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0日 星期一

第92《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七》94/134

第92.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七。楞嚴神咒功德妙用不可窮盡。

同佛功德。經曰:
此諸眾生,縱其自身不作福業,十方如來,所有功德悉與此人。由是得於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說不可說劫,常與諸佛同生一處,無量功德。如惡叉聚,同處熏修,永無分散。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淨;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進者,令其精進。無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淨者,速得清淨。不持齋戒,自成齋戒。

能淨業障。經文:
阿難!是善男子持此咒時,設犯禁戒於未受時。持咒之後,眾破戒罪,無問輕重,一時銷滅。縱經飲酒,食噉五辛,種種不淨,一切諸佛、菩薩、金剛、天仙、鬼神,不將為過。設著不淨破弊衣服,一行一住,悉同清淨。縱不作壇,不入道場,亦不行道。誦持此咒,還同入壇行道功德,無有異也。若造五逆無間重罪,及諸比丘、比丘尼,四棄,八棄,誦此咒已,如是重業,猶如猛風吹散沙聚,悉皆消滅,更無毫髮。

能除夙業。經文:
阿難!若有眾生,從無量無數劫來,所有一切輕重罪障,從前世來,未及懺悔。若能讀誦書寫此咒,身上帶持,若安住處,莊宅園館。如是積業,猶湯消雪。不久皆得悟無生忍。

能滿眾願。經文:
復次阿難!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若能至心憶念斯咒,或能身上帶此悉怛多般怛囉者,便生福德智慧男女。求長命者,即得長命。欲求果報速圓滿者,速得圓滿。身命色力,亦復如是。命終之後,隨願往生十方國土,必定不生邊地下賤,何況雜形??

能護國界。經文:
阿難!若諸國土,州縣聚落,飢荒疫癘,或復刀兵,賊難鬥爭,兼餘一切厄難之地。寫此神咒,安城四門,並諸支提,或脫闍上。令其國土所有眾生,奉迎斯咒,禮拜恭敬,一心供養。令其人民,各各身佩,或各各安所居宅地。一切災厄,悉皆銷滅。阿難!在在處處國土眾生,隨有此咒,天龍歡喜,風雨順時,五穀豐殷,兆庶安樂。

亦復能鎮一切惡星,隨方變怪,災障不起,人無橫夭,杻械枷鎖不著其身,晝夜安眠,常無惡夢。阿難!是娑婆界,有八萬四千災變惡星,二十八大惡星而為上首;復有八大惡星以為其主,作種種形,出現世時,能生眾生種種災異。有此咒地,悉皆消滅。十二由旬成結界地,諸惡災祥,永不能入。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092《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七》講記
 
               目錄
 
1163 正念真如的兩種主要方法。
1164 受持楞嚴神咒,念念之間順從本性,就能夠常生佛前。
1165 受持楞嚴神咒,能夠眾行成就。
1166 一個人沒有大乘善根,今生就很難修學。
1167 受持楞嚴神咒,能夠滅除破戒跟破齋的過失。
1168 受持楞嚴神咒,能夠滅除違背修行儀式的過失。
1169 受持楞嚴神咒,為什麼能夠滅除五逆無間等重罪?
1170 受持楞嚴神咒,為什麼能夠滅除夙業罪障,能夠成就無生法忍?
1171 生活跟生命有什麼不同?
1172 受持楞嚴神咒,為什麼能滿眾願?
1173 受持楞嚴神咒,能夠保護一國的國土跟人民,消除種種的災難。
1174 受持楞嚴神咒,能夠離障安眠。
1175 受持楞嚴神咒,諸惡災祥永不能入。
1176 念阿彌陀佛跟持楞嚴咒這兩個好好的運用,都有它不可思議的加持力。
1177 你要把「順從」這兩個字掌握住了,你修行的力量就不同了。
 
 
 
1163】正念真如的兩種主要方法。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百零九頁。卯四,同佛功德。
 
  我們在正念真如的過程當中,主要有兩種的方法:
 
  第一個就是依教起觀,我們根據本經語言文字的教法來生起觀照。比方說,佛陀告訴我們,要經常迴光返照「你從什麼地方來」,那麼我們從語言文字的引導當中,念念之間能夠返妄歸真,遠離五陰的假相,慢慢地回歸到真如的本性。這是一種依教起觀。
 
