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第75《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77/134

75.大佛頂首楞嚴經卷6。二十五聖自說圓通,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现六凡法界:成就樂欲,成就厭離。

現六凡法界﹕成就樂欲。經文:
若諸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身清淨,我於彼前,現梵王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若諸眾生欲為天主,統領諸天,我於彼前,現帝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遊行十方,我於彼前,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飛行虛空,我於彼前,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眾生愛統鬼神,救護國土,我於彼前,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眾生愛統世界,保護眾生,我於彼前,現四天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眾生愛生天宮,驅使鬼神,我於彼前,現四天王國太子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眾生樂為人王,我於彼前,現人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眾生愛主族姓,世間推讓,我於彼前,現長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眾生愛談名言,清淨自居,我於彼前,現居士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眾生愛治國土,剖斷邦邑,我於彼前,現宰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眾生愛諸數術,攝衛自居,我於彼前,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男子好學出家,持諸戒律,我於彼前,現比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女人好學出家,持諸禁戒,我於彼前,現比丘尼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男子樂持五戒,我於彼前,現優婆塞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於彼前,現優婆夷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女人內政立身,以修家國,我於彼前,現女主身,及國夫人命婦大家,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眾生不壞男根,我於彼前,現童男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處女愛樂處身,不求侵暴,我於彼前,現童女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成就厭離。經文:
若有諸天,樂出天倫,我現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諸龍,樂出龍倫,我現龍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藥叉,樂度本倫,我於彼前,現藥叉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75《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六》講記
 
                  目錄
911】佛菩薩的加持力是怎麼來的?哪些因緣能夠感應佛菩薩的加持?
912】三十二應身——現梵王身。
913】三十二應身——現帝釋身、現自在天身。
914】三十二應身——現大自在天身、現天大將軍身。
915】三十二應身——現四天王身、現四天王國太子身。
916】佛菩薩的加持力是不是真的存在?怎樣的佛號才能產生往生的力量?
917】為什麼受菩薩戒的人很容易得到佛菩薩的感應加持?
918】我們的生命是自己決定,你希望變成什麼樣的結果,是你自己內心
      的希望所決定。
919】三十二應身——現人王身。
920】三十二應身——現長者身、現居士身、現宰官身、現婆羅門身。
921】三十二應身——現比丘身、現比丘尼身、現優婆塞身、現優婆夷身。
922】三十二應身——現女主身、現童男身、現童女身。
923】佛菩薩對眾生的加持力,分成哪兩種?
924】外道也講五戒,講十善法,觀世音菩薩也說五戒十善,有什麼不同?
925】菩薩度化眾生的態度是恆順眾生,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
926】三十二應身——現天身,為什麼要捨離欲界天的果報?
927】三十二應身——現龍身、現藥叉身。
 
911】佛菩薩的加持力是怎麼來的?哪些因緣能夠感應佛菩薩的加持?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百六十五頁。寅二,現六凡法界。
 
  這一大科,我們是講到觀世音菩薩證得耳根圓通以後,依止一念清淨的心性所生起的利他的妙用。這當中有三種的功德妙用:第一個是三十二應身,第二個是十四無所畏,第三個是四不思議無作妙德,這三種的功德利益。
 
  那麼佛菩薩的加持力到底是怎麼來的呢?蕅益大師在注解當中以四個字來做一個總持。蕅益大師說,這所有的加持力,根據「慈悲感應」而來。慈悲感應,這當中有兩種的力量:
 
  第一個是佛力不可思議。佛菩薩經過返妄歸真,開顯自性以後,他那一念清淨的心法爾就具足了拔苦與樂的大慈悲力。這種功德力是存在法界當中的,無時無刻不存在的。這個叫做能應。


  第二個是眾生內心的希求。我們希望能夠離苦得樂而向佛菩薩祈求,這一部分是能感,就是我們的心力也不可思議。也就是說,我們心靈的祈求的力量去感應佛菩薩的那種大慈悲力,所以使令我們獲得這麼大的加持力。
 
