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淨下界法師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修改、增刪、販售
編輯出版:淨願蘭若 釋心賢
第51.首楞嚴經卷四。結責迷情:答滿慈重徵妄因。
結責迷情。經文:
如何世間三有眾生,及出世間聲聞緣覺,以所知心,測度如來無上菩提,用世語言入佛知見?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汝與眾生亦復如是。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由不勤求無上覺道,愛念小乘,得少為足。
答滿慈重徵妄因。經文:
富樓那言:我與如來寶覺圓明,真妙淨心,無二圓滿。而我昔遭無始妄想,久在輪迴,今得聖乘,猶末究竟。世尊諸妄一切圓滅,獨妙真常。敢問如來,一切眾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淪溺?
明妄本無因。經文:
佛告富樓那:汝雖除疑,餘惑未盡。吾以世間,現前諸事,今復問汝。汝豈不聞,室羅城中,演若達多?忽於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瞋責己頭,不見面目,以為魑魅,無狀狂走。於意云何?此人何因 無故狂走?富樓那言:是人心狂,更無他故!
顯法。經文:
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
結合。經文:
況復無因,本無所有。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末歇狂,亦何遺失?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51《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四》講記
目錄
【619】為什麼不能安住在外境來修學?
【620】當我們把心帶回到心性的時候,應該怎麼修呢?
【621】怎麼判斷你的修行在進步?
【622】凡夫二乘最大的毛病在哪裡?
【623】我們本具心性的功德為什麼不能顯現?
【624】如何把咒的功德開顯到最大的力量?
【625】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這對你怎麼去作微密觀照很重要!
【626】一切眾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淪溺?
【627】眾生為什麼會把心性弄到這個分上?
【628】達妄本空,是說妄想是沒有實體的,只就是一念的迷情!
【629】妄想的作用可怕在哪裡?
【630】身為一個沒有根源的妄想,它最怕你迴光返照。
【631】為什麼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的鴦掘摩羅,還能證得阿羅漢果?
【632】整個首楞嚴王三昧的第一個觀念——達妄本空,這很重要!
【619】為什麼不能安住在外境來修學?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
111 頁。癸三,結責迷情。
當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要把握兩個很重要的原則:第一個就是它修學的方法,第二個就是它修學的目標。
那麼,首楞嚴王的修學方法是什麼呢(這一點蕅益大師很強調)?兩句話:第一句話是稱性起修,第二句話是全修在性。稱性,這個「性」是指的我們眾生本具的性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現前一念心性;這個「稱」是隨順、安住的意思。也就是說,在整個生命當中,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一定要安住在心性,不能安住在外境。
為什麼我們不能安住在外境?這當中有三個過失:
第一個,外境是對立的。你看,我們只要這一念心落入了外境的事相,馬上產生好壞、得失、成敗的對立。對立的世界是很容易刺激我們產生煩惱的,貪瞋的煩惱。因為如意的境界我們產生快樂,就產生貪;不如意的境界產生痛苦,就產生瞋嘛。所以,你的心經常住在外境,你一定經常起煩惱,因為你的心住在錯誤的地方。
第二個,外境是生滅的,它變來變去。你今天認為它是這樣,它明天又變化了,所以弄到你自己覺得躁動不安:弟子心不安。我們為什麼心不安呢?我們的心本來沒有不安啊,為什麼會不安呢?因為你的心老是注意某一種事情,而這件事情又不斷地變,你就跟著它變,所以弄到你自己非常不安,是你自己找麻煩。因為外境本來就是變化的,它是業力所變現的,所以,經常住在外境的人會覺得自己躁動不安。
第三個,外境是有限量。你只要住在一個外境來修學善法,你的功德就不能圓滿。
所以,在本經當中佛陀一再告訴我們,我們的心跟外界的人事接觸的時候,記得把心帶回家,你一定要安住這一念心。要站在心性的角度來面對生命,用一種歷練的角度來面對生命,而不是用受用的角度來面對生命。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稱性起修。也就是說,你一定要安住現前一念心性來修學,不能安住在外境來修學。這個觀念是非常重要的。
【620】當我們把心帶回到心性的時候,應該怎麼修呢?