  第二個就是你能夠持這個秘密神咒。我們但是至誠懇切、一念不生地去持楞嚴神咒,也能夠達到這種潛移默化之功,密詮實相,秘密當中也能夠引導我們這種攀緣心而回歸到不生滅心,也是有這種效果。這一段佛陀講了八科,來讚歎受持楞嚴神咒所產生的滅惡生善的功德。
 
1164】受持楞嚴神咒,念念之間順從本性,就能夠常生佛前。
 
  卯四、同佛功德
 
  我們看第四科,同佛功德。就是持楞嚴咒的人就能夠成就十方諸佛的功德。當然得到他的少分功德,不是圓滿,得到他的少分功德。
 
  ◎常生佛前
 
(經文)此諸眾生,縱其自身不作福業,十方如來所有功德,悉與此人。由是得於恆河沙阿僧祇不可說不可說劫,常與諸佛同生一處。無量功德,如惡叉聚,同處熏修,永無分散。
 
  這個地方是說明,你受持楞嚴咒,生生世世會出生在佛前。
 
  「此諸眾生」,這個此諸眾生指的是發菩提心、具足大乘空正見的末法時代的眾生。縱然這個人他自身沒有因緣來造種種的福德,不能夠廣泛地布施、持戒,乃至做種種的慈善事業,但是他能夠很虔誠地受持四根本重戒,發起菩提心,正念真如來受持楞嚴神咒,那麼,「十方如來所有功德,悉與此人」。
 
  十方諸佛的功德有兩種:一者福德,一者智慧。當然,從福德的角度,諸佛對眾生是有施捨的力量,所以這個福德是約著親因緣來說,他直接施捨給我們。但是就著善根智慧這一部分,十方諸佛是扮演增上緣的角色,我們能夠得到諸佛的教導、啟發,而十方諸佛這個時候扮演增上緣的效果。這是不同的地方。
 
  所以,因為得到十方諸佛的加持,我們在未來的生命當中,在恆河沙的阿僧祇……阿僧祇是一個很大的數目,叫無量數,翻成漢語叫無量數;「不可說不可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數,十大數當中最大的數叫不可說不可說。總而言之,就是很多數不清的劫當中,就能夠跟十方諸佛同時受生在一個處所,生生世世生於佛前,見佛聞法,能夠常隨佛學。
 
  因為得到十方諸佛攝受的緣故,無量無邊的功德就能夠慢慢慢慢地熏修而具足。這個時候,這個受持楞嚴神咒、發菩提心的菩薩,「如惡叉聚,同處熏修,永無分散」。惡叉聚是印度的果實,它一生的話必定是三顆,就表示說眾生跟十方諸佛經常地生在一處,得到諸佛的教導,永無分散,慢慢能夠成就無量功德。所以說,你受持楞嚴神咒,念念之間順從本性,就能夠常生佛前。這是第一個。
 
1165】受持楞嚴神咒,能夠眾行成就。
 
  ◎眾行成就
 
  第二個講到眾行成就,這當中有五段。先看第一段,成就持戒的功德。
 
(經文)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淨。未得戒者,令其得戒。
 
  這個人假設在過去的因緣當中有一時的顛倒,犯了根本重戒,那這當中有一個過程特別重要。蕅益大師說,犯戒以後一定要如法懺悔,斷相續心,然後再來持咒,才能夠使令戒根清淨。使令戒根清淨,這個過程當中,除了持咒以外,一定要經過如法懺悔的過程。
 
  「未得戒者,令其得戒。」這個人在受戒過程當中,如果有些因緣不具足,未能具足得戒,那麼因為如法地發菩提心來持楞嚴神咒,也因為持咒的關係而能夠得戒。得戒體的人當然就是防非止惡,有這樣的善根,而我們念念之間能夠回歸到真如本性,就像蕅益大師說的,真如本性具足恆沙的功德,有什麼惡法不能消滅,有什麼善根不能生起呢?我們所有的功德都在我們家裡面。一個人能夠把心帶回家,自然具足持戒的善根,乃至於精進、智慧的善根。
 
