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大佛頂首楞嚴經卷1。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
正示真心有體。 經文:
縱令謗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離此覺知,更無所有。云何如來說此非心?我實驚怖;兼此大眾,無不疑惑。惟垂大悲,開示未悟。
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於師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其根元,咸有體性。縱令虛空,亦有名貌。何況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
委明分別無性。經文:
若汝執吝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我非敕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即時阿難與諸大眾,默然自失。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12《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一》講記
目錄
【129】一個人最可怕的就是,他不知道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虛妄的。
【130】阿難尊者心中驚怖而請求佛陀的開示(二)
【131】我們要改造生命,這個關鍵點在「無生法忍」!
【132】業力所現的外在的環境,你改變不了的,你只有做一件事情:認命!
【133】其實整個因果是以心作自體的,而這個心是有自體的!
【134】一個心態會受外在環境影響而變化,這個心就不是真心,就沒有自體!
【135】只要是要依託外境才能夠生起的就是妄想!
【136】假設你離開了外在六塵的境界,你這一念明了的心還在,還有它的明
了性,這個就是你的真心!
【137】你只要去觀照你的真如本性,觀久了,向內安住,你會覺得你心中別
有一番的天地!
【138】佛陀一再強調,不能只是多聞,迴光返照很重要!
【139】一個人沒有認清路頭之前,你沒有資格談修行,你也沒有資格閉關。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五頁,壬二、正示真心有體。
【129】一個人最可怕的就是,他不知道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虛妄的。
阿難尊者墮入婬室以後,他請佛陀來開示修學大乘的止觀法門。但是佛陀剛開始並沒有馬上說出修行的方法,而是先端正我們心中的「根本」。「根本」有兩種:一個是雜染的根本,一個是清淨的根本。佛陀必須把阿難尊者的心先作一個心態的調整。怎麼調整呢?佛陀是用「破妄」、「顯真」兩個方式。目前為止都是在破妄,就是破除阿難尊者心中的妄想。
什麽是妄想呢?簡單地講就是「前塵虛妄相想」。我怎麼知道我現在是落入妄想呢?當我們看到念頭,第一件事情,先不要動,你要問自己一件事,問這個念頭:你從什麼地方來?這個妄想的來源很重要。你說:誒,我這個妄想是因為有什麼人跟我講什麼話、因為我看到了什麼事情,才有這個想法。這個想法,在修行當中要捨掉,這是生死的根本。你用它來念佛,用它來拜佛,通通沒用。說:誒,你今天拜一百拜,我跟你拼了,我拜兩百拜。完了!這個一開始就是妄想。你用這樣的想法,你不可能有所成就的。你「根本」就是虛妄嘛。你不是發自內心的願望——佛道無上誓願成。我的心有佛性,佛的心也有佛性,我要假借無量光、無量壽的名號,來開顯我的佛性,所以我願意拜佛。你這個心的出處,是來自於你內心深處的本性產生的願望,那這個就是成佛的因緣。
