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大佛頂首楞嚴經卷6。佛敕文殊簡擇,何方便門得易成就。
於是如來告文殊師利法王子:汝今觀此二十五無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各說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習真實圓通。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兼我滅後,此界眾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何方便門得易成就。
受命簡擇:敍儀。經文:
文殊師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承佛威神,說偈對佛。
頌真如不變之體以標真源。經文:
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
頌真如隨緣之能以明染淨,頌隨染緣從源出流。經文: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
總顯滅妄歸真。經文: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
總示方便須擇。經文: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79《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六》講記
目錄
【971】《楞嚴經》的修學跟其他的經典有什麼不一樣?從念佛人的角度來說,
我們為什麼要恢復本來面目?
【972】二十五圓通有無優劣前後的差別?
【973】文殊菩薩是為哪些根機的眾生簡擇圓通法門?
【974】為什麼要由文殊菩薩出來簡擇圓通法門?
【975】修學圓通本根,首先我們要找到本來面目。
【976】修學圓通本根,我們要認清現在面目是怎麼回事。
【977】你要知道一個觀念,全真在妄,所有真實的功德就在你妄想當中,
問題你怎麼把它轉變。
【978】我們應該怎麼去滅除虛妄,回歸真心的本源?
【979】為什麼不是說你想修什麼就修什麼,要把這個方便法門簡擇簡擇?
【980】對一個初心的人來說,選擇一個自己適當的法門,你會進步很快。
【981】這觀念建立起來以後,你就有資格來揀別方便法門了。
【971】《楞嚴經》的修學跟其他的經典有什麼不一樣?從念佛人的角度來說,我們為什麼要恢復本來面目?
庚五、佛敕文殊簡擇 分三:辛一、佛敕文殊;辛二、受命簡擇;辛三、時眾獲益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百七十四頁。庚五,佛敕文殊簡擇。
當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也就是我們面對所有人事的因緣開始迴光返照正念真如,這當中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恢復我們本來的面目。
我想我們今天要有一個觀念,就是說,《楞嚴經》的修學跟其他的經典是不太一樣。其他的對治止觀都是在內心當中增加一個功德,本經的意思不是這個意思,它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把你原來的面目恢復出來就好,不要增加什麼東西,還它個本來面目。
有很多人都問我說,從念佛人的角度來說,我們為什麼要恢復本來面目?以我們現在的面目來念佛有什麼缺點?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去瞭解。我們凡夫現在的情況是這樣,我們一念心開始生起作用的時候,一定要經過根塵識的相互作用,就是我們一念明了的心一定要依止根去攀緣塵,產生一個了別的識,這樣我們才能夠產生一個認知的功能。當然,根塵識沒有錯,因為根塵識是依他起性,它沒有錯。問題就是,在依止根攀緣塵而產生識的過程當中,我們心中產生一種執取,心有所住,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或者是住在根,或者住在塵,或者住在識。有所住,就產生兩個問題了:
第一個,使令我們的心靈力量變得非常地脆弱。你看我們修行人,一般人都是變來變去的。你看,我們前段時間內心發願,要發菩提心,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過了半天以後,整個心完全退轉。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深受外在的假相的干擾。就是我們心隨妄轉,為這個虛妄的假相所轉,所以我們的心變成不決定。我們在念佛的時候,信心也不決定,發願也不決定,念阿彌陀佛的持名也不決定。
所以,臨命終的時候,五陰身心開始敗壞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的信願行還是可以堅定地現出來,而有些人的信願行就現不出來?因為他本身不知道怎麼去脫離根塵識的方法——當我們諸根敗壞的時候,怎麼把我們平常的信願行現出來。所以,我們的心住在根塵識,會受到根塵識的影響。因為它是生滅法,導致我們的心靈所栽培的功德都變得非常地脆弱而不堅定。這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我們的心住在根塵識,使令我們所修的功德都變得非常地狹隘。我們在修行當中,信願行可能是依止某一個根、某一個境、某一個心態而產生的一個三資糧。心有所住,就會顧此失彼,我們的心不能廣大。
所以,修學首楞嚴王三昧到底有什麼好處呢?簡單地講有兩個好處:第一個,讓我們心靈的力量更加地堅定;第二個,讓我們心靈的力量更加地廣大。因為我們慢慢地可以告訴自己,我們不再受根塵識的干擾。
當然,我們還是要用根塵識,這個大家要清楚。我們要用根塵識,但是你可以不受它干擾。我們可以無住,但是我們又可以生心;我們一方面要生起心,但是又要無住。這是大家的平衡點。我們不能像小乘一樣,對根塵識是全盤地否定,作一種斷滅的心態,這個我們覺得沒有必要。但是我們也不能像凡夫一樣把根塵識咬得死死的,弄到自己很痛苦。
你怎麼既能夠依止根塵識來積功累德,我們講借假修真,但是又能夠不受根塵識的干擾?你一方面要生心,但是你又要跟根塵識保持距離,那這關鍵是在哪裡呢?就是我們剛開始說的,你要保持不迷不取不動。所以本經的原則就是說,你要怎麼去運用根塵識來斷惡修善,來發菩提心,來積功累德,但是你又怎麼樣能夠跟根塵識保持一個適當的距離,這個就是本經主要的目的了。
【972】二十五圓通有無優劣前後的差別?