  再看第二個,成就精進。
 
(經文)未精進者,令得精進。
 
  這個人本來是很懈怠,對種種的波羅蜜也沒有太多的好樂,但是他開始持咒以後,內心產生精進,開始對這個善法產生一種好樂追求的心。
 
  第三個,成就智慧。
 
(經文)無智慧者,令得智慧。
 
  這個人本來是很顛倒愚癡的,對世間的因緣很執著,欸,他持咒以後,慢慢慢慢就能夠隨順於我空法空的智慧,這種出世間的智慧,息滅他的攀緣心。
 
  第四個,成就清淨。
 
(經文)不清淨者,速得清淨。
 
  戒行不清淨的人,他能夠懺悔以後,因為持咒的關係,能夠速得清淨。
 
  第五個,成就齋戒。
 
(經文)不持齋戒,自成齋戒。
 
  他因為色身的因緣不能受持六齋十齋日,也因為持楞嚴神咒的關係,自然成就齋戒。
 
1166】一個人沒有大乘善根,今生就很難修學。
 
  這樣的波羅蜜的成就,我們從兩方面來開顯,來說明。
 
  從自力的角度來說,我們因為受持楞嚴神咒,念念之間順從真如,就會產生一種大乘善根;從大乘善根當中產生增上慚愧,我們很快就能夠產生波羅蜜。
 
  諸位!你看很多的修行者,你會慢慢發覺,一個人的善根非常重要!一個人沒有大乘善根,今生就很難很難修學,這個是勉強不來。因為他看到善法不生好樂,就完了。你說這個人有一點過失、有一點懈怠,但是他善根強,只要被啟動起來,他整個人就改變,這個人還有救。你看央掘摩羅,佛在世的時候,他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背負了這麼大的殺業,他看到佛陀,照樣在今生成就阿羅漢果,因為他善根強嘛。如果一個人平常也不造惡業,但是他看到佛法也不生好樂,那就完了,沒辦法了,佛都沒辦法了。
 
  當然,所有善根的根本就是真如本性,還有什麼東西比真如本性的善根更根本?它是一切善法的根本。所以你念念之間,這個楞嚴咒的特色就是,它能夠幫你把心帶回家,密詮中道的實相。你不斷用楞嚴咒來熏習你的內心,欸,你的心就會從一種我法二執的無明的心,轉成二空真如的心。它有這樣的一種轉變,它加強你的大乘善根。
 
  第二個,從他力的角度,你能夠得到十方諸佛的感應道交。蕅益大師說,一切諸佛如來,本來在因地當中就是要把他無量福德跟智慧的善根迴向一切眾生,他本來就有這個願望。所以,當我們能夠順從真如的時候,很自然地就能夠接受到諸佛的加持,而生長在同一個地方,乃至於快速地成就波羅蜜。
 
  所以,這個地方有自力的因緣跟他力的因緣,有你自己善根的啟發,有諸佛加持,兩種力量。這個叫做同佛功德。
 
1167】受持楞嚴神咒,能夠滅除破戒跟破齋的過失。
 
  卯五、能淨業障
 
  我們看卯五,能淨業障。
 
  這個人在過去沒有持咒之前曾經犯戒乃至於破戒,而這個破戒的業力已經產生遮障了,如果他能夠一心地持咒,如法地懺悔,是可以把這個罪障滅除的。
 
  ◎破戒罪滅
 
(經文)阿難!是善男子,持此咒時,設犯禁戒於未受時,持咒之後,眾破戒罪,無問輕重,一時銷滅。縱經飲酒食噉五辛,種種不淨,一切諸佛菩薩、金剛天仙鬼神,不將為過。
 
  這個地方是說明能夠滅除破戒跟破齋的過失。先看破戒。
 
  阿難!在末法時代,發了菩提心又能夠一心正念真如來受持楞嚴神咒的這個人,在過去曾經因一時的愚癡顛倒而違犯了佛陀的禁戒。什麼時候違犯呢?在他受持楞嚴咒之前。違犯以後,他也如法地懺悔,而且斷了相續心;持咒以後,他就永遠不再犯了,一心地正念真如,一心地持咒。這樣子,眾破戒罪,不問輕罪重罪,這個重罪就是小乘的四根本、大乘的十波羅夷,都能夠一時地消散滅除。它能有這個滅罪的效果。
 
