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淨下界法師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修改、增刪、販售
編輯/出版:淨願蘭若 / 釋心賢
第29.首楞嚴卷2。明五陰性:色受想行識。1.明色陰即藏性。2.明受陰即藏性。
阿難!云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1.明色陰即藏性。經文:
阿難!譬如有人,以清淨目,觀晴明空,唯一晴虛,迥無所有。其人無故,不動目睛,瞪以發勞。則於虛空,別見狂華,復有一切狂亂非相。色陰當知,亦復如是。
阿難!是諸狂華,非從空來,非從目出。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從空來,還從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虛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華相起滅;如阿難體,不容阿難。
若目出者,既從目出,還從目入;即此華性,從目出故,當合有見。若有見者,去既華空,旋合見眼;若無見者,出既翳空,旋當翳眼。又見華時,目應無翳,云何晴空,號清明眼?是故當知,色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2.明受陰即藏性。經文:
阿難!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調適,忽如忘生,性無違順。其人無故,以二手掌,於空相摩。於二手中,妄生澀滑,冷熱諸相。受陰當知,亦復如是。
阿難!是諸幻觸,不從空來,不從掌出。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能觸掌,何不觸身?不應虛空選擇來觸。
若從掌出,應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則掌知;離則觸入,臂腕骨髓,應亦覺知入時蹤跡。必有覺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來,何待合知,要名為觸?是故當知,受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29《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二》講記
目錄
【290】十番顯見——從見的功能當中去悟道!
【291】道是無所不在的!
【292】明五陰性:什麼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293】明色陰即藏性:從生滅變化的色當中,我們如何悟道呢?
【294】色法本來沒有,那為什麼會出現呢?
【295】你要想這個花是從哪裡來,你才能悟道!
【296】色法是從眼睛而來的嗎?
【297】色陰虛妄,本質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298】色法本身沒有對錯,問題是你能否從色法當中悟道!
【299】明受陰即藏性:每個人都有感受,這個感受是怎麼來的呢?
【300】感受從虛空而來嗎?是從掌出嗎?
【301】你要從感受中去覺悟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這才重要!
【290】十番顯見——從見的功能當中去悟道!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六十四頁,辛二、別明。
我們一個凡夫眾生,由於過去的業力,在三界得一個果報體。這個果報體,基本上每一個人都有一些快樂的果報,也有一些痛苦的果報,所謂的一個苦樂參雜的果報體。那麼一般來說,我們今天都是在痛苦的果報出現的時候,在逆境的刺激之下,才產生一種想要修學佛法的善根。所以,我們開始修學佛法,不管依止什麼法門,其實我們目標是一樣的,就是要減輕痛苦的果報,增加安樂的果報,所謂離苦得樂。當我們開始離苦得樂的時候,那就是要開始去轉變我們業力的時候。
那麼應該怎麼轉變業力呢?徹悟禪師說:「心與佛合、心與道合」,就能轉業。從剛開始一個粗淺的修學,我們內心當中「心與佛合」,我們依止一念皈依的心、一種專注的力量來憶念佛菩薩的功德,這個時候產生強大的加持,我們可以暫時地離開痛苦而得到安樂。那麼進一步要能夠究竟地解脫,就必須要「心與道合」,你要把宇宙間那種生命的道給參透出來。什麼是我們生命的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表相:這是個男人,這是個女人;這是個好人,這是個壞人。我們從整個生命的相狀當中產生了執著,而忽略了生命這個相狀背後的「道」。這是我們一切痛苦的根源。
所以我們從本經上來看,你看阿難尊者剛開始請求佛陀開示圓頓止觀法門,佛陀就問他一個問題,說你當初在我法中是依止什麼樣的一種殊勝的相狀而發心出家修行?阿難尊者說,我是看到了佛陀三十二相勝妙殊絕而發心出家。所以阿難尊者整個修行的根本是「見」,他見到了三十二相。那麼佛陀這個時候就開始引導他從見的功能當中去悟入這個道。
你看前面的十番顯見,蕅益大師的科判把它判作「別就『見精』開顯『見性』」,從見的功能當中攝相歸體。你為什麼能夠見?當然我們見到東西就是向外攀緣。我們看到花,對花產生攀緣;我們看到佛菩薩的相狀,向佛菩薩的相狀產生攀緣。所以我們永遠沒辦法悟道。在十番顯見當中,佛陀要我們迴光返照。你為什麼能見?當問一句這個見的功能「你從什麼地方來?」這個時候,迴光返照、探本求源,找到我們的常住真心。而這樣的一種道就是一種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也就是天台宗說的即空、即假、即中之道。所以你看前面的十番顯見,主要的是依止「見」,從見的功能當中去悟道。
辛二、別明 分四:壬一、明五陰性;壬二、明六入性;壬三、明十二處性;壬四、明十八界性
【291】道是無所不在的!