  就著我們眾生的能感這一部分的希求,蕅益大師又把它分成兩種:第一個就是我們過去純厚的善根,第二個是我們今生精勤的三業。這兩個因緣能夠感應佛菩薩的加持。
 
  當然,有些人是因為過去的善根深厚而產生了感應。比方說我們講臨終十念。你看《觀經》裡面講到,臨命終的時候,這個造惡凡夫,他一生當中根本沒有修學善業,也沒有聽聞佛法,但在善知識的開導之下,因為懺悔而憶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具足十念,然後把這種強大的地獄的果報就轉成阿彌陀佛所謂的蓮花化生。為什麼他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去感應佛菩薩的本願功德呢?蕅益大師解釋說,這個是多生多劫淨土的善根成熟。他今生沒有修淨土,但是他過去生當中在淨土宗的栽培非常深厚。他可能前生在臨終的時候只是一時的差錯而沒往生,但是他淨土栽培的善根這種金剛種子是不會壞失的。所以我們看到,有些人今生也沒念觀世音菩薩,也沒念地藏王菩薩,但是他偶爾憶念一下就產生很大的力量。這是怎麼回事呢?就是第一種,他過去的純厚的善根所成就的。
 
  第二種是今生精勤三業的修學。我們今生的身業的禮拜、口業的稱念、意業的觀想,身口意三密的加持去感應佛菩薩的這種加持力。
 
  這兩種因緣就能夠招感佛菩薩對我們的現身跟說法。
 
912】三十二應身——現梵王身
 
  寅二、現六凡法界 分二:卯一、成就樂欲;卯二、成就厭離
 
  這三十二應身當中其實分成兩類。我們前一科講到現四聖法界,他顯現的是四聖的身來宣說三乘的出世的法門;這一科是現六凡之身來宣說人天乘的善法。這個地方是有所不同。這當中分兩科:一,成就樂欲;二,成就厭離。
 
  卯一、成就樂欲
 
  成就樂欲,就是菩薩應眾生心中的好樂跟希望,而使令眾生能夠成就安樂的果報。你有什麼樣的希望,那麼你用你的希望來祈求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為你說法來滿你的願,是這個意思。
 
      ┌(應梵王身)若諸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
      │      身清淨,我於彼前,現梵王身而為說
      │      法,令其解脫。
      │
      ├(應帝釋身)若諸眾生,欲為天主,統領諸天,我於
      │      彼前,現帝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
      ├(應自在天身)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遊行十方,我於
      │      彼前,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
┌(應天眾)┼(應大自在天身)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飛行虛空,我
│     │    於彼前,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     │
│     ├(應天大將軍身)若諸眾生,愛統鬼神救護國土,我
│     │    於彼前,現天大將軍 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     │
│     ├(應四天王身)若諸眾生,愛統世界保護眾生,我於
│     │     彼前,現四天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     │
│     └(應四天王太子身)若諸眾生,愛生天宮驅使鬼神,
│           我於彼前,現四天王國太子身而為說法,
│           令其成就。

│     ┌(應人王)若諸眾生,樂為人王,我於彼前,現人
│     │     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     │
│     ├(應長者)若諸眾生,愛主族姓,世間推讓,我於
│     │     彼前,現長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     │
│     ├(應居士)若諸眾生,愛談名言,清淨自居,我於
│     │     彼前,現居士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     │
│     ├(應宰官)若諸眾生,愛治國土,剖斷邦邑,我於
│     │     彼前,現宰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     │        
│     ├(應術士)若諸眾生,愛諸數術,攝衛自居,我於
│     │     彼前,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     │
│     ├(應比丘眾)若有男子,好學出家持諸戒律,我於
│     │      彼前,現比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     │
└(應人眾)┼(應比丘尼眾)若有女人,好學出家持諸戒律,我
      │    於彼前,現比丘尼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
      ├(應優婆塞眾)若有男子,樂持五戒,我於彼前,
      │       現優婆塞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
      ├(應優婆夷眾)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於彼前,
      │       現優婆夷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  
      ├(應世諦女眾)若有女人,內政立身,以修家國,
      │       我於彼前,現女主身,及國夫人,
      │       命婦大家,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
      ├(應童男眾)若有眾生,不壞男根,我於彼前,現
      │      男童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
      └(應童女身)若有處女,愛樂處身不求侵暴,我於
             彼前,現童女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這當中有兩段:第一個是滿眾生生天的願,第二個是滿眾生人道之願。
 