當然,這樣的一個目標,必須有它的過程,必須有它的一個方便門。這個時候,當這二十五位聖人講出二十五個圓通以後,佛陀就敕令文殊菩薩來簡擇當機的圓通本根。就是我們怎麼能夠達到不迷不取不動,怎麼能夠恢復我們本來的面目,這當中從哪一個地方下手會比較簡單。這一科的大意是這樣子。這當中有三科:一、佛敕文殊;二、受命簡擇;三、時眾獲益。
辛一、佛敕文殊
┌(諸法平等)於是如來,告文殊師利法王子:汝今觀此二十五無
│ 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各說最初成道方便,皆言
│ 修習真實圓通,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
└(方便有異)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兼我滅後,
此界眾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何方便門得易成就?
看第一科,這個地方是佛陀正式敕令文殊菩薩來加以揀別。
(經文)於是如來,告文殊師利法王子:汝今觀此二十五無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各說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習真實圓通,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
這個地方是就著法性來說,我們修學圓通最後的結果是一樣的。
這個時候釋迦如來就告訴文殊師利菩薩說,你應該好好地去觀察前面的二十五位的無學(這無學我們前面說過了,無學不是說大乘的無學,而是說成就大乘圓通法門的這些法身的聖人都叫無學,這當中包括諸大菩薩,還有迴小向大的諸大阿羅漢),他們都各說自己的最初成道方便,成就聖道的方便。這個是講到因地。
我想,每一個人在修學成道的時候,他的主要原則就是依如如理生如如智,又從如如智還照如如理,我們講依不生滅心而生空假中三觀,那麼空假中三觀又還證不生滅心,這樣如是地展轉循環,就把根塵識慢慢地脫落了。所以,因地當中就是有它的方便,在果地上又成就所謂的真實圓通。就著果地上的圓通功德來說,就著修行的功德來說,是沒有所謂的優劣,沒有所謂的哪一個方便門是在前在後的這樣的差別。
先把他們的結果標出來,二十五圓通最後到達的目的。你恢復了本來面目,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都恢復了本來面目,這個本來面目都是一樣的,這個結果是一樣。
【973】文殊菩薩是為哪些根機的眾生簡擇圓通法門?
但是過程當然有不同了。看下一段,方便有異。
(經文)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兼我滅後,此界眾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何方便門得易成就?
這以下要注意了,他簡擇的根機,第一個對象是阿難尊者,要使令阿難尊者能夠開悟。在這二十五個方便法門當中,哪一個法門是他的圓通本根?以及在我滅度以後(這個地方特別指的是末法眾生),在此界的娑婆世界眾生,想發菩提心修大乘的菩薩乘而追求無上菩提道,要依何種方便法門而容易成就呢?
我們在正式研讀文殊菩薩的簡擇之前,要先確認這樣的簡擇對象到底有哪些。第一個是針對阿難尊者。阿難尊者,我們都知道他個人根性是多聞第一,他很喜歡用耳根來聽聞佛法。這是第一個,他的根機是多聞第一。第二個,是針對於末法時代的娑婆眾生。末法時代特色是什麼呢?障深慧淺。就是你要他修習出世的善根,很難,你要他修福報還可以,因為他善根淺薄,煩惱又特別的粗重。這個地方的揀別對象有兩個特色:第一個是阿難尊者這一方面根機的人;第二個是末法眾生。
【974】為什麼要由文殊菩薩出來簡擇圓通法門?