本科,其實它的重點在「徧歷陰入處界會理」。前面是說我們在見東西的時候有道;這個地方佛陀就廣泛說,其實道是無所不在的,不僅是你見到東西有道。你看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通通有道,其實道是無所不在的。所以覺悟也沒有分任何場所的,只是我們當面錯過,如此而已。這個時候,佛陀必須告訴我們說,其實道是無所不在的。
那麼,它理由何在呢?這當中有兩段:第一段是總示,總相的說明;第二科別明,就詳細地、各別地說明這個道為什麼是無所不在,把這個道理解釋清楚。別明當中分成四科:第一科是明五陰性,二是明六入性,三是明十二處性,第四是明十八界性。
這四科,我們可以簡單說明一下。這個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等於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身心世界,只是開合不同。那麼身心世界是一個相狀、是一種作用,它背後的體性、它背後的道到底是什麼?我們有需要把這個相狀背後的那個本來面目打開來,來探討這個身心世界這麼多相狀背後到底它的道是什麼。以下看佛陀怎麼引導我們從相去悟入這個道。
【292】什麼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壬一、明五陰性 分二:癸一、總徵;癸二、別釋
首先我們看壬一,明五陰性,從五陰的諸法當中去悟入真如之道。
這個「陰」,它的意思就是積聚的意思。比如說色法,它是積聚了五根六塵等十一個法才能構成一個色陰,所以它不是單一的,它是積聚了很多很多的同類的法,而構成所謂的色受想行識。
五陰當中,其實是把這個心法開出了四種——受、想、行、識,等於是在身心世界當中「開心合色」,來指導迷心重的眾生能夠悟入真如之道,所以叫五陰之法。我們看第一個。這當中有兩段:第一個總徵,第二個別釋。
癸一、總徵。
(經文)阿難!云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佛陀就招呼了阿難說:阿難尊者!你要知道所謂的真如之道——所謂的即空、即假、即中之道,它不只是存在於見分而已,其實整個五陰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這個如來藏,我們解釋一下。前面佛陀講這個道的名稱,都是講到「常住真心」或者「寂常心性」,但是從這一科的整個大科,佛陀是習慣用「如來藏妙真如性」來表顯這個道的名稱,所以我們把這個名稱解釋一下。
「如」是表示這個道有隨緣不變之體,它的體是永遠不變的。不管你造善造惡,它永遠是清淨本然,永遠是周徧法界,它不受你的因緣造作而干擾的。這個「來」表示這個道有不變隨緣之用,這個道是廣大徧滿的,但是它會隨你造的業而變化。當你造了五戒十善,這個道就顯現人天安樂的果報讓你來受用;當你能夠憶佛念佛,這個道就顯出極樂世界的功德讓你來受用。這個道本身有不變隨緣之用,所以叫做「來」。那麼這個「藏」等於是把「如」跟「來」這兩個和合在一起,所以叫「藏」。這個道是具足「如」,也具足「來」,所以叫做「藏」。這個「妙」,表示這個道的確是微妙不可思議,因為我們講說「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從不變跟隨緣這個觀念,可以開展出很多很多微妙不可思議的道理,所以叫做「妙」。「真如之性」,指這種道理是我們眾生本具、不假外求的。凡是你向外求來的道,都不是真實的,都是暫時的。因為這個道必須是它本來就存在,我們只是把它發現而已。這個道是真實不虛的、是眾生本具的、是不假外求的,所以叫做真如之性。
我們這個五陰是變化的。你看,你前生可能是一個螞蟻的五陰,螞蟻的色受想行識,你今生轉成一個人的色受想行識。這個相狀是變來變去,但是這個道理是不變的。以下,我們就從五陰的這些生滅法去追尋它背後的道,來構成我們整個離苦得樂的解脫。
【293】從生滅變化的色當中,我們如何悟道呢?