  我們看成就天果報的願,第一個是應梵王身。
 
(經文)若諸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身清淨,我於彼前,現梵王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這以下的每一段經文都分成能感跟能應。第一個是講到眾生這一部分的能感,然後再講到菩薩的大慈悲的能應。我們先看能感。
 
  「若諸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身清淨。」這個是招感佛菩薩感應的一個主要因素。說假若有一類的眾生(這個眾生指的是欲界眾生),他的內心是「欲心明悟」(這個「明悟」不是說明白實相的道理,而是說他心中對於婬欲的事情已經產生了一種明白跟覺悟的智慧,他能夠如實了知愛欲是一切痛苦的根本,他內心有這樣的覺悟)。依止這樣的覺悟產生以下的修學,他「不犯欲塵,欲身清淨」,日常生活當中嚴持淨戒,使令他這個欲界的色身保持清淨無染。這是指的眾生有這樣的希望,希望能夠追求清淨無染的身心世界,他心中有這樣的希望,而且他也如實地向佛菩薩祈求。
 
  我們看菩薩是怎麼回應的。
 
  「我於彼前,現梵王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觀世音菩薩這個時候就應眾生的祈求,現出梵王之身,來宣說離欲清淨修學禪定之法,使令他能夠遠離欲界而成就梵天的果報。你心中有什麼樣的希望,佛菩薩就應你心中的希望來宣說相應的法,使令你達到心中的希望。
 
913】三十二應身——現帝釋身、現自在天身。
 
(經文)若諸眾生,欲為天主,統領諸天,我於彼前,現帝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假設有一類的欲界眾生,他心中有一個希望,希望能夠成就天主(這個地方指的是忉利天的天王,就是我們說的釋提桓因)。身為釋提桓因他有什麼樣的功德力呢?「統領諸天」,包括三十三天以及四天王天。那麼這個時候菩薩是怎麼回應的呢?「我於彼前,現帝釋身」,而宣說上品十善以及種種的領導之法,使令他能夠成就帝釋的果報。這個是講到成就天王。當然,眾生的希望各式各樣,有些人希望變成大富長者,有些人希望能夠統領大眾,不同的希望就產生不同的結果。
 
(經文)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遊行十方,我於彼前,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假設有一類的眾生,他希望自己的色身能夠自由自在地遊行於十方(這個十方指的是六欲天乃至於人世間的整個四大部洲)。這個時候菩薩就在彼前,現出他化自在天的身(他化自在天就是六欲天的天頂),宣說上品十善以及未到地定之法,使令他能夠快速地成就。
 
914】三十二應身——現大自在天身、現天大將軍身。
 
(經文)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飛行虛空,我於彼前,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假設有一類眾生,他對未來有一個希望,希望能夠飛行虛空,在整個大千世界的虛空飛行(前面所說的飛行是指的六欲天,這個地方是包括四禪,從人世間到四禪,這個叫做虛空),我於彼人之前現出大自在天身(就是摩醯首羅天王身,也就是色界的天頂,這個大自在天身等於是整個世間有為的福報中最為殊勝的),宣說上品十善,還有四禪乃至於四無量心的法門,使令他能夠成就這種飛行虛空的願望。
 
(經文)若諸眾生,愛統鬼神,救護國土,我於彼前,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有一類眾生,他心中對未來的生命有一個希望,希望能夠去統領這一切的鬼神,而且能夠去救護國土(鬼是指無福報的,神是有福德的;沒有福德的叫鬼,有福德的叫神),統領鬼神。他經常希望能夠去巡視世間,一方面消除世間的災難,一方面賞善罰惡。他心中對未來的生命有這樣的希望,那麼,觀世音菩薩就在彼前現出天大將軍身,天上的大將軍身,來宣說五戒十善以及秘密神咒,招呼鬼神之法,使令他快速地成就。
 
915】三十二應身——現四天王身、現四天王國太子身。
 
(經文)若諸眾生,愛統世界,保護眾生,我於彼前,現四天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有一類的眾生,他對來生有什麼希望呢?他希望能夠去統治世界,保護眾生,所統治的世界包括人世間跟四大部洲,他保護這個四大部洲的眾生遠離一切種種的災難。他有這樣的使命感,那麼觀世音菩薩就在彼前現出四天王身,來宣說上品十善、護國安民之法,使令他能夠快速地成就。
 
