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0日 星期一

第91《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七》93/134

第91.大佛頂首楞嚴經。卷7.楞嚴神功德妙用不可窮盡。

明因人滅惡生善功德:明不持之失。經曰:
汝等有學,未盡輪迴,發心至誠取阿羅漢,不持此而坐道場,令其身心遠諸魔事,無有是處!

明能持之得。經文:
阿難!若諸世界,隨所國土所有眾生,隨國所生樺皮、貝葉,紙素、白疊,書寫此,貯於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誦憶,或帶身上,或書宅中。當知是人盡其生年,一切諸毒所不能害。阿難!我今為汝更說此,救護世間,得大無畏,成就眾生出世間智。

能滅諸難。經文:
若我滅後末世眾生,有能自誦,若教他誦。當知如是誦持眾生,火不能燒,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如是乃至天龍鬼神、精祇魔魅,所有惡,皆不能著。心得正受,一切詛、厭蠱、毒藥、金毒、銀毒、草木蟲蛇,萬物毒氣,入此人口,成甘露味。一切惡星,並諸鬼神,磣心毒人,於如是人不能起惡。頻那、夜迦,諸惡鬼王並其眷屬,皆領深恩,常加守護。

菩薩加持。經文:
阿難當知,是常有八萬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種族,一一皆有諸金剛眾而為眷屬,晝夜隨侍。設有眾生,於散亂心,非三摩地,心憶口持;是金剛王常隨從彼諸善男子,何況決定菩提心者,此諸金剛菩薩藏王,精心陰速,發彼神識,是人應時,心能記憶八萬四千恒河沙劫,周遍了知,得無疑惑。

不墮惡道。經文:
從第一劫,乃至後身,生生不生藥叉、羅剎,及富單那、迦吒富單那、鳩槃茶、毗舍遮等,並諸餓鬼、有形、無形、有想、無想,如是惡處。是善男子若讀若誦,若書若寫,若帶若藏,諸色供養,劫劫不生貧窮下賤不可樂處。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091《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七》講記
 
               目錄
 
1150】本經是以正念真如為理觀,以持戒誦咒來當事修,這是一種直接
    成佛的法門,一種一佛乘的法門。
1151】如果一個菩薩能夠修學楞嚴神咒,就能夠產生滅惡生善的功德。
1152】一個修行者不受持楞嚴神咒的過失。
1153】把楞嚴咒語攜帶在身上或者是供奉在家裡面的佛堂,有什麼功德?
1154】為什麼楞嚴咒是密詮諸法實相?
1155】只有持咒沒有理觀與既持咒又能夠去入理觀,功德有何不同?
1156】受持楞嚴神咒,能夠消滅世界上諸多的災難。
1157】為什麼受持楞嚴神咒,一切的毒害都沒辦法毒他?
1158】金剛藏王菩薩對持咒之人的加持(一)
1159】金剛藏王菩薩對持咒之人的加持(二)
1160】你只要把你的心調整在如來藏妙真如性,諸佛菩薩的加持自然就進來。
1161】一個受持楞嚴神咒的人,在他未來的生命當中就不再墮落三惡道。
1162】一個人不斷地正念真如,不斷地持楞嚴咒,把心帶回家,有什麼好處。
 
 
 
 
1150】本經是以正念真如為理觀,以持戒誦咒來當事修,這是一種直接成佛的法門,一種一佛乘的法門。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百零六頁。子二,明因人滅惡生善功德。
 
  當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來修學:第一個是理觀,第二個是事修。
 
  理觀,簡單地講就是要我們正念真如。我們平常面對我們的五蘊身心,色、受、想、行、識,要經常生起一種智慧的觀照,所謂的「你從什麼地方來」,我們不能被五蘊的這種假名假相所轉。這種智慧,也就是一種迴光返照的智慧。
 
  事實上,我們不能說我們從前生而來,因為你前生的五蘊身心不是這個樣子,你前生不是長這個樣子,你前生的感受、想法跟今生是完全不一樣的。你前生可能是一個女眾,今生變成一個男眾,你怎麼能夠說你從前生而來呢?你將往哪裡而去?當然,我們也不可以說是到來生去。這樣講也是不對的,因為來生也不是你今生這個樣子。所以,從本經佛陀的解釋,我們的生命是沒頭沒尾的,「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它只就是因緣的業力所顯現的一個假相,所謂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就像一個水泡一樣。
 
