經常干擾我們,業力也障礙我們;外在的果報相也種種不如意,煩惱障、業障、報障。佛陀有種種的自在,而我們種種的障礙。那這個問題出在哪裡呢?同樣一個心性——這個地方就講到,作用不同,緣起不同。
 
  我們看,眾生把這個心性錯用了。佛陀說:「富樓那!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這個「汝」當然指的是富樓那尊者,但是古德說,其實包括整個九法界眾生。「以色空」,這個色空就是我們在一念的心性當中產生了一念的無明妄動,所謂的想要向外攀緣的一個心。無明妄動以後就產生了所謂的三細。三細,簡單地講就是產生能所的對立,所以產生了種種七大的相狀出來。可以說是迷真起妄,一念的迷情產生了色空,產生了種種的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乃至於七大的相狀。
 
  「相傾相奪」,前面是講到迷真起妄,這個地方講執妄為真。前面還是阿賴耶識的依他起,這個「相傾相奪」變成徧計執了。我們對於這樣的一個相狀又產生個人的愛取,產生很多的愛憎取捨。愛憎取捨以後,就使令有些東西我們產生喜歡,有些東西產生排斥。「相傾」就是彼此間你非常歡喜它,喜歡追求它;「相奪」表示你心中的厭惡。
 
  在一念心性當中,我們內心產生了兩種狀態:第一個,一念迷情的妄動而產生一個相狀;第二個,我們對這個相狀又產生了愛憎取捨。這個時候,我們的內心隨順這樣兩種的活動,就產生了變化了。
 
  「而如來藏,隨為色空」,身為一個一念心性的清淨本體,因為我們的無明妄動以及我們心中的愛憎取捨,就產生了各人不同的七大的相狀,周徧於整個各自的法界。
 
  「是故於中,風動空澄,日明雲暗。」我們循著各人的煩惱業力的因緣,就看到了風是動的,虛空是澄清的,太陽是光明的,烏云是黑暗的。換句話說,我們看到風會動、虛空是澄清、太陽是光明、烏云是黑暗,是我們心中產生了妄動。
 
  也就是,我們眾生一念無明的妄動跟心中的愛取的這一念迷悶心,可以說是「背覺合塵」。我們沒有去迴光返照我們這一念清淨的覺性,沒有把覺性的功德開發出來,反而是追求外在的塵境,結果產生了塵勞煩惱,產生了障礙的三界六道的世間的果報。這個障礙是這樣來的,是因為我們向外攀緣,所以產生了障礙。但是,這個障礙是虛妄的。換句話說,你一念迴光返照,這個障礙又消失掉。所以,你不能說障礙有,但是你也不能說障礙沒有。
 
  說「夢裡明明有六趣」,我做夢的時候真的是有這種人事出現,但我醒來以後沒有。那你說這個夢境是有還是沒有?那你就自己要去參透看看。你說它有也不對,你說它沒有也不對,那就是一個因緣和合假相。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皆共成佛道
 
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淨土教觀學苑 版權所有
歡迎各方免費流通,若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請勿用於商業盈利。
Copyright © masterchingch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網址: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信箱:info@masterchingche.or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淨土教觀學苑
Facebookhttps://m.facebook.com/www.masterchingche.org/












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第48《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四》50/134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講述者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淨下界法師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修改、增刪、販售
編輯出版:淨願蘭若 / 釋心賢

48.首楞嚴經卷四三種顛倒相續:歸因皆是覺明,明了知性,因了發相,從妄見生。

明諸佛悟妄惟眞。經文:
富樓那!如是三種顛倒相續,皆是覺明,明了知性,因了發相,從妄見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虛妄終而復始。

富樓那言:若此妙覺,本妙覺明,與如來心,不增不減,無狀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如來今得妙空明覺,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何當復生?