(經文)若諸眾生,愛生天宮,驅使鬼神,我於彼前,現四天王國太子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有一類眾生,他希望來生能夠受生到四天王宮去,而且能夠驅使人世間的八部鬼神,觀世音菩薩就在彼前現出四天王太子之身,來宣說上品十善乃至於符咒(招呼鬼神之法),使令他成就。
 
  這諸天當中其實是分成兩類:一個是欲界天。當然欲界天主要是上品十善。第二個就是色界天。色界天除了十善以外,加上四禪乃至於四無量心。
 
916】佛菩薩的加持力是不是真的存在?怎樣的佛號才能產生往生的力量?
 
  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我想很多人會問一個問題,說我們學佛以後,每天這樣拜佛念佛,到底有什麼效果?也就是說,到底佛菩薩的加持力是不是真的存在?還是我們拜佛只是借事顯理,假借這個拜佛的因緣來開顯自性而已?
 
  這個問題的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很難講!
 
  佛菩薩到底對你有沒有加持力,這個看你心中的祈求,跟你的信心和願望有關係。如果你不相信佛菩薩的存在,那佛菩薩對你等於是不存在,就等於是沒有。你完全不相信佛菩薩有加持力,而且你心中也沒有任何希望,那佛菩薩法身不可思議的大慈悲的加持力對你來說是完全沒有,就等於不存在,答案就是沒有。
 
  如果你「深信諸佛皆充滿」,你深信佛菩薩的法身是無所不在的,佛菩薩的色身雖然滅度了,但是他留在法界當中那種大慈悲的本願功德是存在的,而且你也至誠地向他祈求,那佛菩薩對你的加持力是存在的。
 
  所以,佛菩薩的加持力,我們看這個地方的道理,是因人而異的。因人而異,這個地方我們可以從兩層來說明。
 
  如果你念佛菩薩的聖號只是一念的信心,但是你沒有太大的希望——你剛好身體痛、肚子痛,或者遇到了沒辦法處理的災難,就很至誠地念阿彌陀佛,念觀世音菩薩,念地藏王菩薩,欸,感應道交,把你這個災難消滅。《阿彌陀經》也提到這個觀念,就是我們以一念的信心來憶念十方諸佛的名號,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也就是說,我們依止信心來憶念佛菩薩的聖號,能夠得到諸佛的護念加持。
 
  但是,如果你只是信心,你不能往生,你一定要加上發願。你能夠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
 
  所以,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裡面強調:往生的觀念是一種願望。你念這句佛號,你是真的有一種為菩提道求生淨土的願望來念佛,這個佛號才能夠產生往生的力量。否則,這個佛號對你來說只是一種業障消除、福慧增長。
 
917】為什麼受菩薩戒的人很容易得到佛菩薩的感應加持?
 
  這個地方講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從唯識的角度,我們一個人生命要改變,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你自己願意改變。佛菩薩是不能幫你改變的,這個諸位要知道。你一天到晚什麼事都不想做,佛菩薩就幫你改變,不是。這個地方的經文是說,你很想改變,但是你有障礙;你真的是產生這樣的覺悟:我一定要改變,我來生一定要成就什麼,你心中有很強烈的希望,這個時候佛菩薩就現前,為你說法,改變你的思考模式,改變你的行為,結果你的因緣改變了。當然,你的希望是各式各樣,佛菩薩滿足你的願也就各式各樣。
 
  所以你看,菩薩戒裡面提到一個觀念說,一個人受菩薩戒跟不受菩薩戒有什麼差別?說我不受菩薩戒,我也能夠斷惡、修善、度眾生。但這個地方有很大不同。其中一點不同,你受了菩薩戒,產生這個菩提的願望,你做事情是以願望來做事情,你有菩提心,「一者十方佛,憫念常守護」,「三者生生處,為諸菩薩友」。所以,為什麼受菩薩戒的人很容易得到佛菩薩的感應加持?因為他有那種強烈的希求無上菩提的願望。
 