  所以,當我們開始迴光返照的時候,我們的心跟五蘊的假相就慢慢地脫離,然後慢慢地把心帶回家,回歸到我們不生不滅的清淨本性。這是本經很強調的——安住不生滅心。
 
  這一點跟我們在平常修習唯識止觀是不一樣。唯識止觀是對治的,用善念來對治惡念。我們貪欲重,修不淨觀;瞋恚重,修慈悲觀;你這個人情執很重,愚癡心很重,修因緣觀。當然,我們知道,只要是「對治」的東西,它就會產生一種對立法,對立法就是一種生滅。當我們在用生滅心修學的時候,兩種過失:第一個,功德不能圓滿,它是局部的。所以你會發覺,我們一直在對治煩惱,但是,修了很久,身心世界很難有一種徹底的改變,「根本」上的改變做不到。因為你都是在表面上對治,你根本的問題沒有真實地找到,那種有所得的攀緣心沒有真實地消滅。所以,生滅的修學法,功德是不圓滿的。第二個,它功德不能持久,你很難持久。
 
  所以,當我們平常經常不斷地迴光返照,安住不生滅心的時候,念念之間就在息滅我們這種有所得的攀緣心,所謂的開始返妄歸真了,你的心慢慢地、一步一步地開始回家了。而這樣的一種轉變是從根本上的改變,從心性上的根本改變,從我們本來依無明為住而改成依真如為住,那是從根本上去修正我們的「根本」煩惱。當然,這一部分佛陀花了三卷半的篇幅,來描述我們的身心世界是從什麼地方來的。諸位,前面三卷半,你會很清楚地看到。
 
  到了第二科,講到修學的時候,佛陀講出了兩種的事修:第一個,就是修正念真如的人,應該要嚴格地持守四種根本禁戒。本經講這四根本戒是講得非常的徹底,你剛開始要斷除身口的罪業,然後進一步要對治你內心的那種煩惱的攀緣,它是身口意的持戒,所以,它每一個事修都有理觀的加持在裡面。持戒以後就開始要讀誦〈楞嚴神咒〉破障。其實這個地方,我們待會看到內容,它不但是破障,它還有生善,生起善根的效果,就是有滅惡生善的效果。
 
  也就是說,本經是以正念真如為理觀,以持戒、誦咒來當事修。依止這個理觀跟事修,念念之間把我們從一種攀緣心而回歸到一種不生滅心,來當作我們整個菩薩道的根本。依止不生滅心而發菩提心,依止不生滅心來修六波羅蜜,這是一種直接成佛的法門,一種一佛乘的法門。
 
1151】如果一個菩薩能夠修學楞嚴神咒,就能夠產生滅惡生善的功德
 
  子二、明因人滅惡生善功德 分三:丑一、略明;丑二、廣顯;丑三、結勸
 
  我們看講義的子二,明因人滅惡生善功德。
 
  前面佛陀講到楞嚴咒的功德,是約著果人來說明自行化他,這個果人指的是十方諸佛。這個地方是指的因地修行的菩薩。如果一個菩薩能夠修學楞嚴神咒,就能夠產生滅惡生善的功德。這個滅惡包括了滅除內心的煩惱跟罪業之惡,也包括了對外的種種鬼神障之惡,破除內外的障礙。
 
  這個生善,在經文當中講到能夠加強我們的菩提心,能夠增長我們六波羅蜜的善根。你誦持楞嚴咒,你再修六波羅蜜的時候更有力量,生起菩提心的時候更加堅固。這個就是因地的修學者能夠有這種滅惡生善的功德。
 
  這以下分成三段:一、略明;二、廣顯;三、結勸。
 
1152】一個修行者不受持楞嚴神咒的過失
 
  丑一、略明 分二:寅一、明不持之失;寅二、明能持之得
 
  先看第一段的「略明」。略明當中分兩段:一、明不持之失;二、明能持之得。
 
  寅一、明不持之失
 
  首先佛陀說明,假設一個修行者不受持楞嚴神咒,會有很多的過失。先講不受持的過失。
 
(經文)汝等有學未盡輪迴,發心至誠取阿羅漢,不持此咒而坐道場,令其身心遠諸魔事,無有是處!
 