所以我們在修行當中,你要經常知道,什麼是你心中的賊、什麼是主人,你要搞清楚啊。我們不可能馬上離開賊,因為習慣性跟它在一起的,但是你要先知道。我們會有很多習氣,我們會經常失掉正念,這個很正常,但是你先認清路頭很重要,因為你這樣才有希望。如果你到現在什麼是賊、什麼是主人,你還不知道,你就完全沒有希望。我現在做得不夠好,但是我有希望,我每天在進步。為什麼呢?因為我認清路頭。你只要不斷地用功,你就有一分的進步。一個人最可怕的就是,他不知道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虛妄的。這個非常可怕,因為你沒有希望。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很清楚。瞭解妄想,不表示我們隨時可以離開它,我們以後還是經常會跟它在一起;但是你知道它是妄想,只要你迴光返照,你就能夠進步,因為它是虛妄的。我再講一次,我之前講過很多次,再講一次:妄想最怕你迴光返照,妄想最怕你問它一句話——你從什麼地方來?它就完了,因為它根本沒有地方來嘛,來無所從,去無所止嘛。它就是心境的碰撞產生一時的因緣。它哪有什麼來處,它根本就沒有體嘛。心境碰撞產生一個想法,這個境一消失這個念頭就沒有了,覓之了不可得。它哪有什麼自體,隨境生滅的嘛。我們其實修行佛法,你不要很辛苦地去壓抑它。煩惱起來好像很辛苦,這邊壓完那邊冒出來。你只要問它一件事情:你從什麼地方來?它就沒辦法,它招架不住了。所以說修行要有一些方法,要有善巧方便,胡亂修行是沒有結果的。
【130】阿難尊者心中驚怖而請求佛陀的開示(二)
好,我們看常住真心,離開了六塵的外境它有自體的,它不像前面的妄想是離塵無體。阿難尊者先表達他自己對妄想的看法,他說:我出家用這一念心;我供養佛陀、親近善知識,也是用這一念心;乃至於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前面是講到自利的功德,這個地方講他修學利他的功德。他說:乃至於有一天,我發了廣大的菩提心,我跟文殊、普賢菩薩一樣,跟地藏王菩薩一樣——「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我到了眾生苦惱的世界,廣修六度法門,來救拔這些苦惱的眾生,來完成菩薩道裡面難行的法事,乃至於捨生命手足來供養眾生,我還是用這一念心啊,我還是用這一念攀緣的心,攀緣外面的苦惱的境而發起菩提心的。這裡阿難尊者描述自己的心態,說他一路以來,總是用這個「前塵虛妄相想」,來完成他的自利利他的功德;現在被佛陀否定了,他心中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這裡講到「造善用此心」。
我們再看下面的經文:
┌(造惡用此)縱令謗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
└(捨此更無)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離此覺
知更無所有,云何如來說此非心?我實驚怖,兼此
大眾無不疑惑,惟垂大悲,開示未悟。
(經文)縱令謗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離此覺知更無所有。云何如來說此非心?我實驚怖。兼此大眾無不疑惑。惟垂大悲,開示未悟。
前面是講用這一念心來修善,這個地方講,我也是用這一念心來造惡。「縱令謗法」,縱令我阿難在以後的因緣,遇到了邪知邪見的惡知識,告訴我一些邪見,使令我退失了無上菩提心,使令我毀謗大乘的正法,使令我說出了「大乘非佛說」這樣的一種邪見,而永遠退失大乘的善根,乃至於墮入到無間地獄。我爲什麽造惡業呢?我還是用這一念心來造惡業,我是用這一念心生起邪見,用這一念心毀謗正法,用這一念心墮入地獄去的。現在佛陀用種種的道理來發明說,我這一念心不是我的真心,那麼我是一個無心之人哪,就好像石頭、樹木一樣,只有外在的形狀,而沒有內在的明了性。那我是一個無心之人。因為就我的認知,離開了這一念的攀緣心,我就沒有其他的心了,因為我一路以來都是用這一念心來修學。佛陀說這個不是我的心,我心中的打擊、心中的恐怖是非常嚴重的,而且在法會當中,很多的凡夫都是跟我一樣,也產生很大的疑惑。希望佛陀慈悲,繼續地再開示我,我應該怎麼辦。
這段經文是阿難尊者表達他心中被訶責以後的心態,一個恐怖的狀態。當然阿難尊者,我們知道他是有善根的,他希望佛陀繼續地講下去,應該怎麼辦、應該怎麼改造自己。所以他一方面恐怖,一方面並沒有放棄自己增上的因緣。
【131】我們要改造生命,這個關鍵點在「無生法忍」!