喻妄因妄果其體本眞。經文:
佛告富樓那:譬如迷人,於一聚落,惑南為北。此迷為復因迷而有?因悟而出?富樓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無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時,倏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樓那!於意云何?此人縱迷於此聚落,更生迷不?不也!世尊!富樓那!十方如來,亦復如是。此迷無本,性畢竟空。昔本無迷,似有迷覺;覺迷迷滅,覺不生迷。

亦如翳人見空中華,翳病若除,華於空滅。忽有愚人,於彼空華所滅空地,待華更生。汝觀是人,為愚為慧?富樓那言:空元無華,妄見生滅。見華滅空,已是顛倒,敕令更出,斯實狂癡。云何更名,如是狂人為愚為慧?佛言:如汝所解,云何問言:諸佛如來妙覺明空,何當更出山河大地?

喻眞智眞斷不重起妄。經文:
又如金礦,雜於精金,其金一純,更不成雜;如木成灰,不重為木。諸佛如來,菩提涅槃,亦復如是!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48《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四》講記
 
                 目錄
 
584】如何懺悔重大的罪業?
585】為什麼會有世界、眾生、業果的三種相續?
586】什麼叫做迴光返照?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587】這一念無明的妄動,其實當下就是真如本性!
588】真實的心性不能生起妄,這個非常重要!
589】「迷本無根」,道盡了我們斷煩惱的一個重要的關鍵!
590】諸佛如來證得妙覺佛性以後,還會產生一念妄動嗎?
591】菩提涅槃一旦成就,一得永得,永遠不會失掉。
592】要進步得快,你要知道你生命的目的是在幹什麼!
 
 
 
584】如何懺悔重大的罪業?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 105 頁,子三,明業果相續。這個地方講到的果報,是指的眾生跟世界兩種的果報。果報為什麼相續呢?主要是一種生死業力的推動而使令它相續。生死的業力在本經當中講到了三種,殺、盜、婬,三種業力為根本。所以,我們在持戒的時候,佛陀不管是在家出家,都是以殺、盜、婬、妄來當作根本重戒,因為它是生死輪迴的根本。
 
  當然,在修學當中,持戒為本以外,印光大師還提出了懺悔的重要。因為我們這個殺盜婬的業力今生即便不犯,但是過去生還是有累積,很多的業力應該如法地懺悔。
 
  智者大師在《小止觀》當中講到,懺悔我們重大的罪業有十個法門。這十個法門具足的話,一切的重罪都可以消滅。這十個法門,我們把它分成三大類:
 
┌方便┄┄┄深信因果、生重怖畏、深起慚愧。
├正修儀軌┄求滅罪法、發露罪過、斷相續心。
└增上┄┄┄起護法心、發大誓願、念十方佛、觀罪性空。
 
  第一類是方便,修前方便。修前方便有三段:第一個,深信因果。我們懺悔的人,第一個要對因果深信不疑。我們要相信罪業是決定會招感痛苦的果報,要對這樣的道理深信不疑,要有一定的信仰。第二個,生重怖畏。我們對於當來的果報,這種痛苦的果報,要生起怖畏之心。第三個,生起慚愧。我們在懺悔的時候,對已經做的罪業要有後悔、訶責的心情,叫慚愧。這個就是在修前你內心的準備。
 
  我們再看正修的儀軌,有三段:第四個,求滅罪法。你不是只有心態,你要有一個法門,比方說八十八佛,比方說大悲懺等等,要有一種滅罪的法門來修學。第五,發露罪過。我們在懺悔之前,要在佛前把自己過去所造的罪業發露出來。第六個,斷相續心。我們要發願從今以後永不再造作,要有這個斷除惡念相續的決心。這是在正修的時候三個重點。
 
  第三類,增上,功德增上。有四段:第七個,起護法心。我們懺悔以後要對佛陀的正法生起護持的心情。第八,發大誓願。這個發大誓願等於是悲憫眾生,發大悲心,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離苦得樂。第九,念十方佛,憶念諸佛的功德而生起好樂。第十個,觀罪性空。觀察我們無量劫所造的罪業,其實就是一念的心性當中一念的迷情而生起的,所謂的「一念的迷而生死浩然」。假設這一念迷情消失了,整個生死的因果就全部消失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心性本來沒有生死,也本來沒有這樣業力的。這個「觀罪性空」,就是回歸到清淨的本性。
 
  這十個法門,如果如法地修學,一定可以滅除一切的重罪。這個就是在減損生死的業力。
 
585
】為什麼會有世界、眾生、業果的三種相續?
 