那麼,當我們把心帶回到心性的時候,應該怎麼修呢?全修在性。你這個時候在心性當中要修習空假中三觀。前面是強調性德,這一段是強調修德。用空觀來照了我們空如來藏,去觀察我們這一念心是本自清淨,來破除我們的無明妄想。假觀是照了不空如來藏,我們這一念心本來具足,安立種種的假相來啟發我們心中的功德。空觀是破惡,假觀是生善,中觀就是一個空有同時、空有無礙的平衡,中道了義的平衡。
我們在整個修學當中一定要安住現前一念心性來修學空假中三觀,而整個修學的目的還是在開顯你心性本具的功德。所以,人生只是當作你一個歷練的對象。這個就是修《楞嚴經》的主要的中心思想。生命不是讓你來受用的,生命是來給我們歷練的。抱著歷練的態度你才能夠修首楞嚴王三昧。
【621】怎麼判斷你的修行在進步?
這個方法掌握以後,我們的目標是什麼呢?修學目標前面有說過,就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所以,當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經常用這兩句話來檢討自己,就發覺心中的相一天一天慢慢減少了。雖然在人事的複雜因緣當中不斷地活動,但你心中的我相人相減少了,這表示你這個人進步了。你心中的功德法增加了,你的慈悲心、智慧心、布施的心、禪定的心這種善法的力量增長了,這個就是一種進步。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如果說越修行心中的相越多,那就糟糕了,你的心中又修行又是心有千千結,那你這個方向就肯定錯誤了。所以我們經常用離一切相而即一切法來檢討自己,是不是很正確地走在首楞嚴王三昧的目標上。這個目標是來檢討自己的。
這就是我們修《楞嚴經》的兩個主要原則。
【622】凡夫二乘最大的毛病在哪裡?
癸三、結責迷情 。
┌(總責迷情)如何世間三有眾生,及出世間聲聞緣覺,以所知心,
│ 測度如來無上菩提,用世語言,入佛知見。
│
├(舉喻發明)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
│
└(法合勸修)汝與眾生,亦復如是,寶覺真心,各各圓滿,
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
由不勤求無上覺道,愛念小乘,得少為足。
前面佛陀講到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所謂離一切相而即一切法的觀念以後,這個地方做一個總結,來訶責凡夫跟二乘心中的迷情。
我們看經文的地方總共有三段,先看第一段。
(經文)如何世間三有眾生,及出世間聲聞緣覺,以所知心,測度如來無上菩提,用世語言,入佛知見?