  縱然他過去在受持楞嚴咒之前,曾經有飲酒的過失,或者食啖五辛的過失(五辛就是蔥、蒜、韭、薤、興渠)。這五辛,熟食增婬、生食增恚,你吃熟的增長婬欲心,你生吃的話增長瞋恚。乃至於你吃了種種不淨物,不淨物指的是魚肉的葷食。在經典上說,你吃五辛是不能馬上去誦經的,你要誦經之前一定要刷洗乾淨。假設你有這種食啖五辛、食啖葷食來受持佛法的過失,一切諸佛菩薩,因為你持咒懺悔的關係,乃至於金剛天神、鬼神,就不再追究你過去這種破齋的過錯。
 
  這個地方講到持咒滅除犯戒跟破齋的過失。
 
1168】受持楞嚴神咒,能夠滅除違背修行儀式的過失。
 
  ◎違式罪消
 
  這以下說明違式——違背修行儀式的過失。
 
(經文)設著不淨破弊衣服,一行一住,悉同清淨。縱不作壇,不入道場,亦不行道,誦持此咒,還同入壇行道功德,無有異也。
 
  我們前面講到,你在持咒的時候,是要結壇行道,要結八角壇。在行道過程當中,你只要進入壇場,一定要穿清淨的新的衣服。可是這個人可能比較貧窮,也不能穿一些乾淨的新的衣服,他是穿不乾淨的破舊的衣服。但是,他因為很如理如法地來一心持咒,所以他整個行住坐臥當中,等同清淨。雖然他穿了不乾淨的衣服,因為他內心安住真如的原故,也可以說等同清淨。
 
  「縱不作壇,不入道場,亦不行道,誦持此咒。」說這個人也沒有經費來設立八角壇,也沒辦法進入大眾的僧團當中,也不能夠如理如法地三七行道,但是他一心一意地來持四根本重戒,一心一意地、至誠懇切地誦持楞嚴神咒,那麼「還同入壇行道功德,無有異也」。前面的那個壇,諸位看,三七行道,他是要懺悔發願才開始持咒的。
 
1169】受持楞嚴神咒,為什麼能夠滅除五逆無間等重罪?
 
  ◎極重罪除
 
(經文)若造五逆無間重罪,及諸比丘比丘尼四棄八棄,誦此咒已,如是重業,猶如猛風吹散沙聚,悉皆滅除,更無毫髮。
 
  假設這個人過去造了五逆的重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或者這個比丘、比丘尼犯了比丘的四重、比丘尼的八重,犯了以後,如果他如法地懺悔以後來誦持楞嚴神咒,這個五逆、四重、八重的罪,就好像是生起一道的猛風,吹散這個積集的沙堆。這個沙堆比喻我們所累積的罪業,猛風指的是你內心當中那種正念真如跟誦持神咒的力量。就像猛風把沙堆給吹散,一點也不剩下,連一點毫髮都不剩下。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說,這個淨除業障,先決條件是先如法懺悔,如法懺悔以後開始持咒。這個地方蕅益大師提出兩種差別:假設這個持咒之人具足理觀,他懺悔以後再持咒,等同阿難;假設他不具足理觀,只是事修,齊同登伽。
 
  我們說明一下。說這個人他有過失,有過失以後他如法懺悔,下定決心永不再犯,開始受持四根本禁戒,開始一心地正念真如,然後受持楞嚴神咒,他具足理觀。這樣子,他不但滅罪,他還可以大開圓解,甚至於能夠轉凡成聖,所以等同阿難,因為阿難尊者後來成就了圓教的初住。前面那個發願文,「妙湛總持不動尊」,就是他發願的。這是具足理觀,等同阿難。假設他理觀不具足,起碼能夠齊同摩登伽女。他能夠把他的貪愛煩惱,這種造罪的過失消滅掉。
 