  所以我們要知道,感應道交,你的心力跟佛力,你的心力永遠是主動。你一定是從心靈當中釋放一種強烈的希求的磁場出來,佛菩薩法身的功德才能夠啟動,以心力來帶動佛力,或者說以心力來感應佛力。這個地方的經文完全是這個道理。
 
918】我們的生命是自己決定,你希望變成什麼樣的結果,是你自己內心的希望所決定。
 
  有一個善知識,他講一個譬喻很好。他說眾生跟佛菩薩之間的互動,好像小孩子跟母親一樣。他說,小孩子在哭,大人就會過來。他要不哭,大人不過來。你好好的,佛菩薩沒辦法幫助你。小孩子有祈求,但不能講話,只好用哭的。你哭的時候,佛菩薩,這個母親,就拿一個糖果給你吃。欸,你滿足了,那就好了。他給你一個糖果,你繼續哭,看這個事情還不行,他拿一個蛋糕給你。你又繼續哭,佛菩薩最後就把摩尼寶珠給你。所以,感應取決於你心中有多大的希望。你看你願意做一個小小的國王,你願意做一個天王,你願意做一個摩醯首羅天王,佛菩薩就跟你講你相應的法。就是說,其實我們的生命還是自己決定的,你希望變成什麼樣的結果,是你自己的希望決定的。
 
  當然,這個希望是怎麼來的?跟你的智慧有關係。聽聞佛法,如理思惟,產生抉擇。所有的希望都是經過我們對生命的抉擇而產生的。我們為什麼要不斷聽經?就是提升你的見地。你有這種見地,你就有這種希望,這種理想抱負,那麼佛菩薩就滿你的願。這個地方說明這樣一個差別的因緣。
 
919】三十二應身——現人王身
 
  前面這一段是講到成就天人眾之願,這以下是成就人道眾生之願。
 
(經文)若諸眾生,樂為人王,我於彼前,現人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有一類眾生,他對來生有一個希望,希望來生能夠成就這世間的國王,統理一國的眾生。這個時候當然他也跟菩薩祈求。菩薩就在彼前現人王身,而為宣說五戒十善以及帝王德業之法,令其成就。
 
  「帝王德業」這句話我們要再解釋一下。你要能夠統領大眾,是要有一點德行的,不是你福報大就能夠統領大眾,不是這樣。你福報大,你可以做一個大富長者,但是你要統理大眾,要有一種德行。
 
  我親近過很多老和尚,有些老和尚很會修行,福報也很大,但是不見得適合領眾;但是有些老和尚福報很大,也非常會領眾。這其中一個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懺公師父。我覺得他老人家有兩種德行是不得了的:第一個,他非常地知人善用。一個領導者,其實你不必有太高的能力,但是你要知道這個人是什麼能力,可以放在什麼位置,要知人而且要去善用。懺公師父有這種德行,他很清楚地知道你的優點在哪裡,你適合做什麼事情。第二個,領導者很重要的就是要有情有義。老人家對於手下的幹部,只要有功的,他不吝惜重重地犒賞,使令很多人願意為他賣命。一個領導者,你不一定要很聰明,但是你一定要有情有義。
 
  所以這個帝王的德業包括至少是兩個:第一個,你要會知人善用;第二個,要有情有義。這種德行具足了,你來生就有可能「統理大眾,一切無礙」。所以,你的果報是跟你內心的狀態有關係的。
 
920】三十二應身——現長者身、現居士身、現宰官身、現婆羅門身。
 
(經文)若諸眾生,愛主族姓,世間推讓,我於彼前,現長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有一類眾生,他對來生有一種希望,希望能夠去管理、統籌同一族姓生活的事務,而且他希望在世間受到人民的恭敬跟愛戴。這個時候觀世音菩薩就在彼前現出長者之身,來宣說怎麼去布施眾生,仁民愛物之法,使令他能夠快速地成就。
 
(經文)若諸眾生,愛談名言,清淨自居,我於彼前,現居士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有一類眾生,他心中有一種好樂,喜歡談說古今的嘉言典章來垂訓於後世,而且在個人的修學方面能夠深處塵勞而不染世欲,以道自居。這個時候,觀世音菩薩就能夠現出居士身,來宣說清心寡欲、以道修身之法,使令他能夠快速地成就這個居士之身。
 