這一段就是一個總標,把凡夫跟二乘的迷情標出來。我們簡單地說明一下。
我們前面說過,凡夫二乘最重要的迷情就是心外求法。他不管修什麼樣的善法,都沒有安住現前一念心性。我們看下面的經文就知道了。
「如何世間三有眾生」,這個「如何」,蕅益大師說有責備的意思,就是「為什麼」。在有漏的世間當中的三有,包括了欲有、色有、無色有。三有這個「有」,是包括整個三界的有漏的因果。有漏的因果怎麼產生的呢?其實就是我們眾生一念向外攀緣的迷情而有的。比方說,欲有,他所追求的就是五欲的果報。他為什麼去布施?為什麼修學五戒?為什麼修學十善呢?他心中是追求一種五欲的果報相。色有,他所追求的是一種清淨的色法。他為什麼修學禪定?他就是要追求一種清淨微妙的色法,所以他變成一個色有。無色有呢?他所追求的就是那一念的分別心,他要的是那個寂靜的分別心。也就是有這一念的迷情的因素,就招感了果報,由果報當中又產生另一念的迷情,而構成了一種三有的循環。
「及出世間聲聞緣覺」,二乘人心中也有迷情,他離開了一念心,追求心外的一個偏空的寂靜的涅槃。這個也是他的迷情,他也是不喜歡安住在現前一念心性。
所以佛陀做一個總結:總而言之,凡夫跟二乘的最大的毛病,就是以自己狹隘、有限量的分別心來測度如來的無上菩提。這個「以所知心」,我們前面講過了,就是凡夫跟二乘的迷情。凡夫執著在有相的地方,二乘執著在偏空的地方,總而言之都是一念的向外攀緣。以這種向外攀緣的心,來測度如來的無上菩提。這「無上菩提」,蕅益大師解釋,就是前面所說的我們一念心性具足即空即假即中圓三諦理。用世間分別的語言來想像佛陀的知見。這個佛陀的知見是約著智慧,就是空假中三觀。前面的無上菩提是約著如如理,就是講真諦、俗諦、中諦的道理。
佛陀意思是說,凡夫修習五戒十善也沒有錯,二乘人修四諦十二因緣也沒錯。錯不在他的法門,而是他的心態有問題。心態決定我們的狀態。所以這個地方佛陀訶責的正是凡夫跟二乘的心態,沒有真實地把心帶回家,就造成了這樣子的流轉跟偏空涅槃的產生。
【623】我們本具心性的功德為什麼不能顯現?
這以下講出一個譬喻。
(經文)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
這個譬喻說,古代有四種非常精緻美妙的樂器:琴、瑟、箜篌、琵琶。這四種樂器被工匠做出來的時候,它的確是具足美妙的音聲,但是,你如果沒有非常善巧的指頭、沒有正確的方法來彈它的話,這個美妙的音聲是表現不出來的。琴瑟箜篌是指的我們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具足妙音,就表示它具足了圓三諦理,它本身的功德就具足離一切相,即一切法的功德。為什麼這功德不能顯現呢?是因為我們沒有真實地去產生正確的觀照,一念的向外攀緣,所以變成這個功德不能顯現。
我們看第三段的合法。
(經文)汝與眾生,亦復如是,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由不勤求無上覺道,愛念小乘得少為足。
這段是把前面兩段做個總結。這個地方,「汝」指的是富樓那尊者乃至於整個二乘的無學,這個「眾生」包括整個凡夫外道。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寶覺真心,各各圓滿」。這個「寶」指的是我們心中的光明,這個「覺」指的是覺性。就是我們這一念心性本來具足光明,本來具足覺性,是圓滿的,沒有欠缺,可以說在凡不減、在聖不增。這樣一個圓滿的心性跟諸佛是平等無差別的。
但是,佛陀在用這一念心性的時候,佛陀「如我按指,海印發光」。佛陀在使用這一念心性的時候,手指輕輕一按,表示佛陀的起心動念、舉手投足都跟海印三昧相應。海印三昧指的是:入此三昧,一切的世間法、一切的出世間法都能夠如實地顯現,像大海能夠顯現萬物一樣,有種種的事事無礙的境界。佛陀在用這一念心性的時候,他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海印三昧的事事無礙;而我們凡夫在使用這一念心性的時候,是起心動念「塵勞先起」,給自己創造很多的煩惱跟障礙。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就是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就沒有真實地瞭解大乘的圓三諦理而生起迴光返照,只是愛念人天果報,或者愛念小乘的偏空涅槃,「得少為足」。因為我們心中向外攀緣,得到一個人天的安樂相,得到一個偏空的寂靜相,就整個相狀不得了啦,就把這個心性給放棄了,弄到最後自己障礙重重。
這個地方意思就是說,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就像一個琴一樣,這個琴本來是可以彈出很好很好的音聲,但是我們沒有正確的方法,就把聲音彈得很差。
【624】如何把咒的功德開顯到最大的力量?