  這個地方的對象是針對誰開示呢?是有學之人。有學之人,在經論上所說的是小乘的四果之下、大乘的佛果以下,都叫做有學。不過這個地方是偏指,看後面的經文,是修學大乘佛法的這種資糧位的菩薩來說,偏重資糧位的菩薩。因為資糧位的菩薩在修學當中他的障礙特別多,但到加行位的時候、有禪定的時候,他的那個心力就不同了。
 
  資糧位的菩薩還是在三界的生死輪迴當中,但是他內心發起了菩提心,想要成就大乘的阿羅漢果(大乘阿羅漢是無生,當然指的是初地以上),那如果不受持此楞嚴神咒,而安坐於道場當中來修學種種的三昧,想要使令身心世界遠離種種內外的魔事,是無有是處。因為一個資糧位的菩薩,生長在末法時代,他有兩種障礙:第一個,他本身的善根薄弱,障深慧淺。他無始劫來累積很多的煩惱,但是積集的善根的資糧又不足。他本身就善根薄弱、煩惱粗重,他內在的障礙就特別重。第二個,外在環境的誘惑。生長在末法時代是魔強法弱。
 
  所以,他本身善根薄弱,外在環境又特別的刺激,古德說就好像一棵小樹,經歷暴風雨的摧折,則有枯折之患。在這種情況之下,你不受持楞嚴咒來保護你的善根,而想要遠離種種的魔障,這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這是第一個,講到不受持的過失。
 
1153】把楞嚴咒語攜帶在身上或者是供奉在家裡面的佛堂,有什麼功德?
 
  寅二、明能持之得
 
  那麼,假設我們能夠如法地受持楞嚴咒,有什麼功德呢?
 
(經文)阿難!若諸世界,隨所國土,所有眾生,隨國所生樺皮貝葉,紙素白㲲,書寫此咒,貯於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誦憶,或帶身上,或書宅中,當知是人,盡其生年,一切諸毒所不能害。
 
  假設在這個末法當中的眾生,隨他所在的國土,國土指的是依報,這當中有種種正報的眾生,隨著他國當中所用的種種的紙張……或者是樺皮,用樺樹的皮(因為樺樹的皮特別的輕薄,可以書寫),或者是貝葉(貝葉指的是貝多羅樹的葉片,因為它又長又廣,你看西藏就經常用貝葉來書寫經典);紙素是用竹子的片煮成漿,把它製成紙張;白㲲是印度一種細柔的花草所製成的紙。總而言之,能夠用種種的紙張來書寫此咒,然後把它貯藏在香囊當中,那麼這個人,就算他心識特別的昏昧闇鈍,不能夠憶持,去憶念咒語的內涵,但是把這個咒語攜帶在身上,或者是供奉在家裡面的佛堂,那麼這個人在一生當中,種種的毒害,包括毒蛇、種種的鬼神妖魅,都不能做種種的傷害,能夠遠離種種內外的魔障。
 
1154】為什麼楞嚴咒是密詮諸法實相?
 
  我們前面講到,楞嚴咒,它的特點是密詮諸法實相,秘密的,因為它本身是從佛陀的頭頂放光而宣說出來。所以你的心跟咒語接觸的時候,它就會慢慢地慢慢地把你的心帶回到如來藏妙真如性。而如來藏妙真如性本身就具足了滅惡生善的功德,所有的惡法在清淨心裡面是不能生存的,所有的善法在我們一念清淨心是本自具足的。
 