蕅益大師在這一段當中曾經提到一個觀念說,為什麼佛陀老人家不出來自己簡擇,要請文殊菩薩出來簡擇呢?這當中有兩層意思:
第一個,這個簡擇,如果說約著果位上來說,那是法法平等無有高下。佛菩薩在利用根塵識當作善巧方便度化眾生的時候,那真的是無量無邊的自在,沒有什麼高低的差別,從果位上是沒有差別。但是就著因地上來說,的確是各人的根機所相應的法門不同。所以,針對一個初機來說,文殊菩薩正是一個初機的導師。你看整個《華嚴經》,初學者都是跟文殊菩薩學,到最後才跟普賢菩薩學十大願王,所以文殊菩薩是初機的導師。既然文殊菩薩身為初機的導師,那麼他最瞭解初機的問題點在哪裡,所以請他來簡擇,這是特別的適合。這第一點。
其次一點,文殊菩薩表示眾生大乘的根本實智。蕅益大師說,這意思就是暗示:其實這個簡擇,你個人也有你個人的差別相;這個是原則性的,不是說耳根一定最殊勝,其他的法門都要否定,也不必然是這個意思,我們可以有正行跟助行的差別。這個部分等到我們下一個階段講到那個地方再詳細說明,什麼叫正助雙行的方法。
這一段大意就是要簡擇,過程要簡擇。
【975】修學圓通本根,首先我們要找到本來面目
辛二、受命簡擇 分二:壬一、敘儀;壬二、正說
看下一段,辛二,受命簡擇。文殊菩薩就承受佛陀的慈命,來簡擇一個初心的人,一個末法眾生,應該怎麼來修學這個圓通本根。這當中有兩段:一、敘儀;二、正說。
壬一、敘儀
(經文)文殊師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承佛威神,說偈對佛:
這個時候,文殊師利菩薩承佛的慈旨,就開始簡擇。這當中值得我們注意,他是承蒙佛陀威神的加被。在佛陀的面前,文殊菩薩不敢說我自己來簡擇,是仰仗佛力來簡擇。
壬二、正說 癸一、頌真如不變之體以標真源;癸二、頌真如隨緣之能以明染淨
我們看壬二的正說,正式地簡擇圓通本根。這當中有兩段:一、頌真如不變之體以標真源;二、頌真如隨緣之能以明染淨。
癸一、頌真如不變之體以標真源
癸一當中就是以偈頌來說明真如本性的那種不變之體,來標示眾生真實的根源。我們凡夫在根塵識的活動當中,這些妄相當中,什麼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呢?先把這個真實的根源標出來。
(經文)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
這一段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了。第一個,這個「覺」指的是本覺理性,是個法。這個「海」是個譬喻,就是本覺理性這個功德甚深廣大,猶如大海,因為它具足十法界染淨的功能。這個「覺海」就是本覺的功德海。這個「性」指的它的體性。它的體性、它的性質是什麼呢?是「澄圓」的。澄圓指的是,它是寂而常照,約著它不變隨緣這一部分的功能來說。
「圓澄覺元妙」,「圓澄」指的是照而常寂,指的是它的那種隨緣不變的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離相清淨的本體,叫圓澄。這個圓澄的體是「覺元妙」。它的這種靈靈覺覺的功能,為什麼叫妙呢?就是它本來就沒有顛倒妄想可得,是本來清淨,不是說我們加以修正以後才清淨,是本來就是清淨的,本來就特別的廣大,所以這件事情是微妙不可思議。
這一段的意思,這個偈頌要傳達的主要訊息就是兩句話: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就告訴你,在我們本來面目當中是沒有任何的煩惱,沒有妄想的。而且這種心性不是誰送給你的,也不是你修來的,諸佛菩薩只是把它恢復出來。它本來就存在了,我們只是迷失掉而已,我們現在把它恢復出來。所以「知真本有」這個也很重要。這個地方等於是,在開顯這個作用之前,蕅益大師說,我們在發明染淨的因緣以成就十法界差別之前,先說明隨緣不變之體,以為十法界張本。就是,現在在整個根塵識當中我們找不到家,佛陀先告訴我們,那你從什麼地方來你要先清楚。你從什麼地方來都不清楚,你怎麼回去呢?我們是從「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而來,這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了。
【976】修學圓通本根,我們要認清現在面目是怎麼回事。
好,找到根以後,這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那我們現在的面目是怎麼回事?看第二段。先把我們現在的面目跟本來面目弄清楚,然後再定回家的方法。