這以下是佛陀對阿難尊者的安慰跟開導。
┌(垂教深意)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
├(萬法唯心)於師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
│ 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
└(真心有體)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
其根元,咸有體性,縱令虛空,亦有名貌,何況清
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
我們看經文:
(經文)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於師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其根元,咸有體性。縱令虛空,亦有名貌。何況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
這以下,是佛陀針對阿難尊者產生一種斷滅的恐怖,做出了一個安慰跟開導。佛陀聽完阿難尊者的表態以後,佛陀說出他的目的,說我現在要調整你的心態——從妄想進入真心,是有目的的,是要使令大眾的這一念心悟入無生法忍。我們解釋一下無生法忍。
這個無生的法,簡單地講就是我空法空的真理,我空法空的真理叫無生。無生法簡單地講叫自性空。從大乘佛法的空義來說,我們認為一切法本來無生。小乘在發明空義的時候,是認為一切法是有生的,有生起。但是它怎麼樣?無常無我!比如說我們的身心世界,我們現在現出一個人,小乘認為這個人是有的,是有生的。只是他會變化,他會變成衰老,他會變成死亡,而且無常變化當中,我們自己沒有主宰性,如此而已。所以小乘發明空義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從無常變化、從沒有主宰性而發明空義。當然這個思考模式也不錯,但是這個方法不是最好的方法。
大乘佛法認為:我們的法,法本不生,今則不滅,是諸法空義。就是我們本來就沒有生嘛。因為大乘佛法經常安住在清淨本性,這個生命體只是因緣生因緣滅,它自性空的,它哪有生呢?法本不生嘛。所以大乘的空是直接看它的體性,是畢竟空的,緣起性空。你能夠悟到這一點,你就能夠掌握你的生命;你沒有悟到這一點,就被生命所掌握。就這樣子。生命本身沒有錯,你看佛陀也有生命。小乘學者極度地厭惡生命是不對的。我們沒有必要厭惡生命,我們要改造生命,把一個有漏的生命轉成清淨的生命,而這個關鍵點在「無生法忍」。你要掌握一切法自性空,你才能夠產生無量的莊嚴。所以這個地方是整個大乘佛法成就轉凡成聖的非常重要的思考模式,就是你要看到一切法緣起性空的真理,就是無生法忍的道理。
佛陀告訴阿難尊者,因為你跟我啟請的是成佛之法,如果你告訴我說來生怎麼做國王怎麼做大富長者,那我們就不一定要破妄想;但是既然你今天要成就佛道,要悟入無生法忍,那當然就要改變心態。這個地方等於是佛陀講出他自己心中的深意,就是為什麼要破妄顯真,只有一個目的:使令大眾的心悟入無生法忍。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132】業力所現的外在的環境,你改變不了的,你只有做一件事情:認命!
佛陀講出自己的目的以後,在自己的師子座上,用手來摩阿難尊者的頂,這裡有安慰鼓勵的意思。佛陀隨後講出生命中兩種因緣。佛陀說:我過去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這兩種因緣都是跟心有關係。這地方講到兩種心:第一個,諸法所生,唯心所現。這是一個心。第二個,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又是一個心。我們用唯識的觀點來解釋好了。
「諸法所生,唯心所現」,這個「心」指的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講到依他起性,諸法所生是我們業力所變現的一個身心世界。比如說我們現出一個人的果報、人的環境,這個就是「諸法所生」——一切的色心諸法是「所變現」。那麼「唯心所現」是指的我們心中的阿賴耶識是能變現。阿賴耶識有很多的善業惡業。比如說,怎麼會有人呢?因為我們過去有五戒十善的善業。所以我們瞭解諸法因緣生的時候,第一件事情,要瞭解到第八識把這個業力先顯現出來。我們剛剛講過,這一部分我們是不能改變的。業力所現的外在的環境,這個客觀的環境,你改變不了的。你只有做一件事情:認命!因為這個是過去的業力。這個心指的是第八識的心,是潛在的心。
第二個,「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注意了!這個心就是第六意識,我們平常用的這一念心。我們這一念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會產生一個果,果相跟因相。
首先我們會承受一個果報,所以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會產生感受——痛苦的感受、快樂的感受。如果你今天在這個因緣上,是一個善業的表現,你一定出現快樂的感受。你跟這個人在一起,經常感受到快樂,你對他過去是有恩的,有恩於他的,他是來報恩的。這個人你跟他在一起,你經常覺得「我跟你在一起,我聽你講話就很痛苦」,這個人是來討債的,你前生是欠他的。這個業力是跑不掉的。所以你看你跟誰接觸,你第一念的感受是快樂是痛苦,你就判斷出過去世這個業的因緣。所以我們這一念心有感受,這個感受就是在承受果報。
其次,我們對這個感受會產生一個思想——你怎麼做。你產生一個正面的思想:誒,我欠你的,那我就把它當還債想。反過來,我欠你的,你這樣對我,我也這樣對你。糟糕了,越來越嚴重。所以我們在承受果相的時候,又產生一個因相,你又產生一個善惡的思想,這個時候又創造一個業力,這個業力就會影響來生。
我們生命體每一個剎那的念頭,都是在感受過去的果報,又再創造一個新的業力。每一個念頭都是這樣,先有感受,然後接著就產生一個思想,產生一個因果的相續。這個是第六意識在作用。這個是最重要的。
所以說整個生命的因緣,第一個是外在的因緣,業力創造一個外在的因緣,一個客觀的環境。然後我們主觀的第六意識去接觸這個因緣的時候,產生苦樂的感受,產生善惡的思想,就產生一個新的因果。
【133】其實整個因果是以心作自體的,而這個心是有自體的!