  過去我們教務主任慧天長老講一個公案,他說過去在埔里有一個中年的居士出家。出家以後做沙彌的時候,因為某種事情跟他師父發生了衝突,他師父很嚴厲地訶責他。這個人脾氣可能不是很好,一時的氣憤之下,就把師父給他的沙彌的縵衣用火給燒掉了。那這個是很嚴重,法衣給燒掉,過失很重的。後來有人跟他講說,你糟糕了!把縵衣給燒了,你這個過失重,你要好好地懺悔。他懺悔以後一直不得力,後來有人教他,你要發心持楞嚴神咒。他持楞嚴神咒以後,不到三個月,突然有一天晚上做夢,就看到佛菩薩再送他一件新的縵衣。當然這是一種瑞相,滅罪之相,他就是一心地誦持楞嚴神咒。
 
  當然這個地方我們前面講過,一方面,你誦持楞嚴神咒,念念之間能夠回歸到真如本性,安住真如本性,哪有什麼過失不能消滅?哪有什麼功德不能生起?第二個,你持咒的時候,得到十方諸佛菩薩的加持。具足了自力、他力兩種力量的加持,所以說「猶如猛風吹散沙聚,悉皆滅除,更無毫髮」,自力他力的加持。
 
1170】受持楞嚴神咒,為什麼能夠滅除夙業罪障,能夠成就無生法忍?
 
  卯六、能除夙業。看第六段,能除夙業。
 
  前面的能淨業障,是約著今生所造的破齋犯戒的過失;這個地方是指的你過去生當中你根本不知道的所造的罪業。
 
┌(積罪未懺)阿難!若有眾生從無量無數劫來,所有一切輕重罪
│      障,從前世來,未及懺悔。
├(依咒滅盡)若能讀誦書寫此呪,身上帶持,若安住處莊宅園館,
│      如是積業,猶湯銷雪。
└(速證無生)不久皆得悟無生忍。
 
  阿難!若有眾生,從過去無量無數劫以來,這當中你曾經造了輕罪跟四根本的重罪,所以你今生修行的時候總是覺得好像內心經常感到一種闇鈍之相,就是產生罪障,障道。而你今生修行以後,對這樣的罪障還沒辦法及時地懺悔,還來不及懺悔。那沒關係,你能夠好好地對著本子去讀,或者最好把它背誦起來,或者書寫,放在身上來攜帶,或者你把它安置在你的住處。莊宅就是在村莊當中,園館就是你暫住的旅館,把它供奉起來。如果你能夠一心讀誦、至誠供養,那麼你過去生當中所累積的重大罪業,猶如熱湯消融冰雪一樣,而且你不久皆得無生法忍。當然,你要能夠成就無生法忍,那你得要具足理觀,正念真如才可以的。
 
  這個地方是說,我們平常會積集很多的善根,比方說我們試著把我們的財物跟人家分享——布施的善根;我們去持戒,別人刺激我們的時候我們不要發脾氣——忍辱的善根。但這樣子都是一種小善根,枝末的善根。本經所說的善根是所有善根的根本,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因為它是所有善根的根本,它具足無量無邊的珍寶,就像《大乘起信論》說的,「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所以你不管是依教起觀,還是持楞嚴神咒,密詮真如,你就能夠滅除罪障,就能夠成就無生法忍,是這個意思。
 
1171】生活跟生命有什麼不同?
 
  《莊子》這本書裡面講到一個公案,說莊子有一個朋友,他是做木匠的,所以他種了很多的樹。有一天他就去找莊子,說我這個樹林當中有一棵樹是很糟糕,長得彎彎曲曲的,又很多樹瘤。說它很大,又不是很直,做棟梁也不行,樹瘤這麼多,做日常用品也不行,真的是大而無用。莊子就笑一笑說,你不能說它大而無用。他說,你今天這個樹,就是因為長得彎彎曲曲,所以它才留下來。你看那些大的樹被砍掉了嘛,那個長得又粗又直的樹都被砍掉了,而它能夠生存下來,這是第一個,它的作用。第二個,你要是工作累的時候,雙手背在後面,在這個樹下繞一繞,乘涼,欸,這個樹蔭能夠讓你感到清涼快樂,這就是一個很大的作用。怎麼說大而無用呢?所以這個地方就描述了這個工匠跟莊子的心態是不一樣,工匠的心是安住在生活面,從生活的角度來看這棵樹;莊子是從生命的角度來看這棵樹,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安樂,你在這個樹下乘涼,這個就是最大的作用。
 