癸二、頌真如隨緣之能以明染淨 分二:子一、頌隨染緣從源出流;子二、頌隨淨緣從流溯源。
這個地方用偈頌來說明真如有隨緣的功能,來說明十法界這種染淨的差別。為什麼佛陀可以成佛,有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為什麼有些人會變成三惡道眾生?為什麼有些人會到人天乘?為什麼有些人變成二乘、變成菩薩?這種因緣是怎麼來的?這個地方是講眾生現在的面目,這個十法界的差別。這當中有兩段:第一個,頌隨染緣從源出流;第二個,頌隨淨緣從流溯源。
子一、頌隨染緣從源出流
這個地方是講眾生的真如是隨順雜染的因緣,從一心真如的根源當中而有種種的三界生死的果報。
┌(妄源生起)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
│ ┌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妄相生滅)┤
└ 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
先說根本無明,再說枝末無明。
先看根本無明。說「元明照生所」。「元明」就是我們自性本具的光明。這個光明前面說過了,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它沒有能所對立的。但問題在哪裡?問題在「照」這個字。這個平等的心性它會怎麼樣?後來我們是怎麼回事呢?就是真如不守自性,一念的妄動。一念妄動以後,就產生一個攀緣的心,就想要去照,看看外面是怎麼回事。一個能照的心,這個能照的心就是生相無明,最初的,生住異滅最微細的生相無明生起。有一個能照的心,當然就有一個所照之境,就生一個所照之境。
「所立照性亡。」當這個所照之境安立了以後,所照之境成立以後,「照性亡」,這個時候能照的自性的光明就暫時地隱沒而不現前,因為有能所對立。有能所對立,就把這個平等的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心性破壞掉了,所以照性亡。這個地方也就說明了我們凡夫的本來面目一念妄動以後,從一個不生滅性又產生一個生滅性,就造成了生滅跟不生滅和合的阿賴耶識產生了,也就是我們一般說的根本無明產生了阿賴耶識。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這個迷妄主要是講第六識跟第七識這兩個兄弟「迷妄」,就是它依止前面的妄想跟妄境的相互作用,妄想去攀緣這個妄境,相互地執取,就把虛空創造出來。因為我們本來是一個靈靈覺覺的空性,就轉成一個冥頑的頑空,一個頑虛空出來,一個沒有覺性的頑空出現,這種虛空之相就是妄想攀緣妄境的最初的開始。第一個產生虛空,然後依止這個虛空再產生種種的想像,就把世界給想像出來。
世界產生了以後會有什麼問題呢?我們的生命開始受了時空的障礙,有壽命的長短,有空間的障礙。你在臺北,你就不能在高雄,就開始有空間上的隔礙,我們的生命就有所謂的分段生死。我們的心性當然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哪有什麼時空的障礙!但是因為一念的無明妄動,又有這種妄想的執取,把虛空世界創造出來以後,我們開始就有所謂的分段生死的問題了。
這個地方把前面這句話再講得詳細一點。「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在這個世界當中,有所謂的依報的國土,有正報的眾生。依報是怎麼來呢?是妄想的凝結變成國土了。你心中經常作某種想像,就把這個國土創造出來了。一念的知覺之心的一種迷情,就產生了有情的正報。這個地方就是說,依正二報完全是我們一念心去捏造出來的。
【977】你要知道一個觀念,全真在妄,所有真實的功德就在你妄想當中,問題你怎麼把它轉變。
關於這段經文,蕅益大師有很好的開示,大家可以回去看一下。它的大意我講一下。蕅益大師說,這個地方給我們一個什麼樣的觀念?就是說我們一念心性是全真在妄,全妄在真。凡夫一念的迷,所以全真在妄;諸佛菩薩是一念的覺悟,全妄即真。「全真在妄」這句話是值得我們去瞭解。我們都喜歡把真實的心性找到,說還我一個本來面目,但是本來面目在哪裡呢?本來面目就在妄想當中。