  我聽海公長老說,他以前去金山寺的禪堂參學,後來他發覺,金山寺的禪堂,包括當家師父,包括很多很多的老參,很多人在打坐的時候都持楞嚴咒。問他們為什麼呢?他們說,楞嚴咒,你持下去,它真的是滅惡生善!你持下去,欸,煩惱自然淡薄,善根自然增長。他們說一句話:總比你空心靜坐好!因為我們在修習止觀的時候,我們很難說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空有都不著而順入中道,很難。你要麼偏空,要麼著有。你怎麼弄都不對,乾脆持楞嚴咒,把心交給楞嚴咒,它自然會帶動我們趨向於真如。這種密詮真如,它是在秘密當中,在不知不覺當中,產生一種潛移默化的改變,叫做密詮真如。
 
  所以前面說楞嚴神咒是出生一切諸佛的功德,為一切諸佛之母,它有這種不可思議的力量。諸位你看看後面你就知道。
 
1155】只有持咒沒有理觀與既持咒又能夠去入理觀,功德有何不同?
 
  丑二、廣顯 分二:寅一、總標;寅二、別示
 
  前面只是一個略說,這以下廣泛地把持咒對我們一個人內心世界的這種滅惡生善的效果開顯出來。這當中分兩段:一、總標;二、別示。
 
  寅一、總標
 
(經文)阿難!我今為汝更說此咒,救護世間,得大無畏,成就眾生出世間智。
 
  佛陀在這個地方再一次地來宣說這個咒的功德。前面佛陀是從佛的角度,他持咒有什麼自利利他的功德;這個地方,佛陀是為我們資糧位的菩薩再一次地宣說,我們菩薩受持這個有什麼功德。
 
  這個地方,佛陀提出兩點:第一個,「救護世間,得大無畏」。能夠使令我們在世間當中遠離種種內外的魔障,能夠無所怖畏。當然這個是約著今生的安樂來說。第二段,能夠成就眾生出世間無漏的智慧。
 
  這個楞嚴咒,他的意思就是說,你的心很虔誠地持楞嚴咒,那麼念念之間它就會把我們那種有所得的攀緣心慢慢地消滅掉。當然,假設你持楞嚴咒的時候又加上理觀,那力量更大。
 
  所以蕅益大師說,你如果能夠持咒,沒有加上理觀,只有事修,那多分來說是消業障、增長你的福報。但是,你在持咒的時候能夠正念真如,達到一念不生,這個時候它真的是能夠成就出世間的智慧,你的心會整個平靜下來,有所得的攀緣心慢慢地消滅掉。
 
  當然,這個地方指的是,你要是只有持咒,沒有理觀,那就成就上面的功德,「救護世間,得大無畏」;假設你又能夠去入理觀,那又能夠成就出世間的智慧,那就是理事無礙了。
 
1156】受持楞嚴神咒,能夠消滅世界上諸多的災難
 
  寅二、別示 分八:卯一、能滅諸難;卯二、菩薩加持;卯三、不墮惡道;卯四、同佛功德;卯五、能淨業障;卯六、能消夙業;卯七、能滿眾願;卯八、能護國界
 
  我們看寅二,別示。這以下我們各別地顯示楞嚴咒的功德。佛陀舉出了八科:一、能滅諸難;二、菩薩加持;三、不墮惡道;四、同佛功德;五、能淨業障;六、能消夙業;七、能滿眾願;八、能護國界。有八科。我們先看第一科。
 
  卯一、能滅諸難
 
  就是我們受持楞嚴神咒,它能夠消滅世間諸多的災難。
 
  ◎末世當機
 
(經文)若我滅後,末世眾生,有能自誦,若教他誦。
 
  ◎惡緣不害
 
(經文)當知如是誦持眾生,火不能燒,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
 
  ◎邪咒不著
 
(經文)如是乃至龍天鬼神,精祇魔魅,所有惡咒,皆不能著。
 
  這個地方講到當機眾,就是在我滅度以後的末世眾生,佛陀特別指出的是在末法時代這個魔強法弱的眾生。假設他自己能夠受持,或者他教導他人來受持,就是說明這個自行化他。不管是他自己受持,或者是被教導的眾生,只要有人能夠發心來誦持楞嚴神咒……當然我們前面講過,受持楞嚴咒有兩種:一種是受持完整的,一個是受持後面的那八句的楞嚴咒心。長水大師說,你要不能夠受持整部,你受持楞嚴咒心,也能夠具足受持楞嚴咒的功德。那麼有什麼好處呢?
 