┌(緣生)富樓那!如是三種顛倒相續,皆是覺明明了知性,
│    因了發相,從妄見生。

└(相續)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虛妄,終而復始。
 
  壬三、結果歸因
 
  這一段是總結前面的三種相續,就是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把它歸於我們內心的一念的迷情,這樣的一種虛妄的因緣。
 
  我們看緣生。
 
(經文)富樓那!如是三種顛倒相續,皆是覺明明了知性,因了發相,從妄見生。
 
  這三種相續是怎麼來的呢?這三種顛倒相續都是我們在「覺明」。這個覺明是說,在清淨的覺性當中我們又強加一個想要有所發明的力量,而這有所發明的力量也正是所謂的一念無明的妄動,叫做覺明。因為這樣的一種「覺明」的「明了知性」,這種虛妄力量的一種明了性,「因了發相」,因為這樣的一種無明的功能而發動了無明業相、能見相跟境界相。「發相」這個「相」,就產生了阿賴耶識的一種三細的力量,這個就是依他起性。
 
  「從妄見生」,前面的「因了發相」就是「一念不覺生三細」,這個地方「從妄見生」就是「境界為緣長六粗」。我們從虛妄的三細當中又產生了第六意識的愛取,而造作了業力,就產生很多很多的痛苦果報出現。所以「從妄見生」這個「見」,就是指的第六意識的愛取。
 
  我們可以這樣講,剛開始是迷真起妄,在一念的清淨心當中有一念的迷情而產生一種虛妄相,最後執妄為真,第六意識再把這個妄當作真的來愛取,來造作業力。所以,就是「迷真起妄」再加上「執妄為真」,就產生了三種相續的力量出現。
 
(經文)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虛妄,終而復始。
 
  因為前面的一念的妄動,三細六粗,而形成了一種生死業力,才使令眾生依報的山河大地跟正報的五陰身心這種有為諸相,就次第地遷流,終而復始,而這種虛妄的力量也就沒有停止的時候。
 
586】什麼叫做迴光返照?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當然,我們剛開始是透過持戒來斷除生死的業力,但是你根本上的、內心的止觀是「正念真如」,你要不斷地從妄想當中去迴光返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迴光返照這一念心性。
 
  我講一個小故事,諸位好好體會一下什麼叫做「迴光返照」。這是一個關於水晶柱的故事,是發生在歐洲的一個真實的故事。說有一個考古學的大學教授,帶著十幾個學生去探討一個千年古洞。去探險這個千年古洞的時候,當然之前很多準備工作,準備手電筒,準備很多飲食等等。這個教授就帶著大家一路往前走。到了這個山洞後,發現這個山洞可以說是迂迴曲折,過了一層又一層。好不容易大家走到了山洞的盡頭,哎呀,看到這個山洞裡面有很多很多漂亮光彩的水晶柱。大家真的嘆為觀止,都覺得,哎呀,真的不虛此行。大家對這個千年所形成的水晶柱,欣賞的欣賞,採收的採收,放在包包裡面。大家就坐下來,吃吃東西,喝喝水,休息一下。
 
  大家要走的時候,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糟糕了!看看那個洞啊,我們來的洞有七八個,長得幾乎都一模一樣,已經不知來時路,不知道哪一個洞是來時的路了。大家都很緊張,生命遇到了威脅了。來的時候只想到水晶柱,不知道怎麼回去了。這個大學教授就說:不要緊張,我們只要循著古人的印記。古人來到這個地方,一定留下很多的記號,我們只要找到古人的印記,就能夠找到回家的路。
 