癸二、別釋 分五:子一、明色陰即藏性;子二、明受陰即藏性;子三、明想陰即藏性;子四、明行陰即藏性;子五、明識陰即藏性
我們看癸二,別釋。別釋當中分成五段:一、明色陰即藏性;二、明受陰即藏性;三、明想陰即藏性;四、明行陰即藏性;五、明識陰即藏性。
子一、明色陰即藏性
┌(舉喻合法)阿難!譬如有人,以清淨目,觀晴明空,惟一晴虛,
│ 迥無所有,其人無故,不動目睛,瞪以發勞,則於虛
│ 空別見狂華,復有一切狂亂非相,色陰當知亦復如是
│
│ ┌(標非二處)阿難!是諸狂華,非從空來非從目出
│ │
├(就喻詳辨)┼(非從空來)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旣從空來,還
│ │ 從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虛空,空若
│ │ 非空,自不容其華相起滅,如阿難體
│ │ 不容阿難。
│ │
│ └(非從目出)若目出者,旣從目出,還從目入;即
│ 此華性從目出故,當合有見;若有見
│ 者,去旣華空旋合見眼;若無見者,
│ 出旣翳空,旋當翳眼;又見華時,目
│ 應無翳,云何晴空號清明眼?
│
└(結妄歸真)是故當知,色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首先,我們看「色陰即藏性」。
這個色就是質礙的意思,也就是這個法必須符合兩個構成條件:第一個,它有固定的形狀;第二個,它佔有一定的空間。比如這個花,它一定有它固定的形狀,而且你放了花,就不能放其他的,比如杯子,就不能放其他東西了,因為它會產生空間的互相障礙,它有一定的空間。這個叫做「色」。
那麼從生滅變化的色當中,我們如何悟道呢?我們看以下經文的開示。
我們分成三大段。第一段,舉喻合法。
我們看佛陀先講出一個譬喻。看經文。
(經文)阿難!譬如有人,以清淨目,觀晴明空,惟一晴虛,迥無所有。其人無故,不動目睛,瞪以發勞,則於虛空別見狂華,復有一切狂亂非相。色陰當知亦復如是。
色法是怎麼產生的?我們為什麼會產生一個色身?這個色身是怎麼來的?這以下佛陀用譬喻的方式來加以說明。比如說,有一個健康而正常的人,這個人他有一個「清淨」的眼。這個「清淨」是說他眼睛沒有任何毛病,能很清楚地看到任何東西,叫做清淨,是一種沒有毛病的眼睛。他依止這個眼睛幹什麼呢?去觀察晴朗光明的虛空。這個虛空也是非常的清淨,空空蕩蕩,沒有任何的烏雲。那麼他用這種清淨的眼睛去觀察晴朗的虛空,得到什麼結果呢?是「惟一晴虛,迥無所有」。他看到了整個廣大虛空是萬里晴空,沒有任何的烏雲,是「迥無所有」,沒有一點的雲霧可得。
這一段的譬喻,我們簡單地合法一下。這個健康的人,是指的我們健康的、明了的心性。我們這一念心性是什麼情況呢?它有一個清淨的眼睛。這個清淨的眼睛是比喻我們的如如智,我們有一種本覺的真智,能夠照了萬物,無有障礙。這個晴朗的虛空是表示如如理,我空、法空的真理。所以在我們的本來面目當中,我們是如如智照如如理,這個時候是沒有任何色法出現。所以我們說,我們的本來面目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當我們把生命回歸到原點的時候,是沒有色法可得,是如如理生起如如智,如如智還照如如理,是這麼一個「迥無所有」的相貌。這是一種健康的內心世界。這是第一段。
【294】色法本來沒有,那為什麼會出現呢?