  「火不能燒,水不能溺。」遇到了大火,火不能燒你;遇到了大水,水不能溺;乃至於「大毒小毒,所不能害」。大毒指的是這種流行病毒,影響的層面比較廣大的;小毒指的是這種毒蛇、蠍子,影響層面比較小的,都不能傷害你。這個毒害所不能傷害。
 
  再往下看。
 
  「如是乃至龍天鬼神」,這個龍天鬼神是先提出八部裡面的兩種,包括天龍跟鬼神。「精祇」,精是指的得天之氣,祇指的是得地之氣,也就是說他們兩個都是吸收天地的精華而變成一種精靈,可以變化作人,比方說狐狸精、老虎精這一類。「魔魅」,魔魅是一種鬼神,但是他能夠迷惑道人,而產生一種障礙的力量,比方說魘魅鬼等等。這種精祇跟魔魅能有種種邪惡的神咒,但對這個持咒之人他都不能夠傷害,「皆不能著」。一切的邪咒,不管是什麼咒,你只要持楞嚴咒祂就不能加害於你。
 
1157】為什麼受持楞嚴神咒,一切的毒害都沒辦法毒他?
 
  再往下看。
 
  ◎加毒即化
 
(經文)心得正受,一切咒詛厭蠱毒藥,金毒銀毒,草木蟲蛇,萬物毒氣,入此人口,成甘露味。
 
  前面是指的邪咒不能著,這以下說種種的毒藥都不能傷害。也就是說,我們受持楞嚴神咒的人,內心經常保持在一種正定正受。那麼一切的「咒詛」(外道用這個咒術來詛咒別人,使令他身心受到障礙跟痛苦,叫咒詛)。「厭蠱毒藥」,就是厭蠱所成的毒藥。厭蠱是什麼意思?就是在東南亞國家,他抓很多的毒蟲,牠們互相地吞啖,剩下一隻,最毒的那一隻,就把這一隻殺死,把牠磨成毒藥。那麼這種毒藥就很厲害,沾到一個人的身上,這個人馬上毒發身亡,叫做厭蠱所成的毒藥。「金毒銀毒」,就是在金銀的鐵器上面沾上毒藥。「草木蟲蛇」,這個是草木之毒,還有這種蛇蟲之毒,乃至於萬物所引生的毒氣。這種種的毒害,進入到這個誦持楞嚴神咒的人之口,就轉成甘露之味。
 
  為什麼受持楞嚴神咒,一切的毒害都沒辦法毒他呢?蕅益大師解釋說,因為一切的毒害、一切法的生起,是由一念的真如本性所生,就好像萬物要依止虛空而生。你看過哪一個人會把虛空傷害嗎?不可能!一切的萬物都依止如來藏妙真如性而生,它怎麼能夠去傷害如來藏妙真如性呢?因為如來藏妙真如性對一切法是沒有對立相,沒有對立相就沒有抗拒,沒有抗拒當然就沒有傷害。你看虛空,一棵樹要往東邊往西邊,虛空都不抗拒的,所以,任何的法是沒辦法傷害如來藏妙真如性的。因為你持咒之人,你的心已經慢慢地順從真如本性,所以你就跟真如本性相應,那自然是不能傷害你。
 
  ◎起惡不得
 
(經文)一切惡星並諸鬼神,磣心毒人,於如是人不能起惡。
 
  ◎尊神守護
 
(經文)頻那夜迦諸惡鬼王,並其眷屬,皆領深恩,常加守護。
 
  這一切災惡的凶星,還有種種凶惡的鬼神,這些鬼神,「磣心毒人」(磣就是摻雜的意思),他內心有那種摻雜毒害之心,想要去傷害這個修行人。但是他看到,這個人受持楞嚴咒的時候就具足大威德,他根本不敢對這個人生起惡心。因為這個持咒之人具足如來藏妙真如性的功德,所以他有這種感化邪惡之人的效果。
 
  「頻那夜迦諸惡鬼王」,頻那指的是豬頭使者,夜迦是象頭使者,都是佛教界的護法神。乃至於種種的鬼王並其種種的眷屬,因為過去都受到楞嚴神咒的深恩,對這個楞嚴神咒的法寶而發心,保護持咒之人。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強調說,持咒之人,念念之間已經隨順於真如本性,而如來藏妙真如性本身具足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三德,所以何難不滅,何毒不消呢?有什麼災難不能消滅,有什麼毒不能夠消除呢?
 