(經文)若諸眾生,愛治國土,剖斷邦邑,我於彼前,現宰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有一類眾生,他心中的希望是治理國家的政務,而且他能夠很清楚地剖析種種的冤屈,決斷是非,很適合做省長或者縣長(我們講「邦」,邦是比較大的國土,就是省長,邑就是縣長)。這個時候,觀世音菩薩就現在彼前,現宰官身,而為宣說修身齊家、護國愛民之法,使令他能夠快速地成就。
 
(經文)若諸眾生,愛諸數術,攝衛自居,我於彼前,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有一類的眾生,他好樂種種的數術(第一個「數」是指的天文地理、陰陽五行這一部分,第二個「術」是指醫卜命相、書畫符咒這一部分),而且他日常的生活當中是愛樂調養色身以延年益壽。這個時候,觀世音菩薩就現婆羅門身,來宣說調氣煉丹之法,使令他能快速成就。他有這種希望,菩薩就滿他的願。
 
921】三十二應身——現比丘身、現比丘尼身、現優婆塞身、現優婆夷身。
 
(經文)若有男子,好學出家,持諸戒律,我於彼前,現比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有一個男子,他心中一方面好樂修學佛法,一方面厭棄世俗的雜染的生活,好樂過出家寂靜的生活,而且也歡喜奉持佛陀所制的種種戒律。觀世音菩薩面對這樣的因緣,就現出比丘身,來宣說戒定慧三學之法,使令他快速成就。
 
(經文)若有女人,好學出家,持諸禁戒,我於彼前,現比丘尼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這個道理跟前面一樣,只是說一個是現出比丘身,一個是比丘尼身,所宣說的都是離染清淨的戒定慧之法。
 
(經文)若有男子,樂持五戒,我於彼前,現優婆塞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有男子,心中好樂佛法,也願意去奉持佛陀的五戒,但是他不能夠捨離世俗的生活。這個時候,觀世音菩薩就現出優婆塞的身,來宣說五戒的修學跟護持三寶之法,使令他能夠成就優婆塞的身。優婆塞翻成漢語叫近事男,親近、承事三寶之男子。
 
(經文)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於彼前,現優婆夷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這個道理一樣,只是說前面一個是優婆塞身,所現的身是不一樣。一個是近事男身,一個是近事女的身,說的法都是五戒的修學跟護持三寶之法。
 
922】三十二應身——現女主身、現童男身、現童女身。
 
(經文)若有女人,內政立身,以修家國,我於彼前,現女主身,及國夫人,命婦大家,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有一種女眾,她內心有一種興趣好樂,「內政立身,以修家國」。內政指的是家中的事務,包括她很喜歡去孝養長輩、教育子女;立身指的是她內心當中對於女眾的四德(我們講三從四德),這個四德包括勤勞、儉朴、貞潔、幽靜,以這四種德來立身,乃至於以這四德來作為齊家治國之本。她一方面孝養長輩、教育子女,一方面以勤勞、儉朴、貞潔、幽靜之德要求自己來齊家治國。她內心當中對於這樣的法特別的好樂,她一聽到這樣的法就起大歡喜。這個時候,觀世音菩薩就在彼前現出家庭主婦之身,乃至於一國夫人的皇后之身,或者是命婦、大家(命婦指受過皇上封賞的女眾,大家是一個大家族的主婦),來宣說端莊嫻淑、三從四德之法,使令她快速地成就。
 
經文)若有眾生,不壞男根,我於彼前,現童男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有一類眾生,他心中有一種特別的好樂,歡喜保持童真不壞,觀世音菩薩就在彼前現出童男身,而宣說固精養氣之法,使令他快速地成就。
 
(經文)若有處女,愛樂處身,不求侵暴,我於彼前,現童女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前面是講男眾,這個地方是講女眾。這個女眾歡喜保持處女之身,而且不求侵暴。也就是說,乃至於她受到外在暴力的逼迫也不會順從,她對這一點特別地要求。觀世音菩薩就在彼前現童女身,來宣說清淨貞潔之法,使令她快速地成就。
 
  這一部分都是講到人道的安樂果報。
 
923】佛菩薩對眾生的加持力,分成哪兩種?
 