佛陀講這個是什麽意思呢?看下一段。
佛陀先講出一個譬喻說,這麼多的世界這一切的色心諸法,乃至於最小的一根草、一根線——縷結就是這個線把它打成一個結。像一個線打成一個結,我們追究它的根元,都有它的體性啊。法都有它的體性,你看地水火風:地是什麼性?堅性;水:濕性;火:熱性;風:動性。什麼叫有體性?就是不管你怎麼想,你怎麼罵它,你說這個水你罵它,它還是濕性。它不會說你罵它,它變成熱,不可能。我們常講一句話就是,恢復它的本來面目。就是說你外境不管怎麼弄,它的體性就是這樣子的。水,你怎麼樣去罵它,怎麼讚美它,它還是水。這個就是它本來的體性。一切法都有它的體性。即使是身為一個無形無相的虛空,也有它的名稱,有它的相貌。你看虛空就是空空洞洞,就是它的相貌。
這一切的外境都有它的體性,有它的相貌,何況是我們內在那個清淨明了光明的真實本性?它身為「性一切心」,這個「一切心」指的是作用,「性」指它的體,它是一切善惡心念的自體。它身為我們的本來面目,怎麼會沒有自體呢?這個地方等於是說明了真心是有自體的,要阿難尊者不要緊張。佛陀他有本事幫你破妄,他就有本事顯真。如果您只是破妄,破到最後那我怎麼辦呢?您把我舊的東西拿掉,您要給我一個新的東西啊。您說我過去用這個心去攀緣這、攀緣那,不對。那我應該怎麼辦?所以佛陀必須講出一個真心的自體。這個地方等於是說明,其實整個因果是以心作自體的,而這個心是有自體的。這一段是先安慰阿難尊者的心,叫他不要害怕,不要生起斷滅見。
【134】一個心態會受外在環境影響而變化,這個心就不是真心,就沒有自體!
壬三、委明分別無性
┌(真妄之別)若汝執悋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此心即應
│ 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
├(托塵似有)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縱滅一切
│ 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離塵實無)我非敕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
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
塵分別影事。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
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即
時,阿難與諸大眾,默然自失。
好,我們看壬三、委明分別無性。
到目前為止,佛陀講出了妄想跟真心。大方向來說,妄想是沒有自體的,真心是有自體的。這一段等於把這個觀念作一個總結,先詳細地說明我們分別心所引生的妄想是沒有自體的,再把真心跟妄心的相貌作一個總結。
首先,先把真妄的差別說出來:
(經文)若汝執吝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
說,假設你一定要堅固地執著,你現前這一念對外境接觸所謂的「前塵虛妄相想」——你接觸外境的時候你會產生一個感受、一個想法,而這個明了的感受跟想法是你自己的真心,是我們的本來面目。那有個條件,就是這一念心要離開外在的環境,包括外在的色聲香味觸,包括外在種種的事業,它必需有它自己的體性。攀緣心的特性就是它沒有體性,外境不刺激它,它不能生起。
你說阿難尊者為什麼出家,他出家的心哪裡來?就是佛陀的三十二相嘛。佛陀的三十二相假設不現前,阿難尊者就不可能出家了。這是第一點。第二點,生起以後,它會變化。你說阿難尊者是因為佛陀三十二相而出家,那麼萬一佛陀的頭上長一個瘡,阿難尊者不是要還俗了?你當初是緣這個境而出家,這個境變化你的心也變化嘛。這很正常,隨境生滅嘛。一個心態會受外在環境影響而變化,這個心就是沒有自體。
你看我們講水,為什麼說濕性是它的自體,是它的本來面目?這一盆水放在那個地方,你怎麼罵它,它還是濕性;你怎麼讚美它,它還是濕性。這就是它的本來面目嘛,它有它的自體嘛。我們這念心不是!人家讚美你,你高興;讚美的因緣消失掉了,高興的心也沒有了。那個是一時的刺激產生一時的生滅的想法,這個你不能當做你的真心的。如果你把這個當成真心,有問題呀,你這個心是變化的,到時候你這一念心生滅變化,你就斷滅了。它後面會說,那誰能夠成佛?所以這個地方佛陀就說,身為一個「真心」,一定要離開了外境有它的自體。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離塵有體。
【135】只要是要依託外境才能夠生起的就是妄想!