  那麼生活跟生命有什麼不同?當然,生活是生滅的、一時的因緣,那是一種六根接觸六塵產生的感受。但是生命就不同了,那是一種永恆的東西。所以你會發覺,本經對於枝末的修學不是很強調,但是它很強調「開悟的楞嚴」,就是你一定要把這個不生滅心找到。找不到不生滅心,你所有的善根都變成是很容易破壞,因為你依止生滅心來修學,你整個善根就像沒有家的感覺一樣。所以,我們的生活一定要跟生命結合。生活是一時的,生命是永恆的,就是我們依止不生滅心來修習種種的波羅蜜,稱性起修,全修在性,你必須把這個如來藏妙真如性跟你所有的善根做一個連結。
 
1172】受持楞嚴神咒,為什麼能滿眾願?
 
  卯七、能滿眾願
 
  持咒之人能夠滿足我們眾生心中所求的願望。看經文。
 
       ┌(求男女)復次阿難!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
       │     求孕者,若能至心憶念斯咒,或能身
       │     上帶此悉怛多般怛囉者,便生福德智
       │     慧男女。
       │
       ├(求長命)求長命者,即得長命。
┌(現生願求)┤
│      ├(求果報)欲求果報速圓滿者,速得圓滿。
│      │
│      └(求身色)身命色力,亦復如是。

└(命終往生)命終之後,隨願往生十方國土,必定不生邊地下
       賤,何況雜形。
 
  滿足眾願當中分兩段:第一個,滿足你今生的願望;第二個,滿足你來生的願望。先看今生的願望。
 
  「復次阿難」,假設一個女人,結了婚以後她還沒有生出男女。在古代的社會,母以子為貴,你要是沒有生子女,你在這個家庭當中就沒有地位,甚至於可能會被丈夫拋棄,所以她要趕快生出男女。那怎麼辦呢?就求楞嚴神咒。那麼她怎麼求呢?很至心地來心憶口念,或者攜帶這個楞嚴神咒,那麼她就能夠生出福德智慧的男女。能夠滿足你求男求女的願望。
 
  「求長命者,即得長命。」希望能夠長命百歲,如果他能夠一心地憶念,或者佩帶身上,就能夠長命。
 
  「欲求果報速圓滿者,速得圓滿。」他希望在一期的生命當中果報圓滿,是指的他的整個資財豐足、衣食無缺。古德在這地方解釋說,菩薩道,福德資糧具足是有利於修行的,不管是自利、利他都要具足福德。
 
  「身命色力,亦復如是。」身指的是身體健康;命,壽命久遠;色,形色端正;力,筋骨強壯。你求這四種事情,如果能夠一心地持咒或者發心來佩帶身上,也都能夠滿願。
 
  這以上指的是現生的願望。看來生的願望。
 
  命終以後,你希望能夠往生到十方諸佛的清淨國土,你都能夠滿願,決定不會生長在這種邊荒之地貧賤之家,更何況是地獄餓鬼畜生種種的雜形。因為你誦持神咒,念念之間順從真如本性;第二個,念念之間得到十方諸佛的加持,所以就能夠滿足你的眾願。
 
1173】受持楞嚴神咒,能夠保護一國的國土跟人民,消除種種的災難。
 
  卯八、能護國界
 
  能夠保護一國的國土跟人民,消除種種的災難。
 
  ◎國土消災
 
(經文)阿難!若諸國土,州縣聚落,饑荒疫癘,或復刀兵,賊難鬦諍,兼餘一切厄難之地,寫此神咒,安城四門,並諸支提,或脫闍上,令其國土所有眾生,奉迎斯咒,禮拜恭敬,一心供養,令其人民各各身佩,或各各安所居宅地,一切災厄悉皆銷滅。
 