  佛菩薩對眾生的加持力應該是分成兩部分:
 
  一個是我們身心有災難,憶念觀世音菩薩,憶念地藏王菩薩,憶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放光以神通力來加持我們,但是沒有為我們說法。這是第一種,他只是現神通。這樣子對我們的加持是一種暫時的消除災難,但是我們的觀念沒改變。我們的思考模式沒有改變,我們未來的果報當然就沒有改變。
 
  第二個就是說,這個眾生,他心中有很強烈的希望,他在憶念菩薩聖號的時候,不只是要解決一時的災難,他對來生是有一種期待的。這個時候就很容易招感菩薩現身為他說法。
 
924】外道也講五戒,講十善法,觀世音菩薩也說五戒十善,有什麼不同?
 
  蕅益大師說,菩薩的說法是採取兩個原則:
 
  第一個是宣說權法,就是善巧方便之法,使令我們能夠成就現世的安樂。觀世音菩薩是證得圓通的法身大士,但是你希望學各式各樣的法,他都不拒絕,他就應你的希望來成就你現世的安樂。
 
  第二個,密令將來成就無上菩提。菩薩說法有一個特點,他會把無上菩提的道法放在安樂的果報當中。比方說,你今天聽外道說法,外道也講五戒,講十善法,但是你聽外道講法以後,你內心的種子大概就是五戒十善,其他就沒有了。觀世音菩薩也為你說五戒十善,但是他會巧妙地把無上菩提的法放在五戒十善當中。你依五戒十善的法成就人天果報以後,你就很自然會發菩提心,那個道的力量還在。就是我們講的為實施權,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他剛開始第一步先滿足你現在的希望,把未來的希望先放進去。菩薩的教化眾生是不可思議的事,有權實兩種的妙法。
 
925】菩薩度化眾生的態度是恆順眾生,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
 
  當然,這個地方有一個觀念值得我們注意。我們看觀世音菩薩在前面講到耳根圓通的時候,在修自利的過程當中他是反聞聞自性,他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可以說是離一切的相狀,破妄顯真,一切的雜染相、一切的可樂的相全部都不取著。所以自利的部分他是用最高的標準要求自己,正念真如,無有少法可得。但是,你看菩薩度化眾生的態度,他是恆順眾生,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
 
  我們利他跟自利的心態不一樣。你不能說,我持什麼樣的戒法你就要跟著我持,我修什麼圓頓止觀你就跟著我,不是這個意思。度化眾生,你是站在對方的角度來度化他。你看觀世音菩薩就是這樣的做法。你希望成就什麼樣的因緣,他就先滿你的願,先以欲鉤牽,再令入佛智。或者我們說,《法華經》說的開方便門,然後再進一步地示真實相。這個地方是我們未來度化眾生要學習的地方。
 
  這是講到菩薩的現身和說法,來使令眾生成就欲樂。心中有什麼樣的希望,菩薩就現身為你說法,使令快速成就。
 
926】三十二應身——現天身,為什麼要捨離欲界天的果報?
 
  卯二、成就厭離
 
        ┌(應諸天眾)若有諸天,樂出天倫,我現天身
        │      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
        ├(應龍眾)若有諸龍,樂出龍倫,我現龍身而
        │     為說法,令其成就。
        │
        ├(應輕捷眾)若有藥叉,樂度本倫,我於彼前,
        │      現藥叉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
┌(應八部諸眾)┼(應香陰眾)若乾闥婆,樂脫其倫,我於彼前,
│       │      現乾闥婆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       │
│       ├(應非天眾)若阿修羅,樂脫其倫,我於彼前,
│       │      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       │
│       ├(應歌神眾)若緊那羅,樂脫其倫,我於彼前,
│       │      現緊那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       │
│       └(應大蟒眾)若摩呼羅伽,樂脫其倫,我於彼
│           前,現摩呼羅伽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       ┌(應人眾)若諸眾生,樂人修人,我現人身而
└(應人非人眾)┤     為說法,令其成就。
        │
        └(應非人眾)若諸非人,有形、無形,有想、
               無想,樂度其倫,我於彼前,皆
               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這個地方就是說,你希望能夠厭惡、遠離某一種果報,菩薩就為你說法,使令你厭離而得生於人道之中。
 