「其人無故,不動目睛,瞪以發勞。」身為一個健康的人,他突然間,可以說是無緣無故,沒有任何理由,他產生什麼情況呢?「不動目睛。」我們一個正常人的眼睛是有開有合的,打開,合起來;打開,合起來。但是當我們在攀緣某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的眼睛就不動,就是專注於某一個境,就是我們的心開始攀緣。身為一個清淨的本性它是怎麼樣呢?突然間,無緣無故,可以說是「真如不守自性」,一念的妄動。一念妄動以後,我們開始認為外面有一種真實的東西可得,所以就怎麼樣?這個眼睛就開始產生專注、產生攀緣,就向外攀緣。就我們說的開始一念妄動。
這一念妄動以後,「瞪以發勞」。那麼向外攀緣,向外專注久了以後,我們眼睛就產生一種疲勞的相狀。這個時候他也就失掉了健康眼睛,就是我們的如如智已經失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根本無明的顯現。所以講「其人無故,不動目睛,瞪以發勞」,這是我們整個生命九界有漏世界的緣起,就從這個地方發動,就剛開始的一念妄動。
「則於虛空別見狂華,復有一切狂亂非相。」當我們一念妄動以後,就產生了所謂的能所的對立。本來我們如如智照如如理的時候是平等不二的,但是當我們的攀緣心生起的時候,就產生了一個能見的見分跟一個所見的相分,就產生能所對立。這個時候,在清淨的虛空當中就看到這種狂亂飛舞的花相出現。比如說我們身體比較虛弱的人,蹲下來又突然間站起來,會看到虛空有一些狂花的相狀一樣。就是本來沒有,但是我們感覺到好像有,而且還有一切的「狂亂非相」。前面的狂花,古德解釋它是一種微細的色法出現,這個是第八識內在的一種色法。第二個「狂亂非相」,是比較粗的色法,是第六意識所緣的。這個當中包括了內在的四大,所謂的正報的色身;也包括了外四大,就是依報的世界。這個時候,因為我們一念的妄動而產生了粗細的色法。「色陰當知亦復如是」,色法的出現也是這個道理啊。
這段經文我們要解釋一下。比如說,我們今天從一個娑婆世界的色法,來生要轉成一個極樂世界的色法: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個轉變的過程當中必須有個條件——這個色法沒有真實體性。如果這個色法是有真實體性的,那就不能轉變了,所以這個地方講得很清楚。就是說,我們本來是沒有色法的。我們本來是一個清淨的眼睛去看清淨的虛空,是「迥無所有,惟一晴虛」的。那怎麼會有呢?是一念妄動以後,才虛妄產生的色法。所以,這個色法只是由於我們妄動產生一個業力而誕生的虛妄相。這個色法是一種虛妄相,從第一段我們得到這個結論。就是說它本來沒有。為什麼會有呢?因為我們一念的妄動所以才有的。「本來就沒有」,這個觀念很重要!
【295】你要想這個花是從哪裡來,你才能悟道!