  有一次宣化上人到東南亞國家去弘法,因為上人在東南亞有很多很多的因緣,引起外道的嫉妒,東南亞有很多蠱毒,放蠱。那個時候宣化上人的弘法團隊其中有兩個徒弟就中蠱了,中蠱以後就非常嚴重。這個時候宣化上人當下持楞嚴咒加持他們,這兩個人就吐出很多的小蟲出來,把這個蠱給逼出來。
 
  所以,這個咒語的力量是很大。後面會講到,它有兩層意思:
 
  第一個,從我們自利的角度,你內心當中心念改變,你的法界就改變。為什麼佛陀別人不能傷害他呢?因為佛陀的心安住在如來藏妙真如性。那我們今天持咒之人,念念之間有事持又有理觀的時候,我們也是怎麼樣?順從真如本性!所以後面會講到,等同佛的功德。你的內心變成柔軟,所以沒有毒害可以傷害你。這第一個。
 
  其次,因為楞嚴咒這個法是深受金剛藏王菩薩保護的,後面講無量無邊的金剛藏王手持金剛寶杵,發心來保護這個咒語,所以持咒之人得到金剛藏王菩薩的加持,有他力的加被。
 
  所以任何的毒、任何的鬼神不能傷害,這地方兩層意思。後面會越講越詳細。
 
1158】金剛藏王菩薩對持咒之人的加持(一)
 
  卯二、菩薩加持
 
  我們前面比較強調自力,就是一念心正念真如,順從真如,自然產生滅惡生善。這個地方是說,持咒之人有他力的加被,這是金剛藏王菩薩對這個修行者的加持,菩薩加持。
 
  ◎菩薩隨從
 
(經文)阿難!當知是咒,常有八萬四千那由他恆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種族,一一皆有諸金剛眾而為眷屬,晝夜隨侍。設有眾生,於散亂心,非三摩地,心憶口持,是金剛王,常隨從彼諸善男子。
 
  這第一個。這個地方有兩層意思:假設這個持咒之人大乘的善根比較淺薄,學佛不久,還不能生起正念真如的理觀,只有對這個咒語一念的信心而完全是事持,那麼這個時候就成就「菩薩隨從」的第一個功德。假設這個善男子是具足了大乘的菩提心跟理觀的時候,他就具足了「加持開發」的第二個功德。這兩種功德有所不同。
 
  我們先看第一個。就是說,這個人就是一念的信心來受持楞嚴神咒,那麼這樣子,就經常有「八萬四千那由他」(那由他就是一萬個億,俱胝是一百個億),有這麼多的金剛藏王菩薩(什麼叫金剛藏王菩薩?因為這些菩薩都是手持金剛寶杵),還有他的種族,就是他同一類形的,每一個金剛藏王菩薩都有很多的金剛菩薩眾而為眷屬,晝夜保護這個持咒之人。
 
  假設這個眾生乃至「於散亂心」,他不是在禪定當中,他是一邊持咒一邊偶爾打打妄想,但是他內心當中對這個咒語是充滿了信心,心中憶念,口中持誦,這個時候金剛藏王菩薩就經常能夠去隨從保護這個善男子(這個善男子指的是對楞嚴神咒有信心的一個持咒之人,但是他不能夠生起正念真如的理觀),得到金剛藏王菩薩的保護而破除障礙。
 
1159】金剛藏王菩薩對持咒之人的加持(二)
 