我們再看妄想是怎麼樣。看經文:
(經文)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這個地方是正式說明,妄想生起的因緣是外境刺激的。比如說你阿難尊者現在聽法,那麼這一念心也是因為有音聲才產生分別,產生覺觀。不過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聽法是誰?念佛是誰?是這一念心。這一念心嚴格來說是生滅心,因為你是攀緣佛的音聲才有,你要攀緣法師的聲音才有這個想法,這是對的。但是聽法跟一般不同,聽法剛開始是生滅心,但是你迴光返照以後,你從法當中悟到一個「道」,這個就不是生滅心了。你心中有道的時候,你把佛陀說的法——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我們剛開始聽到這句話會產生一個感覺、一個想法,這個是生滅心沒有錯,因為由外境刺激的。但是你靜坐以後再去思惟,如理思惟,把這個文字裡面的道理體驗出來,心中有心得,這個就不是生滅心了,這是你自己的東西了。我們剛開始聽法的時候是外境的刺激,這當然是生滅心。但是你要經過這個過程,是不是?你聽完以後,靜下來思惟這個道理,產生一個理解,產生一個道理,這個就不是生滅心。依止這個道理去做事情,它就不是了。所以你現在聽法,也是用這個生滅心聽法。你修禪定(這個講外道的禪定),你用禪定的力量,用禪定把對外在的這種見聞覺知、對外境的分別功能完全消滅,只是攀緣內心的那個幽閑寂靜,這個也是一種「法塵分別影事」,你也是攀緣外境嘛。這個外境是什麼?你心中的法塵,你過去的影像,來加以分別,這個也是生滅心。
這個地方講到生滅心有兩種情況:第一個是五俱意識,這是唯識的名相。五俱意識是,第六意識必須夾帶眼耳鼻舌身這個五根來攀緣現在的境界,比如說聽法。第二個是獨頭意識,第六意識單獨地去攀緣心中過去的影像,就是內守幽閑。我現在不攀緣外面,攀緣裡面,這也是一個妄心。只要是要依託外境才能夠生起的就是妄想,這是一個很清楚的判定方法,所謂「托塵似有」——依止六塵相似的顯現。相似就是本來沒有,但是它有它的一個相似的相狀。
【136】假設你離開了外在六塵的境界,你這一念明了的心還在,還有它的明了性,這個就是你的真心!
下面把妄想作一個總結:
(經文)我非敕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即時,阿難與諸大眾,默然自失。
佛陀把妄想作一個總結說:我不是說一定要你執著這個「緣影之心」它不是心的其中一個作用。它也是一個作用,只是它不是你本來面目,它只是一時的作用。其實它也是一個心,是心的一個生滅的作用。在你的內心當中,你要微細地加以揣摩觀照:假設你離開了外在的六塵的境界,你這一念明了的心還在,離開了六塵還有它的一個明了性,這個就是你的真心,它不隨境生滅的。
像印光大師說的,全世界的人都不念佛,全世界的人都毀謗淨土,全世界的人都沒有往生,我照樣念佛,我照樣求生淨土。可以看得出來,印光大師依止真心在修行,因為他的心跟外境沒有關係,他是依內心的真如本性所發動的願望在修行。這個就是真心了,這種心是成佛的根本。
假設你現前這個明了的心,是離開了外在的六塵就不存在了,就沒有自體了,那個就是前塵虛妄的想像,經過分別所產生的影像,叫緣影之心。這個心有什麼過失呢?因為外在的六塵它是變化的,六塵變滅的時候,這一念心就形同龜毛兔角。你用這一念心看到佛陀三十二相而出家,假設佛陀三十二相變壞了,你這一念心也像龜毛兔角消失了。那麼誰去成就法身呢?誰去成就無生法忍呢?你這一念心既然隨境而生滅,那麼你這一念心就斷滅了,隨境而消失,隨境而斷滅。誰能夠成就無生法忍呢?這個時候阿難尊者跟大眾「默然自失」。什麼叫默然自失?他知道妄想不是真心,但是真心在哪裡還不知道。就是說,我過去都是用妄想,您現在把我妄想破壞了,但是您還沒有給我一個真實的東西,所以他有一個失落感,因為畢竟跟妄想太久了。
【137】你只要去觀照你的真如本性,觀久了,向內安住,你會覺得你心中別有一番的天地!