我們看佛陀開始去把這個「道」慢慢地找出來。這以下就著這個比喻,詳細的說明有三段。
第一個,標非二處。我們看經文。
(經文)阿難!是諸狂華,非從空來,非從目出。
這個「狂華」,就是我們說的色法。比如說你是一個男人的色身,是一個女人的色身,各式各樣的色身。從經文當中,我們一路這樣學習過來。佛陀不管是在七處破妄,不管是在十番顯見,在《楞嚴經》當中,佛陀很喜歡用一種方式,就是——你從什麼地方來?就是每一個相狀都要去探討它的根源。
這一大段亦復如是。這個狂花是從哪裡來的呢?它的本來面目是什麼呢?說是「非從空來,非從目出」。前面我們講到,一個是清淨的眼睛,一個是虛空。這個非從空出,它不是從虛空而來,是表示它不是從他生;非從眼睛出,表示它不是自生。當然它也不是兩個共生。先把它標出來,它不是從空中而來,也不是從眼睛而來。
那麼它到底從哪裡而來呢?我們往下看,先看它「非從空來」。
(經文)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從空來,還從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虛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華相起滅。如阿難體,不容阿難。
就是我們現在一念妄動,我們真的是看到了虛空中產生了花。佛陀告訴我們說,那你要去想,你不要向外攀緣,說這個花怎麼樣怎麼樣。你要想這個花是從哪裡來,你才能悟道。
好,我們假設它從虛空而來。假設這個狂亂的花相是從虛空而來,虛空把它創造出來的,那這個地方有問題了:它既然從虛空而來,並且這個花是生滅的,那麼它最後還是回到了虛空。因為你從哪裡來,你就要回到哪裡去。那這個地方就有問題了,這個時候虛空變成有出相入相的差別。你看它從虛空跑出來,後來又跑回虛空去。身為虛空,它不能有相狀才叫虛空。你說這個東西從虛空跑來、再跑回去,跑來跑去,那你算什麼虛空呢?你有出相入相的相狀嘛!所以「即非虛空」,如果虛空能夠跑來跑去,那這個就不是虛空了。
「空若非空,自不容其華相起滅。」虛空假設產生了出入相,這個時候它已經不是虛空。不是虛空,它就不能夠相容於花相的生起跟消滅,因為你說虛空可以跑東西出來,再跑回去,它就不是虛空了,因為它有相狀。不是虛空,它就是變成一種有質礙的東西,那個花怎麼跑得進去呢?它已經不是虛空了,所以花就再也跑不進去了。
舉一個例子。「如阿難體,不容阿難。」說你阿難一個身體,是一塊肉在那裡,是一個有質礙的肉在那裡,那麼你已經不可能再容受另外一個身體跑進跑出,不可能。所以從虛空而來是沒有道理的,因為虛空它不容許有東西跑來跑去,這不可以的,因為這樣就有相狀。所以我們知道,這個虛空中的狂花不是從虛空而來。
【296】色法是從眼睛而來的嗎?
那麼它到底從哪裡來呢?我們再看第二段,「非從目出」。
假設它從眼睛中而來。我們看經文。
(經文)若目出者,既從目出,還從目入,即此華性從目出故,當合有見。若有見者,去既華空,旋合見眼;若無見者,出既翳空,旋當翳眼。又見華時,目應無翳,云何晴空號清明眼?
說你用眼睛去看虛空,看久了以後突然間產生狂花。這個狂花不是從虛空而來,那麼這麼講是從眼睛而來哦。我們看,假設它是從眼睛而來,那麼你從哪裡來就要往哪裡回去嘛,那麼總有一天這個狂花就又回到眼睛去了,這才合理嘛。因為「既從目出,還從目入」。這個花性是從眼睛而出,那這樣子就表示這個花應該有「見」的功能。因為你從眼睛中來,眼睛有見的功能,那你從眼睛中而來,你應該也有見啊。你是從它那邊而來,你應該具足它的性質嘛。
假設這個花是有見的功能,那麼「去既華空,旋合見眼」。當這個狂花來到了虛空以後,這個狂花它回過來應該可以見到眼睛啊,這才對啊。但事實上這個狂花見不到眼睛啊,它只是所見,它不能變成能見啊,所以不合道理。如果從眼睛中而來,那就應該有見的功能;那來到虛空以後,你離開了眼睛,你回過頭來應該看得到眼睛才對啊,所以這不合道理。
好,假設說「若無見者」,「出既翳空,旋當翳眼」。假設它從眼睛中來,但是它已經沒有見的功能。沒有見的功能表示它是一個有質礙的色法,不是一個心法。那麼它從眼睛中出來的時候,它是一個色法,它就障礙了虛空;當它回到眼睛的時候,應該障礙眼睛才對。我們先把這個事情按定一下:就是說你是沒有見的功能。沒有見的功能,就不是一個心法,是一個色法,所以出來的時候障礙虛空,回去的時候障礙眼睛。