  看第二段。
 
  ◎加持開發
 
(經文)何況決定菩提心者!此諸金剛菩薩藏王,精心陰速發彼神識,是人應時,心能記憶八萬四千恆河沙劫,周徧了知,得無疑惑。
 
  假設這個人對於菩提心生起了一種決定的勝解,對大乘經典有深入的理解,對第一義諦有堅定的勝解,生起了菩提心跟大乘的空正見,能夠正念真如,在持咒當中又生起理觀,那麼這個時候金剛藏王菩薩「精心陰速發彼神識」。這個「精心」是指菩薩依止這一念的如來藏心,「陰速」就是暗中、很快速地,來啟發這個人的心識。菩薩能夠在真如的心性當中來啟發這個持咒之人。這個人能夠有什麼好處呢?能夠記憶自己過去八萬四千恆河沙大劫當中所發生的種種善惡的事情,內心當中都能夠「周徧了知」而沒有任何的疑惑,就是產生了宿命通。其實這個地方就等於是開顯了菩薩的五種神通。
 
  蕅益大師說,他這種神通不是自力開發的,是菩薩幫他開發的。那菩薩怎麼就能夠幫我們開顯神通呢?蕅益大師講出四個字,就是「以心印心」。說金剛藏王菩薩安住如來藏妙真如性,持咒之人在持咒過程當中也是正念真如,也是一念不生,念念之間也是隨順於如來藏妙真如性,所以他就能夠以金剛藏王那種不可思議的加持力來感應道交,加持這個持咒之人,使令他快速地成就神通。就是以心印心的道理。
 
  你看我們平常要得佛菩薩加持很困難,為什麼?因為佛菩薩安住在真如本性,我們安住在妄想,這兩個磁場不一樣嘛,不是說他不加持我們。諸佛菩薩對眾生都有發願,要加持眾生,問題是我們的心沒辦法順從諸佛菩薩的心,所以他加持我們加持不進來,問題在這個地方。
 
  所以,這個持咒之人念念之間能夠生起理觀,他就能夠得到金剛藏王菩薩「精心陰速發彼神識」,依止一念清淨心冥冥當中來開顯我們的這種神通的善根。是這個意思。
 
1160】你只要把你的心調整在如來藏妙真如性,諸佛菩薩的加持自然就進來
 
  學習大乘佛法,我們發覺,一個大乘的修行者跟小乘人是不太一樣。小乘人的心胸是狹隘的,他是在觀自己的身心世界,但他對諸佛菩薩有什麼功德一概沒有興趣,也不想去瞭解。而大乘佛法的心是緣十法界的,特別是對佛法界的功德,大乘佛法要有一定的信仰。所以你看我們在八十八佛說「深信諸佛皆充滿」,你一個大乘修行者,你要相信,諸佛菩薩永遠沒有滅度。佛菩薩因地的時候都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怎麼成就以後就滅度了呢!所以,在法界當中,佛菩薩有很多磁場在加持我們,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他們的願力是遍滿整個法界當中,問題是我們自己要準備好。你只要把你的心調整在如來藏妙真如性,諸佛菩薩的加持自然就進來。就好像說,月亮本身很想要照耀我們,但是你這個水要弄得平靜,是這個意思。這個就是所謂的金剛藏王菩薩對我們的加持。
 
1161】一個受持楞嚴神咒的人,在他未來的生命當中就不再墮落三惡道
 
  卯三、不墮惡道
 
  一個受持楞嚴神咒的人,在他未來的生命當中就不再墮落三惡道當中。
 
(經文)從第一劫,乃至後身。生生不生藥叉、羅剎,及富單那、迦吒富單那、鳩槃茶、毘舍遮等,並諸餓鬼,有形無形,有想無想,如是惡處。是善男子,若讀若誦,若書若寫,若帶若藏,諸色供養,劫劫不生貧窮下賤,不可樂處。
 
  這地方有三段。
 
  ◎加持開發
 
  先看第一段,「從第一劫,乃至後身」
 
  這個第一劫是指的什麼呢?這一段經文是順從前面的「發菩提心受持楞嚴神咒」這段經文來,從前面的經文而來的。就是這個人已經產生了決定的菩提心,而且具足大乘的空正見,念念之間能夠正念真如,能夠順從本性,而來受持楞嚴神咒。那麼從他開始受持楞嚴神咒那個當下的色身開始,到他成佛之前的最後一身,這個叫做「從第一劫,乃至後身」。
 