當然,這個地方就講到,方法是很重要,觀照力是很重要的。我們要想一個問題:我們每天持大悲咒,大悲咒總持觀世音菩薩所有的功德。觀世音菩薩持大悲咒的時候,不得了,成就種種的海印三昧、無量無邊的波羅蜜。為什麼我們在持大悲咒的時候,卻覺得大悲咒進入到我們的心中效果好像很有限。我們這一念心也沒有比觀世音菩薩的心差,大悲咒也是那個大悲咒,問題出在哪裡呢?按這段經文的意思就是,我們沒有去做一個正確的觀照,沒有正確地去迴光返照我們這一念心,所謂的三諦理,如實空,所謂「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沒有這樣的一種微密觀照。
前幾年有一個西藏的法王來台灣傳法,傳一個觀音法門。他主要就是持大悲咒,持觀音的本尊咒。他在傳法以後,很多記者問他說,你傳什麼法?西藏法王說,其實傳的法很簡單,就是你在持觀世音菩薩本尊咒之前,你要相信你這一念心本來就具足觀世音菩薩所有的功德,要從這一念心出發去持咒。「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你整個修行都是這個觀念,安住在這一念心來持咒。假借這個咒語,還是在開顯我們的自性功德,「託彼依正,顯我自性;」「稱性起修,全修在性。」
印光大師常說,「無不從此法界流」,這個「法界」就是一念心。由我們這一念心而發動的咒語,整個咒語還是在開顯我們一念的心性,「無不還歸此法界」。你用這個思想來持咒,你可以把這個咒的功德開顯到最大的力量。就像你彈琴一樣,你方法對了,它聲音自然就出來了。
這個地方佛陀已經把前面的三諦理講得快完了。佛陀一再地強調:觀照力是很重要的。蕅益大師說,整個大乘佛法不離開理觀跟事修。理觀就像一個人的眼睛,事修就像一個人的腳。如果沒有理觀的引導,我們事修就會變成事倍功半。這個地方等於是強調,凡夫二乘因為沒有正確的理觀,雖然有一些布施、持戒乃至於禪定、智慧的善法,還是不能成就圓滿的功德。
【625】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這對你怎麼去作微密觀照很重要!
丁二、明迷悟因緣無性 分二:戊一、答滿慈重徵妄因;戊二、答阿難再執緣起。
那麼應該怎麼作理觀呢?這以下第二段就非常重要了。丁二,明迷悟因緣無性。
這一段經文,等於是把前面的「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做一個總結,就是佛陀準備要講修行方法了,所以把前面的觀念作總結。這段經文大家要很清楚,你在修學念佛、持咒、拜佛的時候怎麼去作微密觀照,這個地方是很重要的。
我們把標題解釋一下,「明迷悟因緣無性」。
這個「迷」指的是整個九法界心中的惑、業、苦;這個「悟」指的是十方諸佛的法身、般若、解脫;「無性」就是沒有真實的體性。也就是說,十方諸佛之所以產生法身、般若、解脫,它本身也是一個因緣所生法;眾生所產生的煩惱障、業障、報障也是因緣所生法。從心性的本體來說,兩個都是畢竟空寂的,都是離一切相的,都是後來的因緣而有的。這個思想,後面佛陀就把它會歸成兩種思想:第一個「達妄本空」,第二個「知真本有」,來當作我們止觀的一個主要觀念。
【626】一切眾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淪溺?