「又見華時,目應無翳,云何晴空號清明眼?」這個花是沒有照見的功能,是一個色法,那麼「又見華時」,就是花假設從眼睛出來了,已經顯現在虛空了。這個時候你眼睛應該是乾淨沒有障礙,因為你的障礙已經從花裡面出來了。那麼這個時候,你的眼睛應該是清淨的啊,怎麼能夠說一定要見到沒有花相的晴空才叫清明眼呢?你看到花的時候也應該叫清明眼嘛,因為它障礙已經出來了嘛!所以不合道理。你說這個花從眼睛中出,也不合道理。
【297】色陰虛妄,本質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這樣子講,這個花到底是怎麼來?我們看總結。
(經文)是故當知,色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身為一個色法,它只是一個循業發現而已,是我們的業力把它變現出來。它也不是從真如本性而來,它也不是從本覺真智而來,是我們一念妄動產生一個虛妄的業力,這個業力把它顯現出來。當業力消失的時候,你現在的色身就消失掉,就這麼回事。所以它的本質只是一個暫時存在的假名、假相、假用,而它的真實的本體的道呢,是非因緣非自然。它是不變,非因緣表示它是不變;非自然表示它是隨緣。它的本質是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
這個五陰啊,五陰之道,我們根據古德的開示,把它分成四種,四種道。凡夫認為五陰是真實的實有,對五陰產生了一種我執,一個能受用的我、一個所受用的法。這個能所的對立產生了惑業苦。所以,我們在五陰當中所覺悟的是一個生死之道,產生執著嘛。小乘認為五陰是無常、苦、無我。他看到五陰是怎麼想?這個色身是不清淨的、是無常的、是痛苦的、是沒有主宰性的,所以他趨向於一種偏空的涅槃之道。在大乘權教的法中,它認為五陰的諸法是因緣和合而生的,是緣起性空的,於是成就了菩薩的六波羅蜜的功德。在大乘的圓教當中,認為五陰——這個生滅變化的五陰,當體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它是生滅法,但是它的體就是不生滅,就是所謂的不二法門,因為它本質就是即空、即假、即中,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所以,我們就可以從五陰當中稱性起修,就路還家。
【298】色法本身沒有對錯,問題是你能否從色法當中悟道!
這個觀念很重要!我們講「就路還家」,是說你現在有一個色身,這個色身是凡夫的色身,但是你如果把這個色身給自殺了,殺死了,你也不能回家了,因為這個道就在你的色身當中,就看你會不會去覺悟。你要不覺悟的話,你就被色身所轉;你要能夠覺悟,你就能夠轉色身而成為如來藏妙真如性,因為它的本質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所以問題不在色身。你說你用手去偷東西,你把手砍斷了也沒有用。這個手它有道嘛,你可以用手來拜佛、用手來擦佛像嘛。你失去了這個道,你就被這個色陰所轉。迷者,被色陰所轉;悟者,你就能夠轉色陰入如來藏妙真如性。所以色法本身沒有所謂的對錯,問題是你是不是能夠從色法當中悟道。佛陀講得很清楚嘛,它是「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這個就是中道的道理。我們只是當面錯過,如此而已。這個地方講到色陰的真實相。因為我們被表相所迷惑,所以佛陀要開顯出真實相。
【299】每個人都有感受,這個感受是怎麼來的呢?
子二、明受陰即藏性。
┌(舉喻合法)阿難!譬如有人,手足晏安,百骸調適,忽如忘生,
│ 性無違順,其人無故,以二手掌於空相摩,於二手
│ 中,妄生澀滑冷熱諸相,受陰當知亦復如是。
│
│ ┌(標非二處)阿難!是諸幻觸,不從空來不從掌出
│ │
├(就喻詳辨)┼(非從空來)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旣能觸掌,何
│ │ 不觸身?不應虛空選擇來觸。
│ │
│ └(非從掌出)若從掌出,應非待合,又掌出故,合
│ 則掌知,離則觸入,臂腕骨髓,應亦
│ 覺知入時蹤跡。必有覺心知出知入,
│ 自有一物身中往來,何待合知,要名
│ 為觸?