在禪宗有一個公案,說有一個剛出家的禪師,他在參禪的時候就感到很寂寞,因為在世俗的時候很熱鬧。他就去請示他的師父,一個老和尚,就跟他師父頂禮說:師父啊!我在打坐的時候,心感到寂寞,怎麼辦?他師父就講一個偈頌說:寂寞僧家事,喧譁世俗心。長遭兒女累,莫厭水雲深。但樂西來意,塵勞久自沉。他說:寂寞是僧家事,出家人本來就是寂寞——但是他的寂寞跟世俗的寂寞還不太一樣,我們待會再說明。出家的人心是安住在寂寞的。喧譁是世俗的心,你熱熱鬧鬧向外攀緣,這個是世俗的境界。這種世俗心有什麼缺點呢?長遭兒女累,你要經常遭遇到生兒育女這種塵勞的牽累。所以我們應該怎麼樣?莫厭水雲深。你一個修行人你不要厭惡水和雲——深山裡面有水啊,有白雲啊。我們在深山寂靜當中應該怎麼辦呢?但樂西來意,你的心要迴光返照你的清淨本性。塵勞久自沉,你的塵勞慢慢就消滅掉。這個「西來意」就是,我們要觀照我們這一念本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們有我們的佛性作伴,怎麼會寂寞呢?
我看到過去有一本書,講到一個西藏的修學大師。有一個印度的王子,他很有錢,因為身體有病痛,就到喜馬拉雅山去拜訪這個修學西藏法門的大師。印度王子他當然是一個攀緣心,世俗人都是攀緣外境。他第一件事問這個大師說:大師啊,我看你很寂寞,一個人在這邊住幾十年。大師說:是啊,我現在很寂寞,是因為你來以後,我才寂寞的。你沒有來之前我的心跟我的真如本性相處得很好,一點都不寂寞。你一來,我從本性出來,我就感到寂寞。
阿難尊者的悵然若失,就是他還沒有找到真如本性,所以他感到寂寞。其實我們內心當中,你只要強迫自己去觀照你的真如本性,觀久了,向內安住,你會覺得你心中別有一番的天地。這個地方說明阿難尊者這種悵然若失的心情:因為他習慣性向外攀緣,現在把他攀緣心給破了,他感到一種寂寞,感到失望。這是可以理解的。
壬四、總斥從來誤執
【138】佛陀一再強調,不能只是多聞,迴光返照很重要!
好,我們看第四段,總斥從來誤執。
這地方作一個總結,來訶責阿難尊者過去的一種妄想執著。
(經文)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說,世間上所有一切的凡夫外道,乃至於二乘的聖者(不過這個地方二乘的聖者,佛陀是把阿羅漢簡別出來,阿羅漢不算哦),阿羅漢、辟支佛以外的這些有學的聖人,即便他能夠成就九次第定——九次第定又叫做滅盡定。
我們知道世俗的禪定是四禪八定,四禪四空。那麼第九次第定就是所謂的滅盡定,那是三果的聖人所入的滅盡定。滅盡定的特色是把心中的想跟受滅掉,想受滅無為。他認為第六意識為什麼會躁動?因為我對外境有感受;有苦樂的感受以後,我對這個苦樂的感受會產生很多的想法,有思想。所以他就把這個想、受——滅。但他這個“想受滅無為”我們要說明一下,跟本經所說的不太一樣。三果的聖人的想受滅無為,主要是依止禪定的力量,把想受壓下去,就如石壓草,讓妄想不起。所以他的禪定能夠入很深很深。本經當中是,妄想起來歸它起來,你只要生起智慧的觀照,你觀察妄想:你從什麼地方來?就好了,就可以覓之了不可得。所以,我們是從妄想的自體來破除;而小乘的九次第定是從妄想的作用上來壓制。
總而言之,不能夠成就漏盡,不能斷除煩惱成就無生的阿羅漢,都是因為依止妄想。不管你是隨順妄想,不管你是壓抑妄想,總之你還是活在妄想,把妄想當做自己的真實本性。所以阿難尊者你只是一昧地多聞,增長知識,而不能成就出世的聖道。這個地方關鍵點就是,佛陀一再強調,不能只是多聞。也就是說,迴光返照很重要。你只要能夠迴光返照,你的妄想就能夠慢慢地淡薄。這是把妄想作一個總結。
【139】一個人沒有認清路頭之前,你沒有資格談修行,你也沒有資格閉關
庚二、別就見精顯性 分二:辛一、領旨哀請。辛二、正垂開示。
好,我們看下一段。庚二、別就見精顯性。
到此為止都是在破妄。我們把科判疏通一下,看第二十二頁。
二十二頁有一個「己二、顯示妙理兼破餘妄」。我們再翻到第九頁,第九頁有一個「丁三、如來答示」。前面阿難尊者啟請大乘止觀,佛陀正式回答,有兩段:第一個,就事以顯理;第二個,明性本具相。這兩段當中,我們先看「就事以顯理」,就著五蘊身心來開顯我們心中的真理。這當中有兩段:一、逐破妄執密顯真心。這個地方是破妄,破妄的文。二、顯示妙理兼破餘妄。這個是顯真。「顯示妙理兼破餘妄」,是佛陀回答當中的其中一段。前面是破妄、七處破妄,這個地方是顯真。