  ◎不生神鬼
 
  那麼,這當中的過程,生生世世當中,他只要能夠具足菩提心而迴光返照正念真如,來受持楞嚴神咒,他「不生藥叉」。藥叉是一種捷疾鬼,速度很快的一種鬼,飛行速度很快。「羅剎」,羅剎也是速度很快,不過這個藥叉是比較偏重在男眾的鬼,羅剎是一種女眾的鬼,這兩個都是一種鬼,都是吃人家血肉的。「富單那」,就是一種臭惡之鬼,身上特別的臭惡,他會引起一個人身上的熱病。「迦吒富單那」,迦吒就是特別,特別惡臭的鬼。「鳩槃茶」,鳩槃茶就是魘魅鬼,晚上我們會做惡夢,有些時候是受了這個鳩槃茶鬼的干擾。「毘舍遮」就是一種啖精氣鬼,吸人家的精氣。「並諸餓鬼」,這個餓鬼就很多了,像焰口、針咽,嘴巴吐火的或者是喉嚨很小、肚子很大的針咽鬼,種種的餓鬼。乃至於「有形無形」,有形色的、沒有形色的這種卑賤的眾生。或者「有想無想」,有想就是鬼神、精靈,無想就是精神化成金石土木的這種。「如是惡處」,這種具足苦惱的卑賤的眾生,我們都不會墮落到這樣的一種鬼神道去。
 
  ◎不生貧賤
 
  是善男子,能夠讀或者誦,讀就是對著文字來讀,誦就是背誦。或者是書寫,書就是用毛筆一筆一劃,很正式的叫書,寫就是比較簡單的叫做寫。書寫以後,或者攜帶在身上,或者用器具把它貯藏起來,或者是把它用種種的香花蔬果來供養在佛堂當中。那麼這個人在「劫劫」,就是前面說的從第一劫至最後一劫,「不生貧窮下賤,不可樂處」,就是說他不會生長在卑賤的果報。
 
1162】一個人不斷地正念真如,不斷地持楞嚴咒,把心帶回家,有什麼好處
 
  當然,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這段經文是隨順於前面的決定發菩提心的人來受持來說的,才有這樣的不墮惡趣的效果。這個道理,我們去查《大乘起信論》,它有一段的開示,跟本經的經文是相隨順的。它說,一個人經常能夠正念真如,會產生一種真如內熏,真如本性在內部自然的、一種不思議的熏習的業用。說你一個人不斷地正念真如,不斷地持楞嚴咒,把心帶回家,這樣子會產生一種真如的不思議的業用。有什麼好處呢?它能夠使令眾生成就兩種的善根:
 
  第一個,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欣求涅槃。說你不斷地觀察這個五蘊身心都是一個假名假相,你的心對這樣的一種因緣,安住不生滅心而保持不迷不取不動,你慢慢地對這種生死的果報淡薄。蕅益大師說,一個人不斷地觀察真如,他的生命會變得比較淡薄,對生死的因緣不生好樂,反而喜歡涅槃寂靜,會使令一個人厭生死苦,欣求涅槃。
 
  第二個好處,他能夠自信己身有真如法而發心修行。他相信他有真如本性,具足無量的功德,而發心來修習六波羅蜜。也就是說,他能夠生起這種出離的善根跟菩提的善根。當然,這兩種善根生起的時候,他就不容易墮落到三惡道去了。因為在菩薩戒上說,一個人成就菩薩的善根,他會有一種增上慚愧。這種人有什麼特色呢?雖造惡業速疾能悔,若墮惡道終不久留。他造了惡業以後,馬上能夠產生反省,即使墮落到惡道也不會久留,因為他那種增上慚愧的心力量太大。
 
  那麼這一段講到不墮惡道。我們休息一下。
 
 
願以此功德 迴向法界眾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生 同生極樂國
 
 
 淨土教觀學苑 版權所有
歡迎各方免費流通,若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請勿用於商業盈利。
Copyright © masterchingch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網址: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信箱:info@masterchingche.or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淨土教觀學苑
Facebookhttps://m.facebook.com/www.masterchingche.o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