  這個大學教授果然在這七八個洞當中看到某一個洞,有一個小小的白色的粉筆做的白點:這個地方就是古人的印記!大家就選擇這個洞,在很多的叉路當中,一次又一次地,都是透過「古人的印記」,而找到了正確的回家的路,最後全體安然離開了那個千年的古洞,走出來,看到了陽光。大家可以說是喜極而泣,重見光明。大家在歡呼的時候,這個大學教授從口袋裡面拿出剩下一半的粉筆,說,其實沒有古人的印記,是我去的時候就做好印記。這是一個絕境,去的人沒有一個回來。
 
  這個當然值得我們注意。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去追求外境的時候,就像追逐水晶柱,我們沒有想到回家的路。你看我們現在離家越走越遠,我們一念的清淨本性,一念的妄動產生了愛取,不斷地輪迴,我們現在真的是不知來時路啊!
 
  我發覺《楞嚴經》的特色就是,它從根本下手,它直接要你正念真如。這是本經的好處。凡是你遇到事情,你念頭一動的時候,你一定要找到你回家的路。怎麼回家呢?你只要問一句話就好:你從什麼地方來?你看我們煩惱活動的時候,攀緣心活動的時候,你只要問它一句話:你從什麼地方來?所有的煩惱最怕你迴光返照,它最怕。它不怕你對治它,因為你不是它的對手,它無量劫來熏習而成,你怎麼對治得了它?你念佛壓它,也是暫時的。但是你只要問它一句話說,你從什麼地方來?它就完蛋了,因為它沒有根源。一個沒有根源的東西,你問它從什麼地方來它就完蛋了。你直接從根源下手,把它的根照破,它的力量就薄弱了。這個時候你再提起佛號,那就不一樣。
 
  所以,這個地方講到說,這三種的顛倒相續,其實就是我們一念的迷情而生起的,只就是一念的迷情而已。不是說真實有業力可以斷,不是這個意思。
 
587】這一念無明的妄動,其實當下就是真如本性!
 
  辛二、明諸佛悟妄惟真 分二:壬一、領義起疑;壬二、舉喻答釋
 
  我們看辛二,明諸佛悟妄惟真。
 
  這一段跟辛一是相呼應的。前面是講到辛一,「明眾生迷真成妄」,是從眾生的角度來說明妄是怎麼生起,這個地方是從諸佛的角度。他覺悟了「妄」,這個妄就是現前一念無明的妄動;「惟真」就是,這一念無明的妄動其實當下就是真如本性。也就是說,這一切的世間雜染因果,它的真實性是了不可得的,其實它的本性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叫「悟妄惟真」。也就是說,不是離開了妄想有另外一個真實,只就是這一念妄想當中,你去迴光返照,這個妄想就轉成真實,因為它的本質就是真實,只就是一念的迷情而產生變化而已。
 
588】真實的心性不能生起妄,這個非常重要!
 
  壬一、領義起疑
 
  這一段是講到富樓那尊者領納了佛陀前面的「迷真起妄」的義理,但是他又生起了一個疑惑。我們看他疑惑的內容。
 
(經文)富樓那言:若此妙覺,本妙覺明,與如來心,不增不減,無狀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如來今得妙空明覺,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何當復生?
 
  富樓那尊者聽了佛陀講到「迷真起妄」以後,他說,假若我們眾生本具的這個「本妙覺性」,這個覺性是充滿了無量無邊的光明智慧,所謂「如如理而生如如智,如如智還照如如理」,眾生的這一念心性跟諸佛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修學所證得的那一念清淨心,可以說是不增不減的,在聖不增,在凡而不減。身為生死眾生,我們這一念清淨的本性既然能夠無緣無故地一念的無明妄動而產生了山河大地諸有為相,那麼身為佛陀,證得了我空法空的這種光明智慧顯現的這一念清淨心,什麼時候又會產生山河大地,乃至於整個有漏的因果呢?這個又什麼時候再生起呢?
 