戊一、答滿慈重徵妄因 分二:己一、問;己二、答。
我們看第一段的戊一,答滿慈重徵妄因。滿慈子就是富樓那尊者。
前面的經文中,佛陀一再強調:十方諸佛因為背塵合覺,所以產生了事事無礙的功德;一切眾生因為背覺合塵,所以產生了塵勞的相狀。講到因為凡夫的迷跟諸佛的悟,就產生了差別的果報。
這個時候滿慈子就奇怪了,說為什麼凡夫會產生迷惑,為什麼諸佛就會產生覺悟呢?這個到底是怎麼來的呢?難道這個是先天造成的嗎?好像說,是不是有些人就注定了一輩子要做凡夫,有些人注定一輩子要做二乘?是不是有些人一輩子就一定可以成佛?那是不是有他的自性可言呢?它這個地方主要是問,凡夫為什麼會產生迷惑呢?問這個迷惑的原因在哪裡。
這個地方有問跟答。
己一、問
┌(法本不二)富樓那言:我與如來寶覺圓明真妙淨心,無二圓滿。
│
├(迷悟成差)而我昔遭無始妄想久在輪迴,今得聖乘,猶未究竟。
│ 世尊諸妄一切圓滅,獨妙真常。
│
└(重徵妄本)敢問如來,一切眾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淪溺?
富樓那尊者聽過前面的開示以後,得到一個結論。他說,我現在知道了,我們跟十方諸佛,這一念心性——這個覺悟清淨的心體,可以說是無二無別,各各圓滿,在凡不減,在聖不增,這一點我徹底地明白了。體性上當然是圓滿,但作用就有差別了。但是事實上,從因緣上,我跟一切眾生卻遭受了無始妄想的誤導,我們這一念心是心隨妄轉、向外攀緣,所以長久以來在三界六道輪迴當中。我現在雖然透過修四諦法門而成就了小乘的阿羅漢果,但是還沒有把心性的究竟功德開顯出來。我們凡夫、二乘其實都沒有把心性的功德顯現出來。
而身為十方諸佛,卻是「諸妄一切圓滅」。這個地方指的是斷德。佛陀用空觀的智慧來消滅一切的妄想,能夠離一切相。「獨妙真常」指的是佛陀的智德。佛陀又在空觀當中,在本來無一物當中生起假觀,又安立了種種佛法的假名、假相、假用,來成就自己種種的波羅蜜。這個講智德圓滿。
那麼佛陀能夠成就斷智圓滿:因為斷德的關係而成就大涅槃,因為智德的關係而成就大菩提,這怎麼會有這麼多差別呢?所以「敢問如來」,就是請問如來,我們為什麼就會產生妄想,佛陀為什麼就不產生妄想呢?這個問題在哪裡呢?我們凡夫的妄想遮蔽了自己心中的光明,來受此三界的果報。
佛陀前面一再地強調,凡夫因為一念的迷而產生生死的輪迴,佛陀因為一念的悟而成就功德莊嚴。這個地方就問,凡夫那個迷是從哪裡來,是什麼因緣而產生迷惑的?先要把這個根源找出來,要不然就不能斷了。
己二、答 分二:庚一、明妄本無因;庚二、明真亦無得
看佛陀回答。佛陀回答當中分兩段,第一段是「明妄本無因」,二「明真亦無得」。
這兩段太重要了,整個止觀的會歸處了。第一個說明眾生的無明妄想是根本就沒有原因的。我們一再強調,一個東西的生起如果是有原因的——「你從什麼地方來?」哦,它有一個生起的處所,那表示它有實體。有實體的東西你就斷不了了,你頂多只是讓它調伏下來,讓傷害程度降到最低而已。但事實上這個是沒有實體的。換句話說,不管你煩惱多重,你一定可以把它消滅。為什麼?因為它沒有實體,它只是一個虛妄相,它只就是一念的迷情。妄本無因,因迷故有。它只是一念的迷情。
這個地方就講到整個《楞嚴經》迴光返照時的第一個觀念:達妄本空。我們看佛陀怎麼去發揮達妄本空的思想。
【627】眾生為什麼會把心性弄到這個分上?