(經文)若有諸天,樂出天倫,我現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說有一類的諸天(這個諸天應該偏重於欲界的諸天),這個天人心中有一個希望,希望能夠遠離欲界天的果報。
 
  欲界天的果報有三種的過失:
 
  第一個,諸天會愛著天樂而不思出離。我們到了天上去以後,所接觸的色聲香味觸這個五塵非常勝妙,包括你看到的形狀、聽到的音樂都特別地美妙,所以諸天是沒有出離心。佛陀不在天界出世,因為出世也沒用,等於是白白地浪費精神體力。你看佛陀只在人世間出世,因為人世間苦樂參半,剛剛好。諸天第一個過失,他沒有出離心。
 
  第二個,就是這諸天果報當中,有一類的諸天是福報淺薄,恆受飢渴。有一種諸天,他可能是因為內心某一種善心的德行而生到天上去的,但是他布施的善業不夠,所以他雖然現出諸天的尊貴身,但是他「食常不足」。在經論上說,很多天人要跑到人世間來吃水果,野生的水果,因為他吃不飽。那麼吃不飽他為什麼能生天呢?他因為有某一種美好的德行而生天,但是他布施的善業是不夠的,這個也是他的問題。
 
  第三個,諸天他沒有一種很強烈的專注的憶念。天人的五陰身心是極度地散亂。所以你不要看佛陀說法的時候釋提桓因下來聽,他一回到宮中就全部忘光了,因為他沒辦法去憶持,去專注地憶念佛法僧三寶。他的果報體有這個問題,散亂。
 
  這個天人,當然應該過去世是有一點佛法的善根,得到諸天美妙安樂果報的時候他非常後悔,他覺得不應該來到天界,他希望能夠去改變他的本位,當然他就跟佛菩薩祈求。「我現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這個時候觀世音菩薩現出天人之身,來宣說無常、苦、空、無我之法,使令他能夠快速地結束天的果報,而往生到人道去。人道是法器,能夠修學佛法。
 
927】三十二應身——現龍身、現藥叉身
 
(經文)若有諸龍,樂出龍倫,我現龍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這個龍,牠是廣修種種的福報,但是牠有兩個問題:第一個,牠不奉持如來的戒法,它不持戒;第二個,牠的脾氣特別地暴燥,歡喜鬥爭。但是牠有福業,牠生在龍宮,也享受很好的龍宮的生活。
 
  牠得到龍的果報以後,有三種過失:第一個,熱沙炙身。天氣熱的時候,那個沙吹過來,就跑到牠的鱗片當中去傷害牠的色身,熱沙炙身。第二個,風壞宮掖。大風一吹,就把牠的宮殿破壞了。第三個,金翅鳥啖。大鵬金翅鳥翅膀一振動,就把海水撥開來,把龍抓去吃掉了。牠有金翅鳥傷害的恐怖。
 
  所以,牠得到龍的果報的時候非常後悔,牠希望厭離,便向菩薩祈求。「我現龍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菩薩就為牠宣說,你要好好地持戒修善,要保持正直柔和、仁慈謙讓之心,使令牠快速地成就。改變一下心態,改變一下行為,你才能夠快速地遠離龍身的果報。
 
(經文)若有藥叉,樂度本倫,我於彼前,現藥叉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藥叉是八部鬼神的一種,翻成中文叫勇健鬼,祂的行動非常快速,但是性情特別暴惡。祂對於這樣的一個果報體非常厭惡,「樂度本倫」,所以觀世音菩薩就現在彼前,現藥叉身來說明持戒修福、柔和善順之法,使令祂能夠遠離藥叉之身。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皆共成佛道
 
 
  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淨土教觀學苑
  妙法蓮心學院 版權所有
  歡迎各方免費流通,若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請勿用於商業盈利。
  Copyright © masterchingch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網址: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http://www.mflx.org/
  信箱:info@masterchingche.or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淨土教觀學苑
  Facebookhttps://m.facebook.com/www.masterchingche.o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