我們那個時候,研究《楞嚴經》的時候我們班上有一個同學,很聰明,這個人非常聰明,很可惜後來修密教去了。他是我的同班同學,也是我師兄弟。他問海公一個問題,問得很好,他問反聞聞自性。我們這一念心聽到聲音,說你為什麼聽到聲音呢?聽到聲音的,那個能聽的是誰?反聞就聞自性。他問海公說,我們現在沒有自性啊,我們聞到的是自己的妄想啊,那怎麼是反聞聞自性呢?我們現在自性沒有現前,我們迴光返照「你從什麼地方來」,當然我們接觸的是自己的妄想。這個問題諸位怎麼回答?海公實在是高手。海公說,這個妄想的本質就是自性,全真在妄,不是離開了妄想有另外一個自性,不是這個意思。它是一個妄想,但是你不斷地聞,聞久了它就變化了,就變成自性了,就還它本來面目。你就是不斷地用正法去熏習,不思議熏,不思議變。
我們這樣子想好了。你剛開始就是一念不覺,就是無明熏習真如,就慢慢地變成這個樣子。你現在把它反熏回去,你用正法去熏習它,它就慢慢地開始返妄歸真,還是這一念心嘛!海公說,你成佛的時候那一念心就是你現在打妄想的心,只是你後來經過佛法的熏修,慢慢地從迷惑轉成覺悟,如此而已。不是說你現在打妄想的心是這個心,然後成佛又換另外一個心,不是這個意思,這樣就不合乎大乘的不二法門了。比方說,你睡覺的時候是一念的夢心,「夢裏明明有六趣」,你夢到做一個大國王,內心有不可思議的力量。你醒來的時候,還是一個一般的凡夫。那你做夢的時候那一念心跟醒來的心還是一樣啊,只是一個是在夢,一個是醒過來,如此而已。你躺在床上,你那一念心還是那一念心嘛。
所以你不要以為你現在這個妄想沒有用,你現在的妄想有很大的作用,因為真實的功德就在這一念妄想當中,問題是你怎麼樣去熏修,迴光返照,讓它熏修,讓它不思議熏,不思議變,慢慢地把它帶回家去,只就是這一念心。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說,凡夫你要知道一個觀念,全真在妄,所有真實的功德就在你妄想當中,問題是你怎麼把它轉變。這段經文有這一層意思。
【978】我們應該怎麼去滅除虛妄,回歸真心的本源?
子二、頌隨淨緣從流溯源 分二:丑一、總顯滅妄歸真;丑二、別顯歸真方便
十方諸佛菩薩是隨順清淨的因緣,從生死流當中恢復了我們一心的本源。這當中有兩段:一、總顯滅妄歸真;二、別顯歸真方便。
丑一、總顯滅妄歸真
先攏總地說明滅除虛妄、回歸真心的本源。
┌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
┌(迷真起妄)┤
│ └ 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
│
└(妄滅歸真)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
先說明我們應該怎麼去滅妄歸真。
「空生大覺中」,這個空指的是我們一念的無明妄動所產生的一種虛空之相,這種廣大的虛空之相。這個虛空之相是怎麼來的呢?是生於我們一念的大覺心性當中。這種大覺心性跟虛空的關係,就好像大海跟一個小水泡一樣。我們覺得虛空很大,其實虛空跟大覺心性比起來,它只就是大海的一個水泡而已。
虛空如此,更何況是有漏的微塵國呢?「有漏」指的是我們正報的五陰身心,「微塵國」指的是依報的國土。這個依正二報都是依止虛空而生起的,在我們一念心性當中,那更是水泡中的水泡,更加渺小了。這個地方講迷真起妄,就是我們為了要追求微小的水泡,結果我們失去了廣大的心性的功德,所以我們凡夫是因小失大。
「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那應該怎麼辦呢?要把這個水泡消滅掉。它從什麼地方來,你就讓它回到什麼地方去。水泡是從大海中來,所以你還是讓它回到大海,把水泡的相狀消失,把大海的體性現出來。那麼,漚一滅,水泡一滅,無明的妄動一滅,這個時候虛空跟整個有漏微塵國土都回歸到大覺的心性。「況復諸三有?」這樣子,連虛空都沒有了,何況是其他的依正二報有情無情呢?當然都回歸到一念心性。
蕅益大師在研究《楞嚴經》的時候,諸位去看蕅益大師的傳記,他在這一段是開悟了。我們講開悟的楞嚴,其實蕅益大師就在「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而開悟。他老人家二十四歲出家,二十五歲讀《楞嚴經》,讀到這一段「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他想,這個世間上怎麼有這個大覺心性,這麼廣大,能夠做虛空的張本?他生起一念的疑情,就在徑山坐禪。在坐禪當中迴光返照,他經常問自己的身心世界,你從什麼地方來?結果一念的相應,突然間開悟。開悟以後他真實地徹證,我們一念心性果然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他這時候真實地相信,我們的身心世界不是從父母來,不是。