  這個地方指的是,這個國土,一個國家能夠發心受持或者恭敬供養,能夠消災免難。假設在一個國家的國土當中,或者是州縣聚落……州,地方比較大的叫州,縣就是比較中等的,最小的就是聚落就是村莊。不管是州縣或者是聚落,「饑荒疫癘」,遇到了饑荒,就是乾旱,五穀欠收、糧食不足;或者疫癘,就是氣候不正常,所以產生流行病毒,種種的流行的疾病;或者是刀兵劫,國與國發生了戰爭;或者說是賊難,這個國家很多的盜賊,治安很不好;鬦諍,就是這個國家的政治不安定,人與人之間很多的鬥爭;「兼餘一切厄難」,這個地方包括了風災水災等等。如果說這個國家的人民能夠書寫這個神咒,「安城四門」,安在這個城的四個門(在古時候城門是人們經常往來的處所,你放在四個門,每一人都能夠瞻仰,恭敬瞻仰而成就善根),或者說把它放在支提(支提就是我們講僧伽藍,寺廟當中),或者把它繡在脫闍之上(脫闍就是幢幡),使令這個國土的眾生都能夠以很恭敬的心來迎接,「禮拜恭敬,一心供養」這個神咒。有些女眾平常不外出,她也沒辦法看到這個城門上的神咒或者寺廟裡面的神咒,怎麼辦呢?「令其人民各各身佩」,沒有外出的人就身上攜帶,或者他在自己所居地方的佛堂當中一心地供養。那麼種種的天災人禍悉皆消滅。
 
  這個地方指的是國土的消災,這以下講到人民的豐樂。前面是約著依報,這個地方講正報。
 
  ◎人民豐樂
 
(經文)阿難!在在處處,國土眾生,隨有此咒,天龍歡喜,風雨順時,五穀豐殷,兆庶安樂。
 
  佛陀招呼了阿難尊者說,「在在處處」,凡是有楞嚴神咒所在之處,這個國土的眾生都能夠一心地讀誦,都能夠安置供養,那麼這個國土當中天龍八部會歡喜,所以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兆庶,這個兆就是十億,這是個很大的國家,十億的「庶」,就是人民,都能夠安穩快樂。前面是約著國土來說消災免難,這個地方是人民都能夠身心安穩。
 
1174】受持楞嚴神咒,能夠離障安眠。
 
  ◎離障安眠
 
(經文)亦復能鎮一切惡星隨方變怪,災障不起,人無橫夭,杻械枷鎖不著其身,晝夜安眠,常無惡夢。
 
  楞嚴神咒也能夠鎮伏一切邪惡的凶星。這個凶星是怎麼回事呢?「隨方變怪」,它隨著東西南北的方所做種種的變化作怪。這個凶星的變怪不是普遍的,它是在某一個地方,比方說東邊或者西邊,整個天上是變成紅色,或者出現兩個太陽等等。這樣的凶星就會產生災難了。如果我們能夠一心地讀誦楞嚴神咒或者安置佩帶,這一切的災難障礙就不會生起。人民沒有橫禍跟夭壽,約著大人來說是橫禍,約著小孩子來說是夭壽。
 
  「杻械枷鎖不著其身。」杻械是扣在手上的刑具,枷是放在頸部的刑具,鎖是腳上的刑具。因為誦持楞嚴神咒的關係,人人都能夠順從真如本性,所以就沒有犯罪的事情,也就沒有所謂牢獄的災難,白天晚上睡覺也特別的安穩,沒有不祥的惡夢。這個是離開障礙,能夠沒有種種的惡夢。
 
1175】受持楞嚴神咒,諸惡災祥永不能入。
 
  看最後一段。
 
  ◎惡星不現
 
(經文)阿難!是娑婆界,有八萬四千災變惡星,二十八大惡星而為上首,復有八大惡星以為其主,作種種形,出現世時,能生眾生種種災異。有此咒地悉皆銷滅,十二由旬成結界地,諸惡災祥永不能入。
 
  佛陀告訴阿難說,在我們娑婆世界當中,到了末法時代的五濁惡世,有八萬四千個災變惡星。八萬四千的意思就是說,因為我們眾生的心有八萬四千個煩惱,所以招感了八萬四千個隨方變怪的邪惡的凶星。在八萬四千當中,有二十八個是上首。東西南北各七個,總共二十八個,那種大的惡星,是上首。這二十八當中又有八大惡星,是主要的災難的根本。這種種的惡星,經常地做種種變怪的形狀,有時候天上出現種種的怪異的形狀,就帶給眾生種種災難怪異的現象。但是,只要有人能夠一心地讀誦、安置這個神咒,在十二由旬之內就結成一個結界之地,種種邪惡的、災難的邪惡之星,永遠不能侵入在這個十二由旬之內。
 