  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
 
  他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的本性是清淨本然的,只就是一念的妄動才有所謂的山河大地生起。而佛陀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正念真如,面對境緣的時候不迷不取不動,把這個一念的無明妄動慢慢地消滅了,又恢復了清淨本然。那麼這個清淨本然什麼時候又開始一念妄動呢?是這個問題。
 
  從富樓那尊者的提問,蕅益大師說,可以看得出來這個尊者心中有兩層的迷惑。我們解釋一下。
 
  蕅益大師說,第一個,他不能了達眾生所謂的現行無明跟山河大地當體都是「緣生無性,當體即空」。也就是說,他不能瞭解虛妄是沒有根源的,所謂的「妄本無因,因迷故有」,他認為真能夠生起妄。
 
  我們要知道,真實的心性不能生起妄。這個非常重要!如果你認為妄是有根源的,你就很難斷煩惱了。你說,欸,我起貪欲,這沒辦法,我的個性就是這樣。那你完了。你認為你的個性就是這樣,那你的個性就變成這個樣子!你不能這樣想。你要想,這不是我的個性,我的個性本來不是這樣,我的個性本來是清淨的,我是後來被帶壞的,被環境的熏習妄動才有的。所以,你在斷煩惱之前,你那個心理建設很重要。你說,欸,我這個煩惱是沒辦法斷了,因為我出生就是這種煩惱。那你就完了。
 
  富樓那尊者的思想就是這樣。就是說,他認為真中本來就帶妄。那你恢復真了以後,那個妄什麼時候又要開始活動呢?他不知道真裡面沒有妄,就是一念的迷情才有妄嘛。這個迷情被破壞了,那就好了嘛。所以他認為妄是有體性的,這是一個問題,不能了達現行無明當體即空。這第一個。
 
  第二個,他的迷執是說,他不能了達生佛雖然理同,但是事修不同。眾生跟佛陀在理性上都是一念清淨本然,但是佛陀在清淨本然當中,他的性德之外多了一個修德。他除了清淨本然,以後又多了一個戒定慧的觀照,修德這個地方有所不同。所以他不懂得佛的心跟眾生的心還不完全一樣,眾生的心只有性德,而佛陀在性德之外多了修德。這個地方等於是先道出富樓那尊者心中的迷情。
 
589】「迷本無根」,道盡了我們斷煩惱的一個重要的關鍵!
 
  壬二、舉喻答釋 分二:癸一、喻妄因妄果其體本真;癸二、喻真智真斷不重起妄
 
  我們再看佛陀的回答。
 
  佛陀對這個回答,提出了四種譬喻來解答富樓那尊者心中的疑惑。兩種譬喻是說明「達妄本空」,另外兩種譬喻是發明「知真本有」。我們看這地方兩段:一,喻妄因妄果其體本真;二,喻真智真斷不重起妄。
 
        ┌(喻無所從)佛告富樓那:譬如迷人於一聚落,
        │     惑南為北,此迷為復因迷而有?因悟
        │     而出?富樓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
        │     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無根,
       ┌┤     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
       ││
       │└(喻不復起)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時,倏有
       │     悟人,指示令悟,富樓那!於意云何?
┌(無明本空)┤     此人縱迷,於此聚落更生迷不?不也!
│      │     世尊。
│      │
│      │┌(合無所從)富樓那!十方如來,亦復如是,此
│      ││      迷無本,性畢竟空。
│      └┤
│       └(合不復起)昔本無迷,似有迷覺,覺迷迷滅,
│              覺不生迷。

│      ┌(舉喻)亦如翳人,見空中華,翳病若除,華於空
│      │   滅。忽有愚人,於彼空華所滅空地,待華更
│      │   生。汝觀是人,為愚為慧?富樓那言:空元
│      │   無華,妄見生滅,見華滅空已是顛倒,敕令
└(諸法如幻)┤   更出,斯實狂癡,云何更名,如是狂人,為
       │   愚為慧?
       │
       └(合法)佛言:如汝所解,云何問言:諸佛如來妙
            覺明空,何當更出山河大地?
 