好,那我們再看第二十二頁。第二十二頁當中的顯真——「顯示妙理兼破餘妄」,這個顯真當中,開顯真心是有三段的:第一個、先攏總地說明萬法唯心;第二個、別就見精顯性,這一段是整個顯真的正宗分,就是十番顯見開始,開顯外在的真。然後再「徧歷陰處界」,來告訴大家:其實真性不只是你內心,外在的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每一個法都是真。所以它這個真性的顯現,先發明內心的真性,再發明外在的真性。佛陀是這樣子。好,那麼發明內在的真性,就是「別就見精顯性」。
我們看,回到《講義》的第二十七頁,這個地方就開始要顯真了。佛陀是怎麼顯真呢?「別」,就是特別。在整個見聞嗅嚐覺知六根當中,其實都有真性的功能,這個地方是單單特別就著「見」,一種見的功能,來開顯真性。
這個地方分兩段:一、領旨哀請;二、正垂開示。
辛一、領旨哀請
┌(追述痛悔)阿難聞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
│ 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
│ 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
│ 雖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窮子捨父逃逝。
├(依妄無得)今日乃知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
│ 終不能飽。
└(捨妄求真)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纏,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
願如來哀愍窮露,發妙明心,開我道眼。
我們先看第一段,領旨哀請。
(經文)阿難聞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雖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窮子捨父逃逝。
這一段我們下一堂課再說,「領旨哀請」。到這個地方,等於是整個破妄的文都結束了,破除我們妄想。
修行是點點滴滴的功夫。因為我們的習氣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所以在整個返妄歸真的過程當中,是要有一個漫長的修學歷練的道路。我們第一件事情要做的,就是先認清路頭,我覺得這個非常重要。我現在還沒辦法馬上到臺北,但是我要知道怎麼去臺北,要知道一個方向。一個人沒有認清路頭之前,你沒有資格談修行,你也沒有資格閉關。
所以有人說你《楞嚴經》沒有看,你根本沒有資格閉關。你閉什麼關呢?你不要以為整天在那邊拜佛、整天持咒就叫修行。你沒有掌握整個染淨的根本,沒有掌握菩提的根本,你用虛妄心來修行,結果是虛妄的,到最後很容易著魔的。
所以這個《楞嚴經》,你花時間真正把《楞嚴經》全部聽完,你大概不太需要什麼善知識了,你就知道怎麼用功了。當然有時候需要善知識提醒我們。因為整個成佛之道你非常清楚。古人講開悟的《楞嚴》,一點不假。你知道你內心當中問題出在哪裡,哪一個地方是你應該消滅的,慢慢減少;哪一個地方是你應該追求的。你先把這個觀念建立起來,其他的慢慢來。
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淨土教觀學苑 版權所有
歡迎各方免費流通,若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請勿用於商業盈利。
Copyright ©
masterchingch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網址: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信箱:info@masterchingche.or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淨土教觀學苑
【Facebook】https://m.facebook.com/www.masterchingche.o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