也就是說,我們在三界輪迴當中,過去生可能是個天人,今生是個人,來生可能到極樂世界。其實這個果報的轉換,不管你是天人也好,你的身心世界還是不離開一念心性。像我們今生是個人,我們這個人的身心世界也不離開一念心性。即便是你到了極樂世界,你現出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五種神通,你也不離開你一念心性。我們的身心世界都是一念心性「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就是在一念心性當中因緣和合而虛妄顯現,等到因緣結束了,「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就是這個大海當中產生一個水泡,水泡跑到虛空,時間不會很短,它總有一天要下墜,回去以後又變成大海,又產生另外一個水泡,又變成大海。這就是「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的真實義。蕅益大師就從這個地方徹底地開悟,他知道所謂的隨緣不變之體跟不變隨緣之用這個體用之間的互動關係。瞭解這個關係你就知道,我們要從假入空也好,從空出假也好,兩個之間就可以隨時地去運用。這個地方是把這個返妄歸真的原則說出來,簡單地講就是要破除這個假相,破相顯真。
【979】為什麼不是說你想修什麼就修什麼,要把這個方便法門簡擇簡擇?
丑二、別顯歸真方便 分二:寅一、總示方便須擇;寅二、正為選方便門
「元真」講出來以後,就講它的方法。看丑二,別顯歸真方便,再各別地開顯返妄歸真的方便法門。這當中有兩段:第一個,總示方便須擇;第二個,正為選方便門。
先攏總地說明,方便要簡擇,不是說你想修什麼就修什麼,要把這個方便法門簡擇簡擇。
┌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法門平等)┤
│ └ 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
│
└(方便須擇)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
「歸元性無二。」歸元,就是當我們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回歸到一心的本元的時候,一心的本元它的體性是沒有差別的,比如說阿彌陀佛的一心本元跟釋迦牟尼佛的一心本元是沒有差別的。但是在下手的觀照,這當中的方便,就有所謂的六根、六塵、六識、七大這麼多不同的法門。在下手是有所不同。
「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聖性就是證得圓通的這一念心性的一種聖人,這個地方指的是法身以上的菩薩。對法身菩薩來說,這六根、六塵、六識都是通達的,他順觀逆觀都是悟入圓通的方便。
我們在研究《楞嚴經》的時候,它的心情是怎麼樣?是把心帶回家,從生滅門入真如門,所以它很強調耳根。我們待會會講到耳根的特性,就是很穩定,非常穩定,它這個根很耐用又很穩定,不像眼根變來變去的,也不像意根是擾動很厲害。耳根相對相當穩定,所以你回家的路干擾是最少的。就是說,有十條路到台北去,這一條路都沒有什麼山崩,又很順暢,這一條路最快。所以我們從凡夫的生滅心回到不生滅心的時候,耳根是最快。
但是當你研究《法華經》的時候,態度就不一樣。《法華經》是,證得聖性的人從空出假的時候,他度化眾生的時候,積功累德的時候,那真的是順逆皆方便,那根塵識對他是沒有障礙,他可以現出一個色相。你說我們「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誰代表阿彌陀佛?你也可以說那個佛像是阿彌陀佛,也可以啊。阿彌陀佛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你說「阿彌陀佛」的聲音,以音聲來總持阿彌陀佛,也可以。色聲香味觸法都是阿彌陀佛現身的方便,阿彌陀佛是順逆皆方便,他可以用順的讓你歡喜,也可以刺激你,阿彌陀佛也現出惡逆的因緣。你看常不輕菩薩,就是現惡因緣來刺激眾生,讓眾生起瞋恚心來打他,結果還是種善根,順逆皆方便。所以,迴光返照的時候,回家的路越穩定越好,因為我們是善根薄弱,障礙就很多。但是你從家要出來的時候,那就不是一條路了,那真的是順逆皆方便。你看《法華經》,隨手拈來都是諸佛菩薩的方便。「若人一舉手,乃至小低頭,皆已成佛道」,佛菩薩總是有辦法讓眾生栽培善根。所以,從自利的角度要很嚴謹,但是從利他的角度,佛菩薩的功德妙用那真的是順逆皆方便。所以「歸元性無二」,這個地方指的是回家的時候要小心謹慎;但是「聖性無不通」,是說聖人從空出假的時候,那他不要選擇一條路,那什麼路都可以走了。