庚一、明妄本無因 分二:辛一、立喻;辛二、顯法;辛三、結合。
辛一、立喻
(經文)佛告富樓那:汝雖除疑,餘惑未盡,我以世間現前諸事,今復問汝,汝豈不聞室羅城中演若達多,忽於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瞋責己頭,不見面目,以為魑魅,無狀狂走。於意云何?此人何因無故狂走?
(經文)富樓那言:是人心狂,更無他故。
佛陀這以下等於講出一個譬喻了。佛陀說,「汝雖除疑」,你現在對於性相不二的道理已經很清楚了,但是對於微細的疑惑,對於這個「達妄本空」、「妄本無因」的迷惑還沒有去除。這個道理當然是甚深,那我只好用一個世間上現前已經發生的事實來告訴你。
佛陀說,富樓那尊者,你有沒有聽說過,過去在室羅筏城發生過一件事情。說有一個人,這個人叫演若達多。他有一天睡醒以後,早晨起來,精神飽滿,就到浴室去,用鏡子來照自己的面目。那麼照一照的時候,他突然間生起一念的癡狂之心,就愛著鏡中的頭的影像。我們去照鏡子,頭面對鏡子,在鏡子上產生一個頭的影像。他對這個鏡子上的頭的影像特別的愛著,他認為這個就是他生命的全部了。為什麼呢?因為他感覺到這個鏡子裡的影像非常清楚,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非常清楚。這個時候他反過來來責備自己真正的頭。他說,你看鏡中的頭多好,我一看,看得清清楚楚;我這頭一點用都沒有,我也看不到我自己的頭。所以他「瞋責己頭,不見面目」,說我寧可愛鏡中的頭,也不要愛我真實的頭。產生這樣的一個顛倒癡狂之心以後,他就認為說他的頭不見了,或者他的頭根本就沒有用:我的頭怎麼會長在鏡子上面呢?「以為魑魅」,一念的向外攀緣以後,他就認為自己是一個「魑魅」,一個曠野中的野鬼,就整個發狂,到處奔走,就問人家說,你有沒有見到我的頭呢?有這麼一件事情發生。
佛陀就問富樓那尊者說,這個演若達多,什麼樣的因緣使令他癡狂而奔走呢?富樓那說,這個人之所以奔走,只就是一念的癡狂之心,沒有其他的原因。因為他早上睡起來好好的嘛,精神飽滿,他就是去照鏡子的時候,突然看到鏡子裡面產生一個影像,他就喜歡那個影像,然後就不喜歡自己的頭。這個哪有什麼原因呢?只就是一念的迷情。
我們把這個譬喻做一個疏通。
蕅益大師說,這個演若達多指的是一切眾生,這個頭就是我們眾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他去照鏡子,用鏡子來照這個臉,就是一念的無明妄動,心外攀緣。見到鏡子上面的影像,就指的我們迷真起妄,產生了三細的煩惱,阿賴耶識就產生了。產生了鏡中的影像以後,又喜歡它,又愛鏡中頭。前面是迷真起妄,這以下又執妄為真,產生第六意識的愛取,去造業,最後到處狂走。到處狂走,就指的是眾生的六道輪迴。
所以追根究底,眾生為什麼會把心性弄到這個分上?就是最初的一念迷情,就是一念的心外攀緣。這是講到根源,就是一念的向外攀緣的迷惑心,其他沒有任何原因了。
【628】達妄本空,是說妄想是沒有實體的,只就是一念的迷情!
辛二、顯法。
┌(總標無因)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
│ 若有所因,云何名妄?
│
│ ┌(輾轉無始)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
│ │ 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
└〖別明妄相〗┤
└(虛妄無生)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
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
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
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
(經文)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
這裡做一個總標。
佛陀說,我們眾生本具的妙覺……這個「妙覺」,蕅益大師解釋是寂而常照,強調的是如如智,眾生本具的如如智。「明圓」是指的照而常寂,是眾生本具的如如理。這個如如理跟如如智,本來是圓滿,本來是具足,而不假修德,是本來具足的。這個妄想既然稱為虛妄的妄想,它怎麼有原因呢?假設妄想有它生起的原因,就表示它有實體。有實體的東西,又怎麼能夠稱為妄呢?