│
└(結妄歸真)是故當知,受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我們看第二段,「明受陰即藏性」。
前面的色陰是一個色法,這以下的受、想、行、識是一個有明了性的心法。這個「受」就是領納。當我們的六根去接觸六塵的時候,或者說我們的心跟境接觸的時候,會產生一個感受。我們遇到了如意的境,產生快樂的感受;遇到不如意的境,產生痛苦的感受;遇到中庸的境,產生不苦不樂的感受。這個受就是心法的一個最微細的開始。我們看這個受本身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的道理。
先看第一段。
(經文)阿難!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調適,忽如忘生,性無違順,其人無故,以二手掌於空相摩,於二手中,妄生澀滑冷熱諸相,受陰當知亦復如是。
說我們這個感受。每一個人都有感受,這個感受是怎麼來的呢?佛陀說:譬如說有一個健康的人。這個人他的雙手雙腳、四肢感到非常的快樂,感到非常的安穩,可以說整個身體是非常的調和順適,身體健康,心情愉快。在這種情況之下,「忽如忘生」,他忽然忘記自己身體的存在,而心中是處在一種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的捨受當中。「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調適」,是表示我們心中一種如如不動之理;「忽如忘生,性無違順」,是表示這種如如智。這個時候是能所雙亡的一個平等狀態,是我們一種真實的本來面目,這個時候沒有任何感受出現。就是我們本來是沒有感受的。
本來是沒有感受的,那怎麼會有感受呢?「其人無故,以二手掌於空相摩。」這麼一個健康的人,突然間無緣無故地就用兩個手掌在虛空中互相搓摩。這兩個手掌比喻的是根跟塵,根塵的相互的作用就比喻我們一念妄動的產生。這個時候在兩個手掌當中,因為互相的活動,就產生了「澀滑冷熱」四種的感受出現。「澀」,蕅益大師說,什麼叫「澀」呢?就三途的苦受,刀山油鍋的痛苦的苦受叫「澀」。「滑」,表示人天安樂的感受。「冷」,表示二乘枯寂的感受。二乘涅槃,冷,枯寂的感受。這個「熱」,比喻菩薩那種莊嚴榮耀的感受。有四種感受,剛好是配九法界的感受。
「受陰當知亦復如是。」就是我們那個感受是本來沒有的。這個「本來沒有」很重要!因為本來沒有,所以我們才可以改變。如果我們本來就有色身,那你怎麼修行都沒有用,因為它本來就有嘛,它是有實體。那麼因為它本來沒有,這件事就好辦了。它是後來才有的,它是因緣生。所以諸法因緣生這個道理很重要。因為「因緣生」,所以我們可以怎麼樣?我們可以逆向操作,讓它「因緣滅」。所有的東西,好就好在它因緣生。它要不是因緣生,你都沒辦法改變。你今生是這樣子,你來生還是這樣子,你永遠都是這樣子,因為它不是因緣生嘛。那就完了。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本來是沒有感受的,突然間莫名其妙地用手去搓摩虛空,然後才開始有感受。就是要有因緣才產生感受。第一段是作一個總標。
【300】感受從虛空而來嗎?是從掌出嗎?
我們往下看。
(經文)阿難!是諸幻觸,不從空來,不從掌出。
我們應該從這個感受的功能當中去找它背後的道,說這個感受你從什麼地方來?佛陀作一個總標說,這種虛幻的觸受不是從虛空而來,也不是從手掌而出。因為手掌在虛空搓摩,虛空跟手掌交互作用——這個根塵的交互作用,產生出來。但是它不是從虛空而生,也不是從手掌而生。
這以下詳細說明。
(經文)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能觸掌,何不觸身?不應虛空選擇來觸。
假設你這個感受從虛空而來,那麼這樣子就有問題了:這個虛空給你產生感受,在你的手掌當中產生感受,那麼虛空是無所不在的,它既然可以給你手掌產生感受,它也可以讓你身體的每一個地方都產生感受啊。那為什麼你只有在手掌才產生感受,其他沒有感受呢?「不應虛空選擇來觸」,你不可以說虛空選擇性地只在手掌給你感受,在腳就沒有給你感受,這不合理的。所以從虛空而來是不對的,因為虛空徧滿嘛,它既然給你手掌感受,它也應該給你身體任何部位感受。我們的感受只出現在手掌,所以從虛空而來不合道理。
(經文)若從掌出,應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則掌知,離則觸入,臂腕骨髓,應亦覺知入時蹤跡。必有覺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來,何待合知,要名為觸?