  癸一、喻妄因妄果其體本真
 
  第一個,先從眾生這種虛妄的因果當中來解釋。其實眾生的體性是本來清淨的,虛妄是沒有根源的。這個虛妄沒有根源當中,我們把它分兩段:第一段是「無明本空」,第二個是「諸法如幻」。
 
  「無明本空」,蕅益大師的大意是說,這一段是說明妄因本空,虛妄的因是空的;「諸法如幻」,蕅益大師是說明妄果非有,虛妄的果也是非有,這個眾生世界也是了不可得。
 
  我們先看「無明本空」。這地方有兩段,先看第一段,「喻無所從」。
 
(經文)佛告富樓那:譬如迷人,於一聚落,惑南為北,此迷為復因迷而有?因悟而出?富樓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無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
 
  佛陀講出一個譬喻。佛陀說,比如說有一個迷失方向的人,這個人搞不清楚東西南北,他就靠自己的直覺走到一個人群聚集的村落。來到這個村落的時候,他把南方當作北方,他一直認為這個是北方(事實上是南方),產生迷情。他往南方走,他一直認為他往北方走。佛陀就問這個問題說,他這一念迷惑方向的心到底是怎麼來的呢?他為什麼產生這個迷惑呢?是「因迷而有」,是自己產生的,是迷惑產生的,由迷惑而產生迷惑,自生?還是他本來是覺悟的,由覺悟的心而產生迷惑,是他生呢?
 
  富樓那說,這個迷失方向的人,那一念的迷惑之心,不是迷惑心生起的,也不是覺悟心生起的。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迷本無根」。這是關鍵。這句話,這四個字,道盡了我們斷煩惱的一個重要的關鍵,就是迷惑的心是根本沒有根源。我講實在話,迷惑有根源的話,我們斷不了,我們只能夠把它壓制。為什麼能夠斷煩惱呢?因為迷惑沒有根源,找不到根。所以,你問它「你從什麼地方來」,它就完了。它只就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的一種「幻妄稱相」,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但是它根本沒有根源。所以,你怎麼能夠問他是因迷情而有,還是說從覺悟而有呢?因為「悟非生迷」,覺悟不可能生起迷惑。所以說,富樓那尊者的回答,簡單地講就是「迷本無根」。
 
  看佛陀的意思是同意的。看下一段。
 
  佛陀說,這個迷失方向的人,正在迷惑的時候,假設突然間有一個覺悟的人告訴他說:你這個方向錯了,你把南方當成北方了(你在高速公路你要往北走,你卻往南走了)。指示他正確的方向。這個時候他轉迷為悟。佛陀就問富樓那尊者說:那你的意思怎麼樣?這個人縱然過去迷惑了很多天,那麼他覺悟了以後,哦,我知道這個地方是往南,這個地方往北。那麼他迷惑還會再生起嗎?他一旦知道以後他還會生起嗎?富樓那尊者說,不會啦!他知道以後,永遠不會生起。這是講到譬喻。
 
  這以下合法。
 
(經文)富樓那!十方如來亦復如是。此迷無本,性畢竟空。昔本無迷,似有迷覺,覺迷迷滅,覺不生迷。
 
  佛陀這以下合法說,十方如來那一念清淨心亦復如是。
 
  「此迷無本,性畢竟空。」身為一個眾生這一念清淨心,它本來就沒有所謂的無明。無明本來就沒有根源,只就是一念的迷情的妄動,虛妄的動而產生了三界六道的輪迴。假設我們經過佛法的修學、戒定慧的觀照,把那一念的迷情的假名假相破壞了以後,又恢復到這個清淨的本性。所以這個迷,不管是在迷的時候,不管是在覺悟的時候,它的體性都是畢竟空。
 
  「昔本無迷,似有迷覺。」身為諸佛,他過去也是從眾生而來的,他心中的無明也是沒有根本的,但是因為一念的妄動產生一種相似的迷覺,產生一念相似的迷情。重點在「覺迷迷滅」,當我們覺悟的心生起的時候,我們正念真如,遇到妄想生起的時候迴光返照,問它說「你從什麼地方來」,保持不迷不取不動,這個時候覺悟的觀照生起,迷情的心就慢慢息滅了。這個時候,恢復覺悟的心就不再產生迷了。
 
  這個地方主要是說「迷本無根」,就是這個迷惑的心是沒有根源的。所以它斷了以後,就不會再生起了,因為它沒有根源。
 
590】諸佛如來證得妙覺佛性以後,還會產生一念妄動嗎?
 