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在九法界輪轉,有一個共同的原因,都是被妄想所誤導。如果妄想有實體,那就糟糕了,凡夫永遠是凡夫,阿羅漢一輩子就做阿羅漢,菩薩你就永遠做菩薩。你沒有改變的機會,因為妄想是有實體的,你不能夠解脫它的,你改變不了它的。這個地方是說達妄本空,是說妄想是沒有實體的,只就是一念的迷情。這一念迷情,只要你生起微密的觀照,把它「啪」照破以後,你就醒過來了。
【629】妄想的作用可怕在哪裡?
這以下佛陀就開示說,為什麼妄想是沒有實體。看第二段跟第三段。
(經文)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
佛陀講到妄想的作用,它的作用也是很可怕的。先講它的作用的可怕。說凡夫因為有這個妄想,然後產生一種展轉的作用,而產生了三細六粗,才有所謂的三界六道輪迴的果報。
為什麼會有三界呢?為什麼會有地獄呢?其實就是我們過去的妄想創造出來的。這個創造出來以後會產生什麼問題呢?會產生一種展轉的力量。展轉的力量就是所謂的「從迷積迷」。因為我們過去打的某一種妄想,今生就出現了這樣的果報,而我們對這個果報又產生同樣的妄想,又會產生來生的果報,這個就是「從迷積迷」。本來是因為過去的迷而產生現在的果報,那麼現在的果報又產生現在的迷,又產生未來的果報,這樣子就造成一種輪迴的相續的力量,經歷了很多很多的塵點劫。現在聽到佛陀發明這個所謂「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的道理,我們還是不敢去迴光返照,還是不敢去直下承當。好像說還是離不開妄想,這是一種習慣,展轉的一種力量。
這個地方是講到,妄想的作用的確在我們心中是很強大的,對我們產生很大的影響。
【630】身為一個沒有根源的妄想,它最怕你迴光返照。
這以下講出妄想的根源。它的力量雖然大,但是到底這個妄想的根源是從什麼地方而來呢?你從什麼地方而來呢?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這個無量無邊的妄想,其實就是一念的向外攀緣的迷情而已。「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假設我們能夠真實地根據《楞嚴經》的指示迴光返照,所謂的正念真如,真實地觀察達妄本空,所謂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個時候整個妄想就沒有一個依止的處所。所以,其實妄想「尚無有生,云何有滅」呢?我們這個妄想,其實它最初連生起的因都沒有,又如何去消滅它呢?
所以說,真正證得無上菩提的十方諸佛,當他成佛以後,他開始去回憶他過去做凡夫的時候,就好像什麼景象呢?就好像「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就像一個醒過來的人去回憶他過去所做的夢。對這個夢,心中雖然精明,即使諸佛有很多很多的殊勝的善巧的智慧,但是「欲何因緣,取夢中物」?他又怎麼能夠很清楚地把自己夢中的人事來指示使令他人去瞭解呢?因為夢中的事本來就是沒有的,只就是一念的夢心。因為你睡覺了,產生一念的夢心,所以產生很多的人事;你醒過來的時候,那個夢心消滅了,就覓之了不可得了。我們睡醒以後,剛剛做了很多夢,但是你可以把夢境告訴別人嗎?沒辦法。
【631】為什麼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的鴦掘摩羅,還能證得阿羅漢果?