  我看宣化上人的開示。他說,到了末法時代,要是楞嚴咒已經開始沒有人受持了,開始沒有人佩帶供養了,那麼整個妖魔鬼怪就會出現。就是,其實某種程度來說,這個楞嚴神咒法力還是把很多的災難給鎮住了。
 
1176】念阿彌陀佛跟持楞嚴咒這兩個好好的運用,都有它不可思議的加持力。
 
  我們在修他力法門當中,我覺得念阿彌陀佛跟持楞嚴咒這兩個是很特別。當然,你念阿彌陀佛叫順從本願,你念念之間仰仗彌陀的四十八願,它所強調的是佛力不可思議。持楞嚴咒是法力不可思議,這個楞嚴咒的法是佛陀——十方諸佛一念的如來藏妙真如性顯現出來的,它不是有為法,它是無為的心佛所顯現出來的。所以它有密詮真如實相的力量,念念之間就會讓你很自然而然地正念真如,很自然地會幫你把心帶回家,很自然地會讓你產生增上慚愧,產生廣大的菩提心的善根,你很自然地就喜歡去修六波羅蜜。所以楞嚴神咒它是怎麼樣?它是從根本上來調整你的體質。當然,念阿彌陀佛那是讓我們求生淨土。一個是正念真如,一個是順從本願,這兩個各有特色。一個是佛力不可思議,一個是法力不可思議,這兩個好好地運用,都有它不可思議的加持力。
 
  這個地方是講到「能護國界」。
 
1177】你要把「順從」這兩個字掌握住了,你修行的力量就不同了。
 
  前面,佛陀以八段來講到,資糧位的菩薩如果能夠至心地讀誦,或者一心來供養,就有這樣的一種滅惡生善的效果。當然,下一堂課講到總結,最重要你要有信心,你要不生疑悔。對這樣的楞嚴神咒,對這個咒心,你要有很堅定的信心,然後整個身心世界要通身靠倒,真的是把這個心跟這個咒,整個順從咒力,順從真如,那個力量才會發揮出來。如果你產生妄想,那就產生抗拒。
 
  其實你念佛也好,持咒也好,你一旦產生妄想,你就開始抗拒。就像善導大師說的,你念佛的時候打妄想,欸,我可不可以往生?你就在抗拒本願嘛!你的心對阿彌陀佛本願開始抗拒的時候,他怎麼加持你呢?所以,信心的意思,就是順從的意思。你對這個咒的力量不要抗拒,它自然會引導你。
 
  所以古人說,你看《了凡四訓》說那個畫符的人,外道畫符為什麼有效果呢?他在畫符的時候,他要一氣呵成,一念不生。你這個符在畫的過程當中,只要中間有中斷或者打一個妄想,這個符就沒有效果,因為他的心要完全順從這個符。你把心空掉了,這個符咒才能夠產生引導的力量。當然,這個符是外道的法,跟楞嚴咒差多了。
 
  當然,我們道理是說,所有的咒語要對你產生力量,你對這個咒語要順從,完全順從,不要有自己的我執我見。念佛也是這個道理,你念佛的時候打妄想,那你就是在抗拒佛陀。你持楞嚴咒的時候打妄想,你在抗拒真如。抗拒真如,它當然沒辦法加持你。不是它不加持你,是你不想被加持。
 
  所以,在修行過程當中,你內心當中要順從,就像《梵網經菩薩戒》,一個菩薩修行最重要的是孝順心,對三寶要百孝不如一順,你要順從,順從三寶、順從真如、順從彌陀的本願,你的進步就很快。你要把「順從」這兩個字掌握住了,你修行的力量就不同了。念佛的時候順從彌陀本願,持楞嚴咒的時候順從真如本性,你的力量很大,那非常大,十方諸佛絕對不妄語的。
 
 
願以此功德 迴向法界眾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生 同生極樂國
 
 
 淨土教觀學苑 版權所有
歡迎各方免費流通,若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請勿用於商業盈利。
Copyright © masterchingch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網址: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信箱:info@masterchingche.or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淨土教觀學苑
Facebookhttps://m.facebook.com/www.masterchingche.o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