  前面一段講到「妄因本空」,這以下講「妄果非有」,由迷情產生的生死的果報,也是不可得。
 
  我們看佛陀舉的譬喻
 
(經文)亦如翳人,見空中華,翳病若除,華於空滅,忽有愚人,於彼空華所滅空地,待華更生。汝觀是人,為愚為慧?
 
(經文)富樓那言:空元無華,妄見生滅,見華滅空,已是顛倒,敕令更出,斯實狂癡,云何更名,如是狂人,為愚為慧?
 
  佛陀說,比如有一個眼睛有翳病的人,眼睛有一層翳病,他見到虛空當中有一朵花,在那個地方狂亂地飛舞。這個時候他去找醫生,把他眼睛的翳病治好了,這個時候他的虛空的花自然消滅了。因為他這個花是由翳病才有花的,空中沒有花,就只是那一念的翳病才產生有。所以,你把翳病治掉以後,這個花就消失了。花消失了以後,如果有一個愚癡的人,他又停留在虛空當中那個花消失的地方,等待這個狂花再一次地出現:這個花什麼時候再出現呢?佛陀問富樓那尊者說,那你認為這個在等待狂花出現的人,到底是愚癡的人,還是有智慧的人呢?
 
  富樓那說:虛空當中本來就沒有狂花,只不過是眼睛的毛病而虛妄見到狂花生起。你把眼睛治好了,狂花自然消滅嘛。所以見到狂花消滅的時候,這個已經是一層顛倒了。你已經顛倒過一次了,你現在又期待狂花再一次出現,這個人可以說是顛狂愚癡。不但是顛倒,還是一個癡狂之人,又何必再問這個人是愚癡還是智慧呢?當然是愚癡嘛,這就不用問了。
 
  這個譬喻是什麼意思呢?看佛陀的合法。
 
(經文)佛言:如汝所解,云何問言:「諸佛如來妙覺明空,何當更出山河大地?」
 
  這個地方就是說,正如你所理解的,那你還要問說,諸佛如來證得妙覺佛性以後,什麼時候這個妙覺佛性又產生一念妄動,而產生山河大地呢?不太可能!因為那個妄的力量已經被觀照智慧破壞掉了,所以生死的果報不會再出現了。因為清淨心本來就沒有生死。
 
591】菩提涅槃一旦成就,一得永得,永遠不會失掉
 
  癸二、喻真智真斷不重起妄
 
(經文)又如金礦,雜於精金,其金一純,更不成雜,如木成灰,不重為木。諸佛如來菩提涅槃,亦復如是。
 
  前面的「妄因妄果其體本真」,偏重在「達妄本空」,這一段是講「知真本有」,我們真實的心性具足菩提、涅槃兩種功德。
 
  比方說有一個金礦。身為一個金礦,當然很多的泥沙,但是它也夾雜了很多的精純的黃金。這個黃金就是菩提的智慧,也就是一種涅槃的安樂。菩提就是照見五陰皆空的智慧,涅槃就是斷除兩種生死的那種寂靜安樂。就是說,在金礦當中,其實本來就夾雜了精純的黃金。
 
  「其金一純,更不成雜。」只要我們把這個金礦拿到火中種種地鍛鍊,把沙的雜質去掉,顯現出精純的黃金,這個時候就再也沒有雜質了。這是一個譬喻。
 
  第二個譬喻,「如木成灰,不重為木」。說這個木頭你用火去燒,燒成了灰燼。燒成灰燼這個本質改變了,這個灰燼什麼時候要轉成木頭呢?不可能。
 
  諸佛的這一念,從一個虛妄的分別心而轉成菩提涅槃,這個時候菩提涅槃也不可能再生起生死輪迴的果報。「諸佛如來菩提涅槃,亦復如是。」菩提涅槃一旦成就以後,一得永得,永遠不會失掉。
 