所以總結就是,「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就一個初學者來說,要悟入首楞嚴王三昧,你要把心帶回家,選擇一條穩定的道路,速度的快慢的確是不同的。你說你不選擇什麼道路,那你會吃虧的,因為事實上日劫相倍,佛陀講過了嘛。你那個路選錯了,你修一劫,人家修一天就夠了。所以,回家的路要好好地選擇,從家裡面出來就不要選擇了,那你是隨心自在了。所以這兩條路是不太一樣的。
【980】對一個初心的人來說,選擇一個自己適當的法門,你會進步很快。
這個地方也就是說,你看本經的二十五圓通,《維摩詰經》講三十二種法門,《華嚴經》的五十三參,為什麼要開出這麼多法門呢?因為「良由眾生根機不一,致使如來巧說不同」。
我們這樣講,我們一念妄動以後,我們每一個人從一念心性妄動以後,流轉的過程不同,所以回家的路也就不同。你看我們從小的環境不同,我們接觸的人不同,那回家的路怎麼會一樣呢?不可能!你怎麼出來的,要怎麼回去。阿難尊者是多聞第一,末法時代障深慧淺,當然選擇一個穩定一點的。那就是說,初心一定要先瞭解自己的根機,這一點很重要。契機是妙法,治病是良藥。
你看在《論語》有一段是說,孔夫子有一個弟子叫子路,子路問孔子一個問題說:「聞斯行諸?」說我聽到一個事情,聽到一個善法,是不是馬上去做呢?孔夫子說,你不能這樣子,有父兄在,云何聞斯行之?你爸爸跟你哥哥都還在,你就敢什麼事都去做?你要問問老人家的意思。過沒多久,冉求又來問同一個問題:「聞斯行諸?」我聽到一個事情,應該趕快去做嗎?孔夫子說,趕快去做,「聞斯行之」。沒有錯,趕快做!
同樣一個問題,孔夫子作出兩個解答。公西華就問孔子說:您老人家怎麼對子路講這樣的話,對冉求講那樣的話呢?孔夫子說:「求也退,故進之」。冉求這個人做什麼事優柔寡斷,退退縮縮的,所以你要給他鼓勵一下。他的法門,鼓勵對他是妙法。子路呢,「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路這個人啊,做什麼事太超過,兼人,太主動積極了,所以我讓他緩慢一下。他已經很衝動了,你又叫他趕快去做,那就糟糕了。
所以,「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對一個初心的人來說,我們選擇一個自己適當的法門,的確會進步很快。你看很多人為什麼沒什麼進步?因為找不到自己適當的法門。為什麼呢?因為他沒有真正瞭解自己。這個法門是依止根機安立的,「良由眾生根機不一,致使如來巧說不同」。說是契機是妙法,這部《楞嚴經》哪一句話是妙法?你相應的那個法就是妙法。是這個意思。
【981】這觀念建立起來以後,你就有資格來揀別方便法門了
寅二、正為選方便門 分二:卯一、簡非;卯二、顯是
這個觀念清楚以後,我們就可以來看寅二,正式地選擇修學首楞嚴王三昧圓通的方便。就是你要扣住一句話,契機是妙法,治病是良藥。這觀念建立起來以後,你就有資格來揀別了。
卯一、簡非 分四:辰一、簡六塵;辰二、簡五根;辰三、簡六識;辰四、簡七大
首先揀別,就著末法眾生來說,就阿難尊者來說不是圓通的,先把它簡去。這當中有四段:一、簡六塵;二、簡五根;三、簡六識;四、簡七大。首先我們看辰一,簡六塵。在圓通的當中先簡去六塵的所緣境。這六塵的所緣境,因為它是不普遍的,而且它是變化太大,對初心來說很難掌控,所以,從這個地方回家並不是非常好的路。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皆共成佛道
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淨土教觀學苑
妙法蓮心學院 版權所有
歡迎各方免費流通,若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請勿用於商業盈利。
Copyright
© masterchingch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網址: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http://www.mflx.org/
信箱:info@masterchingche.or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淨土教觀學苑
【Facebook】https://m.facebook.com/www.masterchingche.o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