也就是說,其實修行,就是我們說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個地方在我們懺悔業障的時候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你看每一個人,我們是帶著煩惱跟業障來修學,每一個人都是如此。就像上帝說的,每一個人都有罪。這一句話是對的,我們是有罪,所以才來輪迴的,這是事實。但是同樣有罪,有些人進步很快,有些人進步很慢。這個地方就有問題了,就是方法有問題了。你看有些人,他雖然煩惱很重,他修了幾年以後他整個轉過來,你跟他接觸,欸,沒有煩惱的味道了。有些人煩惱很重,十年後你看他,煩惱還是很重,沒什麼改變。他每天都做功課,但是你看他煩惱還是很重。為什麼呢?其實這個關鍵,蕅益大師說,真實的懺悔在於這個「覓之了不可得」,是真實的懺悔。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弟子叫鴦掘摩羅。這鴦掘摩羅本來是住在室羅筏城的一個外道。他受他師父的錯誤的引導,他師父說你要去殺一千個人,然後把他們的指頭串成一個花蔓掛在胸前,我才告訴你一個修習涅槃的法門。結果他殺了九百九十九人,殺到整個瞋心達到極限,殺到整個城市大家都不敢出來了,跑的跑、躲的躲,看不到人。還差一個人,他就想到要去殺他自己家裡的母親。慈悲的佛陀就知道了,就過來引導他。他去追佛陀的時候,佛陀就跟他保持一定的距離。他走得慢,佛陀就走得慢;他走得快,佛陀就走得快。所以他就很緊張,說,沙門,你停下來,停下來。佛陀說,我早就停下來了,你還沒有停下來。這個時候佛陀跟他開示佛法以後,他就產生迴光返照。一念的迴光返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這個時候他整個煩惱就息滅了,向佛陀懺悔,後來出家以後,今生證得四果阿羅漢。
這個人今生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還證得阿羅漢果!如果這個煩惱有真實的體性的話,他怎麼做得到?乃至於我們淨土宗帶業往生,我們無量劫來造了這麼多的殺盜婬妄的罪業,我們為什麼能夠往生到淨土去?這個諸位要想想看,因為煩惱跟罪業都不真實。夢境裡面,你在做夢的時候跟真的一樣,醒過來,覓之了不可得!
當然,這個關鍵點就是你要能夠迴光返照。我們前面說過,你要沒有迴光返照,那這個煩惱變成怎麼樣?我們看經文就知道了,前面那一段,「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煩惱在我們的心中,到底它的勢力是很強大,還是很羸弱,就看你自己會不會觀照。你要隨順它,那就不得了。你要是順著它的因緣去向外攀緣,那它是大的不得了。但是煩惱最怕一件事情,你問它:你從什麼地方來?它就完了!身為一個沒有根源的妄想,它最怕你迴光返照。你問它一句話就好——你從什麼地方來?覓之了不可得!這個就是安心的處所,這就是一個滅罪的處所。
【632】整個首楞嚴王三昧的第一個觀念——達妄本空,這很重要!
辛三、結合。
我們做一個總結。
(經文)況復無因,本無所有。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
也就是說,既然夢中的事情都不能指示,何況是無因緣而生起的妄想呢?它是本來就不存在的。這種情況就好像室羅筏城的演若達多,他哪有什麼真實的因緣而生起癡狂之心而到處奔走呢?只就是一念的迷情使令他奔走的嘛。如果他能夠一念迴光返照,問它,你為什麼癡狂?這個癡狂心從什麼地方而來?只要一念的迴光返照而息滅癡狂,那麼他的頭本來就不必從外面而得,因為他從來沒有失掉。縱然在沒有歇息癡狂之心的時候,其實他的頭部也沒有遺失掉。富樓那!無明妄想的體性本來如是,哪有什麼真實的原因呢?只就是一念的迷情,還有我們一念的隨順,所以它才生起的。
我們整個首楞嚴王三昧的第一個觀念——達妄本空,這是很重要的!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皆共成佛道
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淨土教觀學苑 版權所有
歡迎各方免費流通,若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請勿用於商業盈利。
Copyright © masterchingch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網址: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信箱:info@masterchingche.or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淨土教觀學苑
【Facebook】https://m.facebook.com/www.masterchingche.o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