592】要進步得快,你要知道你生命的目的是在幹什麼
 
  智者大師講一個譬喻,也不錯,我們可以聽聽看。說我們凡夫的清淨心跟佛的清淨心有什麼差別?我們的心是清淨本然,佛的心也清淨本然,那有什麼差別?智者大師說:我們這一念清淨本然的心就像太虛空一樣,什麼都沒有;佛陀的清淨心就像太虛空多了一個太陽,多了一個修德。
 
  我們的清淨心只是虛空,我們不能抗拒烏雲的生起。也就是說,我們這一念清淨心對煩惱沒有對治的力量。沒有錯,你是清淨,但是對煩惱沒有抗拒力。所以,烏雲一來的時候,烏雲遮日,又是一片黑暗了。雖然一片黑暗,你的清淨心還是沒有消失掉,太陽一出來的時候,把烏雲照破了,又恢復清淨了。這個時候,佛的心呢,在虛空之外多了一個三大阿僧祇劫修來的那個太陽的觀照。差在這個地方。
 
  這個觀照,我們再講一個寓言的故事給大家參考參考。說,有一個人他逛商店,看到一幅很漂亮的畫,他覺得這個畫非常好,很有意境,就把它買回來。買回來以後,看看,欸,掛在客廳不錯。找了鐵錘,找了鐵釘,就把它釘上去。釘上去的時候,發現這個鐵釘的力量太薄弱了,撐不住這個圖畫。他想,哎唷,應該找一塊木板,先釘上去做一個支架,然後再把鐵釘釘在木板上。所以他要找一塊木板。找一塊木板,這個木板太大了,又找一個鋸子。這個鋸子沒有手把,他又去找一個手把……那麼一直找下去,找到最後,所有的工具都齊全以後,忘了他想幹什麼了:我到底想幹什麼?
 
  我們講捨本逐末。我們這一念心開始在攀緣外境的時候,我們已經忘了我們生命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很重要!你一個修行人要進步得快,你要知道你的生命的目的是在幹什麼。我講實在話,你如果要進步得快,你從今以後遇到外境不要管對錯,不要管你錯我對、我對你錯,很浪費時間。你所有的事情法法消歸自性,你看到事情就迴光返照我這一念心「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妄想是空的。
 
  你遇到事情的時候要知道,我們今天來到人生,不是在跟人家爭對錯的。你跟人家爭對錯,基本上就是向外攀緣,你浪費時間了嘛。修《楞嚴經》的人,第一個你要站在一個真如本性的角度來看事情,看你的念頭有沒有在動就好了。你念頭一動就是你錯了。世間上沒有對錯,就是你念頭一動你就錯了。你用這種觀念修行,你進步很快。就是不要向外攀緣。你先不要管別人怎麼樣,你就是觀照你這一念清淨心,保持不迷不取不動。反正我先不動,就算我做對了,別人毀謗我,看不起我,這也是我的業力嘛,那我也認了,事出必有因嘛。
 
  這個故事意思就是說,我們要知道事情的本質是什麼、我們生命的本質是什麼。我講實在話,我們生命的本質是來開顯我們自性的功德,把這一念的慈悲跟智慧開顯出來,其他的外境都是助緣。如果你知道你的生命是在開發你自性的功德,你對外境會看得淡一點,那是參考用的。就像佛陀說的,你是金礦嘛。我們真中有妄,我們生命的目的是把妄的部分消滅掉,把真的部分慢慢開顯出來。這樣我們死亡的時候就覺得今生很值得。所以你要知道,你生命的目的只有一個:開顯我們內心自性的功德,不是在外在的環境爭成敗得失、爭對錯,不是這樣子。這個是《楞嚴經》的基本思想——正念真如。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皆共成佛道
 
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淨土教觀學苑 版權所有
歡迎各方免費流通,若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請勿用於商業盈利。
Copyright © masterchingch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網址: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信箱:info@masterchingche.or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淨土教觀學苑
Facebookhttps://m.facebook.com/www.masterchingch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