說是應該是從手掌而出嘛!因為你手掌在那個地方搓摩才產生感受嘛,這個感受應該從手掌出才對呀。佛陀說,假設這種感受是從手掌而出,真的它可以產生感受,就不必等待你兩個手在那邊互相地摩擦。又者,既然從手掌而出,你兩手相合摩擦的時候會產生這種澀滑冷熱的感受,那麼當你兩手分開、不再搓摩的時候,你的感受應該回到你的身體啊。因為你的感受是從手中出來,等到你的手分開了,不再搓摩的時候,感受應該回去嘛。回到哪裡呢?回到你的手臂,回到你的手腕乃至回到你的骨髓。那麼你的手臂、手腕、骨髓都應該有這種澀滑冷熱的感覺,甚至於你可以感受到它回去的蹤跡:我的感受回到了手臂了,回到了手腕了,回到了骨髓……,這樣才對。
如果你一定有一個感受能夠知道它從手臂、手腕出來到手掌,又能夠從手掌回到手腕、手臂,那麼這樣子講,你的身體裡面有一個感受在跑來跑去,有往有來,你何必等到兩個手掌去互相搓摩才有感受呢?既然你的感受從手掌而出,你的手掌裡面真的有一個感受存在,在身體跑來跑去,那你就不必靠兩個手掌互相摩擦,它隨時可以出來。但事實上,我們只有摩擦的時候才有感受。你說,誒,我眼睛看到花才有感受。為什麼有感受呢?因為你眼睛看到花;你不看的時候,這個感受就沒有了。
【301】你要從感受中去覺悟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這才重要!
所以,我們可以得到結論:
(經文)是故當知,受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所以感受是一種虛妄。比如說,你這個人很喜歡吃麵,你眼睛看到麵就有快樂的感受。這感受從哪裡來?是從麵中出來,還是從眼睛出來?你說麵會產生感受,那應該每個人看到麵都快樂。為什麼他看到不快樂,你看到快樂呢?如果麵真的產生感受,真的有感受,那應該每一個人看到麵都快樂。你說眼睛看到麵,眼睛產生感受,那你不要看麵,你看到每一個人都產生快樂,你為什麼一定要看到麵才產生快樂?
所以,這個感受是虛妄的、不真實的,那是業力變現出來的。從唯識學上說,這個感受跟福報有關係。你看,你一天當中要看到很多很多的人、看到很多很多的事,如果你大部分的時間都感到痛苦,說明你這個人善業很薄弱,沒什麼福報。諸位可以試試看。你剛出家的時候,前面半年大概是最難過的時候。因為你大概人世間福報花得差不多了,才開始修行,痛苦感受出來了,所以你來到僧團,大部分是沒什麼資糧。但是你在三寶這個大福田的地方懺悔業障、積集資糧,你發覺你每天每天感受不一樣。
我跟諸位講一個真理。你看我們今天住在同樣的地方,住在同樣的佛學院,我們吃同樣的飯菜,住同樣的地方,但是每一個人感受不一樣,因為每一個人善業不同嘛。所以這個感受是不真實的,它是一種循業發現,但是它背後的道是真實的。什麼是真實的?它的道理是即空、即假、即中。你要從感受當中去覺悟那個道理,從受的變化當中覺悟:哦,原來生命的真相是即空、即假、即中,是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這才重要。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皆共成佛道
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淨土教觀學苑 版權所有
歡迎各方免費流通,若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請勿用於商業盈利。
Copyright ©
masterchingch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網址: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信箱:info@masterchingche.or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淨土教觀學苑
【Facebook】https://m.facebook.com/www.masterchingche.o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